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_第1页
汽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_第2页
汽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_第3页
汽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_第4页
汽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地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二、招生对象及学制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语文、数学、英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本专业必须得机械基础知识。 6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1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具有汽车基本性能检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四、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本专业共开设21门课程,总学时为2070学时,其中理论课1046学时,实习课420学时。五、 主要课程介绍(一)公共课1、 语文(110)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2、 数学(110)主要针对机械专业课对数学方面计算的要求,加强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方面的学习,为后面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3、 英语(110)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机械专业英语词汇,为以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4、 德育(1)礼仪教育(26)主要学习学校礼仪,了解学校行为规范、日常学习规范、各种活动礼仪;学习社交礼仪,了解仪容、仪表、日常礼仪、接待礼仪及一些其它礼仪知识。(2)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28)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习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3)就业与创业指导(28) 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和社会需求,做好就业准备;如何审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如何应用择业策略,有效进行择业;如何捕捉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如何求职面试,有效地推销自我;如何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环境等等。使学生具有创业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4)职业生涯规划(28)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5、 计算机应用基础(54)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各类办公软件的应用,学习网络操作与使用,提高信息获取、数据处理、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6、 体育(110)主要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奠定基础。(二)专业基础课1、汽车电工识图(81) 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投影原理,能读懂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掌握电气识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电气图的基本方法,能读懂常见的汽车电路图。图和装配图,结合汽车维修业务学习零件测量、绘制机构草图。2、机械基础(109)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传动、常用构件及轴系零件、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54) 熟悉电工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用和性能。4、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 (54) 掌握汽车材料的种类、牌号、规格、性能和使用知识,以及汽车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5、AutoCAD/CAXA(56)主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及CAXA电子图版的的绘图方法,在来手工绘制机械图样的基础上提高绘图水平;学习绘图的基本方法,三视图的画法及典型零件图的画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三维机械建模设计,通过软件的学习达到中级绘图员的水平。6、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109) 熟悉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技术要求;熟悉发动机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7、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109) 熟悉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上述各系统总成的拆装顺序和方法。 8、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112)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掌握汽车各系统电气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常见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判断,了解新技术在汽车电气设备的应用和发展。9、 汽车驾驶技术 (54) 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正确驾驶姿势和动作要领,以及基础驾驶操作的程序,熟悉汽车操纵装置、信号装置及报警系统,掌握一般道路、高速公路、复杂道路、特殊条件下的行车环境和安全驾驶方法,熟悉交通法规和交通标志,了解道路运输的基本常识。 10、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12)熟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了解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检查方法;掌握点火控制、怠速控制、进气控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工作过程。11、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11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及分类;掌握液力耦合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掌握辛普森式、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液压控制系统主要阀门的作用、工作过程及常见故障。12、汽车钣金与美容(84)掌握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掌握钣金常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掌握汽车美容与装饰的基本知识、汽车清洗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方法。(三)实习实训课1、汽车发动机维修实训(2周) 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本技能,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和技术要求;能运用正确方法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的故障2、汽车电气维修实训(2周)掌握汽车汽车电气设备中发电机、起动机的检测与维修,汽车信号、仪表装置的检测、空调设备的维护与检测。3、汽车底盘维修实训(2周)熟悉各总成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掌握各总成主要零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掌握汽车底盘的总装配工艺与竣工验收的方法。4、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2周)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中主要传感器的检测、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的检测。5、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2周)掌握自动变速器,及典型故障的排除。6、汽车驾驶实训(10周)基础驾驶操作的程序,熟悉汽车操纵装置、信号装置;加减档、倒车操作。7、钳工生产实习(2)了解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钳工工具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锉、锯、錾、刮、铰、钻孔、攻套螺纹、矫正和弯形等基本技能,并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钳加工作业和汽车修理中的钳工作业。8、焊工生产实习(2)掌握常用焊接方法、工艺要求和操作技术,掌握焊接设备的使用,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能独立完成钣金维修中的焊接作业。六、 教学进程表汽修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序号 学时数课程教学时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总课时理论实习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公共课文化课语文11026282828数学11026282828英语11026282828计算机应用基础542628德育课礼仪教育2626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2828就业指导2828职业生涯设计2828体育11026282828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109394228汽车电工识图813942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542628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542628AutoCADCAXA562828汽车驾驶技术542628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09394228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109394228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1125656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125656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1125656汽车钣金与美容8484实习课汽车驾驶4周(与维修同步)6周(与维修同步)汽车发动机维修实训1周1周汽车电气维修实训1周1周钳工实习2周汽车底盘维修实训1周1周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1周1周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1周1周焊工实习 1周 1周 总计(总课时)20706041046420周课时数30303030实授课周数20202020备注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维修中级工必备的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电工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1)掌握电路的组成、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2)掌握描述电磁现象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力及其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理解电磁继电器、霍尔效应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及自感现象的应用;了解互感、涡流现象,了解同名端的概念。(3)掌握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和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用矢量法分析计算简单交流电路的方法,掌握三相电源与负载的连接方法及简单计算,熟悉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4)熟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参数,熟悉单相整流、滤波和三相整流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晶闸管的结构、导通和关断的条件以及可控整流电路,理解滤波电路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5)熟悉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参数;了解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基本电路;熟悉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器的组成,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理解反馈和振荡的概念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熟悉射极输出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振荡器的组成,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应用;熟悉OTL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掌握其工作原理。(6)掌握硅稳压管稳压的工作原理,熟悉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的电路组成,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掌握集成三端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7)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数字集成电路概况、分类及应用常识,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的使用,掌握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布置与应用表示该要求是针对汽车电工模块而言;非汽车电工模块对数字脉冲电路要求了解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基本技能方面(1)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的训练的实验课题。(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初步学会使用示波器、电子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图示仪等常用仪器仪表;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三、课时分配表学期章序及名称课时第一学期(26学时)绪言1 第一章 直流电路和电容器611 直流电路112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连接113 复杂电路分析214 电容器2第二章 电磁现象与磁路521 磁、磁场及基本物理量122 电流磁场、电磁力及应用123 电磁感应124 自感与互感2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4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232 单相交流电路133 三相交流电134 变压器 135 安全用电2第四章 二极管、晶闸管及整流电路841 半导体器件基本结构142 晶体二极管243 晶闸管144 二极管整流电路145 晶闸管整流电路146 滤波电路2第五章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1251 晶体三极管252 场效应管简介 第二学期(28学时)53 低频电压放大器254 多级放大器155 反馈56 正弦波振荡器257 直流与集成运算放大器258 功率放大器3第六章 直流稳压电源561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162 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163 开关稳压电源164 集成三端稳压电源2第七章 数字脉冲电路1171 二进制数及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172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及基本逻辑门电路373 组合逻辑电路174 集成触发器 275 时序逻辑电路176 集成电路构成的脉冲单元电路177 AD和DA转换器(电路)278 汽车用微型电子计算机机 动2 合 计54 注:未加括号课时供汽车电工模块使用,加括号课时供汽车机修模块和汽车钣金模块使用。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绪 言第一章 直流电路和电容器教学要求1.理解电流、电压、电动势、电阻、电位、电功、电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熟悉它们的单位和符号。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会用支路电流法解复杂电路。4.理解戴维南定理。5.掌握电容和电容器的概念,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物理过程。6.掌握电容器的检测方法。教学内容11 直流电路一、电路和电路图二、电路状态12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连接一、电路基本定律二、电路元件的连接13 复杂电路分析一、基尔霍夫定律二、支路电流法三、等效电压源定理(戴维南定理)四、最大功率输出定理14 电容器一、电容器的电容量二、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规律三、电容器的连接四、电容器的种类和选用五、电容器的检测六、电容器在汽车上的应用第二章 电磁现象与磁路教学要求1.理解描述磁场的相关物理量的意义,熟悉它们的单位和符号;了解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分类和用途。2.掌握安培定则,掌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力作用的知识,熟练掌握左手定则。3.掌握电磁力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形式、工作原理,理解霍尔效应的工作原理及应用。4.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理解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及自感现象的应用,了解互感、涡流现象,了解同名端的概念。教学内容21 磁、磁场及基本物理量一、磁、磁场与磁感应线的概念二、磁场的基本物理量三、铁磁材料简介22 电流磁场、电磁力及应用一、电流磁场二、电磁力三、电磁力在汽车上的应用23 电磁感应一、直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二、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24 自感与互感一、自感二、互感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和三种表示法。2.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及RLC串联电路的有关性质,并作简单计算。3.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对称负载作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时的有关性质,并作简单计算。4.熟悉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5.掌握安全用电一般常识。教学内容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交流电概述二、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四、相位差五、有效值六、正弦交流电的旋转向量表示法32 单相交流电路一、纯电阻电路二、纯电感电路三、纯电容电路四、电阻与电感串联的电路五、电阻与电容串联的电路六、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的电路七、功率因数的提高33 三相交流电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二、三相电源的连接三、三相负载的连接四、三相交流电的功率34 变压器一、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二、变压器交换电压的作用三、变压器交换电流的作用四、变压器交换阻抗的作用五、铁心变压器的功率和效率35 安全用电一、触电对人体的伤害二、触电的原因和方式三、安全措施四、安全用电注意事项第四章 二极管、晶闸管及整流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晶体二极管结构分类、外特性、主要参数和简单测试,理解稳压、发光、光电、整流二极管的结构和具体应用。2.了解单向、双向晶闸管的结构、工作特性、型号、简易测试方法、导通和关断的条件。3.掌握晶体二极管、晶闸管整流电路的类型、基本概念、整流原理。4.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41 半导体器件基本结构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二、PN结42 晶体二极管一、晶体二极管的结构和分类二、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三、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四、稳压二极管五、发光二极管六、光电二极管七、汽车用整流二极管八、晶体二极管的简易判别43 晶闸管一、单向晶闸管二、双向晶闸管44 二极管整流电路一、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四、三相桥式整流电路45 晶闸管整流电路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二、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46 滤波电路一、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二、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三、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四、阻容滤波电路第五章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晶体三极管外特性(放大和开关特性)、主要参数和简单测试,熟悉常用三极管的外形结构和使用。2.了解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基本电路。3.理解放大器的组成、连接方式、主要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低频小信号电压放大器、双级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4.理解级间耦合方式的特点,掌握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5.理解反馈、振荡的概念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熟悉射极输出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振荡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6.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7.理解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掌握其工作原理。教学内容51 晶体三极管一、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符号及类型二、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三、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四、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五、晶体三极管的简易判别六、晶体三极管在汽车上的应用52 场效应管简介一、结型场效应管的分类和符号二、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特性53 低频电压放大器一、放大电路的组成二、放大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三、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四、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五、放大器基本分析方法六、静态工作点的稳定54 多级放大器一、三种级间耦合方式二、多级放大器的性能分析55 反馈一、反馈的基本概念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三、反馈电路在汽车电路中的应用四、射极输出器56 正弦波振荡器一、产生振荡的条件二、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三、自激振荡现象在汽车上的应用57 直流与集成运算放大器一、直流放大器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58 功率放大器一、功率放大器的特点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第六章 直流稳压电源教学要求1理解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理解开关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掌握集成三端稳压电源的使用。教学内容61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一、电路组成二、稳压原理62 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一、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基本电路二、带有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三、串联型稳压电路的保护63 开关稳压电源一、开关稳压电源结构二、调宽式开关稳压电源64 集成三端稳压电源一、三端固定正输出集成稳压电路二、三端固定负输出集成稳压电路三、三端可调正输出集成稳压电路四、三端可调负输出集成稳压电路第七章 数字脉冲电路教学要求1.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二进制计数制,掌握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的互换方法。2.理解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熟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反相器的工作原理。3.了解复合门电路组成,理解组合逻辑电路。4.了解集成触发器及其基本用途。5.了解时序逻辑电路及其基本用途。6.了解脉冲单元电路及其基本用途。7.了解AD和DA电路的组成和用途。8.了解汽车用微型电子计算机的用途。教学内容71 二进制数及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一、二进制数及二十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二、数字电路72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及基本逻辑门电路一、二极管的开关特性二、基本逻辑门电路三、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四、反相器五、非门六、TTL与非门电路七、三态门八、集成电路73 组合逻辑电路一、编码器二、译码74 集成触发器一、RS触发器二、JK触发器和主从JK触发器三、D触发器四、T触发器75 时序逻辑电路一、计数器二、寄存器76 集成电路构成的脉冲单元电路一、脉冲的基本概念二、脉冲的主要参数三、脉冲波形显示汽车故障四、单稳态触发器五、多谐振荡器77 AD和DA转换器(电路)一、DAC0832接口芯片二、ADC0809接口芯片78 汽车用微型电子计算机一、微型电子计算机基本组成二、微型电子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应用三、微型电子计算机在汽车上的控制方式机械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熟悉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了解一定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静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如力、刚体、平衡、约束、约束反作用力等)以及基本性质。2掌握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及其应用。3了解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规律,为构件选材、确定形状及尺寸提供有关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计算方法。4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应用。5掌握机械传动常见形式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并能进行简单计算。6掌握轴系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7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知识,了解液力传动的基本知识。 8掌握典型液压元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图形符号及应用特点。9掌握液压典型回路的构成及简单液压系统的分析方法。10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特点。11了解液压传动技术在汽车和维修机具中的应用。三、课时分配表章序及名称课时第一学期(39)绪论1第一篇 力学基础8 第二篇 机械传动30第五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451 摩擦轮传动概述152 带传动概述153 V带传动2第六章 链传动和齿轮传动1861 链传动概述262 齿轮传动概述 163 渐开线齿形26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和几何尺寸365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点266 其他齿轮传动367 蜗杆传动368 变位齿轮与齿轮的失效形式2第七章 轮系871 轮系的应用和分类272 定轴轮系373 周转轮系3第二学期(42学时)第四篇 液压与液力传动42第十一 章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8111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液力系统的组成2112 压力和流量3113 液压传动的压力、流量损失和功率 3第十二章 液压元件16121 液压动力元件4122 液压执行元件4123 液压控制元件6124 液压辅件2第十三章 液压基本回路及液压系统分析8131 方向控制回路1132 压力控制回路2133 速度控制回路2134 液压传动系统分析3第十四章 液压伺服系统5141 液压伺服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分类2142 液压伺服转向机构3第十五章 液力传动基本知识5151 液力传动概述2152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3第三学期(28学时)第三篇 常用机构28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88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曲柄存在的条件48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28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2第九章 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691 凸轮机构492 间歇运动机构2第十章 轴系零件14101 键和销及其连接2102 螺纹连接2103 轴2104 轴承4105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4机 动 合 计109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绪 论 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2重点掌握机械、机器、机构、零件及构件、运动副等有关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一、引言二、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三、机械的有关用语第一篇 力学基础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教学要求1明确力、平衡、刚体等概念。2掌握力的基本性质。3熟知常见约束的类型、特性及约束反力方向。 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绘出一些简单的物体受力分析图。教学内容11 静力学基本概念一、力的概念二、平衡的概念三、刚体的概念12 静力学公理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公理1)二、二力平衡公理(公理2)三、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3)四、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4)13 约束与约束反作用力一、约束的概念二、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与确定约束力的方法14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一、物体受力图的概念二、画受力图的步骤三、画受力图的注意事项第二章 平面力系及平衡教学要求1了解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明确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偶的基本性质。2掌握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计算方法、力矩的计算方法。3掌握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及力矩平衡条件。4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法及平衡条件,并能运用平衡方程解决简单的平衡汇交力系平衡问题。5了解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方程,并能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和应用定理解释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现象。教学内容21 平面汇交力系及平衡一、平面汇交力系的概念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三、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四、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22 力矩与力偶一、力矩二、力偶第四章 材料力学基础教学要求1初步建立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2了解构件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4种基本变形的形式和特征。3了解构件的变形、破坏与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41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一、三个主要指标二、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42 拉伸与压缩一、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二、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三、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四、拉伸或压缩的强度计算五、拉(压)杆的变形和虎克定律43 剪切与挤压一、剪切强度计算二、挤压强度计算44 圆轴扭转和直梁弯曲一、圆轴扭转概述二、直梁弯曲概述45 材料力学其他常用知识一、组合变形二、压杆稳定性知识三、影响零件强度的主要因素第二篇 机械传动第五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教学要求1熟悉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的传动类型、传动特点和应用场合。2掌握传动比、带传动的包角和带长的计算方法,了解 V带的选用方法。3熟悉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教学内容51 摩擦轮传动概述一、摩擦轮传动的基本原理二、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三、摩擦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52 带传动概述一、带传动的基本原理二、平带传动的主要形式三、平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四、平带传动的应用特点53 V带传动一、V带的结构和规格二、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三、V带的正确使用四、带传动的张紧装置第六章 链传动和齿轮传动教学要求1了解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及其应用特点。2熟悉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3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4熟悉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5掌握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传动比和旋转方向的判别。6了解变位齿轮的概念,熟悉齿轮的失效形式及预防措施。教学内容61 链传动概述一、链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类型二、链传动的传动比三、链传动的应用特点四、链传动的正确安装62 齿轮传动概述一、齿轮传动的特点二、齿轮传动的类型63 渐开线齿形一、渐开线齿形的形成二、渐开线齿形的性质6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和几何尺寸一、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参数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65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点一、保持恒定的传动比二、传动的可分离性三、正确啮合的条件四、连续传动的条件66 其他齿轮传动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二、圆锥齿轮传动三、齿轮齿条传动67 蜗杆传动一、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二、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三、蜗杆传动旋转方向的判定四、普通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68 变位齿轮与齿轮的失效形式一、变位齿轮二、齿轮的失效形式第七章 轮系教学要求1了解轮系的应用特点和分类。2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了解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教学内容71 轮系的应用和分类一、轮系的分类二、轮系的应用特点72 定轴轮系一、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二、传动实例计算73 周转轮系一、周转轮系的分类二、传动实例简介第四篇 液压与液力传动第十一章 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教学要求1掌握液压传动原理和液压传动系统四大组成部分的功用。2了解液压传动的特点及流量、压力、平均流速的概念。3熟悉液流连续性原理和帕斯卡原理。4掌握液压传动中的压力、流量、速度和功率的简易计算。教学内容111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液力系统的组成一、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三、液压系统图形符号四、液压传动的特点五、液压传动的应用112 压力和流量一、压力二、流量与平均流速113 液压传动的压力、流量损失和功率一、压力损失二、流量损失三、液压传动功率的计算第十二章 液压元件教学要求1掌握系、缸、阀的图形符号、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2掌握液压辅件的图形符号和功用。教学内容121 液压动力元件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二、液压泵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三、液压泵的分类四、齿轮泵五、叶片泵六、柱塞泵122 液压执行元件一、活塞式液压缸二、其他液压缸简介三、液压缸的密封、缓冲和排气123 液压控制元件一、方向控制阀二、压力控制阀三、流量控制阀124 液压辅件一、滤油器二、蓄能器三、油箱四、油管和管接头第十三章 液压基本回路及液压系统分析教学要求1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2熟悉液压基本回路的应用范围。3掌握液压系统分析方法。教学内容131 方向控制回路一、换向回路二、锁紧回路132 压力控制回路一、调压回路二、减压回路三、增压回路四、卸载回路133 速度控制回路一、调速回路二、制动回路三、同步回路134 液压传动系统分析一、汽车起重机支腿回路液压系统二、汽车自动换挡液压系统三、分析液压系统的基本步骤第十四章 液压伺服系统教学要求1了解液压伺服机构。2了解液压转向助力器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141 液压伺服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分类一、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二、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三、液压伺服系统的分类142 液压伺服转向机构一、液压伺服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二、典型液压伺服转向机构第十五章 液力传动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熟悉液力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2了解液力偶合器、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内容151 液力传动概述一、液力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二、液力传动的主要特点三、液力传动的应用概述152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一、液力偶合器二、液力变矩器 第三篇 常用机构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要求1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3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教学内容8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曲柄存在的条件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二、曲柄存在的条件8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二、死点位置8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一、曲柄滑块机构二、导杆机构三、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第九章 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教学要求1熟悉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特点。2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工作特点。3熟悉能实现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91 凸轮机构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二、凸轮机构常用的运动规律三、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及其对工作的影响92 间歇运动机构一、棘轮机构二、槽轮机构第十章 轴系零件教学要求1熟悉键连接的类型、应用特点和平键的选用,了解销连接的应用形式。2了解常用螺纹的种类及应用场合,熟悉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及螺纹连接的基本形式和防松装置。3熟悉常用轴的种类和应用特点,了解轴的结构和选用。4熟悉滑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应用特点和选用。5了解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应用特点和选用。6熟悉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特点。教学内容101 键和销及其连接一、键连接的类型和应用特点二、销连接的形式和应用特点102 螺纹连接一、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二、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三、螺纹连接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四、螺纹连接的防松装置103 轴一、轴的功用和分类二、常见轴的结构104 轴承一、轴承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别二、滑动轴承三、滚动轴承105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一、联轴器的类型和应用二、离合器三、制动器的结构和应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计划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加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2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常用热处理的工艺及实际应用。3掌握汽车燃料、润滑油料和工作液油的基本知识,懂得选用和使用注意事项。4了解塑料、橡胶、黏合剂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5了解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熟悉它们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三、课时分配表学期章序及名称授课第一学期(26学时)绪论1第一篇 金属材料26第一章 金属的性能511 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212 金属的力学性能213 金属的工艺性能1第二章 碳素钢321 碳及常存元素对碳素钢的影响122 碳素钢的分类123 常用碳素钢的性能、牌号及应用1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631 退火与正火232 淬火与回火233 钢的表面热处理134 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分析1第四章 合金钢441 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142 合金结构钢43 合金工具钢144 特殊性能钢第五章 铸铁451 灰铸铁152 可锻铸铁153 球墨铸铁154 蠕墨铸铁和合金铸铁1*第六章 钢铁的简易鉴别61 钢铁的火花鉴别62 钢铁的其他鉴别方法第七章 有色金属571 铜及铜合金172 铝及铝合金173 滑动轴承合金174 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简介1*75 汽车用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第八章 金属的腐蚀及防腐方法181 金属的腐蚀0.582 金属的防腐方法0.5第二学期(28学时)第二篇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23第九章 汽车燃料591 汽油292 轻柴油193 燃料使用安全知识194 汽车代用燃料1第十章 汽车润滑油料6101 发动机润滑油2102 汽车齿轮油2103 润滑脂2第十一章 汽车工作液油3111 汽车制动液1112 汽车防冻液1113 汽车液力传动油1第十二章 其他非金属材料4121 塑料1122 橡胶1123 黏合剂1124 填料与易损件非金属材料1第三篇 金属材料加工9 第十三章 焊接与气割3131 手工电弧焊1132 气焊与气割1133 其他焊接方法简介1第十四章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6 14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1142 车削1143 钻削与镗削1144刨削与拉削1145铣削1146磨削1机 动1合 计71注:带“*”的为选学内容。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绪 论教学要求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内容1讲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介绍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篇 金属材料第一章 金属的性能教学要求1掌握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概念。2掌握金属的主要力学性能概念及其符号的表示方法。3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教学内容11 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一、金属的物理性能二、金属的化学性能12 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强度二、塑性三、硬度四、韧性五、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