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统一王朝的繁盛教案.doc_第1页
隋唐统一王朝的繁盛教案.doc_第2页
隋唐统一王朝的繁盛教案.doc_第3页
隋唐统一王朝的繁盛教案.doc_第4页
隋唐统一王朝的繁盛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统一王朝的繁盛一、教学目标:1、知识隋朝的统一、隋文帝的改革、隋炀帝的功过唐朝的统一、“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的衰亡2、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综合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隋唐的社会发展的盛况、制度的健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衰亡,使学生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隋朝统一的意义、大运河教学难点:评价隋炀帝、武则天、唐玄宗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指导法、评价法学习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评价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复习导入问题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南北朝的历史2、北朝最后一个王朝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导入新课: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时期。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这就是隋唐盛世。六、教学过程:(一)、隋朝的统一(589年618年)及灭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即隋文帝,国号隋,改元开皇,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2、隋文帝的改革: 政治方面: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尚书、门下、内史, 门下和内史二省掌典机要,尚书省是执行命令的机构,下设六部。六部指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 地方上,把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还把州郡官吏的任命权收归吏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方面: 减轻赋税,均田制:是将政府所能支配的土地与一些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他们固定在土地上,以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但另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农民多少得到一点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也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的面积。但不可能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隋以前,选官用九品中正制度(重视门第出身)。隋文帝即位后,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每州每岁贡士三人。598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到隋炀帝时,又创立进士等科。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此后,科举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 开皇之治(581600)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和对高丽进行战争的需要过程:通济渠(605年开)、山阳渎(原称邗沟,605年进行一番休整、扩大)、江南河(610年开)、永济渠(608年开)。河道:三点四段五河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的作用: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4、隋炀帝及隋朝的灭亡(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2)、发动对高丽的三次战争:611614年三次“亲征”高丽,三次都遭到了失败。(3)、隋末农民战争:长白山首义,611年十月,王薄领导的农民在长白山起义,拉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篇章。随后又有许多的农民起义队伍,在这里面最主要的一支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而贵族李渊父子于晋阳起兵,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打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局面。(4)、隋亡的原因:隋炀帝的奢靡腐朽、繁重的赋役、对高丽的战争、阶级矛盾的激化。(5)、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什么?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6)、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二)、唐朝的统一及衰亡1、唐朝的建立及统一(618年907年)618年,隋炀帝被杀后,李渊废杨侑,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628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等,不久即帝位。次年改元贞观。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实行租庸调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2)、武则天的统治破格用人,重视发展生产,国力不断上升,开创武举。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社会在继续发展。(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他选贤任能,革新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发展科举。这一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3、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1)、安史之乱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边镇节度使兵力不断增加。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后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又继续叛乱。唐朝借回纥兵,平定叛乱。从此,唐朝由繁盛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势力不断增大,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战争,持续一百多年,严重消弱了唐朝的统治。(2)、唐朝的衰亡唐朝自玄宗之后,又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以及朋党之争(“牛李党争”),进一步消弱了唐朝的统治。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官吏腐败贪婪,加之战火连绵,百姓生活困苦不堪,875年,山东、河南农民在王仙芝、黄巢率领下起义,后为唐朝所灭。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七、教学总结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的强盛,经济的繁荣,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文化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社会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