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和体液而传播。临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因其病原不同而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和庚七型。(一) 甲肝(HAV)的实验室诊断1、抗HAV IgM检测常用捕捉夹心ELISA法检测。该抗体的检出具有确诊意义,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后,患者血清中抗HAV IgM阳性,13个星期达高峰,12个月内含量下降,13个月左右转阴,故抗HAV IgM阳性,尤其滴度较高(1000)时,常表明为急性HAV感染或复发。 2、抗HAV IgG抗HAV IgG较抗HAV IgM晚一周,可持续数年或终生。(二) 乙型肝炎(HBV)的实验诊断1、 HbsAg HbsAg多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检测。HbsAg是乙肝最先出现的病理标志物,在急性肝炎的潜伏期即可出现阳性,其检测结果有助于乙肝的诊断,据此采取及时措施,对减少输血后肝炎、控制乙肝的母婴传播有经济意义。2、 抗HBs 抗HBs方法同HbsAg的检测,其阳性显示机体曾受乙肝病毒感染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对HBV的侵袭具有免疫力,被认为是保护性抗体。3、 HbeAg HbeAg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它是乙肝传染性的标志,检测其有助于HbeAg携带者传染性强弱,母婴传播的危险率及急性乙肝的预后等。4、 抗Hbe 为HbeAg刺激机体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HbeAg消失和抗Hbe的出现显示乙肝病情的好转,但不能作为无传染性的指标,也不一定是对机体有益的标志(甲胎蛋白与之有相关性)。当HbeAg阳性同时出现了抗Hbe,大部分患者生化指标趋于正常,临床病情稳定。但此时多有HBV DNA与肝细胞的整合,病理进程并未停止。因此临床上由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有较高的HbeAg和抗Hbe同时存在的阳性率。5、 抗HBc 抗HBc用竞争ELISA法检测。高滴度的抗HBc阳性表明肝内HBV在复制,低滴度则示既往感染。几乎所有的个体在感染HBV后总能产生抗HBc,因此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指标。6、 HbcAg HbcAg存在证明HBV感染。(三) 抗HCV 抗HCV检测用ELISA方法,而HCVRNA须以RTPCR检测。大多数感染有HCV的患者,体内均出现抗HCV,但由于其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才为阳性,有的在第12个月才出现,故阴性不能发现早期患者,且少数患者为一过性HCV感染,抗HCV始终阴性,所以一次阴性并不能排除HCV的诊断。抗HCV检测在献血员的筛选中能排除85%具有HCV传染性者,因此对预防丙肝具有重要意义。若HCVRNA和抗HCV同时阳性为活动性HCV感染,反之前者阴性而后者阳性是既往感染。(四) 抗HDV和抗HDV IgM检测一般运用竞争ELISA法检测抗HDV,而以捕捉夹心ELISA法检测抗HDVlgM。患者只有在感染了HBV后,才会感染HDV,因此临床上常见为乙肝与丁肝病毒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在这些患者血清中有HbsAg等乙肝学标志物,故检测HbeAg、抗Hbe和HBs可提示丁肝的预后。抗HDV检测代表总抗体,可借以诊断感染,尤其是高滴度抗HDV可确诊为慢性HDV感染。抗HDV lgM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表示急性或新近感染HDV,慢性活动期也可阳性,但效价较低。(五) 抗HEV检测用间接ELISA法检测。阳性者为感染的证据,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患者对HEV暴露过。(六) 庚型肝炎的检测抗-HGV为感染的证据。 HBV拉米夫定耐药检测临床意义一、 项目名称:HBV拉米夫定耐药检测二、检测方法:荧光PCR三、概述: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全称是2,3-双脱氧-3-硫胞嘧啶核苷(1)-L-2,3-deoxy-3-thiacytidine),是一种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被吸收后在细胞内磷酸化,形成拉米夫定(3TC)的5三磷酸盐(3TC-TP),主要为抑制病毒复制时必需的逆转录酶活性。目前认为拉米夫定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可能有三种:(1)3TC-TP与磷酸脱氧胞嘧啶核苷(dCTP)竞争HBV和HCV等多聚酶的三磷酸核苷结合部位;(2)3TC-TP导致HBV和HCV等反转录酶、多聚酶的不可逆性及剂量依赖性抑制;(3)3TC-TP竞争性掺入延伸的DNA,因它缺乏3羟基而使复制的病毒DNA链终止。3TC仅抑制病毒 DNA的复制量及其复制中间体的产量,而对病毒 RNA、病毒抗原和已形成的共价闭环、超螺旋结构的病毒 DNA无作用。HBV及其抗原自肝细胞内的彻底清除,要靠机体自身的特异性免疫清除及病毒抗原的自然半衰期。拉米夫定作为新一代核苷类高效抗乙肝病毒药物,可迅速降低HBV-DNA的浓度,改善肝脏组织的病变,还可能阻止纤维化的进程,终止肝硬化的发展,尤其是拉米夫定不受人种、病毒感染的模式、野生型或基因组前C区突变的影响。该药与干扰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是,长期服用拉米夫定会引起HBV基因突变而造成耐药,其中95%是由于HBV基因组P区中高度保守的YMDD功能区(Y酪氨酸M甲硫氨酸D天冬氨酸- D天冬氨酸)发生突变:第552位甲硫氨酸(M)被缬氨酸(V)或异亮氨酸(I)代替,突变后的HBV称为YVDD变异株和YIDD变异株。由于变异造成基因组核苷酸与DNA多聚酶的结合能力有降低,通常变异株的复制能力低于野生株。当停止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野生株通常会替代变异株。当HBV对拉米夫定耐药时,继续应用拉米夫定仍能抑制野生株,但变异株因耐药能进行增殖,临床上血清ALT水平可能出现暂时上升,并有轻度乏力、恶心等肝脏炎症损伤加剧等症状。有研究表明:拉米夫定耐药的平均发生率为24%,用药一年YMDD变异株发生率为1216%,用药2年YMDD变异株发生率可达到58%。因此,在拉米夫定用药过程中对HBV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极为重要,可以根据它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和造成经济上浪费。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使PCR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革命性飞跃,融汇了PCR的高灵敏性、DNA杂交的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高精确定量等优点,它有效地解决了其它方法很难处理的PCR污染的问题,并改善了PCR的应用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观测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等。该技术以其明显的可靠性和优越性,迅速受到广泛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国际主流PCR技术,为PCR技术全面进入常规临床应用打开了成功之门,同时也代表了PCR技术的发展方向。二、HBV DNA荧光定量测定的意义:1 全程动态观察病毒含量 病毒中的DNA是病毒存在和复制的直接证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动态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DNA含量而对病人病毒活动情况有更真实和全面的了解,对科研、临床以及流行学研究均可提供有力的依据。2 选择治疗时机 FQ- PCR方法检测患者血中病毒含量,有利于明确病毒活动复制情况,决定是 否需要接受治疗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案。3 估计治疗反应 研究表明,血清乙肝病毒低拷贝者干扰素治疗比高拷贝者要敏感,观察药物疗效。在应用干扰素治疗治后,病人HbeAg可以有明显下降,但HBV-DNA的消失比HBeAg的消失早几周到几个月出现,更适于指导临床用药。4 选择治疗方案 慢性乙肝病人使用干扰素治疗,只有30-50%的病人有反应;干扰素价格昂贵并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对采用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在治疗前后作HBV DNA浓度测定,有利于观察药物疗效,对治疗无反应者,应及时更换治疗方案,降低不必要的费用。5 治疗后随访及检测复发 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用PCR方法继续监测病毒定量,定期复查,可以 及时发现复发病人,及早给予治疗。6 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价和监测 Marcellin等观察了60例接受单磷酸阿腺甘的慢性乙肝患者,按治疗前检测的HBV水平分两组。结果显示,低水平组治疗结束后11/30(37%)的患者HBV DNA转阴,高水平组1/30(3.3%)HBV DNA转阴,两者有显著差异。 7围产期保健 通过测定孕妇围产期HBV-DNA含量,衡量其乙肝传染性,可预测其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的成败。HCVRNA荧光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一、概述: 荧光定量PCR技术使PCR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革命性飞跃,融汇了PCR的高灵敏性、DNA杂交的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高精确定量等优点,它有效地解决了其它方法很难处理的PCR污染的问题,并改善了PCR的应用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观测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等。该技术以其明显的可靠性和优越性,迅速受到广泛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国际主流PCR技术,为PCR技术全面进入常规临床应用打开了成功之门,同时也代表了PCR技术的发展方向。二、荧光定量测定的意义:1动态观察病毒含量 病毒中的RNA是病毒存在和复制的直接证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动态检测血清中RNA含量而对病人病毒活动情况有更真实和全面的了解,对科研、临床以及流行学研究均可提供有力的依据。2 选择治疗时机 PCR方法检测患者血中病毒含量,有利于明确病毒活动复制情况,决定是 否需要接受治疗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案。3 估计治疗反应 4治疗后随访及检测复发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用PCR方法继续监测病毒定量,定期复查,可以 及时发现复发病人,及早给予治 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一、 概述乙型肝炎遍布全世界。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很高, HBsAg携带率为10%左右,且南方高于北方。在临床上HBV不仅可引起人类患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还可以引起细胞转化或诱发肝癌,原发性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且1/3有慢性肝炎病史。由于乙肝的发病机理与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所以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的定量检测对乙肝的预防、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乙 肝疫苗免疫效果考察有重要作用。二、 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由Dane颗粒的外层、小球形颗粒和杆状颗粒构成。根据电镜观察,Dane颗粒数量与HBsAg在血清的浓度成正比,HBsAg高峰值也就是血清内Dane颗粒最多的时期,也就是症状即将开始的时期,也是转氨酶高峰值。所以HBsAg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治疗效果考察和抑制HBV的药物筛选。、 乙型肝炎预后判断:急性乙肝病人血清中HBsAg往往携带一个短时期,然后逐渐转阴。如HBsAg长期高滴度携带,预示疾病慢性化。、 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诊断。、 献血员筛选、供精者筛选和胎盘选择。、 婚前检查、饮副食行业从业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和托幼机构人员的健康检查及乙肝感染率调查。2、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抗-HBs是对HBV免疫的指标,抗-HBs的滴度可表示患者的免疫状况。血清中检出抗-HBs表示疾病在恢复或既往受过HBV的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病人 HBsAg阴转,同时抗-HBs阳转,是病情恢复的表现。但慢性肝炎病人和HBsAg 携带者往往缺乏此抗体,这与病人的免疫能力有关。 、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HBV感染后3个月,血清中出现抗-HBs。采集双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同时检测,抗-HBs阳转,或恢复期与急期比较,抗体浓度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表示这次感染为HBV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考察,在疫苗免疫前后,采集血清检测抗-HBs, 如抗-HBs阳转或抗体浓度明显升高,表示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否则免疫效果不佳。3、 乙型肝炎核心总抗体(抗-HBc) 在乙型肝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可作两次血清抗-HBc浓度比较,如恢复期血清的抗体浓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可诊断为HBV感染。且抗-HBc高滴度常表示体内有HBV复制。在乙型肝炎的急性期、恢复期和HBsAg携带者常可检出抗-HBc。抗-HBc是一项最敏感的指标,在HBsAg阴转后,抗-HBs尚未出现前,能检测出抗-HBc,称为窗口期指标。4、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HBeAg是急性感染的早期指标,它的检出可作为DNA聚合酶和环状DNA分子存在的标志,表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损害和高度传染性。待血清中HBeAg阳性转变为抗-HBe阳性,表示病情缓解,传染性减弱或消失,预后良好。也有极少数病人HBeAg和抗-HBe同时阳性。有的病人HBeAg可长期阳性,无抗-HBe阳转表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 肝纤八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肝脏疾病,如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而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尽管早期发现的各种病毒性肝炎多可治愈,但由于许多病毒性肝炎早期病症不明显,常常失去治疗时机,因而转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如还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再加上近年来慢性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发病率不断增高,以及血吸虫性肝病,因此,防治肝纤维化并阻止其近一步发展,已成为迫切的医疗任务。 要做好肝纤维化的防治,首先要明确诊断。我们应广大临床医生的要求,开展了肝纤八项,希望能为您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一、临床意义:1. 透明脂酸(HA)1) 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时极度升高。2) 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3) HA水平与血清胆红素、SGPT、-球蛋白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故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4) 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慢活肝的升高明显。5) 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如A/G,AKP,SGPT等)2. 层粘连蛋白(LN)1) 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2) 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癌症转移首先要突破基底膜,因此LN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大部分肿瘤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尤以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显著。3) 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关。3.型胶原(-C)1) 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 的早期诊断。2) 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随着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肝癌病程演病,-C胶原在血清含量逐步升高。3) 对重症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也显高值。4) 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重要依据,血清-C水平与肝组织学的改变完全一致。5) 在与基底膜相关疾病可出现-C水平的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4.型前胶原(PC)血清PC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反映肝纤维合成状况和炎症活动性,早期即显著升高,而陈旧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硬变、肝萎缩患者血清PC不一定增高。5.肝胆酸(CG)1)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CG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升高阳性率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2) 评价肝炎治疗的疗效 血清CG含量随病情好转而下降。3) 胆道通畅情况的评价 任何原因引起的肝内或肝外胆汁排泄不畅均会引起血清甘胆酸含量增加。胆石症造成胆管梗阻时,血清CG含量增加可达正常值的50倍左右,药物性胆汁淤滞如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或异烟肼,可使血甘胆酸增加为正常水平1020倍。一般认为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空腹CG可正常,胆囊摘除后反而升高。因为胆囊摘除后,胆汁酸持续地排入小肠,致使空腹CG升高。4)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测定餐后2小时CG浓度比空腹时测定更敏感。因为餐后胆酸进行肠肝循环,肝脏排泌功能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金华田园智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温岭市金达建设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金华市2025年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招聘5人-统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州市2025福建福州鼓楼区安泰街道网格专职采集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州市2025浙江湖州市文化馆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深圳市2025年3月广东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招聘场馆管理岗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25年青海海西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10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眼镜店计量管理规范流程方案
- 河北省2025年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使用总量控制数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1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朝阳市2025辽宁朝阳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2025年从朝阳市入伍2025年退伍高校毕业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设计数字化协同工作方案
- 现场审核检查清单及内审检查表
- 消费者鸡蛋购买行为调查报告
- GB/T 42062-2022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GB/T 30106-2013钟表防水手表
- 多模态语篇分析课件
- 《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导论》教学大纲
-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 常见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课件
- DB32-T 4357-2022 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装质量检验规程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基础级)读写U1课件-AE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