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台简介.doc_第1页
金刚台简介.doc_第2页
金刚台简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刚台简介(一)自然风光篇金刚台,又名石额山,座落在金寨县汤家汇镇西北部,主峰海拔1584米。西北蜿蜒至河南省商城县,东北伸展至铁冲。山势险陡,双峰高峙,它像一扇巨大的金刚石门,耸立在豫皖分界线上,独当一面,坚不可摧。因此自古以来,金刚台便成为“峰峦罗列隐干戈”的兵争之地。金刚台,峰峦耸秀,风景清幽。“风洞”、“龙井”为巅南佳景。循岳而南,攀绝崖,过陡壁,有洞深窈,可容四五十人坐卧,名为“风洞”。酷夏至洞口,凉气袭人,洞下有一条水沟,直下水帘洞顶,水流与帘洞之水浑然一体,更增添了水帘洞“云从人面流”的气氛。水帘洞下有一条深不可测的泉渊,是为“龙井”,此水直通皂靴河,经长江河而流入史河。铁瓦寺,堪称金刚台之奇观。始建于清初,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其寺盖得别具匠心:四面看都是四间,正面屋顶用铁铸瓦覆盖,故得名铁瓦寺。铁瓦寺东二三公里处有一跑马场,长约500米,宽百余米,相传为当年余叔宝占寨时所建。铁瓦寺北部,尚有“华祖庙”一座。金刚台,层峦迭翠,双峰生景,曲水环绕,苍猿唤僧。如今,虽是“竖嬉残镞,山农拾戈”,所存大部分是残垣断壁,砖头瓦砾,但是,无论何时,无论何人,若亲临金刚寻胜,能不翘首仰巍峨?(二)红色历史篇金刚台不仅是风景秀丽之地,也是卧虎藏龙之所。它的每一个关隘岩洞,每一条蚕丛鸟道,都记载着风云变幻的历史烽烟。1932年9月,商城失陷,中共豫东南道委转移光山。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政府迁来汤家汇,继移金刚台。至1933年初,撤销豫东南道区,赤南、赤城两县并入皖西北道区。1935年,赤南、赤城两县党组织在金刚台铁瓦寺举行会议,合并成立商南县委,邱玉生、张泽礼、徐其昌先后任书记,在红25军长征后,领导人民坚持革命斗争。1934年冬至1937年秋,国民党反动派趁我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之机,对我鄂豫皖苏区进行反复围剿。当时,赤南县委机关和妇女排一百多人,以金刚台为依托,活动在熊家河、双河、汤家汇、伏山、西河桥一带,坚持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特别是由袁翠明和史玉清等四十多人组成的妇女排,在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在金刚台上卧雪,冒酷暑,餐风宿露,携手并肩,机智地战胜了敌人的搜捕和包剿。中共赤南县委和妇女排的游击战争牵制了敌人的三个团,有力地配合了红二十八军的反围剿斗争。她 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三)珍贵动植物篇金刚台浑身是宝,满山溢香。各种珍奇异宝星落山上,实可称之为一座天然宝库。山上中药材极为丰富,仅目前所知,有石斛、石蚕、天麻、贝母、灵芝草等一百多种,其中尤以灵芝草最为珍贵,以天麻储藏量最为丰富。各种珍禽异兽荟萃山上。娃娃鱼,可算其中的佼佼者,它恬然自安,遨游于龙潭之中。1958年,县政府曾将潭中一条两公斤多重的娃娃鱼送往广交会“作客”。自此,人们对它刮目相看。此外,香獐、墨鱼、金钱豹等,都是山上的珍贵动物。山中还盛产生漆、板栗、香菇、猕猴桃等土特产品。金刚台茶叶,在金寨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