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黑龙江省小兴安岭 五大连池农场五大连池农场 三道地区航磁异常查证三道地区航磁异常查证 施工设计方案施工设计方案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黑龙江地质勘查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黑龙江地质勘查院 2011 年 5 月 10 日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黑龙江省小兴安岭 五大连池农场五大连池农场 三道地区航磁异常查证施工三道地区航磁异常查证施工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编 写 单 位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黑龙江地质勘查院 项 目 负 责 人 段玉刚 编 写 人 龚敬海 段玉刚 高士良 李晓龙 潘俊祥 单 位 负 责 人 李波 总 工 程 师 刘广胜 设 计 提 交 单 位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黑龙江地质勘查院 设 计 提 交 时 间 2011 年 5 月 10 日 政文目次政文目次 第第 1 1 章章 前言前言 1 1 1 1 目的任务 1 1 2 设计实物工作量 1 1 3 工作区位置 交通及地理概况 2 第第 2 2 章章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背景 8 8 2 1 地层 8 2 2 构造 12 第第 3 3 章章 查证区查证区地地质特征及航磁异常特征质特征及航磁异常特征 1414 3 1 查证区地质特征 14 第第 4 4 章章 工作部署及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及实施方案 1818 4 1 实施方案 25 第第 5 5 章章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2727 5 1 测地工作 27 5 2 土壤测量 29 5 3 地质简测 30 5 4 槽探工作 30 5 5 取样与测试工作 31 5 6 资料综合整理 33 第第 6 6 章章 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 3434 6 1 设计实物总工作量 34 6 2 各查证区工作量 34 第第 7 7 章章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 3636 第第 8 8 章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3737 8 1 组织管理 37 8 2 人员组成及分工 37 8 3 物资配备 38 第第 9 9 章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 3939 9 1 质量保证措施 39 9 2 质量管理办法 39 9 3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40 附图目次附图目次 图号 顺序号 附 图 名 称 比例尺 1 1 黑龙江省 五大连池农场 三道 地区航磁异常查证区域地质图 1 200000 2 2 黑 C 2010 20012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3 3 黑 C 2010 20019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4 4 黑 C 2010 20034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5 5 黑 C 2010 20035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6 6 黑 C 2010 20036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7 7 黑 C 2010 20037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8 8 黑 C 2010 20044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9 9 黑 C 2010 20056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10 10 黑 C 2010 20065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11 11 黑 C 2010 20072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 10000 12 12 黑 C 2010 20031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采样点位布置图 1 10000 13 13 黑 C 2010 20033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采样点位布置图 1 10000 1 第第 1 章章 前言前言 1 1 目的任务目的任务 受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的委托 中华地质矿山总局黑龙江地质勘查院对小 兴安岭五大连池农场 三道地区 1 5 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 项目名称 小兴安岭五大连池 三道地区航磁异常查证 工作项目编码 1212011120689 工作起止年限 2011 2013 年 承担单位 中华地质矿山总局黑龙江地质勘查院 总体目标任务总体目标任务 对五大连池农场 三道地区 1 5 万航空物探测量圈出的航磁 异常 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和区域成矿条件 进行甄别分类 择优航磁异常开展地面级 查证工作 提供可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的找矿靶区 1 2 处 2011 年工作任务 1 在系统收集和综合研究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 对 1 5 万航空物探测量圈出 的航磁异常进行甄别 大致筛分出矿致异常 2 对所选的航磁异常 开展剖面性高精度磁法测量 路线地质调查 土壤地 球化学测量等方法进行查证 对不同性质异常成因 做出异常定性解释 3 在三级查证工作基础上 选可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的找矿靶区 进行二级 查证工作 采用 1 2 万高精度磁法测量 1 2 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 2 万电法测 量 1 2 万地质简测等方法 开展面积性查证工作 对矿致异常进行地表工程揭露 圈出矿 化 体范围 4 对槽探揭露矿 化 体较好地段 深部用钻孔工程验证 1 2 设计实物工作量设计实物工作量 根据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2011 年 1 5 万航磁异常查证的工作要求和安排 在五大连池农场 三道查证区选择了黑 C 2010 20012 黑 C 2010 20019 黑 C 2010 2 20031 黑 C 2010 20033 黑 C 2010 20034 黑 C 2010 20035 黑 C 2010 20036 黑 C 2010 20037 黑 C 2010 20044 黑 C 2010 20056 黑 C 2010 20065 黑 C 2010 20072 十二处航磁异常进行剖面性三级查证工作 本次查证设计的工作量见表 1 1 表 1 1 设计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设计实物总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作量备 注 1 地质剖面测量 Km62 4 点距 40 80m 2 高磁剖面测量 Km62 4 点距 20m 3 土壤剖面测量 Km62 4 点距 40m 4 剖面布设 Km62 4 点距 20m 5 1 2 万地质简测 Km214 7200 80 120m 6 1 2 万土壤测量 Km214 7200 40m 7 1 2 万高磁测量 Km214 7200 20m 8 1 2 万激电测量 Km214 7200 40m 9 1 2 万测网布设 Km214 7200 20m 10 槽探 m32000 11 土壤样品件 3523 分析 10 种元素 12 基本分析样件 150 TFe Au Ag 等 5 项 13 原岩光谱样件 150 分析 10 种元素 14 薄片件 50 15 光片件 15 16 工程测量点 30 17 刻槽取样件 150 1 3 工作区位置 交通及地理概况工作区位置 交通及地理概况 1 3 1 工作区位置 交通工作区位置 交通 行政区域包括黑龙江省黑河地区 伊春地区 哈尔滨市以及绥化 鹤岗 佳木斯 牡丹江的小部分地区 航空物探调查总面积 138687Km2 截止到 2010 年底共计飞完 3 94 万 Km2 查证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 北到中俄边境 南至北安市 西到五大连池 东至铁 力市 行政区域包括五大连市 北安市 孙吴县等地区 航空物探调查总面积约 14500Km2 工区拐点坐标见表 1 1 3 表表 1 1 小兴安岭五大连池小兴安岭五大连池 三道地区航磁异常查证区拐点坐标三道地区航磁异常查证区拐点坐标 北京 54 坐标系拐点 坐标东经北纬 1126 00 00 49 10 00 2127 15 00 49 10 00 3127 15 00 49 25 00 4128 15 00 42 43 00 5128 15 00 48 05 00 6126 45 00 48 20 00 7126 30 00 48 30 00 8126 00 00 48 30 00 本次航磁异常查证选择 12 个异常区 在上述范围之内 各查证区编号及中心坐标 见表 1 2 表表 1 2 本次航磁异常查证区编号及中心坐标本次航磁异常查证区编号及中心坐标 北京 54 坐标系 区编号东经北纬 所在 1 5 万 图幅及编号 黑 C 2010 20031 127 08 47 48 42 26 天龙山 M52E020005 20027126 48 05 48 53 10 龙门二站 M52E019004 20034127 08 36 48 37 43 龙镇农场畜牧点 M52E021005 20036127 05 04 48 36 21 龙镇农场畜牧点 M52E021005 20056127 07 49 48 25 22 龙山经营所 M52E022005 20012127 46 38 49 06 18 新鄂民族乡 M52E018008 20019127 36 11 48 58 33 疙疸敏顶 M52E019007 20022127 52 11 48 57 51 义气敏 M52E019008 20032127 43 42 48 40 19 沾北林场 M52E020007 20035127 18 21 48 37 49 二更河 M52E021006 20037127 39 40 48 34 54 新林其护林场 M52E021007 20044127 32 44 48 31 34 新林其护林场 M52E021007 20065127 59 15 48 21 53 新营 M52E022008 20072127 32 01 48 17 32 双胜林场 M52E023007 查证区东部交通较为方便 铁路有哈尔滨市至北安市 晨清 等线路 公路有哈 尔滨市至北安市 晨清等公路 市 镇 村 林场间均有公路相连 中 西部交通条 件很差 山高林密 植被发育 车辆无法直达 大部分地区车辆无法直达 需步行方 能进入工作区 交通极为不便 见交通位置图 插图 1 1 4 1 3 2 地理概况地理概况 工作区位于小兴安岭低山区或中低山区 其北部多台地 宽谷 中部低山丘陵 山势和缓 南部属低山 山势较陡 大的沟谷较为开阔 一般为U 形谷 沼泽发育 小的沟谷多为 V 形谷 切割剧烈 地貌陡峻 植被较发育 覆盖率可达90 以上 基岩露头较少 工作区内水系发育 东侧主要河流有茅拦河 沾河和杜德河等 呈北北东向 南 北向或北北西向注入逊比拉河 属黑龙江水系 西侧主要河流有科溶河 讷漠尔河向 西流入嫩江 本区属北寒温带典型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湿热短暂 年温差变化较大 最高温度可达 35 C 以上 冬季最低温度可达 零下 40 C 年降雨量 800 1000mm 降雨多集在 7 8 月份 5 9 月为最佳工作时间 5 1 4 以往工作以往工作程度程度 查证区内地质工作开展的较晚 只是解放后才对该区做了一些地质工作 1951 年李志远由北安 孙吴间做过路线地质调查 1957 年松辽石油普查大队二分队王胜等于嫩江 黑河以南做过 1 100 万地质调查 1973 1976 年 由地质 煤田 石油等有关单位通力协作编制了 东北地区区域 地层表 黑龙江分册 随后 黑龙江地矿局各有关单位编制了一系列图件 1958 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大兴安岭区域地质测量队六分队 在本区西部开展 了非正规 1 20 万地质测量 编写了 1958 年度地质报告 1959 1960 年黑河专属地质局北黑 地质队于测区北部开展了1 50 万地质矿 产普查 1978 1993 年黑龙江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先后完成了黑龙江区域地质志编写工 作 1 100 万黑龙江区域地质图 1 200 万黑龙江地质构造图 黑龙江地质矿产图 1981 1983 年黑龙江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进行了 1 20 万龙镇 晨清 北安 腰小河林场等 幅地质调查 建立了完整的地层和侵入岩系统 基本查明了全省的地 质构造格架 发现了大批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 化 点和异常 自 2006 年以来 区内相继开展了部分 1 5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它是综合 性的调查工作 含有地质 矿产 化探 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 出版了地质图 矿产 图及文字报告 同样为本次工作提供了依据 1 5 区域物探区域物探 1 5 1 航空磁法测量航空磁法测量 查证区的物探研究程度较低 1959 年以前未作过任何工作 属物探空白区 从 1959 年 2000 年先后做过一些物探工作 1959 年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 903 队在本区进行了了 1 20 万航空磁法和航空放 射性测量 1976 年黑龙江地质局物探队 在该区进行进了部分 1 5 万航空磁测和放射性测量 1969 1978 年黑龙江地质局在该区进行了航磁异常检查工作 编写了 航磁异常 6 地面检查简报 1979 年 1982 年 黑龙江省物探队冯剑平 陈焕文等人利用已往航磁资料编制了 黑龙江省 1 100 万航磁 T 异常图 结合 1 100 万重力异常平面图阐述了我省区域构 造特征 提出大地构造分区划分意见 1987 年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物化探研究所 武汉地质学院 长春地质学院的等 单位联合完成了 中国东部地球物理场与地壳构造 中国东部区域地球物理场研究报 告 的编写工作 报告对中国东部地区的重磁资料进行了统一解释 编制了统一的基 础图件和多种推断解释图件 结合已有的地震 电法 岩石物性 遥感 地质和地貌 资料 重点研究了地球物理场性质 大地构造 深部构造 岩浆活动和矿产预测等许 多重大地质问题 1 61 6 区域化探区域化探 1976 1978 年 物探大队开展了全省 1 10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 分析 23 种 元素 系统总结了全省区域地球化学分布规律 为以后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找 矿远景区 1983 1985 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在 1 20 万区测工作 同时 完成在 1 20 万金属量测量 1985 2002 年黑龙江省 1 20 万区域化探测量已基本完成 近几年随着地质找矿力度加大 在 成矿区和主要异常区内 开展了部分 1 5 万矿产化探工作 7 第第 2 2 章章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背景 2 1 地层地层 区域范围内地层较为发育 分布以较广泛 从古生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 尤以中 新生界更为发育 其中古生界主要出露在区域的北 由陆相沉积岩和陆相火山岩组成 岩石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 中生界则为陆相火山喷发 陆相碎屑沉积地层 新生界分布更广泛 河湖相沉积 并伴有火山喷发 将查证区内地层作如下划分 表 2 1 泥盆系 主要分布在测区的吐鲁木和北山 新民林场 逊克鹿场 幸福林场和沾北林 场一带 部分呈捕虏体分布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岩体中 泥盆系区域分上下两组 福 兴屯组 D2f 该组褶皱强烈 断裂构造极为发育 岩石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 作用 岩性由砂岩 粉砂质板岩 凝灰板岩 变粒岩及浅粒岩等组成 老秃顶子组 D3l 岩性由流纹岩 安山岩及其凝灰熔岩和角砾岩 夹凝灰砂岩 泥质页岩 灰岩 及斑点板岩组成 分布在测区的南部 为陆相中性 酸性火山岩 碎屑岩沉积组合建造 区域地层区域地层表表 表表 2 12 1 地层划分一览表地层划分一览表 界系统组段代号厚度 米 现代河流冲积 Q421 5 全新统 温泉河组 Q41w 大于 3 5 顾乡屯组 Q3y 大于 3 7 哈尔滨组 Q32hr12 5 第四系 上更新统 大熊山玄武岩 Q31 大于 62 新 生 界 第三系中 上更新组孙吴组 N1 2s33 明水组 K2m165 白垩系上统 嫩江组 K2n 大于 96 上段 J3k2 大于 256 上统坤特奇组 下段 J3k11900 中 生 界 侏罗系 下统龙江组 J3l336 古 二叠系上统毛兰河组 P2m1117 8 上段 P2w21781 4 五道岭组 下段 P2w1759 上统老秃顶子组 D3l 大于 1754 1 生 界 泥盆系 中统福兴屯组 D2f 大于 2237 1 来源于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腰小河林场幅 晨清幅 二叠系 五道岭组 P2w 分布在新民林场大吉岭库河等地 下段岩性为中基 中 性熔岩为主 夹火山碎屑岩及酸性火山岩 上段岩性主要为中酸 酸性火山碎屑岩 熔结火山碎屑岩夹凝灰熔岩 毛兰河组 P2m 主要分布在毛兰河林场 常与二迭系五 道岭组相伴出现 岩性为灰色 灰黄色 紫色粉砂质板岩 长石岩屑砂岩 凝灰质砂 岩 侏罗系 分布在查证区的东部 北部 龙江组 K1l 岩性为一套中性火山熔岩及 其碎屑岩 局部夹中酸性火山岩 坤特奇组 J3k1 该组岩性为一套陆相喷发的酸性火 碎屑岩及其熔岩夹正常沉积的碎屑岩 上部为一套酸性稍偏中性的火山熔岩夹透镜状 珍珠岩 白垩系 分布在西部 东南部 北部 嫩江组 K2n 本组主要岩性为泥岩 页 岩 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砂岩局部夹砂砾岩 与下伏上侏罗系坤特奇组成角度 不整合接触 明水组 K2m 本组主要岩性为一套正常沉积的泥岩 粉砂岩 粉砂质泥 岩 第三系 分布较广 在查证区的北部 南部大面积出露 属第二沉降带松辽坳陷 的北缘部分 该组为一套弱胶结的黄褐色 浅黄色砂砾岩 灰白灰黄色中细粒砂岩 长石砂岩 第四系 查证区第四系较为发育 主要分布河谷及沟谷的两侧丘陵漫岗上 根据 岩性特征 地貌的特点 将第四系划分为上更新统大熊山玄武岩 Q31 哈尔滨组 Q32hr 顾乡屯组 Q3y 温泉河组 Q41w 及现代河流冲积层 Q42 大熊山玄武岩 Q31 主要分布侧区的东部及西部 岩性为灰色 灰黑色块 状玄武岩 和褐红色气孔状玄武岩 地貌上形成玄武岩台地 哈尔滨组 Q32hr 主要 分布在平缓的漫岗上 多沿河谷及沟谷方向呈条带状展布 岩性为黄色粘土 亚粘土 局部含少量砾石 温泉河组 Q41w 分布在河谷及支流的高河漫滩之上 由冲积 洪 积砂砾 亚砂土亚粘土等组成 现代河流冲积层 Q42 沿现代河床 沟谷分布 为现 代冲积 坡积物 由亚粘土 砂 砂砾石等组成 9 2 2 岩浆岩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比较发育 岩石类型繁多 包括侵入岩 火山岩 脉岩等若干类型 2 2 12 2 1 侵入岩类侵入岩类 查证区内侵入岩十分发育 主要分布于区内的中部 岩体多呈岩株或岩基状产出 少数呈小侵入体和脉状产出 岩体分布多与区域构造线一致 呈北东 北北东展布 按侵入时代划分为晚泥盆世白岗质花岗岩组 D3 41 晚二叠世石英闪长岩组 P2 和白岗质花岗岩组 P2 4 晚三叠世闪长岩组 T3 晚侏罗世闪长岩组 J3 O5 晚侏罗花岗岩组 J3 5 晚侏罗世碱长花岗岩组 J3k 5 晚侏罗世白岗质花岗岩组 J3 5 晚侏罗世斑岩岩组 J3 5 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组 K1 5 见表 3 2 2 2 1 1泥盆世花岗岩组 D3 41 分布在本区的平顶一带 呈不规则状北东向分布 主要有坤特奇岩体 岩性为白 岗质花岗岩 岩石具较强的碎裂和蚀变 部分岩石具云英岩化 2 2 1 2晚二叠世石英闪长岩组 P2 分布在义气敏 沾北林场 龙元山 土鲁木河 木沟河 等地 多以岩株状产出 主要有以土鲁木河岩体 疙瘩敏西沟岩体为代表 岩性为石英闪长岩 闪长岩 花岗 闪长岩 2 2 1 3 晚二叠世白岗质花岗岩组 P2 4 分布在小兴安岭 猪山 三段 沾河南部 新营北部 以岩基 岩株状产出 主 要有小兴安岭岩体 岩性为白岗质花岗岩 白岗岩 花岗正长岩 2 2 1 4晚三叠世闪长岩组 T3 分布在新民林场 义气敏以西一带 呈小岩侏状产出 主要有义气敏岩体 岩性 为石英闪长岩 二长闪长岩 闪长岩 2 2 1 5晚侏罗世闪长岩组 J3 O5 查证区出露较少 分布零星 分布在平顶山 木沟河林场东等地 呈岩株状产出 主要有平顶 木沟河岩体 岩性为细晶石英闪长岩 石英闪长岩 闪长岩 2 2 1 6晚侏罗世花岗岩组 J3 5 10 出露较少 分布在小兴安岭以西 吉岭库以南 岩体呈岩株状产出 北东向展布 主要有小兴安西岩体 岩性为细粒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2 2 1 7晚侏罗世碱长花岗岩组 J3k 5 该岩组只有一个大吉岭库沟顶子岩体 呈岩株状产出 北东向展布 岩性为碱性 花岗岩 钾长花岗岩 2 2 1 8晚侏罗世白岗质花岗岩组 J3 5 分布在清溪西山 宝泉 新民林场 木沟河沟顶子一带 呈岩株状产出 北北东 向展布 主要有清溪西山 大吉岭库沟顶子岩体 岩性为细粒白岗质花岗岩 白岗质 花岗岩 2 2 1 9晚侏罗世斑岩岩组 J3 5 该岩组在区内分布零星 呈脉状或小株侵入体产出 多呈北东或北北东向 主要有 土鲁木河西岩体 岩性为花岗斑岩 花斑岩 2 2 1 10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组 K1 5 该岩组在区内分布零星 多呈脉状或小岩株状产出 呈北北东向展布 分布在土鲁木 河东 岩性为花岗斑岩 石英正长斑岩 表 3 2 侵入岩划分一览表侵入岩划分一览表 划分依据 时代 旋 回 亚 旋回 岩石组合代号岩石类型 侵入地层 同位素年 龄 Ma 备 注 白垩纪早期花岗闪长斑岩 K1 5 5 花岗斑岩 石英正 长斑岩 侏罗系 斑岩 J3 5 白岗质花岗岩 J3 5 碱长花岗 J3k 花岗岩 J3 侏罗纪 燕 山 期早期 闪长岩 J3 白岗质花岗岩 石 英闪长岩 花岗闪 长岩 碱性花岗岩 花岗斑岩 闪长岩 二叠系 148 6 173 8 中 生 代 三叠纪 印 支 期 闪长岩组 T3 石英闪长岩 二长 闪长岩 闪长岩 侵入华力晚西期第二期白 岗质花岗岩 被侏罗统坤 特奇组覆盖 195 5 闪长岩 P 白岗质花岗岩 P 二叠纪晚期 石英闪长岩 P 古 生 代 泥盆 华 力 西 期早期花岗岩 D 花岗正长岩 石英 闪长岩 花岗闪长 白岗质花岗岩 被华力西晚期第二侵入期 花岗岩岩组侵入 二叠系 五岭组含其砾石 231 1 11 来源于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腰小河林场幅 晨清幅 2 2 22 2 2 脉岩脉岩 区内脉岩种类繁多 走向以北东 北北东向为主 其规模均不大 延伸不远 以 华力西期脉岩为主 主要与华力西期侵入岩相伴或侵入石炭纪地层 二叠纪地层 燕 山早期脉岩分布较少 主要与燕山早期侵入岩相伴或侵入侏罗纪地层 主要岩石类型 有 花岗斑岩 花岗细晶岩 c 安山英安岩 正长斑岩 闪长玢岩 辉绿玢岩 2 2 32 2 3 火山岩类火山岩类 区域火山岩极为发育 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一带 由于受基底构造的控制 火山 岩呈北北东西展部 岩性为流纹质凝灰岩 凝灰岩及火山角砾岩 安山质角砾凝灰岩 安山岩 该套火山岩系成矿元素含量丰富 与内生多金属矿关系密切 2 3构造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 处于兴安岭 内蒙古地槽褶皱区 小兴安岭 松嫩地块 亚 级 沐河隆起带上 区域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次之 与区域 金属矿化关系密切的是断裂构造 区域断裂构造非常发育 走向以北西 北东向为主 近南北向次之 东西向少见 2 3 1 东西向断裂 一般具有生成时间较早 区域内构造复杂 继承性活动强的特点 往往切割其他 方向的断裂 常显示逆断层 主要有嘎尔大奇河断裂 老康勃勒嘎列河断裂 木沟河 断裂 二龙河断裂 幸福 都鲁河断裂等 2 3 2 北东向断裂 多生成与古生代 常平行地层走向的逆断层或压性兼剪性断层 多数断层在中生 代有继承性活动 与岩浆岩活动和内生金属矿化关系密切 主要有茅拦河 天龙山断 裂 沾河断裂 浦洛得斯赫山 322 高地断裂 木沟河断裂 小吉岭库河 嘎尔达奇 断 裂 二道新尼其河顶断裂 二更河上游断裂 土鲁木河下游断裂 12 2 3 3 北西向断裂 其生成时代一般晚于北东向断裂 常常表现为北西向断裂切割北东向断裂 断裂 性质多为张性或张性剪兼剪性 主要有南北河 讷谟河断裂 小金沟 东茅拦河断裂 新营西断裂 头道新尼其河上游断裂 2 3 4 南北向断裂 一般显示逆断层 或走向断层 与各期岩浆活动的关系密切 主要有沾河断裂 逊克 铁力 尚志深断裂 2 4 矿产资源概况矿产资源概况 查证区内岩浆活动强烈 既有火山 次火山岩 又有中酸性侵入岩 并且区内的 北东向 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 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地层 构造 岩浆成矿单元 具备 形成多金属矿床的基础地质条件 区内矿种主要为铁 铅 锌 铜 钼 钨 金 锡等 目前已查明的矿产有固体燃 料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贵金属等 13 第第 3 3 章章 查证区地质特征及航磁异常特征查证区地质特征及航磁异常特征 3 1 查证区地质特征查证区地质特征 3 1 1 黑黑 C 2010 20034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华力西晚期闪长岩体 花岗岩体与福兴屯组 D2f 接触带上 并且位于 北东向与北西向构造复合部位 福兴屯组 D2f 岩性为砂岩 粉砂质板岩 凝灰板岩 变 粒岩及浅粒岩等 该异常的北东侧为 1 20 万腰小河林场幅 M 52 32 Co 重砂 异常 3 1 2 黑黑 C 2010 20035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体 后期花岗细晶岩脉与福兴屯组 D2f 接触带 上 福兴屯组岩性砂岩 粉砂质板岩 凝灰板岩 变粒岩及浅粒岩等 岩层呈椭圆 状捕掳体分布在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侵入岩中 岩石中见有绿泥石化 绢云母 化 在异常区东侧见有北东向断裂构造 该异常在 1 20 万腰小河林场幅 M 52 32 独居石重砂 异常内 3 1 3 黑黑 C 2010 20036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华力西晚期花岗与燕山早期钾长花岗岩体接触带附近 在异常区东侧见有北东向断裂构造 3 1 4 黑黑 C 2010 20037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14 该异常区位于大面积晚侏罗世次流纹岩 次英安岩中 西侧为印支期闪长岩组 南部为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 该异常区位于 1 20 万腰小河林场幅 M 52 32 钼 金多金属 级成矿远景区内 区内已知钼矿 化 点 2 处 金矿化点 1 处 磁矿铁矿化点 1 处 3 1 5 黑黑 C 2010 20044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晚侏罗坤特奇组火山岩与福兴屯组老地层接触带上 异常位于附近 两条北东向断裂的交叉口处 北侧为燕山早期钾长花岗岩 西侧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 坤特奇组岩性为灰白色流纹岩 斜长流纹岩 灰白 灰绿色流纹质凝灰岩 角砾凝灰 岩 福兴屯组岩性砂岩 粉砂质板岩 凝灰板岩 变粒岩 该异常区位于 1 20 万腰小河林场幅 M 52 32 钼 金多金属 级成矿远景区内 3 1 6 黑黑 C 2010 20056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晚白垩世嫩江组 K2n 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嫩江 组岩性为灰 灰黑色泥岩 局部为砂岩 夹砂质灰岩透镜体中 该异常区北部为化探 锌 级异常区 异常元素含量范围 65ppm 120ppm 最高可达 500ppm 3 1 7 黑黑 C 2010 20065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大面积孙吴组 N1 2 砂岩 铁质胶结砾岩 灰白色粘土中 西部为 华力西晚期花岗岩 钾长花岗岩 部为化探铜 级异常区 异常元素含量范围 15ppm 50ppm 最高可达 350ppm 3 1 8 黑黑 C 2010 20072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燕山早期碱性花岗岩与孙吴组 N1 2 地层接触带上 孙吴组 N1 2 岩性为砂岩 铁质胶结砾岩 灰白色粘土 燕山早期碱性花岗岩体呈小岩株状产出 北东向展布 3 1 9 黑黑 C 2010 20033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沾河断裂的西侧 木沟河 新民林场北东向挤压破碎带上 在二叠 系五道岭组 P2w 罗坤特奇组 J3k1 与福兴屯组 D2f 接触带上 该异常区成矿条件较 好 北部有金矿点 南部有钼矿点 钼平均品位为 0 023 最高品位为 0 101 3 1 10 黑黑 C 2010 20019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15 该异常区位于闪长玢岩与五道岭组 P2w 地层的接触带上 东 南侧为大面积华 力西晚期花岗岩出露 五道岭组 P2w 岩性为中酸 酸性火山碎屑岩 熔结火山碎屑 岩夹凝灰熔岩 岩石蚀变较强 见有緑帘石 化绿泥石化 绢云母化 该异常区位于 1 20 万晨清幅 M 52 36 钼 铁多金属 级成矿远景区内 远景 区内已知有茅宝沟钼矿点一处 该点地表已圈出钼 铁矿体 另外含有铅 锌 铜 金等 3 1 11 黑黑 C 2010 20012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坤特奇组 J3k 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上 坤特奇组岩性为灰 白色流纹岩 斜长流纹岩 灰白 灰绿色流纹质凝灰岩 角砾凝灰岩 在异常区西侧 见有一组东西向的断裂构造 3 1 112 黑黑 C 2010 20031 号航磁异常查证区号航磁异常查证区 该异常区位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与正长斑岩脉接触带上 岩脉受区域构造影响呈 北东分布 该异常区位于 1 20 万晨清幅 M 52 36 Co 异常区内 3 2 查证区航磁异常特征查证区航磁异常特征 本次选择 12 处航磁异常进行查证 航磁异常特征见表 3 1 表 3 1 航磁异常特征表 异常位置异常 编号中心坐标异常范围 异常 类别 航磁异常形态特征 所在 1 5 万 图幅及编号 黑 C 2010 20031 127 08 47 48 42 26 乙 3 属于多尖峰正异常 附近测线磁异常整体 呈北东向展布 宽缓 最大幅值 600nT 天龙山 M52E020005 黑 C 2010 20034 127 08 36 48 37 43 乙 3 处于平稳变化的负背景场中的正异常 宽 缓 最大幅值 325nT 龙镇农场畜牧点 M52E021005 黑 C 2010 20036 127 05 04 48 36 21 乙 3 处于变化不大的负背景场中的正异常 孤 峰状 附近几条测线上有类似正异常出现 整体呈北东向展布 幅值 205nT 龙镇农场畜牧点 M52E021005 黑 C 2010 20056 127 07 49 48 25 22 乙 3 属于变化较大的正异常背景中的叠加正异 常 两翼较对称 梯度变化快 幅值 2085nT 龙山经营所 M52E022005 16 黑 C 2010 20012 127 46 38 49 06 18 乙 3 处于变化不大的负背景场中的正异常 宽 缓 附近侧线上有此异常 整体呈北东向 延伸 幅值 365nT 新鄂民族乡 M52E018008 黑 C 2010 20019 127 36 11 48 58 33 乙 3 属于平静负背景场中的单峰状正异常 附 近及条测线上亦有类似单峰正异常 呈北 东向展布 幅值 500nT 疙疸敏顶 M52E019007 黑 C 2010 20033 127 35 23 48 38 22 丙单峰状正异常 窄陡 幅值 1975nT 新林其护林场 M52E021007 黑 C 2010 20035 127 18 21 48 37 49 丙 属于变化不大的正异常背景中的叠加正异 常 整体呈北东向展布 幅值 805nT 二更河 M52E021006 黑 C 2010 20037 127 39 40 48 34 54 乙 3 属于变化不大的正异常背景中的叠加正异 常 单峰状 窄陡 幅值 1600nT 新林其护林场 M52E021007 黑 C 2010 20044 127 32 44 48 31 34 属于正负半生正异常 单峰状 两翼对称 窄陡 幅值 3530nT 新林其护林场 M52E021007 黑 C 2010 20065 127 59 15 48 21 53 丙 属于变化不大的正背景场中的叠加正异常 两翼对称 窄陡 最大幅值 1620nT 新营 M52E022008 黑 C 2010 20072 127 32 01 48 17 32 丙 平静负背景场中的正异常 单峰状 窄陡 两翼对称 幅值 825nT 双胜林场 M52E023007 17 第第 4 4 章章 工作部署及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及实施方案 4 1 工作部署工作部署 小兴安岭五大连池农场 三道地区对 1 5 万航磁物探测量圈出的航磁异常进行筛 选分类 选出可能的矿致异常 12 处 其中 10 处 黑 C 2010 20012 20019 20034 20035 20036 20037 20044 20056 20065 20072 开展 剖面性高精度磁法测量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路线地质调查等三级查证工作 对航磁 异常附近有矿点或与 1 2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组合异常套合较好的航磁异常直 接开展面积性测量工作 在查证工作中若发现了矿化蚀变点 可直接采用槽探工程进行验证 对圈定的主 要物化探异常进行槽探工程揭露验证 剖面线布置尽量垂直航磁异常的走向和地质体 构造线的走向 布置时充分考虑 了这两种因素 有些查证区布线时也参考了区内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的展布方向 各查证区工作布置情况见插图 18 小兴安岭 C 2010 20035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小兴安岭 C 2010 20065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19 小兴安岭 C 2010 20019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小兴安岭 C 2010 20027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20 小兴安岭 C 2010 20056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小兴安岭 C 2010 20034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21 小兴安岭 C 2010 20036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22 小兴安岭 C 2010 20072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小兴安岭 C 2010 20044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小兴安岭 C 2010 20037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23 小兴安岭 C 2010 20031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24 小兴安岭 C 2010 20033 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布置图 4 2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时间安排划分为资料收集 设计编写及审查 野外作业 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及查证 工作总结编写三个阶段 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2011 年 4 月 26 日 2011 年 5 月 10 日 25 进行收集资料 综合研究 对 1 5 万航磁物探测量圈出的航磁异常进行筛选分类 编写地质设计及论证审查 第二阶段 2011 年 5 月 20 日 2011 年 9 月 30 日 进行野外施工 开展剖面性和面积性的野外查证工作 对发现的矿化蚀变点和圈 定的主要物化探异常进行槽探工程揭露验证 第三阶段 2011 年 10 月 1 日 2012 年 3 月 1 日 野外工作结束通过验收后 室内资料综合整理 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成果 提 交年度工作总结 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设计方案 26 第第 5 5 章章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5 1 测地工作测地工作 航磁异常三级查证的测地工作采用高精度 GPS 定位 GPS 选择广州市中海达测绘 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GIS 数据采集器 定点误差 1 3m 定点前 必须对投入生产的 GPS 进行校正检查 当其满足生产要求时才能投入测量工作 航磁异常二级查证的测地工作采用全站仪布测 基线采用闭合环方法布设 基线 闭合差小于 10 9 m K 为千米 每个基线点要钉木桩 标明点线号 测线起闭于k 相对应的基线点 测线闭合差小于 13 3 m K 为千米 作业依据为 地质矿产勘k 查测量规范 ZDB10001 98 及 物化探测量工程测量规范 DZ T0153 95 三级查证剖面测量线距为 200m 点距为 20m 二级查证测量网度为 200 20m 每个测点应拴有红布条 并标明点线号 应下载保留测量工作的航迹 5 2 高精度磁测高精度磁测 1 仪器和参数选择 采用加拿大生产的 GSM 19T 或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的 CZM 4 型 质子磁力仪观 测 各测点的观测值通过计算机完成 2 网度选择 剖面测量线距为 200m 点距为 20m 面积测量网度为 200 20m 测线方向尽量 垂直磁异常或控矿构造走向方向 3 磁力仪性能校验 野外正式生产前 为确保磁力仪的测量质量 对投入生产的各台GSM 19T 型质子磁力仪 含备用 的噪声水平 主机一致性 探头一致性及各仪器间的一 致性等 均按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DZ T0071 93 要求 逐项进行校 验工作 4 基点 兼日变站 选择 每个般磁异常查证区建立一个基点 基点必须设置于交通方便 磁场平稳 水 平和垂直梯度较小 远离建筑物和工业设施地点 要求在半径 2m 高差 0 5m 范围内 磁场变化小于总均方误差值的 1 2 日变站的仪器性能要稳定 一个工作日内日变观测 27 要始于早校正点正常观测之前 终于晚校正点正常观测之后 遇到磁暴或磁干扰较大 时应停止工作 5 基 测点观测 1 每日工作前准备各台仪器的时间设定达到秒级同步 每个工作日的早基 点和晚基点差值 要小于设计要求 2 日变观测的采样间隔为20 秒 每个工作日的日变曲线 应无畸变和剧 烈跳跃现象 每日的日变观测均始于早基点之前 终于晚基点之后 6 岩 矿 石磁性参数测定 对每个异常点上的岩矿石都要进行物性测定 以便异常解释推断 每种岩性原则 上最少不低于 30 块 标本磁参数采用 SM 30 磁化率仪测量 7 精度要求 本区的磁测工作需严格执行和达到地矿部发布的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地面高精度 磁测技术规程 中所制定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并参照黑龙江省地质总局发布的 地面 磁测工作规范 开展工作 本区设计 磁测总均方误差小于等于 5nT 见表 5 3 误误 差差 分分 配配 表表 表 5 3 野外观测均方误差 nT基点高程及正常改正误差 nT 总误 差 nT总计 操作及 点位差 仪器一 致性 仪器噪 声 日变改 正误差 总计 正常场 改正 高程 改正 总基 改正 5 4 362 652 02 02 02 451 01 02 0 仪器的各项指标校验及仪器间的一致性误差均需要满足表 5 3 的要求 不合格的 仪器不能投入生产 质量检查工作应随时进行 检查点须均匀的分布全区 检查量大于 3 精剖检查 量应大于 10 平稳场计算均方相对误差不大于 5nT 异常场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不大于 7 磁参数测定检查应大于 10 误差限小于 30 室内计算改正到 0 1nT 经主基点改正后的数据制图 8 磁测数据的整理计算与图件的编制 28 1 每日野外磁测工作结束后 室内负责人在检查野外点位准确 数据真实 可靠的基础上 用专业的数据 放系统将数据 放出来 同时进行日变改正 2 正常梯度改正值 利用球谐公式依据国际地磁参考场 模型 IGRF2000 提供的系数进行正常场改正 高度改正值仍采用球谐公式进行计算 分别计算出各个测点在总基点高度及 测点高度的磁场值 差值既为各个测点的高度改正值 磁测原始数据经过日变改正 正常梯度改正 高度改正和总基点改正最终得 到测区的 T 磁异常值 磁测各项工作数据均存入数据磁盘 3 经过野外原始数据的计算 整 理后进行全面认真的复核 然后编制 本工作区的基本图件和过渡图件 其它技术要求按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DZ T0071 93 执行 5 3 土壤测量土壤测量 土壤测量包括剖面性测量和面积性测量 剖面性测量线距为 200m 点距为 40m 面积性测量网度为 200 20m 5 3 1 样品的样品的采集采集 在采样点周围点线距的 1 10 范围内采样 样品均由一处组成或数处组成 采样避 免了各种污染 遇有岩石露头 废石堆 沼泽 崩积物 河床堆积物等不可能取样时 可弃点 但在记录中已经注明 采样层位确定为 B 层下部 C 层以上 必须穿过腐植 层 淋滤层及外来层采集 无 B 层时可采 C 层物质 采样深度在 30cm 50cm 坡积 物较厚的地段要适当加深取样 样品物质应为上述层位的各类粘土 砂质土 尽量减 少碎石 采样重量不少于 500 克 样品原始重量应能保证过 10 目筛后重量达 150 克 重复样品应由不同人 不同时间在同一采样位置采取 重复样数为取样数的3 专 门质检的样品 检查采样深度 介质 采样标志 位置等 应占取样数的2 采样组将 当天采完的样品交样品管理员 当面点清数量 验收质量 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应返 工补采 5 3 2 野外记录野外记录 野外采样记录使用 土壤地球化学采样记录卡 填写采样记录卡时强调了 29 字迹要工整 内容要正确 齐全 要求在野外填写的内容 必须在采样现场用 2H 铅笔填写 不准转抄 涂改 擦改和补记 要保持记录卡 地形图 采样手图 清洁完整 采样小组每日野外作业结束后 由专门人员整理GPS 数据 最后利 用 GPS 采样点坐标编制实际材料图 5 3 3 样品加工样品加工 样品的加工流程严格按干燥 揉碎 过筛 混匀 对角线法 称重 装袋 装 箱进行 5 4 地质简测地质简测 地质简测目的是配合 1 2 万面积物化探测量工作 初步解释评价物化探异常提供 地质背景 这项工作与物化探测量工作同步进行 剖面性简测线距为 200m 点距为 40 80m 面积性简测网度为 200 80 120m 每个航磁异常点在进行物化探测量过程中 由地质人员进行地质简测工作 对重 要的矿化蚀变地质体 构造 接触带 含矿层 矿化蚀变带 标志层及其他找矿 标志等 均沿走向进行了追索 指导地表工程的布设 5 5 槽探工作槽探工作 5 5 15 5 1 槽布置原则布置原则 槽探工程主要用于二级查证工作中 少量槽探工程用于三级查证工作中 在开展 二级查证工作时 主要沿 1 2 万物化探测线布设槽探工程结合地势地形以控制物化探 异常浓集中心和矿化蚀变带为佳 三级查证过程中 以确定异常源岩性或构造为佳 可投入少量槽探工作量 具体施工时 视各查证区的实际情况而定并参考 固体矿产 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 T13908 2002 执行 5 5 25 5 2 工程施工管理工程施工管理 1 槽探工程断面规格 底宽 0 6 0 8 米 上宽一般 2 0 2 5 米 一般深度不 超过 3 米 2 揭露出的基岩深度必须大于 0 5 米 30 5 5 35 5 3 槽探的原始地质编录槽探的原始地质编录 槽探素描图绘一壁一底 基点 基线 标本 样品 槽探端点坐标 矿体底板坐 标 均应在素描图标出 必要时加绘另壁全部或局部地段素描图 记录描述以基线读 数为准 仔细观察确定分层界线 对岩性 矿体 褶皱 断裂构造 节理及劈理 蚀 变特征 产状 标本 样品编号等进行编录 凡大于 10 厘米的地质体要分出来 重要 地质现象可放大表示 素描图要求真实 清晰 客观 5 6 取样与测试工作取样与测试工作 5 6 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 1 槽探样品采取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 对槽探 地表露头等地表样品采用刻槽采样法进行样品采集 样槽尽量垂直 矿体走向 2 采样工作应及时进行 尤其是槽壁不稳定的探槽 编录完后就应抓紧时间采 样 3 样品采集部位及其长度 采用红油漆画好样数及其编号 4 样品规格为样槽断面为 10 cm 5cm 样长一般为 1 米 连续采样时 样长小 于 0 5m 时合并到相邻样采取 若大于 0 5m 时则单独采样 5 不同矿石自然类型 不同品级 不同的结构 构造分段连续采样 围岩 夹 石应单独采样 矿体 矿化体顶 底板要各取 1 2 个控制样 样品实际质量 重量 与理论质量 重量 误差不得大于 10 不合格者应补采 6 采样前 需要准备好采样用具 采样要认真细致 严格按规定进行 保持 表面的清洁 严格禁止样品粉尘的散失 外来物质混入及飞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银行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验光员考试题及答案
- 硅PU篮球场建设与场地灯光照明系统升级合同
- 2025年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离婚协议变更登记与债务清偿协议
- 2025年北京国安面试真题及答案
- 老旧厂区功能区划分与利用优化方案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改进与创新方案
- 农村红砖建筑改造方案设计
- 安顺钢结构夹层施工方案
- 儿童膳食管理课件
- 《高血压疾病知识》课件
- 村卫生室医保管理制度
- 肾盂癌-疾病研究白皮书
-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思维导图+必背知识点填空+同步练习(含答案)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1-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
- 第七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室间质评记录表
- 1.4.1 第2课时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 课件(共14张PPT)
- 总监理工程师工作手册
- 危险化学品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