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試用稿 (2008.03.10)高中體育選修科學與教材料 試用稿仍在修訂中,暫時只供教師於有關的專業發展課程中使用第八部分: 體育、運動和康樂活動的社會影響香港特別行政區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體育組目錄內容頁碼學習目標I-1基本概念和理論篇I-2參考書目I-19參考網頁I-20詞彙I-21學習活動I-23教師參考閱讀材料I-32學生參考閱讀材料I-34教師參考網頁I-35學生參考網頁I-36高中體育選修科 學與教材料 試用稿 (2008.03.10) 第VIII-40頁-第八部分: 體育、運動和康樂活動的社會影響 學習目標旨在使學生能夠:1. 闡述奧林匹克運動與體育發展的相互影響。2. 評估大型國際體育組織及比賽對社會產生的影響。3. 分析中國體育文化中影響體力活動參與的社會架構與措施,並評價中國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扮演的角色。4. 體驗並示範如何透過體力活動提升個人的體適能、健康、自尊,以及個人對社會和社群的認同感。5. 展示個人具備針對社會以及全球體育、運動和康樂方面的時事表達意見之能力。6. 從社會角度評價外部因素如何對運動產生重要影響,以及公眾對此有何見解。 7. 解釋各項社會因素如何影響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8. 評鑒體力活動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第八部分: 體育、運動和康樂活動的社會影響 基本概念和理論篇1、 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主義i、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 古代希臘由不同的城邦所組成,城邦之間常因利益而引發紛爭,戰鬥不休。然而在奧運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都會進行神聖休戰,讓全希臘的運動員及所有民眾都可以在沒有戰爭威脅的情況下,和平而安心地參與和欣賞賽事。所以奧林匹克主義所提倡的通過運動促進人類和諧發展的理念,在古代奧運會已經存在,並且受到推崇,而神聖休戰的做法也對現代奧運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十九世紀末,歐洲列強爭霸,戰事時有發生。但是與此同時,發掘古代奧運會傳統的熱潮席捲歐洲,希臘就舉辦了四次泛希臘奧運會。法國貴族皮埃爾德顧拜旦因熱愛體育運動,並十分贊同古代奧運會所提倡的理念,主張通過運動提升教育質素,讓各國青年聚首一堂,在比賽中相互了解,促進友好相處和世界和平。他在歐美各國不斷進行遊說,終於排除萬難,在1894年成立了一個永久性委員會,即國際奧委會 (IOC)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終在1896年在雅典舉行。隨後的奧運會每隔四年舉行一次,其中三屆奧運會 (1916年、1940年和1944年) 因戰爭而需要順延四年才能舉行。現時奧運會的會員數目比聯合國的成員還要多,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膚色、種族和語言的限制,它所宣揚的奧林匹克主義,實肩負起促進人類和平、推動和諧發展的重大任務。ii、 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深層意義l 奧林匹克主義 - 奧林匹克主義(Olympism)一詞是顧拜旦首先使用的,但他卻從來沒有直接為奧林匹克主義一詞提出明確的定義,因此人們對奧林匹克主義有很多不同的解釋。1974年國際奧委會的羅馬尼亞委員西波科等提議給奧林匹克主義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將其納入奧林匹克憲章中。經過了十多年的討論,奧林匹克主義一詞終於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奧林匹克憲章中出現,這也是國際奧委會第一次給予奧林匹克主義的正式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人生哲學,它將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和發展;它將體育運動、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宣揚的人生道路,除以基本倫理原則為基礎外,還建基於奮鬥中所體驗的樂趣和自我存在價值,及以優秀運動員為榜樣的教育價值。l 奧運五環標誌 - 奧運五環標誌是由現代奧運會之父顧拜旦設計的,標誌由左至右套接而成,從左至右順序為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代表五大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美洲。標誌象徵五大洲團結一致,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率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進行比賽。l 奧林匹克格言 - 更快、更高、更強這一格言是由顧拜旦的好友亨利馬丁迪東提出的。迪東於1891年在巴黎創辦了一所體育學校,並於1895年在學校運動會中用上述的格言勉勵學生。顧拜旦對此非常讚賞,並把這句格言用於奧運會,國際奧委會於1920將其正式確定為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充分表達了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過程中那份不斷進取和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為了不斷超越自我,運動員需進行刻苦的練習,並需發揮勇往直前的堅毅精神。透過運動項目的公平競賽,促進人類相互了解,從而體現彼此之間的友誼和團結,是奧林匹克運動所追求的根本目標,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所在。這不僅是奧林匹克運動以及世界體壇的宗旨,而且還成為促進和平與和諧發展的有效方法。l 奧林匹克聖火 - 奧運聖火是和平的聖火,國際奧委會對火炬接力的研究報告指出,奧林匹克火炬接力所代表的價值觀被全世界人民普遍接受和讚美,人們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像奧林匹克火炬接力那樣將世界連接在一起。火炬接力所傳遞的是充滿著希望的信息,人們用和平、團結、友誼、和諧、理解、希望、平等、莊嚴、神聖、純潔、光榮、古典、光明、積極、歡樂、熱情、喜悅等詞匯來形容奧林匹克火炬接力對世界的影響。l 奧運會誓詞 - 在古代奧運會上,每一位運動員要都要在開幕儀式上宣誓,保證不採取不正當手段取勝。但首五屆的現代奧運會並沒有舉行這種儀式,其間由於出現了一些違反比賽規則的事情,所以顧拜旦便在1913年提議重新在奧運會上舉行宣誓儀式。經過國際奧委會的贊同,原定於1916年舉行的現代奧運會的宣誓儀式,卻因戰事而停辦,直至到1920年第七屆奧運會起,宣誓儀式再次由運動員代表進行,這個儀式一直延續至今。誓詞的內容是:我代表全體運動員宣誓,為了體育的光榮和本隊的榮譽,我們將以真正的體育精神參加本屆運動會比賽,尊重和遵守奧林匹克各項規則。l 奧委會會歌 - 1896年在雅典第一屆奧運會開幕儀式上,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宣佈奧運會開幕以後,由合唱隊獻唱名為奧林匹克聖歌的歌曲。這首古希臘歌曲由希臘人薩馬拉斯作曲,帕拉馬斯作詞,當時並未確定其為奧運會會歌。此後歷屆奧運會均由主辦國確定會歌,並未有統一的會歌。例如1936年柏林奧運會採用了施特勞斯特意所作的奧林匹克之歌;1948年倫敦奧運會則選用了奎爾特作曲、基普林作詞的不為自己而為主作為會歌。20世紀50年代以後有人建議重新創作新曲,作為永久性的會歌,但一直未有令大家滿意的作品出現。於是,國際奧會在1958年東京舉行的第55次全會上,確定以奧林匹克聖歌作為奧林匹克會歌。其樂譜存放於國際奧委會總部。從此以後,在每屆奧運會的開幕和閉幕式上都能聽到這首悠揚的古希臘樂曲。l 奧運會會徽 - 奧運會會徽不單止要體現奧林匹克精神,還要反映出主辦國和主辦城市的特徵。早期會徽的藝術表現與奧林匹克宣傳海報一脈相承,但近代的設計趨於簡單抽象,卻又具歷史紀念意義的藝術性標誌。2008年北京奧運會徽採用中國印章的形式,表達出舞動的北京的含意,將中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書法和印章藝術跟體育運動的特徵結合起來。印章裏的京字,既標示舉辦地的名稱,又化身成一個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運動員;它又像一個載歌載舞的人,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於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美好憧憬和對來自四面八方賓客的熱情切歡迎。此外,圖形渾圓流轉,更代表中國人的內歛及溫和,紅色的印章亦代表中國傳統喜慶、祝福的顏色,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表達了十三億中國人對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冀望。l 奧運吉祥物 - 國際奧委會雖然對吉祥物沒有任何具體的規定,但事實上它已成為每屆奧運會最具影響力的標誌之一。2008年北京奧運吉祥物,是五個福娃: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疊音名字是對孩子表達喜愛的一種傳統方式。此外,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與“北京歡迎您”的發音相近,利用了諧音方式,表達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 福娃的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奥林匹克五環、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聖火的形象,原型和頭飾蕴含着其與海洋、森林、聖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繫,代表了夢想以及中國人民的渴望,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l 奧林匹克文化節 - 在奧運會期間舉辦奧林匹克文化節體現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體育加文化”的宗旨。隨著現代奧運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文化活動在奧運會舉辦期間的所有活動中所佔的比重和作用越加重要,舉辦奧林匹克文化節已經成為奧運會的一項傳統。“人文奧運”是北京申辦奧運會時的三大理念之一;奧林匹克文化節是一個重要的活動,它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既促進了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的傳播,也向世界更全面地展示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普及奧林匹克精神,決不是僅僅在奧運會召開期間舉辦一些文化活動就能成事,所以中國早在2003年便開始推出首屆奧林匹克文化節。隨著奧林匹克文化節的逐年舉辦,將會使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13億中國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奧林匹克精神和文化傳統,對奧林匹克文化的傳播有重大的促進作用。l 奧林匹克青年營 - 奧林匹克青年營是奧運會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際奧委會倡導下的一項大型國際青年交流活動。青年營具有令人自豪的歷史,目前已經成為奧運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奧林匹克憲章中,有專門條款談及其內容。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的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當時的國王邀請了1500名童軍在奧林匹克體育場附近搭建帳篷,舉行聯歡活動,形成了國際青年營的雛形。後來因為兩次世界大戰,青年營多次被迫停辦,其間只是在第11屆柏林奧運會和第15屆赫爾辛基奧運會舉辦了兩次,到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始,國際青年營才恢復舉辦。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國際奧委會正式將青年營項目納入奧林匹克運動的組成部分,在奧林匹克憲章中,專門提出了奧運會舉辦城市應組織國際青年營的建議。實際上,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始,以後歷屆夏季奧運會都舉辦了國際青年營。 青年營的目的就是為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提供一個聚首一堂的機會,藉此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並提高對主辦國的歷史及文化的認識。最近六屆奧林匹克青年營青年營的主題2008年北京奧運會青年創造未來2004年希臘奧運會青年與環境2000年悉尼奧運會環境和青年在保護環境中的角色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我們的相同多於不同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青年人,世界公民1988年漢城奧運會青年參與奧運事業,實現人類世界和平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主義面對甚麼挑戰?2、 中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簡史中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反映了中華民族在同一時期的盛衰。早年的中國自我封閉、漠視體育,給人以與世隔絕的印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中迅速崛起,體育、運動方面的面貌亦煥然一新。年份重大事件1894清政府獲邀請派運動員參加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但由於對對競技運動知之甚少,因而拒絕參加。1910為爭取參與和舉辦奧運會,舉行第一次全國運動會。1913 - 1934遠東運動會(最早稱之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行;作為創始國之一,中國在此期間參加了全部10個項目的比賽。1915遠東運動會獲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認可。中國獲邀請參加隨後一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議。1922王正廷被選為第一個加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中國成員。1931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正式承認中國體育協會。1932由6人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前往洛杉磯參加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短跑運動員劉長春成為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1936由139名成員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其中14名男子足球運動員來自香港銅鑼灣附近的大坑漁村。1949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成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認可的成員。從1952年開始,香港參加了每一屆的奧運會。195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部分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跟隨被推翻的國民黨政府逃亡至臺灣。雖然這些來自臺灣的成員聲稱代表中國參賽,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僅邀請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運動員。1955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 (COC)發表聲明,要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不承認臺灣的體育組織。1956臺灣應邀以獨立國家參加在澳洲墨爾本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為捍衛主權,憤然退出比賽。1958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宣佈與國際奧委會斷絕關係。1968紀政在墨西哥奧運會女子80米欄比賽中獲得銅牌,成為第一個獲得奧運獎牌的中國女性。年份重大事件1970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臺灣作為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國的地位。至此,臺灣已參加了5屆夏季運動會,楊傳廣成爲中國第一位奧運獎牌獲得者,他在1960年羅馬奧林匹克運動會十項全能田徑比賽中獲得銀牌。1979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正式恢復對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承認。臺灣的奧林匹克委員會只能以中國臺北的名稱。1980中國首次參加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辦的冬季奧運會。但由於前蘇聯出兵阿富汗,中國爲表示抵制,最終退出在莫斯科舉辦的夏季奧運會。1982中國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成員。1984在洛杉機奧運會,射擊運動員許海峰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奧運會中榮獲金牌的選手。在這次奧運會,中國一共獲得15枚金牌、8枚銀牌和9枚銅牌,在金牌榜位列第四。中國臺北獲得兩枚銅牌。自1948年以來,國家隊首次與中國臺灣隊一同參加奧運會。1992 2000中國派出大型代表團參加各屆夏季運動會,牢牢佔據獎牌榜的四強之列。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爲中國香港獲得首枚金牌。2000年,于在清當選為中國歷史上第7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1999香港業餘體育總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ASF&OC)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SF&OC)。2001北京壓倒其他9個城市,獲得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2002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楊揚(A)在鹽湖城冬奧會獲得2枚金牌,這是中國有史以來首次獲得冬奧會金牌。2004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首次位列獎牌榜第二位。2008中國舉辦奧運會學習活動1督促學生探討影響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眾多國際政治事件;學習活動6的重點是探究中國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進程。3、 國際組織、大型運動會和大型國際比賽i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OC) 是一個非政府性、非盈利性的國際組織,亦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倡議者。組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的目的是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保護機構,監察所有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作和組織。ii 國際單項體育組織 (ISF) 是管轄某項運動項目的國際性組織,例如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國際游泳聯合會(FINA)等。它們的主要職是與相關機構的合作組織賽事、安排贊助商、聯繫電視媒體以及制定比賽規則 (Wesson et al., 2005)。iii 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其他大型運動會 l 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一個國際性多項目賽事,分為夏季和冬季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1992年之前,夏季和冬季奧運會在同一年舉辦。之後,兩者間隔兩年舉行。2008北京奧運會有超過200個國家的代表參賽,進行28個項目300多場賽事。由於季節的限制,參加冬季奧運會的國家相對較少;2010年的冬季奧運會估計有85個國家參賽,進行7個項目共84場賽事。l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爲肢體和感官殘障的運動員舉行的綜合性運動會。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IPC) 是管理殘疾人運動的國際組織。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負責組織夏、冬兩季殘奧會,並指導殘疾人世界錦標賽和其他比賽。舉辦殘疾人運動會的原意是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下肢和軀體殘疾的士兵能夠儘快康復。殘奧這詞是與奧林匹克相平行的,目的是強調參與者的運動成就而不是身體的殘疾。從1960年開始,殘奧會緊隨著奧運會結束後在同一城市舉行。l 亞洲運動會:1951年,在新德里舉辦首屆亞洲運動會,現時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負責組織。亞運會的舉辦屢屢受到政治紛爭的阻礙,例如,由於對舉辦首場運動會的選址有異議,巴基斯坦拒絕參加;中國代表隊也曾經因臺灣參賽而退出比賽。另外,由於以色列入侵導致阿拉伯國家聯合抵制1966年的曼谷亞運會。亞洲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其宗旨是促進亞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發展友好睦鄰關係。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現今包括四十三名成員國。l 東亞運動會:1993年5月,首屆東亞運動會在中國上海舉辦。自此,東亞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宗旨是要促進東亞各國的競技運動和睦鄰友好。l 英聯邦運動會:英聯邦運動會是由英聯邦運動會聯會組織的運動會,1930年首次在加拿大舉行時的名稱是不列顛英聯邦運動會。 其目的是鼓勵和支援各成員國追求健康和體適能的理念,激勵年輕人努力拼搏追求卓越。iv 大型國際比賽舉隅l 國際足球聯合會世界盃:第一屆足球世界盃於1930年在烏拉圭舉行,其創辦者是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Jules Rimet。世界盃足球賽每四年舉行一屆,宗旨是讓全球頂級國家足球隊共同競逐桂冠。它是當今世上最盛大的單項體育賽事,吸引著全球超過29億觀眾觀看比賽。在2006年的世界盃決賽中,義大利隊以點球決勝淘汰法國隊獲得冠軍(見下圖 8.5)。2010年世界盃南非舉行。除了世界盃賽這一高水準的國家足球賽事之外,國際足球聯合會還組織許多低齡組別的足球賽事,例如17歲以下及20歲以下的世界盃賽,以選拔有潛質的國際級足球運動員。學習活動2將促使學生思考上述國際賽事的影響,尤其是認識到這些賽事的國際影響。4、 中國的運動文化i、 國家體育總局(GASC)為國務院主管體育工作的直屬機構,負責管理全國的體育相關事務。中華全國體育總會(ACSF)接受其業務主管單位國家體育總局的監督管理,其宗旨是要確保滿足國民對運動與康樂的需求。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也與這兩個組織共同工作,在中國行使類似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職責。ii、 全民健身運動- 政府綱要明確規定:所有學校有義務要為每個兒童安排每日參加體力活動的時間。同時,為了滿足更多具有潛質的學生運動員的需要,學校亦要求組建運動隊訓練,為更多具有天賦的運動員提供充分展現個人運動潛能之平臺。學習教育體系之外,所有公民都要達到政府制定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規定的體適能標準。綱要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國民的健康和體適能水平。地區政府的職責是監測群衆的體適能水平,並促使其體質達至綱要所規定的標準。地區政府需負責省內的體育事務,並隨時接受中央政府的決策指引,此外,他們有責任選拔運動員代表國家隊參賽。iii、 對精英運動員的照顧 - 優異的運動成績將不僅爲精英運動員贏得津貼,其教練及所在的運動單位均會得到物質獎勵。運動員的成績將通過特定的評分體系進行評價,以此來確定獎勵等級。教育體系亦在培養年輕的精英運動員中發揮重要作用,政府鼓勵教育機構爲那些曾經代表國家隊參賽的精英運動員提供學習機會,以此獎勵和補償運動員為國家體育事業所作的犧牲和貢獻。iv、 全國運動會 - 全國運動會是國家級最重要的體育賽事,亦是教練員甄選潛質運動員的機會。由於體育文化的普及性和人們參與運動鍛煉的興趣不斷增加,每屆運動會成為全國的體育盛事,全國運動會的舉辦的頻率由最初每十年一屆到每五年一屆,再縮短至每四年一屆。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在公眾當中引起廣泛關注,預期未來全運會的普及性將會有增無減。v、 傳統體育 - 傳統體育亦是中國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傳統體育項目不但有益健康,還具有極高的觀賞性、豐富多彩的康樂趣味及教育功能。例如蒙古摔跤、西藏賽犛牛、滿族冰嬉運動等。vi、 與國際體壇接軌:20世紀下半葉,國力的日漸強盛和經濟的繁榮發展為中國體育的國際化鋪平了道路,例如籃球、足球和棒球等項目在中國大陸的地位得到確立和鞏固。許多體育用品和製衣企業都把目光投向開發新的項目以迎合中國年輕一代中逐漸浮現的國際體育文化。中國運動員如姚明(籃球)及劉翔(田徑)成功躋身國際體壇,引發人們對這些體育項目的興趣及關注。除此以外,中國承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奧林匹克運動會、東亞運動會、網球大師杯賽等)亦加深公衆對中國在國際體壇重要地位的認識。 在學習活動4,學生將探究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運動文化發生的變化。在學習活動7,學生會回顧中國香港運動員參加全運會和亞運會的表現。5、 運動與社會 在現代體壇,運動與社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以下是一些值得探究的議題:l 職業運動員l 舉辦運動比賽的經濟效益 l 違禁藥物l 暴力事件l 運動與政治l 運動與傳媒l 運動與賭博l 運動與家庭l 運動與社會階級分層l 運動與家庭資料來源:劉永松(1996) 校本課程設計計畫 - 運動與社會,香港:教育署。家庭對兒童在早期接觸及認運動方面無疑演著重要的角色:(1)父母對幼子在運動資訊或予運動的機會方面,都擔當著支配的角色,兒童在此時期實無法作出任何議,在這種備受控制的環境下,父母對子的運動予過程,實發揮著強大的作用。(2) 給予財政的支持,如購買運動器材、運動制服、租用教、場地及予運動訓班等。(3) 給予精神上的鼓及物質的獎賞,這種同的獎賞和支持,在鼓青少運動方面的發展,都起著同的效用,簡言之,在早期予的階段,物質獎賞起較明顯的正面作用,而精神方面的支持,能發揮出長遠而正面的功效(Whitehead, 1993)。(4) 父母很可能會成為兒童在運動方面的偶像英雄,或者父母所專祟的運動英雄會同化其子對該項運動的感受。(5) 父母在少時代所失去或懷緬的事情,往往寄望於他們的下一代去繼承或完成,這種心上的補償心態在心學上並非罕,故此,父母有這種補償的心現象,則其子亦會出現相應的影嚮(McPherson, 1983)。(6)父母在社會性別角色的影嚮下,往往會在知覺間以同的態去對待、期望子,如鼓或默許男童多作體化、較高難或具冒險性的運動,以培育少的自信心;另方面則鼓童多學習似家務性的遊戲,著重身體的外表,反對她們從事體活動或較為活躍的運動,以免破壞所謂性形象,這些在過往是普遍的社化現象,而這些現象往往子得到同的運動經驗與感受(Coakley, 1998)。至於運動在家庭中所起的影嚮,基本上有以下幾項:1. 通過一同與運動或共同的運動話題,可增強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及關係;但亦同時可能因為予運動而破壞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如各成員間的生活節奏、規因此而須作出犧牲及改變,在產生問題時,各人能互相忍讓,則原先協調之關係將表面化。故此,運動一定能改善家庭間成員的關係,但卻能將原先存在的家庭問題或關係作表面化的彰顯出(Coakley, 1998)。2. 家庭生活會因家庭成員予運動而作出相應改變,如假期節目、晚飯、睡覺、起床、上課、觀看電視節目等都需要遷就活動時間,因此,整個家庭的生活肯定會有程上的改變及適應(Mcpherson, 1983)。3. 在歐美國家,由於職業運動員可賺取巨額獎及贊助,某些家長很早想發掘其子的運動才華,加以培養成為精英運動員,因此兒童很早被送到運動學校進嚴峻的訓,這些訓往往會到兒童在身體上受到過份操而受傷,同時亦失去童應有的書及社交機會,無形中兒童成為賺錢的工具,在他們成長期中往往會造成很大的生及心壓,因此,錯誤用兒童在運動方面的能去賺錢是一個有待矯正的社會問題。運動與社會階級分層資料來源:劉永松(1996) 校本課程設計計畫 - 運動與社會,香港:教育署。運動與社會階級的分層,可以從下幾方面得知:1. 社會中上層人士所的運動往往牽涉昂貴的會費、運動器材、特別服飾等,如馬球、高爾夫球、馬術等,這些昂貴的活動項目所需的費用,往往人卻步,有高可攀之感,而社會中下層人士固然2. 無法接觸該等運動,運動之階級性在此顯而,而維持此階級界限的,正是富裕與貧窮,很明顯,社會上富裕之中上層人士往往藉此保持其高人一等之階級優越感。3. 運動場館之觀眾位置,亦刻意安排高貴的廂座,以分隔普通觀眾;昂貴的運動誼會籍,運動設施及訓之私有化,亦成為階級之象徵。4. 運動項目本身,社會上對某些運動有標簽效應,如拳擊被認定為社會低下階層人士之運動,而芭蕾舞卻是上等運動等,這種對個別運動的想法,深植人心,運動之階級性很明顯。5. 在劃分運動階級之同時,中上層人士籍著運動強化這種階級觀及社交網絡,將現有社會平等之現象進一步鞏固,這就是運動被用作為社會階級分層的功能。6. 除此之外,運動被塑造成為爬向上層社會的工具,給予低下層一個幻想,實質上,根據美國的統計字,要藉著運動移向社會上層階級的機會是很微的,成功子碩果僅存。綜言之,運動作為強化現存階級分野的功能是遠遠大於提升社會階層之動性的。6、 影響參與運動和康樂活動的因素各種因素,如個人、家庭或社會等,都對個人參加體力活動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這種情況在香港尤其明顯,場地的缺乏、工作時間長、文康設施不足、會員費用等問題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著體力活動參與率。學習活動8和9將重點探究這一問題。l 個人因素:多種個人因素會影響運動行為和體力活動水平。由於個性差異,有些人會主動參與球隊運動,而有些人則更熱衷於個體運動項目。只有真正感興趣或者出於某種特定的目的才能長期維持運動的習慣,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參加運動的時間會逐漸減少。影響參加運動的其他因素還有個人體質、體能、動機、自我感知以及先前的運動經歷。職業性質亦可能産生影響,因爲過長或非社交性的工作時間可能防礙個人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實際上,香港人普遍認爲缺乏時間是他們不參與體力活動的最大原因。l 性別:研究表明(Seabra等,2007),性別是影響參加運動的重要因素。對隨機抽取的3000多名學校兒童的調查發現,男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比女生多。研究還發現,女生更容易受到母親運動習慣的影響,而男生則更多地受到同伴的影響。l 家庭因素:家庭狀況通常決定著參加體育活動的程度。如果個人需要承擔多種家庭責任,可能減少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機會。另一方面,某些家庭狀況非常有利於個人參加體育活動。比如許多家庭都有參加體育活動的傳統,而且家庭成員通常覺得有必要傳承家族傳統。香港家庭中,由於很多學生並沒有恆常運動的習慣,體育有時成為次要問題,然而長此以往會影響健康。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運動水平。Seabra 等人 (2007) 的研究發現,來自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童運動參與率(71%)高於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童(50%)。l 社會和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在影響參加運動與康樂活動中起關鍵作用。許多體育機構都由社會主流人群操控,由於參與機會不均等,未能惠及全社會各階層,而可能引發歧視問題。社會中的弱勢人群把體育運動視為一種社會流動的途徑,例如透過運動員獎學金資助完成學業。另外,體育運動具有提升領導才能和團隊合作技巧等價值,可以幫助個人拓寬就業領域。在某些運動項目如足球中,人們竭盡所能消除種族主義和騷擾,期望使這項運動更貼近弱勢群體,從而增加整體人群的普遍參與水平。 在香港,中國傳統文化對民眾運動和康樂的態度有巨大的影響。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儒家學說影響之下,運動及康樂被視為玩樂而不是透過體力活動進行教育,從而有益於兒童的成長及發展。然而近年來,受西方化影響香港乃至中國對體育的觀念不斷轉變,這主要是由於體育的全球化令許多西方運動項目傳入中國,例如籃球、足球及棒球。 宗教或文化亦對個人或群體的運動參與産生重要影響。例如,如果兒童成長的國家比較流行某種運動項目(如新西蘭的橄欖球、加拿大的冰球),或如果由於風俗限制人們在某些日子參加運動(比如某些宗教周日限制進行運動),這些問題都會對中學生的運動產生很大的影響。l 政治因素:政治決策及政策路線對人們參加運動及康樂活動有重要的影響。近年來,許多政府的決策主要關注社會包容性和社區復興等問題。對體育和運動設施的投資被政府視為是有助於降低長期失業率和改善公民健康水平的一種方法。從長遠來看,政府的這種可觀投資對公眾參與體育水平產生積極的影響。公眾缺乏對體力活動的健康益處的認識,以及不同部門之間欠缺合作都可能成為阻礙參與體力活動的政治因素。l 環境因素:例如地點、體育設施的易獲得程度、設施的質量和安全性、以及天氣等因素,都對參加體育和康樂活動水平有一定的決定作用。如果公眾不能獲得充足的機會,其體力活動的參與水平自然不會提高。由於香港地區空間有限,很難找到地方放置文康設施,尤其是安置學校體育設施。例如足球、橄欖球、籃球、板球等體育項目都需要大量空間,因此不可能在學校設置所有這類運動場地,這也進一步引致體力活動的參與時間減少。 研究表明(Baker等,2003),專業教練的指導對參加體育水平有積極影響。運動員訓練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時間通常都有教練的指引。教練憑藉個人能力可以為營造最佳的訓練環境,因而對運動員發展運動表現和恒常參加運動有著關鍵影響。參考書目Baker et al. (2003). Nurturning sport exercis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ite athlet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2, 1-9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1. (2002) Physical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Primary 1 Secondary 3). 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David, K. & Penney, D. (2002). A-Leve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Reflective Performer.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Himberg, C. & Hutchinson, G. (2003). Teaching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Honeybourne, J., Hill, M. & Moors, H. (2004). Advanc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for A-Level. Cheltenham : Nelson Thorne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2005) Physical Education for Lifelong Fitness: The Physical Best Teachers Guide.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Seabra, A.F., Mendona, D.M., Thomis M.A. et al. (2007). Associations between sport participation, demographic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 in Portugu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1093. /cgi/reprint/ckm049v1Smyth, D., Gervasoni, R., et al. (2005). Live It Up 1: VCE Physical Education Units 1&2 (2nd ed.). Australia: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Publishing.Wesson, K., Wiggins-James, N., Thompson, G. & Hartigan, S. (2005) Sport and PE: A Complete Guide to Advanced Level Study (3rd ed.). London: Hodder Arnold.網頁/china/19990910A110.html http:/news.bbc.co.uk/sport2/hi/football/europe/4751876.stm/modules.php?name=Content&pa=display_aeg&doc_ID=1870/china/physical-culture-sports.htm /e-china/sports/Olympic.htm /english/features/olympics/100661.htm /english/null/116819.htm/may03/28_May_2003_Eamonn_Magee_Interview.htm/vol2/n1/1/v2n1-1pdf.pdf.nz/Article.aspx?ID=2997/img/sochi_2014_logo.jpg.au/ffximage/2005/10/21/sp_lotteria_2210_wideweb_430x361.jpg/dev/communityfootball/images/violence_crowd.jpg/i/9a/191219b0988947.jpg/main/content/wp/en/0/06/Flag_of_the_Olympic_Movement.svg.png /Photo/cms/article/vertical/deisgn/32345.jpg /spirit/beijing2008/graphic/n214068254.shtmlhttp:/www.cas.lancs.ac.uk/papers/roger/FootballSpectators/3%20Football%20Hooliganism%20Italy%202005%20(Juventus%20vs%20Liverpool).jpg/down/images/1/todd_304181_1%5B486527%5D.jpg.au/reslib/200402/r15687_38560.jpg/xv/56937823.jpg?v=1&c=ViewImages&k=2&d=17A4AD9FDB9CF193F669B259AB992A04F94256810233A5CDEE544D78C45490F5詞彙表 (按筆畫序)1. 大使: 是一國政府向駐在國派遣的官方代表。2. 文化認同: 是指透過記憶或想像方式尋求共通之處,達至與他人的感受產生共鳴。國家與其他外來體育民族文化的差異達成共識並產生歸屬感。 3.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 是國際上獨立的反興奮劑組織,透過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倡議建立。1999年11月10日在瑞士的洛桑成立,積極推動、協調體壇的反興奮劑事務。現任主席是Dick Pound,前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運動中藥物濫用的公開反對者。2001 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投票通過把加拿大的蒙特利爾設為總部。4. 民族認同: 是圍繞著民族這個概念構建的一系列理念,是個人和群體相互聯系的方式。5. 皮埃爾 德 顧拜旦: 他是法國的歷史學家,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奠基人。6. 企業家: 是指建立商業或企業的人,期望獲取利益而面對各種財政風險。7. 行賄: 是指缺乏誠實或誠信 (尤其是行送賄賂行為)。利用合法的職務獲得不正當利益。8. 宏觀經濟改革: 是指總體經濟活動的變革,利用國家經濟政策調節增長、波動及失業等問題。9. 協議: 是指一群公司或個人之間的協作,通常為了利用個人職權攜手合作牟取利益。10. 社會經濟地位: 是指身份/名望,即由於個人在社會關係體系中所處的位置而具有的尊重或威望。需要注意的是社會地位會受到社會角色的影響,一個人可以有多種社會角色,但只有一種社會地位。11. 格鬥者: 是指參加古羅馬表演的職業格鬥者,他們相互之或與野獸搏鬥,表演目的只是為了娛樂觀眾,有時會在角逐中喪生。在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時代,許多城市的競技場都上演這種格鬥。 12. 商品: 是指可以被買賣的具有價值之物品,通常是指一種產品或原料。 13. 普及運動: 是一種推動奧林匹克理念的運動,即無論種族、社會階層和性別,每個人都具有參與運動的權力。14. 奧林匹克主義: 是用於表述奧林匹克運動之理念的術語,其動機是促進人類發展。15. 業餘運動員: 是指不為贏取任何金錢利益而參加比賽的人。這個術語的理念來源於崇尚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高於一切物質追求。16. 團結: 是指感覺或行動的相同或統一,尤其是具有共同志向人群的思考和行動之一致性。17. 種族主義: 是指一種信仰,即每個民族或種族具有各自特質和能力,或由於自身素質劃分人的高低貴賤而具有區別於其他群體。18. 種族歧視: 是指任何基於膚色、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而作出不同對待。19. 騷擾: 是一個普通的法律術語,用於描述令人憤怒、擔憂或恐懼的行為。學習活動1: 撰寫關於政治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影響之研習報告學習目標: 認識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政治事件之間的密切關係。內容說明: 學生需就奧林匹克歷史上曾發生的一宗政治事件,提交一份研習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 事件的起因- 事件蘊涵的意義及- 事件對隨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影響。題目舉隅:- 1936年利用柏林奧運會宣傳納粹思想- 1956年中國退出墨爾本奧運會- 1972年黑色九月的慕尼克奧運會- 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和美國聯合抵制奧運會- 1992年南非重新返回奧運會學習活動2: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之分組探究學習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國際體育賽事。內容說明: 根據以下標題,由學生探究各種國際體育賽事:- 全球吸引力和行銷的意義- 政治方面的重要性- 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傳媒對賽事的時事追蹤- 賽事前景展望賽事舉隅:- 國際足球聯合會世界盃賽- 世界體操錦標賽- 英聯邦運動會- 溫布頓網球公開賽- 世界田徑錦標賽學習活動3: 探究競賽中使用藥物之影響學習目標: 評估違禁藥品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內容說明: l 學生探究某些違禁藥品的影響,關注經常出現藥物濫用的競賽事件。例如在比賽中常用到下列藥物:- 安非他明- 咖啡因- 同化性類固醇- 血液興奮劑- 受體阻斷劑教學指引: l 進行學習活動時,學生列舉多種提升運動表現的藥物清單,首先要指出它們對身體的作用,然後介紹最常使用這種藥物的運動項目。l 由於學生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建議和答案,因此,教師應指引全班討論完成研習任務,瞭解研習課題的教學目標。l 學生可以採用各種方法進行資料搜集,例如大眾傳媒、互聯網、錄影帶檔案等資源,用於彙集相關資訊,比如藥物對提高運動表現的作用以及在哪些運動中使用這些藥物。學習活動4: 中國現代體育文化之講座學習目標: 瞭解新中國誕生後的體育歷史和文化。內容說明: 教師在課堂講授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體育歷史以及文化。教學指引: l 教師盡可能使用各種資源(錄影帶檔案、剪報、視覺輔助器,如幻燈片等),追述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體育大國之初到目前的歷史進程。l 尤其要從國家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角度講述中國體育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崛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體育競技國家的各種原因。l 透過記錄筆記,學生要盡已所能汲取較多知識,課後可以因應個人的興趣進一步探究其他內容。l 教師亦要鼓勵學生積極就向學習的專題進行提問。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4760-2:2025 EN Information security,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 A framework for identity management - Part 2: 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requirements
- 2025秋统编版三年级(2024)新教材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练习题及答案
- 编织品耐候性测试技术改进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土离子浮选回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兴趣点地理信息采集员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筑五金制品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服务心理学(第四版)课件 项目三 任务二 转变角色意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考点综合测试卷
- 银行押韵员面试题及答案
- 玻璃体切除手术护理查房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未来农业律师大赛试题
- 审批及决策流程管理制度
- 泌尿系结石 课件
- 物业投标书样本
- 【组织沟通障碍及其对策探究-以A企业为例12000字(论文)】
- 殡葬礼仪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血液灌流治疗癌症的原理与前景
- 2024年四川能投宜宾市叙州电力限公司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告制作报价单-明细
- 屁屁辅助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