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docx_第1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docx_第2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docx_第3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Cucumber Angular Leaf Spot)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及华东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病叶率有时高达70%左右,是保护地黄瓜重要病害之一。黄瓜受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商品价值。症状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叶片 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茎、叶柄、卷须发病,侵染点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 发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条件适宜病斑向表皮下扩展,并沿维管束逐浙变色,并深至种子,使种子带菌。幼瓜条感病后腐烂脱落,大瓜条感病后腐烂发臭。瓜条受害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淆而用错药,使病害屡治不愈。一般霜霉病叶片病斑背面有黑色或紫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Smith et Bryan) Young, Dye & Wilkie。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该菌属好气性,不耐酸性环境。生长适温2428,范围439,4850经10分钟致死。发病特点 病菌附在种子内部和随病残体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率2%3,病菌由叶片或瓜条伤口、气孔、水孔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造成种子内部带菌。初侵染大都从近地面的叶片和瓜条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蔓延。此外,采种时病瓜接触污染的种子可致种子表面带菌。病菌在种子内可存活1年,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34个月。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子叶发病,病菌在细胞间繁殖,保护地黄瓜病部溢出的菌脓,借棚顶大量水珠下落,或结露及叶缘吐水滴落、飞溅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露地黄瓜蹲苗结束后,随雨季到来和田间浇水开始发病,病菌靠气流或雨水逐渐扩展,一直延续到结瓜盛期。之后随气温下降,病情缓和。除病菌数量以外,温度和湿度是角斑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温暖、多雨或潮湿条件发病较重。发病温度1030,适温1826,适宜的相对湿度75以上,棚室低温高湿利于发博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夜间饱和湿度持续时间大于6h,叶片病斑大;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h,病斑小;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有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露地黄瓜在低温多雨年份,病害普遍流行。黄河以北地区露地黄瓜,每年7月中下旬为角斑病发生高峰期,棚室黄瓜45月为发病盛期。保护地浇水后放风不及时,露地地势低洼积水,栽培密度过大,管理不严,多年连茬,偏施氮肥,磷肥不足等均可诱发角斑博防治方法 由于黄瓜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上易混淆;造成严重损失,故应注意识别和防治。详见黄瓜霜霉病防治附文。1.选用抗、耐病品种 中国、日本等国家对已有的品种进行人工接菌鉴定,还没有发现免疫品种,但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津研2号、津研6号,津早3号,黑油条,夏青,全青,鲁青,光明,鲁黄瓜四号和87-2等为抗性品种。2.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植株或瓜条上留种,瓜种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h,或5052温水浸种20min,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或转入冷水泡4h,再催芽播种;用代森铵水剂500倍液浸种1h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min,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新植霉素200g/g浸种1h,用清水浸3h催芽播种。3.加强田间管理培育无病种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保护地适时放风,降低棚、室湿度,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露地实施高垄覆膜栽培,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翻晒土壤等。在基肥和追肥中注意加施偏碱性肥料。植保专家推荐防治药剂: 挪威劳道克斯公司:86.2%氧化亚铜(铜大师 WP、WG)1000倍喷施,连续施用23次,间隔710天左右喷药一次,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喷霉防治,每7天1次,连续23次。也可喷30%或50%琥胶肥酸铜(DT)、50%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