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 《石头中的生命》.doc_第1页
美术教学设计 《石头中的生命》.doc_第2页
美术教学设计 《石头中的生命》.doc_第3页
美术教学设计 《石头中的生命》.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头中的生命教学设计马甸镇中心小学 祁亚明【教材分析】本课体现了美术课浓郁的人文精神,通过大量的石雕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石刻在内容、形式上的特色,感受我国石雕艺术的博大精深。石雕亦称石刻。最初,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打制石器,进而运用审美观,在石刻上雕刻文饰,使之成为既实用又美观的实用工艺品,这就是早期石雕的产生过程。中国的石艺起源很早,从巍巍壮观的万里长城到敦煌石窟,从富丽的十三陵,到南京的明孝陵,从皇宫庙宇雕刻到民间石艺,从避灾镇邪的麒麟、石狮、神兽等,到威风凛凛的武将及碑刻中国的石文化丰富多彩,在宗教、建筑、园林、陵园等方面独树一帜。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视觉语言,共同介入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加强学生对本民族多元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奇石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奇石的美,了解赏石文化,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本课着重根据石头的形状、纹理、色彩等特征,制作一个有趣的石头动物造型,在玩耍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我国石文化了解不是太多和太深入,本课通过大量的石雕图片欣赏,让学生感受石雕艺术的雄劲、简练、精美、圆润的不同风格的美,感受蕴涵于石雕艺术中的中华民族进取、顽强的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让学生在石头上雕刻,条件不具备,我调整了教材,让学生到生活中收集石头,根据石头的形状、纹理、色彩等特征,制作一个有趣的石头动物造型,儿童天生好奇,富于想象,也未使用石头做材料过,对石头特别感兴趣,小动物又是孩子们的最爱,课堂上他们很激动,充满新奇感。【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古代石雕艺术和奇石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石文化,学习石头造型的制作方法。操作目标:根据石头的形状、花纹和颜色,运用颜料、油画棒等材料进行简单的动物造型创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石头动物造型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石头动物造型设计。教具准备:课件、石头作品范作、石头、水粉、油画棒、海绵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很特殊的美术作品,想看看吗?”欣赏老师制作的石头动物作品。(1)孔雀(2)猫头鹰(3)小猪(4)毛毛虫(5)白鹅(6)鳄鱼2、带着问题,分小组近距离观察、触摸老师制作的石头动物作品。问题:(1)这些作品特殊在什么地方?给你什么感觉?(2)老师制作的都是什么呢?揭示课题: 有趣的石头动物【设计意图:欣赏、观察、触摸教师制作的石头动物作品导入新课:一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亲其师,信其道”。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石头作品的特殊之处有凹凸感,具有立体效果,激发学生的新奇感,丰富了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三是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二、新授课:1、师:“今天神笔马良来到了我们课堂,他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招点石术,能把石头变成小动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石头、神笔和马良形象。【设计意图:神笔马良是儿童喜爱的神话形象,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使课堂教学具有情趣性,也是有机贯穿教学的一条线。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2、师:“点石术在哪儿呢?就藏在这些石头作品里。小组讨论:怎样做才能让石头变成小动物呢?”汇报讨论结果。3、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石头中板书:看、想、拼、贴、画。【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观察、讨论,总结了石头变成小动物的五步制作方法看、想、拼、贴、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讲解示范制作方法:(1)看石头联想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块规则和不规则的石头,引导学生根据石头的形状、花纹、色彩产生联想,师:“可以把石头作为小动物的头部或身体的主要部分,这些石头可以变成哪些小动物呢?”教师再出示几块石头的组合,师:“把形状、大小不同的几块石头组合在一起,将会产生出新的动物形象。”教师示范拼摆一组石头,然后找23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组合练习演示。【设计意图:由一块规则的石头到不规则的石头,再到几块石头的组合,通过观察、联想、操作,逐渐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石头的形状、花纹、色彩产生联想。这一步非常重要,着重是启迪学生想象,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遵循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突破了教学重点。】(2)拼石头学生操作练习:观察自己带来的石头,拼摆石头。选大一点、平整一点的石头观察,可以由一块石头联想,也可以把几块石头组合在一起,放在彩色底版上摆一摆,联想一下,你的石头能变成什么小动物呢?巧妙利用石头的原有形状、花纹和颜色,可以变换方向试试看。(3)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设计意图: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观察、联想、拼摆自己带来的石头,教师适时给予启发、指导,完成制作的前三步看、想、拼石头,进行第一次作业练习。分步完成课堂作业好处有:(1)作业目标明确,学生学习很轻松。(2)有利于教师个别指导,在石头未固定前进行拼石头作业练习的指导检查,对于不理想的作业,便于教师给予纠正。】(4)贴石头把双面胶贴到石头的底部,固定在彩色纸板上即可。如果根据一块石头联想的也可以不粘,如果是几块石头组合的,先粘大石头,再粘小石头。(5)画石头:用水粉颜料或油画棒在石头上画出小动物的主要特征。用油画棒涂色,注意用力且均匀。教师示范用水粉颜料画石头。特别强调笔中水要挤干,颜料要厚。在制作的时候,动物细小的部分可以用彩纸来做。【设计意图:学生平时使用水粉颜料较少,水分把握不好,教师的示范,增强了直观效果,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5、欣赏学生制作的优秀石头作品。三、布置作业:师:“下面同学们继续完成作业贴石头和画石头,把石头变成可爱的小动物。今天神笔马良要把他的神笔奖励给大胆想象、勇于创造的小朋友”。【设计意图:以马良的神笔做奖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始遥相呼应,使教学具有完整性。】四、展评作品:师:“同学们,你们像马良一样聪明,把普普通通的石头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你们真了不起!”从作品的造型、色彩、创意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你最欣赏哪一件石头动物作品?为什么?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教师把神笔奖励给作品有创意的同学。五、拓展:1、欣赏古代石雕图片一件件造型粗犷的古代石雕作品经历数年风雨的洗礼,今天仍屹立在世人的面前,这些富于“生命力的石头”它雄浑、古朴,充满了威武,充满了向上的力量,充满一个民族的想象。2、欣赏奇石图片大自然中有很多奇石,千姿百态,令人遐想万千,赏心悦目。奇石又称观赏石,赏石可以从石头的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感受奇石之美。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陶情。”“一块佳石,是一首无言的诗,不朽的画。”【设计意图:通过古代石雕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石雕艺术的雄健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欣赏奇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奇石的美,了解赏石文化,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