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硕士论文-2013-工业工程-朱江-污水处理项目BOT模式的风.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请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二 一三年七月 污水处理项目污水处理项目 BOTBOT 模式的风险管理模式的风险管理 研究 研究 培养单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 领 域 工业工程 项目管理方向 研 究 生 朱江 学 号 0921040119 校内指导教师 王广斌教授 博导 校外指导教师 朱勤勇 EMBA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ongjiUniversit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July 2013 School Department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iel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andidate ZhuJiang Student Number 0921040119 Supervisor Prof Wang Guangbin External Supervisor Zhu Qinyong Research o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BO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jects 书脊 装订封面 污污 水水 处处 理理 项项 目目 BOTBOT 模模 式式 的的 风风 险险 管管 理理 研研 究究 朱朱 江江 同同 济济 大大 学学 二二 零零 一一 三三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 保存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 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 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 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书 指导教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 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签名 年 月 日 摘要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特点 BOT 项目的融资及风险管理理 论 对重庆唐家沱污水处理系统工程 BOT 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 提出该项目中 可能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 产业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根据 BOT 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 结合传统融资模式比 较 对 BOT 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和运作程序进行研讨 当前 我国采用 BOT 模式 的污水处理厂也不少 而且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也逐渐走向成熟 但是目前研 究针对项目各个参与方的风险管理问题还比较少 本文志在于结合课程中所学 到的关于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 如何识别风险 评价风险 避让风 险 控制风险等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通过风险层次分析评价模型 找出主要 风险 并希望通过对 BOT 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 更好地规避风险 根据唐家沱项目实施中政府的作用 组织形式 风险控制 外部环境等多 个方面进行研究 探究出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并运用模糊 AHP 法进行风险 评估 提出应对措施 其中 既有宏观政策方面的建议 也有项目业主具体实 施工作的建议 本文对在 BOT 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中进行不间断的风险评估和 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能够促进国内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管理水 平的提高 关键词关键词 市政污水 水处理 BOT 模式 风险管理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provides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s public water treatment projects and theories of financing and its risk management on BOT mode projects It also cites a specific Chongqing Tangjiatuo project which has been launched by BOT mode financing and also explains potential risks for the project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he paper starts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s city public water treatment projects and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industry Then it provides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for BOT mode financing and procedur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BOT mode and traditional mode financing mechanism For the time being China has already built a number of BOT mod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ith their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levels increasingly improv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how to minimize potential management risks for each party that gets involved with the proje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the 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still needs to solve including how to recognize risks how to evaluate risks how to avoid risks and how to control risks etc Therefore the paper aims to discover main risks through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the risks evaluation model and better avoid risks by adopting the BOT mode The paper does research on the Tangjiatuo project in terms of the role that the government plays in the way the project is proceeded the risks contro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etc and therefore draws conclusion of best ways to solves the problems by assessing the risks with AHP method which include advice ranging from the overall guidance to detailed measures by different parties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guidance in risks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in all BOT mode projects and step up their BOT mode management capacity in China Key Words Public wastewater project Water treatment BOT mode Risk management II 目录 目录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 1 1 选题背景 1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 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3 1 4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4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5 2 1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状况 5 2 1 1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6 2 1 2 资金不足 投资力度弱 7 2 1 3 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7 2 2 BOT 融资模式理论 8 2 2 1 BOT 模式概念 8 2 2 2 BOT 融资参与主体 9 2 2 3 BOT 融资与传统融资区别 11 2 3 污水处理厂 BOT 模式的应用 11 2 3 1 污水处理产业采用 BOT 模式的必要性 11 2 3 2 污水处理厂采用 BOT 项目融资运作程序 13 第 3 章 污水处理行业 BOT 模式风险分析 15 3 1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 BOT 模式发展现状 15 3 2 污水处理厂采用 BOT 模式存在的风险 16 3 1 1 内部风险 17 3 1 2 外部风险 21 3 3 污水处理 BOT 项目的风险分配 22 III 目录 第 4 章 污水处理项目 BOT 模式风险评价及管理思路 24 4 1 风险层次分析法 AHP 法 评价模型 24 4 1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4 4 1 2 构造判断矩阵 25 4 1 3 层次单排序 26 4 1 4 层次总排序 27 4 1 5 一致性检验 27 4 2 BOT 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27 4 2 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27 4 2 2 BOT 项目综合风险模糊评估模型的构建 28 4 3 污水处理 BOT 项目的风险管理基本思路 29 第 5 章 重庆唐家沱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的风险管理及措施 32 5 1 重庆唐家沱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风险研究 32 5 1 1 重庆唐家沱污水处理工程概况 32 5 1 2 运用模糊 AHP 方法对 BOT 项目风险评估 33 5 2 重庆唐家沱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的风险规避及措施 38 5 2 1 技术风险规避及措施 39 5 2 2 地方政府信用风险规避及措施 40 5 2 3 市场竞争风险规避及措施 42 5 2 3 环境标准变化风险规避及措施 42 5 3 重庆唐家沱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风险管理启示 43 5 3 1 政府有必要在高水平的咨询公司指导下进行项目公开招投标 44 5 3 2 BOT 市政污水厂项目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44 5 3 3 外管网建设需与厂区建设同步进行甚至先行 45 5 3 4 地方政府要能承受项目融资前期成本较高的事实 46 5 3 5 营运的社会化能给地方行业带来好处 46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48 IV 目录 6 1 总结 48 6 2 展望 49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2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3 V 第 1 章 绪论 第第 1 1 章章 绪论绪论 1 1 选题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 工业的血液和农业的命脉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虽然 水资源丰富 总量排在世界前几位 但是人均淡水量仅为 2300 立方米 只有世 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世界排名只有第 110 位 甚至出现在全球 13 个贫水国的名单中 同时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长 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 36 5 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 81 而 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63 5 其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水资 源总量的 19 这也意味着我们对水资源的珍惜及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重中之重 将污水转变为干净可以使用的水成为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提高居民生活质 量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国对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需求日益提高 十一五 期间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据统计 每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的数量平均增长率在 32 以上 国务院颁 发的 国家环境保护 十二五 规划 中提出 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 加大 污水管网建设力度 推进雨 污分流改造 加快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 建设 到 2015 年 全国新增城镇污水管网约 16 万公里 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 4200 万吨 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污水处理设施负 荷率提高到 80 以上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85 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和污 水再生利用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污染物削减评估考核 推进城市污水处 理厂监控平台建设 预计 2010 2015 年期间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投资需求为 2200 亿元 污水处理行业的投资需求为 7000 亿元 城市加上农村的水务领域的 投资总规模将超 1 万亿元 该规划意味着我国已经将污水处理产业作为国家基 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经进入高峰期 污水处 理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政府公共项目的形式进行投资建设并 运行 但是随着我国对于环境能源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 对污水处理产业的需 求日益增大 并且大量污水处理厂项目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中小城市 1 第 1 章 绪论 同时规模较小 这种完全依赖当地政府出资建设及运行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它 的建设速度 从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BOT 作为一种新兴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和运营的投资方式 不但提高了政府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 而且让政府减轻了财政负担 实现了政企分开的功能划分 让污水处理厂达到 市场化运作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因此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相关行 业的投资企业的青睐 并且也都逐渐并开始扩大采用 BOT 模式 BOT 模式也被越 来越广泛的证明是一种适合污水处理产业的项目运作模式 3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各类城市在污水治理 自来水供应 固废处理等各种环保及公共 项目上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资金和发展运营的压力 为了切实有效推动城市 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 提高该产业的管理水平和 运作效率 根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文件精神 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 推行多种以股权转让 BOT 建设 运营 转让 TOT 转让 运营 转让 为主要方 式的特许经营权转让等项目融资运营方式进入到传统政府投资的公共事业性项 目中 且主要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项目 2 我国环保公共事业特许经营转让等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行业面临 的困难和压力 在改善投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项目 管理运行上 BOT 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很多地方都采用了这种模 式建设污水处理厂 经过对项目投资及运营费用比较分析 按经营期为 20 年来 考虑 采用 BOT 方式的污水处理厂比政府直接投资的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每吨水 处理成本要低 0 55 元 每吨水的经营成本低 0 51 元 1 我国采用进行融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从起步到发展已经有超过20年 但BOT 模式仍然是一种全新的事物 也并非十全十美 其背后必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 地方 BOT 方式的特点与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性 虽然很多企业探索着 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 并付诸实践 但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仍是主 要的瓶颈 而且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应用 BOT 模式作为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的时 间毕竟还不长 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成熟可靠的 BOT 融资模式 盲目进行融资建 设污水处理厂 对于其运作模式却了解不深 致使一些投资者也深陷其中 虽然国内外采用 BOT 模式的污水处理厂有很多 技术和管理方面逐渐走向 2 第 1 章 绪论 成熟 对于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很多 但专门针对这种模式的污水处理项目 进行风险研究还比较少 将实际的 BOT 污水处理项目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风险 管理的研究 将有助于风险防范 也能更好地发挥 BOT 模式推进项目融资 降 低成本 加强项目管理等作用 使其能够更好的被使用从而促进我国污水处理 厂的建设运行 4 因此 对这些尚未被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规避问题的研究就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提出的问题是 什么是 BOT BOT 融资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成功地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 BOT 的投融资 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风险程 度有多大 能否按期偿还贷款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希望通过回答这些问题 希 望提高项目投资方对城镇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开发过程中风险的识别 并加强 风险管理 提高项目成功几率 有助于提高项目投资方对城镇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性 合理性 降低决策的风险水平 保障项目管理的正确 性 提高投资方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风险损失的防范与控制 保障项目的顺利 实现 提高投资方的经济效益 风险管理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风险管理效果为 宗旨 通过风险管理合理的规避与降低风险 避免了无谓的损失 提高项目的 经济效益 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希望为项目组织提供相对安全的经 营环境 有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 能够保障项目组织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1 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本文通过对项目融资及 BOT 模式和风险管理等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 并且 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同时结合作者在污水处理产业的工作经验和自己对 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运作模式及其中 要点进行了阐述 并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 同时也期望能为国内其它城市污 水厂建设采用 BOT 模式的风险管理提供出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 本文还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概念 工艺 建设内容等具体方面予以阐述说明 接着对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作了 详细的分析 并对 BOT 模式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现状也做出了具体分析 而且本文还从政府和项目投资者的不同角度 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和建议 之后 又从开发周期和地区 财务分析 特许合同 工程总承包 运营总承包 法律 咨询以及商业保险方面提出了见解 为其它 BOT 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此外本文针对污水处理厂 BOT 模式风险分析及发展现状 结合风险管理理 3 第 1 章 绪论 论 对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梳理 在分析了污水处理厂采用 BOT 模式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的基础上 识别出了污水处理厂采用 BOT 模式存在 的风险 并进行了风险评价分析 归纳了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 思路 最后提出了污水处理厂采用 BOT 模式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及相应的规避 措施 总结出了污水处理厂 BOT 项目风险管理的一些启示 1 4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本论文的写作按照如下的写作思路进行 首先是研究目的和意义 然后分 析当前污水行业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上 提出 BOT 模式理论及应用和 BOT 模式 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基本思路 为了说明所提出观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以 唐家沱案例进行论证 最后总结与展望 结构如图 1 1 所示 图 1 1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引言 污水行业现状及 BOT 模式应用 污水处理行业 BOT 模 式风险分析 污水 BOT 模式风险评 价及管理思路 唐家沱污水 BOT 项目 的风险管理及措施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主要内容和重点 思路和技术路线 我国污水行业现状 BOT 融资模式理论 污水行业 BOT 模式应用 我国污水 BOT 模式现状 污水 BOT 模式存在风险 污水 BOT 模式风险分配 AHP 法评价模型 BOT 模糊综合评价法 BOT 风险管理基本思路 工程概况 BOT 的风险规避及措施 BOT 项目风险管理启示 总结与展望 4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第第 2 2 章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及 BOTBOT 模式模式 2 1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状况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 70 年代 最初部分城市利用郊区的 坑塘洼地 废河道 沼泽地等做一些整修或围堤筑坝 建成稳定塘 对城市污 水和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据调查 这个时期在全国已建成各种类型的稳定塘有 38 座 日处理城市污水约 173 万立方米 其中生活污水量占一半 其余包括石 油 化工 造纸 印染等多种工业废水 此时期我国已经开始注重加强与国外 进行技术交流 并重视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逐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并 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和设计 为以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 到了 80 年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水污染问 题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 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国家及 时调整相关政策和规定 规定只要在城市政府担保还贷的条件下 准许使用国 际金融机构 国外政府以及设备供应商的优惠贷款 因此推动了大量城市污水 处理设施的建设 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 于 1982 年破土动工 1984 年 4 月 28 日竣工投入运行 污水日处理规模为 26 万 立方米 在第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成功建设并运营后的带动下 北京 上海 广东 湖北 湖南 河北 江苏 陕西 山西 浙江 广西等各省市根据自身 的具体情况纷纷建设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达几十座 八五 期间 随着城市 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 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高潮时期 到 1995 年 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排水管道长度达 到约 110062 公里 如果按服务面积计算 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则为 64 8 与 1990 年相比 城市排水系统排水管道增加 54373 公里 平均年增速为 10874 公 里 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共有 169 座 包括 116 座二级生化处理厂 年处理污水 量达到 17 49 亿立方米 污水处理率 8 69 比 1990 年增加 89 座 其中有天 津东郊 北京高碑店 重庆大坦沙 石家庄桥西 济南 无锡芦村等大中型城 市污水处理厂 大约平均每年建设污水处理厂 17 座 九五 期间 国家通过 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正式启动对 三河 淮河 海河和辽河 三湖 5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太湖 巢湖 滇池 流域和 环渤海 地区的水污染治理 1996 至 1999 年竣工 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 22 个 总投资 59 58 亿元 日处理规模 371 7 万 立方米 在建污水处理项目 109 个 计划投资 161 83 亿元 日处理规模 832 0 万立方米 据统计 截止 2000 年底 我国共已建设成城市污水处理厂 427 座 其中二级生化处理厂 282 座 二级处理率约为 15 2000 年国家用于城市污水 处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总投资约为 150 亿元 十一五 期间 我国城镇污水处 理设施无论是在建设数量和污水处理能力上 还是在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 上都有显著提高 到 2010 年底 全国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一共有 2832 座 日污水处理总能力达 1 25 亿吨 较 十五 期末翻一番 同时全国累计新增污水 处理厂 2000 多座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也超过每日 6500 万吨 全国大约 96 的 城市和 65 的县城都已建成自己的污水处理厂 并且一共 16 个省 自治区和直 辖市都实现了 每个县 市 均建有城镇污水处理厂 的目标 此外 十一五 期间建设完成城镇污水管网约 6 万公里 截至 2010 年底 管网总长度超过 15 万公里 较 十五 期末增长了约 60 在再生水设施建设方面 截至 2010 年 底 我国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 1082 1 万吨 日 实际再生利用总量 923 万吨 日 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因为资金缺乏等问题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阻碍 了我国水环境的改善 我国现行市政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融资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 政府为最大投资主体的特点使这种传统的融资体制的弊端日益 显现出来 亟需改进 11 2 1 1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但是相对于每年城市污水排 放量来看 城市污水年处理量还明显不够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城市污水 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 24 亿立方米 而每年新增的污水处理能力仅为 3 亿立方米 2010 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 77 4 目前全国尚有 22 6 的城市和地区没 有进行污水处理 与国外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设施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美国有 2 万余座污水厂 英 法 德也均近万座 污水处理率和污水管网的覆盖率都在 90 以上 平均每万人拥有一座污水厂 而我国平均 668 万人才拥有一座污水处 理厂 6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2 1 2 资金不足 投资力度弱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也是防止造成水源污 染 并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 使水环 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资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多年以来 我国环保产业建设资金几乎全部由政府出资 投资主体单一 污水处理设施处于对国家的严重依赖中 处于免费或低价使用的状态 不仅扩 大再生产由政府投资 简单再生产也需要财政拨款才能完成 政府出资成为污 水处理厂建设管理并运行维护的唯一资金来源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缺乏 靠贷 款发展自己的意识 申请贷款也不积极 但是我国地方政府用来水污染治理的 资金还很短缺 再加上近两年地方债问题恶化 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大大减弱 我国依靠大规模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提高水质量还面临着很多困境和压 力 而且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 高额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费用也是造成城 市污水处理效率低 水体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污水企业厂在运营过程中 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革新 无法适应市场竞争 使得很多经济 实力不强的城市只好关停污水处理厂 据行业调查 我国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 况是 1 3 正常运行 1 3 不能稳定运行 还有 1 3 处于闲置废弃状态 而污水 处理厂的实际运营率只能达到 50 中小城市更加需要拓宽投资渠道 吸引民间 私人资本 外资或社会融资等 投入到水污染控制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使污 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不仅不能成为城市的负担 而且应该转成为一项有利可 图的公用事业 虽然 十二五 规划中国家对污水处理产业的投资总额规划有 所增加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 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更不可能 完全照抄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模式 2 1 3 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由于政府是单一投资主体 政府即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造 成管理体制相应单一化 无法摆脱政企不分的局面 不利于企业市场化 以前 国家一直视环保产业为一种公益事业 继续沿袭着政府操办一切的旧工作思路 未能以市场为导向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水处理等环保产业的有形和 无形资源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 市场优势 进而提升至为当地环保产 7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业优势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配套政策和规定尚不完善 仍然缺乏适合当地的环保产业政策 并且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 在项目立项和 选择及各部门沟通等方面存在盲目性 障碍多 效率低 分散性 企业不够规 模的问题 2 2 BOT 融资模式理论 2 2 1 BOT 模式概念 BOT 模式是指建设 Build 运营 Operate 和转让 Transfer 代表一个完 整的项目融资过程 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上兴起的一种项目融资和建设的模 式 更多的用在基础设施融资和建设上 在我国 BOT 融资方式被称为 特许权 投融资方式 主要是指某些金融财团或投资方作为项目发起人 与一个国家的 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 取得某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特许权 然后它们组建项 目公司 负责项目的设计 融资 建设和运行 在该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 项目公司拥有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权 尽管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 并且 项目公司允许向设施的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 从而获得项目融资 经营和维 护成本回收并取得合理收益 特许期结束以后 项目公司会无偿或者以很低的 价格转让给国家政府 通常情况下 项目运营期不会超过 30 年 43 在实际项目运作过程中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 产生了多种衍生方式 如 BTO 建设 转让 经营 BOOS 建设 拥有 经营 出售 BOOST 建设 拥有 经营 补贴 转让 BLT 建设 租赁 转让 BT 建设 转让 BTO 建设 转让 经营 TOT 转让 经营 转让 OT 经营 转让 ROO 移交 经营 拥有 还有 BRT DBOT DBOM ROMT SLT MOT 等等 虽然这些方式有一些区别 具体操作上也有存在 一些差异 但它们的结构性质与 BOT 并无差别 所以习惯上将这些都称为 BOT 模式 25 8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图 2 1 BOT 模式概念模型图 2 2 2 BOT 融资参与主体 BOT 模式建设基础设施需涉及到多个参与主体 主要包括国家政府 投资方 承包方和融资方等 26 政府方 政府一般在 BOT 建设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与项目投资方签订 特许经营权协议之前 首先政府会对项目建设成本 投资方式和预期收益进核 定 其次通过项目谈判 确定合同具体的权利义务及技术规范应用是否得当等 工作 对 BOT 模式实施的项目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研究 在 BOT 融资期间 政府 在法律上是项目的所有者也不是经营者 只是通过授予项目投资方特许经营权 和提供项目一定数额的从属性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项目建设 开发和融资安排 的支持 融资期结束以后 项目发起人通常无偿地或以极低价格获得项目的所 有权和经营权 在 BOT 项目特许经营权期间 政府不仅对参与企业提供一定的辅助 还负 责批准与项目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协议 并发挥其对项目的监督作用 特许经营 权期结束以后 BOT 项目已经成为公共设施的一部分 政府会收回项目进行自行 管理 但政府也可以选择延长特许经营权期限或给予该公司又或与其它投资者 签订新的特许经营权 将其交由项目公司继续运营和维护 所涉及的主要合同 确定目标 项目包装 招 标 投 标 获取专营权 融 资 项目设计与建设 项目运营 获取收入 转让项目 接受项目 20 50 年后 政 府 BOT 财团 9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包括 授权 批准和担保 可能的资本金等 投资方 通常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金融集团或国内具有一定投资实力的民 营企业才能成为 BOT 项目的投资方 因为 BOT 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都需 要庞大的资金 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并且还需要掌握丰富的技术经验 和知识 组织和管理技能 而一家公司一般难以独自符合所有条件 为此往往 通过建立一个投资联合体进行项目投资 这个投资联合体经常由在资金 设计 承包 建设领域有专长或实力的几个公司共同组成 所涉及的主要合同包括 资 本金协议 包括基本承购额和超额承购额等 27 承包方 承包方往往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确定 承包方承担的具体工作 包括从初步设计到开工建设 进口所需设备及最后进行安装甚至到转让必要技 术 涉及到设计 建造等主要合同 融资方 一家或多家银行通过独家提供贷款或提供银行贷款的形式参与项 目的融资 一般有以下两种融资方式 1 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也称为纯粹的项目融资 在这种融资方式下 贷 款的还本付息完全依靠项目的经营效益 同时 贷款银行为保障自身的利益必 须从该项目拥有的资产取得物权担保 如果该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成或经 营失败 其资产或受益不足以清偿全部的贷款时 贷款银行无权向该项目的主 办人追索 2 有限追索权项目融资 除了以贷款项目的经营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和取得 物权担保外 贷款银行还要求有项目实体以外的第三方 如股东等 提供担保 贷款行有权向第三方担保人追索 但担保人承担债务的责任 以他们各自提供 的担保金额为限 所以称为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所涉及的主要合同包括 贷 款协议等 图 2 2 BOT 项目参与方关系图 发起人 BOT 项目公司 银行或财团 政 府 承建商 运营商 BOT 合同 移交 股息 红利 运营合同 资本金 贷款 还款 设计建设合同 10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BOT 项目还涉及的其它方如设备生产和供应方 运营方 项目债权人 保险 机构 使用者和第三方如融资 技术 法律 保险顾问等 5 2 2 3 BOT 融资与传统融资区别 BOT 项目融资方式与传统的融资存在很大区别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 融资基础不同 传统融资更多依赖投资者或项目发起人的资信 而 BOT 主要以项目的经济强度为融资的基础 也就是说贷款人在制定贷款决策时 更 多考虑项目在贷款期内能够产生多少现金流量用于还款 贷款的数量 利率和 融资结构的安排完全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 这就使得资金不足却又难以 募集资金的投资者 可以靠项目的经济强度获得融资 2 追索程度不同 传统融资方式属于完全追索 即借款人必须以自身的资 产作为抵押 一旦出现违约 该项目不足以还本付息时 贷款方有权通过将借 款方的其它资产作为抵押品收走或拍卖 来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直到偿清为止 而 BOT 融资则属于有限追索 即贷款人允许在某个特定的阶段或规定的有限范 围内 对项目借款人进行追索 另外不管项目出现什么问题 贷款人只能追索 项目自身的资产 现金流和收益 都不能追索借款人除该项目资产和所承担义 务以外的任何财产权益 因此这种融资方式也鼓励了大量具有资金实力的投资 者积极参与项目开发与建设 3 风险分担程度不同 传统融资的风险一般过于集中在投资者 贷款者 或担保者身上 风险过于集中难以分散 而 BOT 项目参与主体众多 可以通过 签订严格的法律合同合理分担责任和风险 进而保证顺利实施项目融资 2 3 污水处理厂 BOT 模式的应用 2 3 1 污水处理产业采用 BOT 模式的必要性 1 污水处理产业采用 BOT 模式对国家政府的必要性 1 BOT 模式能够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 采取让本国公司或外国公司筹资 建设 经营的方式来参与基础设施项目 项 目融资的所有责任和风险都转移到项目公司 这样可以极大减轻当地政府的财 11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政负担 利于提高项目公司的运作效率 同时也可以避免政府因为大量融资带 来的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问题 如广东省新会市东郊污水处理厂之前由政府投资 运营 每吨污水处理费达到 1 2 元 而实施 BOT 模式后通过招标最后每吨污水 处理费用只需 0 67 元 另外 采用 BOT 模式还有利于理顺污水处理的价格 充 分发挥价格的激励作用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增强企业自我发展 能力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28 2 BOT 模式将投资 建设 运营一体化 使得投资方的项目运营更加市场 化 商业化和战略化 通常由一家企业来承担项目所有的建设与运营 能取得 更好的收益和更高的效率 3 BOT 模式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基础设施管理经验 在该模式 中 能够中标的通常是资金实力雄厚 融资能力强 技术扎实 在同类项目建 设和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公司 它们的参与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 区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7 2 对于项目投资商的必要性 1 BOT 项目通常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比如说能够享受政府给 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种优势确保了投资方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和市场份额 2 BOT 项目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竞争地位 它可以直接将其它竞争对手排挤 出现实的市场 同时外国投资商也可以通过正常的投资渠道参与国家的一些基 础性设施项目的建设 为将来的项目对外开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 BOT 投资方式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工期 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同时改 进生产和资金管理水平 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4 BOT 投资可以直接促进投资商的技术设备出口 增强其产品在国家市场 的竞争能力 同时 在特许经营权期满以后 投资商也可以通过提供维护服务 继续获得一定收益 并且扩大其技术设备出口 当然 虽然 BOT 模式已经广泛获得了行业内的认可 但是在实际采用过程 中还是存在如下问题 1 BOT 运作过程相对比较复杂 首先是涉及主体很多 包括政府 项目发 起人 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 项目公司 贷款银行等众多参与者 其次是需要制 定大量的法律文件 签订大量的协议和各种商业合同 因此耗时很长 但是我 国在法律上暂时还缺乏一部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规范 现行所执行 的法律法规条文大多内容相对简单 并且不够完善 因此签订的合同也是层次 12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不齐 千差万别 有的责权不够清晰 还有的甚至与国家政策和法律相违背 2 相对筹资成本较高 因为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项目的有限追索性质 指 另外不管项目出现什么问题 贷款人都不能追索到借款人除该项目资产 现金 流量以及所承担义务之外的任何财产 导致项目融资成本 包括融资的前期费 用和利息成本 比传统筹资方式要高出很多 而且项目投资期长 收益也有很多 不确定性 而承包商却仍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3 很多投资者缺乏资信 素质层次不齐 有些甚至不具有污水处理技术实 力和运营经验 但污水处理 BOT 运作却被许多投资商看作是一块巨大的 蛋糕 一旦招标蜂拥而上 从而造成污水处理市场混乱 难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8 2 3 2 污水处理厂采用 BOT 项目融资运作程序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 BOT 项目运作的监管也有不同的规定 项目的实施程序 上有很大的区别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BOT 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比较规 范的操作程序 但大多数试点项目一般会要求采用招投标方式取得项目投资和 建设的资格 BOT 项目的具体实施程序如图 3 3 所示 图 2 3 BOT 项目融资运作程序 1 项目方案准备阶段 首先 政府会咨询相关专业机构如设计院 确定项 目是否合适采用 BOT 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 政府对 BOT 项目提出一些目标 基本要求和条件 并委托相关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组织具体的实施工作及邀请 投标方协商 其次 投标方需要对项目的构想 设计和规划等方面提出具体的 方案建议 对于如何完成基本目标 要求和相关条件 这就需要被邀请的投标 方发挥各自强项 根据各自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提出不同的方案 2 招标准备阶段 由专业的咨询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技术参数的研究 项 目 方 案 准 备 阶 段 招 标 准 备 阶 段 资 格 预 审 阶 段 投 评 与 决 标 阶 段 合 同 谈 判 阶 段 项 目 授 予 阶 段 建 设 与 运 营 阶 段 移 交 阶 段 13 第 2 章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 BOT 模式 制定投标方资格预审的标准 相关招标文件 特许权协议制定和项目完成标准 等并根据这些简历一个基本框架 可使所有投标方进行投标 3 资格预审阶段 根据邀请的投标商所提交的公司资料 包括专业技术水 平 工程建设和运营经验 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的资料 进行比较分析 最终 确定符合要求的可以参加最后一轮投标的名单 4 投标 评标与决标阶段 39 完成对投标商的资格预审以后 按照招标文 件的相关要求 提出全面详尽的建议书 通过投标后 政府会有一套标准来进 行衡量 评标和决标 尽量达到项目最优的综合指标 例如最终消费者可以支 付最低的价格来使用该项目 政府公共开支最低 项目运营费用也能达到最低 5 合同谈判阶段 14 为了将项目交予最具有能力的投标者 政府会与中标 者进行一系列的谈判和筛选 如果未能与第一中标者达成合作协议 政府会转 向第二中标者进行谈判 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谈判与签订是该阶段主要的内容 6 项目授予阶段 项目特许权协议签订并得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获批后 中标者将开始组建独立的项目公司 然后 项目公司将会正式与相关主体如银 行 建筑承包商 运营商和保险公司等进行谈判并签订各项合作协议 7 项目建设与运营阶段 在项目公司完成融资并与各相关主体签订有关协 议后 建筑承包商开始负责项目的建设 建设合同一般是固定价格和工期的总 承包合同 运营维护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运营与维护 运营期间 项目公司将回 收投资 偿还债务 赚取利润 8 移交阶段 特许经营期期满以后 BOT 项目的资产将无偿地或以极低的 价格移交给政府或其指定的相关部门和机构 14 第 3 章 污水处理行业 BOT 模式风险分析 第第 3 3 章章 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行业 BOTBOT 模式模式风险分析风险分析 3 1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 BOT 模式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日益重视及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全国各 地都相继建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污水厂 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环 境逐步得到一定程度的国际认同 以法国威立雅 法国苏伊士 包括旗下昂帝欧 和英国 RWE 包括旗下泰晤士 为代表的最有影响的全球三大水务和环境集团均 已不同程度地投资中国水业 它们从 90 年代开始以特许经营的投资方式开始立 足中国市场 自 2000 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和污水收费以来以及国家对 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政策的逐步放宽 社会民间资本也开始在水务市场一展身手 如过以首创股份为代表的一些上市公司或投资公司也开始涉足城市的基础设施 建设 从而项目投资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我国 BOT 模式运作的城市污水项目在 十五 期间得到蓬勃发展 从 BOT 污水项目的地理区域分布来看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 市场也相对开 放 因此 BOT 项目最多 从 BOT 项目的规模来看 因为受到项目投资主体和管 网限制等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项目规模较小 日处理能力大多数低于 5 万吨 但我国城市污水厂 BOT 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污水厂建设周 期较长 投资规模庞大 而工作人员对项目不够熟悉 再加上从前期项目评估 体系 项目设计 招投标 建设监理到最后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等环节都存在 诸多风险因素 使得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这个产业更是需要各方的谨慎对待 积极去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从项目投资商来看 水平不一 市场混乱 污水处理设施的 BOT 模式运作 被很多投资商看成是一块巨大的 蛋糕 只要出现项目招投标 立即参与 可 以投标商中 企业实力参差不齐 有的也许掌握污水处理投资经验及具备运营 资质 但是也不排除有些企业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环保产业 也有些产业外的 企业与一些中小型的环保企业组成临时联合投资体 包括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凉山自治州中储粮2025秋招信息技术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移动达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供应链采购类
- 安徽地区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牡丹江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中国移动包头市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评专练及答案
- 商丘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珠海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行测50题速记
- 三明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国家能源吉林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张掖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课件
- 山体滑坡事故应急处理模版课件
- 体检中心投诉处理流程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全册)单词表
- 全心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及护理
- 2002版干部履历表(贵州省)
- DL∕T 1396-2014 水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 理规范
- 行路难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防欺凌隐患排查和矛盾化解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