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进出口商品数/重量鉴定第一节衡器鉴重:进出口商品的鉴重工作应根据商品的不同包装及其特点,选用相应规格性能的衡器,按照规定的科学方法进行。一、 衡器知识 力:任何能使物体改变其静止状态或改变其运动状态的作用。上述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方向和力的大小称为力的三要素。杠杆上固定不变的支持点称为“支点”,主动力作用点称为“力点”,被动力作用点称为“重点”。力和力臂的乘积称为“力矩”,当作用于杠杆上的所有外力对支持点(或轴)力矩之代数和为零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称为杠杆的“平衡原理”。杠杆的三种平衡状态:稳性平衡不稳性平衡 随遇平衡1、机械杠杆称的称重原理:机械杠杆称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实现衡重的。处于平衡状态的单一杠杆或者组合杠杆所受到的各个外力矩的代数和应当是零,为了实现在同一衡器上对各种质量重物的重力力矩都能相平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改变平衡物的质量mi,例如改变增铊或砝码的大小。(2)改变平衡力力臂xi,例如改变游铊在标尺上的位置。(3)利用偏心轮等平衡物来实现自动平衡,例如字盘秤的倾斜杠杆。2、电子秤称重原理: 称重传感器是各种电子秤的核心器件,它可以将作用于其上的重力直接转换成电量输出。分类:电阻应变式、差动变压器式、电容式、压磁式、压电式和振频式数种。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性能较好。3、机械台秤:如TGT-500型号,完整的含义是“最大秤量为500千克的杠杆增铊式台秤”。台秤的构造可分成承重系统、传力装置和计量杠杆三大部分。计量杠杆,也称为标尺,是一种读数装置。4、电子汽车衡:电子秤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承重传力机械、称重传感器(电子秤的核心)、测量显示仪表、供桥电源(前三项是必要的)。5、 料斗秤:对散装粮谷计重,与筒仓配套。料斗秤是静态计重设备,其计重效率须满足装卸和货物输送作业的要求,一般都选用效率较高的大中型衡器,最大载荷从数吨至百余吨。分两类:定量秤、计量秤。 衡器的选择必符条件:(1)可以是自动秤,也可以是非自动秤,但均应属于静态计量衡器;(2)必须符合()级标准,其准确度必须满足当量的千分之一;(3)大中型衡器的分度数n必须不小于3000;(4)被衡商品的每件重量或每次衡取的称量值应为衡器的最大称量值至1/5最大称量值。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但不得小于衡器最大称量值的1/10;(5)各类衡器均必须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且在使用有效期内。 台秤的操作:(1)每次使用前都应按规定要求校测衡器(7)台秤每次移动后都要调整四轮着地,并检查零位。二、 衡器鉴重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包装的商品,可采取不同的鉴重方法。1、散装商品:散装商品衡器鉴重时,应同时进行监视装载或监视卸载,以防货物撒漏灭失,影响计重结果的准确性。2、出口的包件商品: 1)标明重量商品指商品包件之间重量不一,但每件标有毛重、皮重和净重,或每件标有件号并附有重量明细单。标明重量商品采用随机方式抽查鉴重。Z(1)鉴定毛重:每件实衡毛重与标明毛重的差重率在0.5%范围内,则认为全批毛重相符。表5-1-1 标明重量商品毛重鉴定抽查件数表全批件数N抽查件数nN20N 100%20N20020200N1000N 10%1000N100010%+(N-1000)5%(2) 鉴定净重:抽查净重与标明净重总重量的差重率在0.2%范围内,则认为全批净重相符。表5-1-2 标明重量商品净重鉴定抽查件数表全批件数N抽查件数nN5N 100%5N2505250N1000N 2%1000N20按以上方法抽磅衡重后,如毛重不符,净重相符,可只证明净重,并列明标明毛重; 2)固定净重商品:净重采用同一重量进行包装的商品,可采用抽查净重的方法鉴重。表5-1-3 固定净重商品净重鉴定抽查件数表全批件数N抽查件数nN5N 100%5N2505250N1000N 2%1000N2000202000N5000N 1%5000N50对于重量易变化的,如鲜果蔬菜类商品,允差按出口商品为-1%至+3%,进口商品为-3%到+1%掌握。 表5-1-4 固定净重商品净重允差表 标称值Q允差Q5kg10g -5g5kgQ25kg100g25kgQ40kg200g40kgQ0.5% 3)盐渍或含水的固定净重商品:应去掉浮盐,控去水分(脱水时间控制在20分钟),然后衡其净重,抽查方法同固定净重商品。 4)销售小包装商品:是指直接投放市场销售的,每包重量不超过20kg的包袋商品。可按固定净重商品的净重鉴定方法抽磅衡重,并按销售小包装商品净重允差表(表5-1-5)判定其是否与标准值相符。 6)定重包装商品:指净重按同一标称值包装,且皮重又基本一致的商品。 3、进口包件商品按以下规定鉴重:1、每件毛、皮、净重基本一致的商品,可参照出口包件商品相应的抽磅方法实施鉴重。3、进口包件商品抽磅衡重的,必须剔除破漏包件,残损包件,以完好包件的平均重量推算全批。4、裸装商品:应全部衡重,但同批商品规格相同或每件标有编号,标明重量并附有重量明细单的,亦可采用抽查衡重方法。5、贵稀商品:指价值昂贵的商品。必须使用准确度符合相应要求的精密衡器,如戥子,天平,电子天平等,逐件衡取其净重。6、以干态,公量和限制含量结算的商品:应于衡重的同时扦样检测水分含量,并按规定核算重量。三、 计算 1、净重(Net Weight) 结算:对以净重结算的商品,在衡取包件毛重(Gross Weight)的同时,必须按规定回取皮重(Tare),同批量货物有一种以上的毛、皮重时,应按加权平均法推算各批总皮重。然后按公式计算净重: 净重=毛重-皮重 2、以毛作净(Gross For Net)结算:以毛重计算货价,如鱼粉、卷筒纸、铁皮、中药材等,在衡重时只需衡取毛重,不必回皮。 3、干态净重(Net Weight on Dry Basis)结算:指商品在实衡湿态净重和实测含水率后,一律以计算出的干态净重结算。含水率M是指货物的水分重(H2O)与湿净重W之比。回潮率是指货物的水份重量与干态重之比。湿态净重W的公式是: W=D(1+R),R:回潮率;D:干态重量 ; 含水率和回潮率关系是:M=R/(1+R)或R=M/(1-M) ,M:含水率; 平均回潮率:设有n小批货物的湿净重和回潮率分别为Wi和Ri (i=1,2, ,n),那么全批货物总的湿净重W和平均回潮率R分别为: 4、公量(Conditioned Weight)结算:公量是指商品在衡重和化验水份含量后,折算到规定回潮率(标准回潮率)或规定含水率时的净重。以公量结算的商品主要有棉花、羊毛、生丝和化纤等。设货物的实测回潮率为RA,实测湿态净重为WA,标准回潮率为RS,那么公量C为:C=WA(1+RS)/(1+RA) 例1 一批棉花实衡湿净重为487.2kg,实测回潮率是9.4%,标准回潮率是8.5%,试求其公量。解:按题意知WA=487.2kg,RA=0.094,RS=0.085, 那么由公式C=WA(1+RS)/(1+RA)=487.2 1.085/1.094=483.2kg例2 一批生丝的实测含水率是11.0%,湿净重250.4kg,如果已知其标准回潮率是11.0%,求其公量。解:据题意已知MA=0.110,WA=250.4kg,RS=0.11, 由公式得RA=MA/(1-MA)=0.110/(1-0.110)=0.1236C=WA(1+RS)/(1+RA)=250.4 (1.110/1.1236)=247.4kg 例3 某批棉花由3小批组成,已知标准回潮率是8.5%,各小批的实测湿态净重和实测回潮率分别为:批号 1 2 3湿净重 65.4kg 280.2kg 256.2kg回潮率 9.5% 9.8% 9.4%试求其平均回潮率R和总公量C。解一:已知 W1=65.4kg, W2=280.2kg W3=256.2kg, R1=0.095, R2=0.098 R3=0.094, RS=0.085,由公式5-1-13先算出各小批公量重:C1=W1(1+RS)/(1+R1) =64.80kg;C2=W2(1+RS)/(1+R2)=276.88kg;C3=W3(1+RS)/(1+R3) =254.09kg那么C=C1+C2+C3 =595.8kg再由公式5-1-13得R=WA(1+RS)/C 1=(W1+W2+W3)(1+RS)/C - 1=0.096=9.6%解二:先按公式5-1-15,算出平均回潮率= = 0.096 = 9.6%再按公式5-1-13计算公量 C=WA(1+RS)/(1+R)=(W1+W2+W3)(1+RS)/(1+R)=601.8 (1.085/1.096) =595.8kg即全批棉花的平均回潮率是9.6%,总公量是595.8kg。 5、限制回潮率结算:限制回潮率系指在对商品实衡湿态净重和实测含水率(或实测回潮率)后,如果实测回潮率小于或等于标准回潮率时,即当 RA RS时,则按实测湿态净重WA结算。 四、 衡器鉴重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Z1.地脚重量的处理: 进口商品的地脚应由收货人负责收集,分类,经分别衡重,合理扣除杂质后全部计入到货总重量。出口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地脚重量应在出口总重量中扣除或重新加以补足。 2.残损商品重量的处理:进口散装商品中发现残损现象,应将残损部分单独衡重,同时抽样化验,然后将残损部分货物重量按照验残证书的结论推算成完好商品的重量计入到货总重量。进口包件装商品残损部分的重量,一般可按完好包件的平均重量或发票列明平均重量推算。出口商品在鉴重前发现残损,应由货主更换;鉴重后遭受残损应从总重量中扣除遭残商品的重量。对在装船过程中不慎落海而无法衡重的,可合理估计损失重量并在总重量中予以扣除。3.进口散装商品转卸环节损耗的处理:进口散装商品卸货过程中,应做到规范操作,文明装卸,并进行有效铺垫,尽力清扫回收散漏物和末灰,经衡重后一并计入到货总重量。4.散装商品压舱包重量的处理:进口散装商品船运时的压舱包,如果是定重包件,可以按定重包件抽衡方法计重后加入总重量;5.皮重的处理: 以净重(包括干态净重、公量等)结算的进出口商品,能回皮的,一律应按规定回皮;对确有困难无法准确回皮的,可按发票列明或货物标明皮重计算。6.货物样品重量的处理:出口商品所抽取的样品,原则上应由发货人补足或加盖抽样标记;进口商品于衡重前抽取样品的,样品重量应计入总重量。7.包件溢短卸重量的处理:有溢、短卸包件的商品,原则上均按发票和提单上列明件数的实衡重量对外出证。短件的重量应按平均重量推算后计入总重量。有理货签证的溢、短卸件数的商品,可以以附注形式在证书上列明。8.逾期出口商品重量的处理:经鉴定而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出口的商品,容易产生变量损耗的,应于出口时抽查复重;不会发生重量变化的,可按原重量结果处理。第二节: 水 尺 计 重一、水尺计重的基本原理:水尺计重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原理:“凡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船舶浮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量就等于该船的全部重量;水尺计重就是应用漂浮在水中的船舶重量和其所排开水的重量之间的关系这一原理,来计算船舶所载货物重量的。 二、船舶知识:1、垂线间长度L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系指平行于基线沿夏季满载水线自船艏柱前缘至船艉柱后缘的水平长度。通常取夏季满载水线长度的96%。它用于理论计算,故亦称作计算长度。2、船首垂线FP(Fore Perpendicular):系指通过船艏柱前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的垂线。3、船艉垂线AP(Aft Perpendicular):指通过船艉柱后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的垂线。如没有船艉柱的船,则以舵杆中心线为船艉垂线。有关船舶尺度如图5-2-2所示。4、基线(Base Line):系指龙骨上缘与设计水线平行的直线。龙骨线是在龙骨的下缘,与基线有一定的高度之差。5、型吃水d(Moulded Draft):系指船舯处由龙骨上缘(基线)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亦称设计吃水。6、最大吃水Dmax(Maximum Draft):系指船舯处自龙骨下缘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7、船舶水尺(Draft )系指船舶的吃水深度。船舶在正浮状态下其实际吃水为船舯处自龙骨下缘至实际水线间的垂直距离。8、水尺标记(Draft Marks)是以数字表示船舶吃水深度的一种记号。一般对称地标明在船艏、船艉、船舯的两舷,并以船底龙骨线下缘为零点,按自下而上顺序,标至船舶最大吃水深度以上。水尺标记有公制和英制两种标记方法:(1)公制:以阿拉伯数字书写,其字体高度为10厘米,字体线条粗细为2厘米,相邻两数字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厘米,如图5-2-3所示。(2)英制:一般以阿拉伯数字书写,也有以罗马数字书写的。其字体高度为6英寸,字体线条粗细为1英寸,相邻两数字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英寸。在观测船舶水尺时应注意,水尺标记的数字底缘为所标明的吃水深度的基准线。如在数字下缘有横线者,则应以横线的下缘为基准线。9、载重线标记(Load Line Marks)系指甲板线、载重线圈和横线以及载重线标记之总和。从甲板线上缘向下量至有关载重线的上缘之垂直距离称为法定干舷(Statutory Free Boad)。1)甲板线(Deck Line)是一条上缘与主甲板上沿相切的(有些散装船的船舷与主甲板衔接处呈抛物线形状时,其甲板线在主甲板线下1米左右)、长300毫米或12英寸、宽25毫米或1英寸的水平线,刻绘在船舯的两舷。3)载重线系与自载重线圈中心向船艏方向的540毫米或21英寸处刻绘的一条垂直线段成直角的一组水平线段(长230毫米或9英寸、宽25毫米或1英寸)。各线段的上缘分别代表船舶在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所允许的最大水尺限定线。10、船舶吨位:通常包括登记吨位、排水量吨位及货载容积吨位三类。排水量吨位系根据船舶实际排开水的体积计算求得的重量,即当时其全部重量,以吨为单位。1)满载排水量S(Full Loaded Displacement):系指船舶满载后,吃水达到载重线(通常指夏季载重线)时的排水量。它包括空船重量、货物重量、燃料、淡水和船用备品物料重量及船舶常数等重量。2)轻载排水量L(Light Displacement):系指船舶空载时的排水量,即空船重量。它包括船体、轮机、锅炉、各种设备和船舶适航必须的供应品,但不包括水油舱内的淡水和燃料的重量。3)总载重量Dw(Dead Weight):系指船舶满载时,船舶所装载的最大重量。一般指吃水达到夏季载重线时,船舶所载的客、货重量及所需淡水、燃油和其它消耗品等重量之总和。实际上就是从满载排水量中减去轻载排水量后的重量。4)净载重量Ndw(Net Dead Weight or Cargo Dead Weight):系指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限度的货物重量。即从总载重量中扣除燃油、淡水、粮食、供应品、船用备品、船员、行李、压载物料、铺垫物料、船舶常数及不明重量(包括船体附着物如海草、贝壳类物体、临时添设机件、修船时附加水泥、钢材及其它重量)等后的重量。在水尺计重中,除燃油、淡水和压载水外,其余均可作为船舶常数处理。11、船舱部位1)艏尖舱(Fore Peak Tank):亦称前尖舱。自船艏柱起,至第一道舱壁止的一个前部尖、后部宽、顶阔底尖的舱位2)双层底舱(Double Bottom Tank):在船体内部距离龙骨线34英尺间的底部,装置的第二层水密内底,将这段自艏尖舱后壁至艉尖舱前壁间、通过货舱和机舱下部的两个底的空间以若干横舱壁和纵舱壁分隔而成的若干水密舱位(一般呈左右对称)。3)顶边舱(Top Side Tank):亦称上边舱,系由船舶露天甲板、船体一舷、自舱口斜坡形延伸至两舷的甲板而构成的近似于直角三角形的、一般以货舱壁分隔成若干个左右对称的舱位。4)测量管(Sounding Pipe):为测量双层底舱、艏/艉尖舱、顶边舱等水油舱内的水油深度而设置的管子。管的一端常通过货舱深入上述各舱之底部,而上端测量口则在露天甲板上,少数分布于机舱内。测量管一般设置于舱的后部,亦有设置于舱的前部或中部的。12、常用图表:大部分总布置图及容积图均附有排水量或载重量表。这两个图表还可用来确定船舶艏、艉垂线的位置和测算水尺标记与垂线之间的距离,以作为纵倾状态下船艏、艉吃水修正之用。静水力曲线图中与水尺计重关系最密切的有排水量或排水体积曲线、厘米/英寸吃水吨数曲线、漂心曲线、厘米/英寸纵倾力矩曲线等。用于纵倾修正的图表有两类:一类是将船舶平浮与纵倾修正后的容积以曲线或列表的方法表示出来,从中可根据船舶处于平浮或各种纵倾状况下测得的水、油深度查得该舱内水、油的实际容量;另一类修正图表是仅对测量深度作修正,然后再查算修正后深度在图表上的容量,这种修正图表称为测深纵倾修正图表。三、 水尺计重的程序和方法1、吃水的测定:分别对承运船舶的艏、舯和艉部左右两侧的吃水线的六个吃水点进行观测或测量,确定其吃水。测看水尺时,应要求船方不得移动船上吊杆、平舱、加油或泵水,船舶缆绳不能系得过紧,以免影响水尺观测的准确性。观测所得的有关数据,应记录清楚、准确。吃水数值应估读至厘米(公制)或1/2英寸(英制)。2、吃水的纵倾修正:船舶在多数情况下呈纵倾状态:一是艉倾(仰)(Trim By Stern),系指艉水尺大于艏水尺;二是艏倾(俯)(Trim By Stem,Or By Head,Or By Bow),系指艏水尺大于艉水尺。修正相关公式:艏吃水修正值FC=TDF/(LBPDFDA) ;艉吃水修正值AC=TDA/(LBPDFDA) (不在垂线上时才需要修正)。DF 艏吃水点至艏垂线间距离,m(ft);DA 艉吃水点至艉垂线间距离,m(ft);T 艏艉吃水差,m(ft);LBP 垂线间长,m(ft); 表5-2-1 吃水纵倾修正值的正负号表水 尺 标 记 位 置纵倾状态 水尺标记在垂线(舯心)前水尺标记在垂线(舯心)后艉倾(仰)艏倾(俯)船舶的“中拱”与“中陷”一般是通过船舶的吃水反映出来的,若船舶的艏、艉平均吃水大于舯部吃水,即是拱,反之,则是陷。拱陷修正后平均吃水(Double Mean of Means)计算公式:D/M = ( Fm+Am+6Mm)/8 3、排水量的计算与修正:(1)一次修正公式:1 100TCXFTPC/ LBP (公制) (5-2-13) 12TCXFTPI/ LBP (英制) (5-2-14)式中:1 排水量的纵倾一次修正值,t(tn); XF D/M处漂心距船舯距离,m(ft);TPC D/M相应处的每厘米吃水吨,t/cm;TPI D/M相应处的每英寸吃水长吨,tn/in; (2)二次修正公式:2 50LBP(TC/ LBP ) (dm/dz) (公制) (5-2-15) 6LBP(TC/ LBP) (dm/dz) (英制) (5-2-16)式中:2 排水量的纵倾二次修正值,t(tn); dm/dz D/M处纵倾力矩变化率,t/cm(tn/in)。 4、排水量的港水密度修正:船舶的吃水不仅与船舶的载荷有关,而且与港水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船舶从某一水域中转移到另一密度的水域,只要它的载荷不变,它的排水重量(也不变,但它的排水体积却在改变,它的吃水也随着变化。排水量表/载重量表的制作,通常是以密度为1.025g/cm3的标准海水或密度为1.000g/cm3的淡水为基础确定的,因此当船舶处于不同密度的港水时,其排水量必须经港水密度修正。(1)港水密度测定:在对船舶水尺进行观测的同时,应对港水密度进行测定。可用港水取样器从船舯外舷吃水深度的一半处扦取港水样品,灌入量筒或其他容器内,以经校准的精度为万分之五的铅锤密度计进行测定。密度计应擦拭清洁,轻轻放入量筒或其他容器内,以免密度计粘附污物增加重力及密度计下端尖头撞击容器底而破裂失效。测读实际密度值应水平观测,以密度计杆上最高的水线或以玻璃量筒的筒壁与密度计三点成一直线的水平面的读数为实际密度值。我国生产的密度计,均设计以密度计杆上最高水线为其实际密度值。(2)排水量的港水密度修正:4 = 31/ 式中:4 港水密度修正后的排水量,t(tn);3 港水密度修正值,t(tn);1 实测港水密度,g/cm3; 制表密度,g/cm3。 5、淡水、压舱水的测定:在对船舶水尺进行观测的同时,会同船方逐舱测定淡水和压舱水的深度。测水用尺一般有钢卷尺、铜折尺、绳尺,使用前应核对零点、刻度是否规范。如有疑问,则需进行复测。顶边舱的舱面由于露天甲板形成弧形或倾斜形,其测量管又是装在靠近船舷的位置,因此舱内的压载水即使从测量管口溢出,也不能视为满舱,仍应按实测深度进行修正计算。6、淡水、压舱水的修正:(1)纵倾修正:当l1舱长l时 ,可按一般公式求出平均水深m s c ;水深纵倾修正值c = TC/ LBP(l/2d)。 式中:l 舱长,m(ft);l1 舱底浸水面长度,m(ft);s 实测水深,m(ft);d 测量管至横舱壁间的距离,m(ft)。(2)横倾修正:当测量管不对称,或虽测量管对称,但相对应的左右舷舱内压载水数量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侧装满一侧空舱时,则必须进行修正。 7、计算中有关问题的处理:对于只具备总容量数而无具体计量表的水舱,可采取相应措施:泵满、排空或保持相同状态。8、核算船舶常数:船舶常数通常也是验证水尺计重准确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9、货物重量计算:装货重量W L = (B-b)-(A-a);卸货重量W D = (A-a)-(B-b) 式中: A 装或卸货前实际排水量,t(tn);a 装或卸货前船用物料及其他货物等重量;B 装或卸货后实际排水量,t(tn); b 装或卸货后船用物料及其他货物等重量,进口计重结果如与提单重量出入很大时,应进一步核查各项测算有无差错。四、水尺计重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1、 水尺标记模糊不清:不清或不规则时,可采取:1)建议船方清除沾附物或重新漆绘。2)以尺从上部有依据处测至水面计算船舶吃水高度。对船舯左、右水尺可采取以水尺测量仪测量干舷的方式确定实际水尺。2、因船舶纵倾过大,船艏水尺脱离水面:1)建议船方对有关水舱或油舱内水、油进行调整,改变船舶纵倾差,使船艏水尺达到可测视的状态。2)从船舶的龙骨下缘或其他明显水尺标记处,以尺测至水面的距离,求出船艏负吃水(测量时与基线不垂直的误差可忽略不计)。对船艏负吃水经船艏修正后,可与修正后船艏吃水计算艏艉平均吃水。3)按比例在船图上从船艉、船舯水尺划延长线与船艏垂线相交并以此点测出船艏的负吃水(拱陷误差可忽略不计)。3、寒冷气候水面结冰:一般是船舶里舷靠岸处结冰。解决措施:1)如风向是从岸边吹向港湾,可建议船方将船艏或船艉的缆绳适当放松,使船舯里舷水尺标记脱离冰面,以达到观测水尺目的。2)使用工具将船舶里舷船舯水尺标记处的浮冰清除,直至可观测港水水面。3)如冰层太厚难以清除,可在船舯水尺标记处的冰面钻孔至水面,然后测量冰层厚度,以船舯冰面所在的吃水数减掉冰层厚度即为船舯实际吃水。如水面低于冰层下沿,则须再扣除水面至冰层下沿高度。4、压载水舱测量管内结冰:对拟装载货物的船舶,要求船方在首次水尺计重前尽可能将压载水排净,将机舱内所有的压载水阀加施封识,待末次水尺计重时拆封,使压载水保持不变,并将首、末两次压载水数量作为“0”处理;对于无法将压载水排放净的船舶,可在船舶靠泊时将所有压载水舱打满,对于顶边舱可要求船方将压载水测量管封紧后压水,直至压载水从所有压载舱前部的空气管溢出为止,然后观测水尺,此时可按照压载水舱容表满舱容积计算,末次满载后水尺计重时,要求船方将上边舱内压载水排净以“0”计算。对装载进口货物的船舶,首次水尺计重时,一般可准确测量双层底舱内的压载水,上边舱内一般无水,可根据装货港末次水尺计重时压载水数据及船方的航海日记压载水测量记录核查,同时要求船方将上边舱人孔逐舱打开予以检视,如发现舱内有大型冰块,可以实际测量其尺寸予以计算;货物卸载完毕末次水尺计重时,将压载水全部压满,按照压载水舱容表满舱容积计算压载水。5、上边舱压载水的测量与计算:由于船舶主甲板呈弧形和倾斜,其上边舱的压载水虽从测量管溢出,但也不能作为满舱水处理,应按实测深度进行修正计算。测量的有效方法是在测量口处加“延长管”,使液面处于“延长管”内某一位置,以测量这一位置时的压载水总高计算容积。8、遇船方自制排水量表和水舱计量表:船方提供的排水量表和水舱计量表如系自制,应予审核。发现不准确时,排水量可以静水力曲线图查算;水舱计量表如与船舶容积图上的总容积相符,可考虑使用,否则可按实际情况要求船方将水排空、泵满或保持原状。9、对于数字有差异的同类图表的选择:如船方持有两份以上有差异的同类图表,应以最近的经过鉴定的为准。10、船舶常数与前几航次的常数出现不正常减少或增多的处理:1)进口水尺计重在末次水尺后发现船舶常数出现不正常的减少时,应尽量查找原因(如船体有否改建等)。如因压载水数量过大,并且压载水舱的前端无空气管或空气管距前舱壁较远,受压缩空气的影响,压载水数量计算不准时,可与船方协商,对压舱水数量作适当修正。进口水尺计重在末次水尺后发现船舶常数出现不正常的增加时,亦应查找原因(如有否漏测、漏算等),经核查无误后可按实际结果签证。2)出口水尺计重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建议船方将压载水排空或保持原状。表5-2-2 水尺计重各项数据测算精度项目准确度测看水尺,m(in)0.01(0.5)长度测量,m(in)0.01(0.5)船图测量,m0.0005密度测量,g/cm30.0005吃水计算,m(in)0.001(0.01)长度计算,m(in)0.01(0.5)重量计算,t(tn)0.1(0.1)容积计算,m(ft)0.1(1)LBP,m(ft)0.1(1)XF ,m(in)0.01(0.5)TPC(TPI), t/cm(tn/in)0.01(0.01)MTC(MTI), mt/cm(fttn/in)0.01(0.01)货物重量,t(tn)1(1)第三节 : 容 量 计 重容量计重(有时也称容器计重)是通过测量液体货物在经计量检定的容器内的液位高度,或者通过读取液体货物流经检定合格的流量计内累积的体积,结合液体的温度和密度,经必要的修正后计算出该液体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重方法。1964年的第十二次国际计量大会把1升确定为1立方分米的专用名称,即1升=1立方分米。一、液体计量基础知识:1、温度:摄氏温标。华氏温标,两者的换算公式为:C=5/9(F-32);F=9/5C+32。式中,C为摄氏温度(),F为华氏温度()。我国的标准温度规定为20; 2、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即物体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称为密度,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密度的表示公式为:=M/V。一般地说,物体的密度与温度成反比,。物体的密度可以分为标准密度、视密度、相对密度和计量用密度等。在我国,一般我们所讲的密度是指物体在真空中的密度。1) 标准密度是指物体在标准温度(我国规定为20)时的密度。2)视密度:密度计测得的读数,仅仅是密度计的刻度读数,并不是相应温度下该液体的真实密度。密度计在检定时的温度一般为20,只有当测定时的液体温度恰为20时,密度计的刻度读数(即视密度值)才与该液体的实际密度值相等。3)计量用密度:计量用密度是指液体在空气中的密度,可以直接用于重量的计算。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即为该液体在标准温度20时的计量用密度。3、相对密度:是指在给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与特定温度下同体积的纯水(蒸馏水)质量之比值,常用dt1/t2表示。相对密度(比重)即为在温度t1下某物体的密度与在温度t2下纯水密度的比值,物体在温度t时与纯水在4时的相对密度dt/4,在数值上与该物体在温度t时的密度值相同(此处密度单位取公吨/立方米)。Dt1/t2=M1=t1V=t1 M2t2Vt24、API度:是由美国石油协会(API)制定的一种液态烃相对密度(比重)的量度,:5、液体的密度温度系数:就是液体温度每变化1其密度的变化值,6、液体的体积温度系数:当液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液体体积的相对变化值称为体积温度系数, 7、液体的体积修正系数和标准体积: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温度变化而使液体体积膨胀或收缩的程度,称为液体的体积修正系数。其数值可用下式表示:K= V20/ Vt8、空气浮力修正值:我国对空气浮力修正值的规定见表5-3-4。液体密度范围(千克/立方米)空气浮力修正值(千克/立方米)0465.91.2466.01129.71.11129.81793.51.01793.62457.40.9二、 液化气体计量基础知识1、液化石油气的计量船舱:液化石油气船可根据石油气体液化的方式,分为加压式、冷冻式和半冷冻式等三种液化石油气专用运输船。加压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液舱一般被制成球形或圆筒形。 冷冻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冷冻式的体积压缩比要较加压式的体积压缩比大。 2、液化石油气的计量原理:理想气体从实际气体抽象而来,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无条件地遵守玻意耳Boyle)定律、盖-吕萨克(Gay Lussac)和查理(Charles)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符合下述关系:PV=MRT式中,P、V、T、M、分别为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质量和分子量,R是一个常数。 在标准状态(即P0=1个标准大气压=1.033千克力/平方厘米,T0=273K)下,1克分子的理想气体的体积V0=22.4升,质量等于其分子量。一般气体,在压强不太大(与标准大气压相比)、温度不太高(与室温相比)的状态下,可看成是理想气体。设某气体的分子量为,质量为M,其液化后的体积为V ,密度为,则根据式(5-3-17),可通过下式求得该气体在空气中的重量W:W=V(-)=M(-)=VP(-)(5-3-18)TR式中,W为气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克),V为气体体积(升),P为容器内压强(千克力/平方厘米),t为气体温度(),为气体分子量(克),为气体液化后的密度(千克/立方米),为空气浮力修正值(千克/立方米)。在式(5-3-18)中,压强P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加上容器内压强,温度T为绝对温度。现将P用1.033+P、T用273+t、R用(1.03322.4/273)代入式(5-3-18),设空气浮力补正系数AF=(-)/,压力补正系数PF=(P+1.033)/1.033,温度补正系数TF=273/(273+t),则:W=VAFPFTF(5-3-20)22.4式中AF、PF、TF都可以根据不同的、P、t值事先计算出来并列成表格,实际计算时可直接从表上查得。气体分子量是单质或化合物以分子形式存在时的相对质量,即等于一个分子中各组成元素的原子量的总和,以下简称分子量。三、 容器检定简述:凡用于容量计重的容器,必须经有一定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签发检定证书,缮制容量表,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方可用于计量。(一) 容器检定中所使用的术语:(1)标称容积:即在标准温度(我国规定为20)下,容器内所包含的液体体积。(2)总容积:即在标准温度下,容器盛满时所包含的液体体积。(3)下部基准点(计量基准点):即垂直测量轴线或测量管和位于容器底部的计量板上表面的交点,或和容器底部上表面的交点。此交点就是液位测量的起始点。(4)上部基准点:即位于垂直测量轴线上部的一个点,或垂直测量轴线与其经过的引导装置(如测量管)的上部边缘的水平交点。该点在测量空距高度时,作为基准点。(5)基准高度(参照高度):即沿着垂直测量轴线测得的下部基准点与上部基准点之间的距离。(8)空高(空距高度,也称空距):即沿垂直测量轴线测得的液体表面至上部基准点之间的距离。(9)液高(液位高度,也称液深):即沿垂直测量轴线测得的下部基准点至液体表面之间的距离。(二) 检定的一般方法:容器检定的方法一般有容量法和测量法两种。还有衡重法、内部对直法、照相测试法、射频测距法、激光检定法等。四、 立式岸罐的计量计量工具:包括量油尺、温度计、密度计、量底水尺、取样器、盛样容器等。量油尺、温度计和密度计均需备有检定证书及修正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量油尺的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1毫米。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2,测定石油密度时选用的温度计应是棒状全浸式温度计,其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石油密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5千克/立方米。试剂:试水膏应该均匀地涂在量底水尺上,在1520的水中,试水膏颜色发生变化的时间应不超过5秒钟,试油膏应均匀地涂在量油尺上,浸在1520的120号溶剂汽油中,变色时间应不超过10秒钟, 其它:如罐底油液因温度偏低近于凝结,应设法对其加温,使之达到适于准确测量的温度。测量液位高度(或空距)、液温8小时后仍未输液的,应在开泵前复测,并以复测结果为准。各种油品的最短稳定时间见表5-3-6。输入油液前罐内有底货的,应分别测定底货及输入完毕后罐内混合油液的密度。测量、测定的方法与要求1. 测量液位高度: 直接测量:测量的位置应在计量口下尺槽,测量时,应做到下尺稳、触底轻,当尺锤触及罐底的瞬间即可提尺;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液位高度应连续测量3至5次。如测量差值连续两次以上超过2毫米时,应暂停测量。如连续两次的测量值相同,则取该值;否则,取全部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2. 测量罐内底水高度:罐内底水高度测量部位与液位高度测量部位一致。测量方法是,首先估计罐底水位高度,并将量底水尺擦净,然后在尺棒上相应刻度附近的一段涂上一层薄薄的试水膏。在量底水尺接近罐底时慢慢下放,当手感觉到量底水尺接触到罐底后,应保持尺棒与罐底垂直,停留510秒钟(可视试水膏性能而定)后,将量底水尺提起读数。尺棒上试水膏变色与未变色交界处的示值即为底水位高度。3. 测量液温:通常的测量要求是:液位高度在3米以下的,在液位高度一半处测量一次,并以所测得液温作为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液位高度在35米的,分别在液面以下1米处及罐底上方1米处各测量一次,并取两次测得的液温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液位高度在5米以上的,分别在液面以下1米处、液位高度一半处和罐底上方1米处各测量一次,取三次测得的液温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如果其中一点的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1以上,则必须在上述三个测温点之间再增加两个测温点,分别位于上部测温点与中部测温点正中间以及中部测温点和下部测温点正中间,最后以测得的这五点液温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经过加温的油液时,温度计在油液中至少停留15分钟;测量不需加温的油液时,温度计在油液中至少停留10分钟。4、立式岸罐取样部位:按111的比例合并上部样、中部样和下部样为组合样。油液密度测定:量筒的内径至少比所选用密度计的外径大25毫米、高度应足以使密度计漂浮在试样中时密度计底部与量筒底部的距离大于20毫米。测定工作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测量油温要尽量接近岸罐中油液的实际温度,实际温度与室温之间的温差要控制在5以内。将调好温度的试样,小心地沿筒壁倒入玻璃量筒内,然后搅拌均匀。把量筒放在没有气流的地方,并保持平衡,待液面平静无气泡后,将选好测量范围且清洁、干燥的密度计徐徐放入试样中。密度计不能接触量筒壁,液面以上的密度计管浸湿不超过两个最小分度值。待密度计稳定后,按相应标准读取示值。测定密度的同时要测量试样的温度。温度计要保持全部浸入,温度读准至0.1。以同样的测定方法重测试样的密度与温度。两次测量试样的温度要稳定在0.5以内,两次测得的密度之差,不得超过一个分度值。以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结果,亦即该液温下的试样视密度。石油及其液体产品的计算测量、测定数据的确定:各项测量、测定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修约,具体要求是:液位(或水位)高度(或空距)修约至1毫米;温度修约至0.1;密度修约至0.1千克/立方米。当时液温t下油液体积Vt的计算:根据测量与修正后的液位高度(或空距)和底水位高度,在罐容量表上分别查得油水的总体积V总和底水的体积V水;再根据修正后的液位高度,在静压力容积修正表中查得静压力容积增大值Vs,乘以标准密度求得静压力容积修正值Vy; 非保温罐须按下式作量油尺修正:H=h1+(t-20)液体动植物油脂的计算:石油及其液体产品的密度采用“密度计法”测定。液体动植物油脂除油类采用“密度计法”测定密度外,其它在常温下凝固的脂类一般采用“比重瓶法”测定其相对密度。“五、船舶液货舱的计量:1、 应具备的条件:. 船舶有纵横倾时,应有正规的纵横倾舱容或液位高度(或空距)修正表。装货完毕0.51小时后才能测量舱内液位高度。 如果舱内液面有泡沫,应等泡沫基本消除后才能测量舱内液位高度。 如果舱内油液因低温呈凝固或半凝固状时,应予加温,待其溶化后方可测量液位高度(或空距)和液温。2、测量液位高度的尺砣触及舱底的瞬间,或者测量空距的尺砣进入液面,尺带上所取的整数值对准上部测量基准点的瞬间,均须立即提尺,以免船舶晃动时液面跟着波动,影响测量准确度。液位高度(或空距)应连续测量3至5次,测量差值如超过20毫米,则应适当增加测量次数;当连续两次以上差值超过40毫米时,应暂停测量。如连续两次的测量值相同,则取该值;否则,取全部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3、各液货舱内油液重量的计算:对于液体化工品,有两种重量计算方法,分别为体积修正法和密度修正法。4、 舱底残留油液重量的计算:由于计量船舱内部结构的原因,卸载结束后,常有部分油液残留在舱底,这时需要对各舱内残留的油液进行测量、计算以求得其重量,并从油液的船舱计量总重量中扣除。六、 液化气船舱的计量:受载后测量时,若此时喷出无色气体,表明拉管的末端还未触及液面。计算:液体重量:液化石油气中液体重量的计算方法与石油及其液体产品的计算方法相同。输出液化石油气的重量:将船舱受载后的液体重量Wl”加上气体重量Wa”,减去船舶受载前的液体重量Wl与气体重量Wa之和,即为输出液化石油气的总重量W。七、 容量计重安全注意事项:(一)必须的安全措施: 接触易燃、易爆、有害、有毒、易腐蚀的液体商品时,工作人员应站在测量或采样开口处的上风头。以防吸入有害、有毒气体或接触飞溅的腐蚀液体;(二) 接触易燃易爆液体商品需增防护措施:1. 应穿着防静电服2. 严禁穿着带钉鞋,以防产生火花;3. 登上岸罐或船舶前,应用手触摸金属物如铁梯扶手,以消除随身所带的静电;4. 使用防爆手电筒或手灯,以保安全。(三) 接触有毒液体商品需增防护措施(四) 接触腐蚀液体商品需增防护措施第四节 货 载 衡 量货载衡量的作用:货载衡量提供的货物准确的重量和体积,是承运人计收运费或托运人支付运费的依据货载衡量相关知识1. 积载因数:是指每公吨货物所占的体积(立方米),即货物和体积与重量之比,一般用以下公式表示: S.F=Vc/W (5-4-1)2.亏舱系数:亏舱所引起的积载因数的增加值与原积载因数的比值称为亏舱系数C.B.S: S.F=Vch/W (5-4-2) C.B.S =( S.F S.F)S.F (5-4-3)式中:Vch: 装货舱位的总容积,m3; S.F: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 C.B.S:亏舱系数。式5-4-3与下式是等价的。 C.B.S=(Vch/w-Vc/w)VC/W =(Vch-Vc) Vc=Vch/Vc-1 (5-4-4)3、根据远洋运输惯例,积载因数小于40 ft3/t(或1.1328m3/t)者,称为重量货物(Weight Cargo)或重货(Heavy Goods);反之,称为体积货物(Measurement Cargo)或轻货(Light Goods)。 4、量具及其使用:货载衡量工作经常使用的量具有木卡尺、钢卷尺和皮卷尺。Z丈量与计算方法:6个方面的内容。 1.满尺丈量:是指货件的头档、二档、三档(俗称,分别指货件尺码最小、中间和最大的三边长)以各自最大部位的尺码为准,然后相乘得到货件的体积。“满尺丈量”要把货件包装上任何突出部位,诸如木档、铁箍、铁丝、绳索等捆护物料都量进去。“满尺丈量”不仅考虑货物的实际体积,而且还要考虑货物在货舱内所占的舱容,这正是货载衡量中丈量计算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2.叠量和拼量: 2件或者2件以上的货物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
-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7篇
-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推进方案
- 高温环境下设备防腐保温处理方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半年总结模版(二篇)
- 毕业论文致谢8篇
- 任务四 项目二 学会养绿萝(教案)-2024-2025学年湘人版劳动一年级上册
- 老旧供热管线改造成本预算方案
- 2025年度商业店铺写字楼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药学知识综合应用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装饰装修工程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2025年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答辩试题及答案
- 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生相处班会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大学科技园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成人高考日语真题及答案
- JG/T 335-2011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
- 材料节约措施管理制度
- 2025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家安全知识题库
- T/CCMA 0095-2020非公路自卸车操作使用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