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doc_第1页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doc_第2页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doc_第3页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doc_第4页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 出 版 法 规一、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 1.著作权管理法规 2.出版管理法规 3.图书质量管理法规 4.书号、刊号、版号的规范与管理规定 5.其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有关规定等二、中级考试试题统计 1.出版专业基础知识(2005年) 2.出版专业基础知识(2004年) 3.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2005年) 4.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2004年)一、著作权管理法规(一)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第六章著作权与著作权贸易(187243页)(掌握部分): (1)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 (2)著作权的内容 (3)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 (4)对著作权的限制方式 (5)出版单位对著作权的管理 (6)进行著作权贸易的操作方法 2.理论与实务:掌握著作权的基本概念和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规的基本内容、出版文字作品的付酬规定。(二)有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5470) 2.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31136) 3.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350354) 4.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7176) 5.审理非法出版物案件司法解释(4146) 6.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145155) 7.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37144)第一节 著作权概述一、基本概念(掌握) 1.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 著作权,亦称版权,即法律赋予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的一种专有的民事权利,也就是作者的权利。 著作权法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某些特殊权利的,调整因创作、传播、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三、著作权集体管理(另加)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见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法规145-155页)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一、著作权主体(熟悉) 是指可以享受著作权保护的人,分为原始著作权主体和继受著作权主体。 原始著作权主体:是指直接创作作品的作者。 继受著作权主体。是指通过继承、转让等方式或者在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依法取得著作权的自然人或法人。 外国人、国家。(一)作者 1.直接创作作品的公民 作品是智力创作活动的成果。 技术性劳动: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 2.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法人作品的条件): 法人: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其他组织: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其他著作权主体 1.由继承、遗赠、受让、受托关系形成的著作权主体 就继承关系来说,继承人得到的是著作权人在保护期内的著作财产权。 遗赠人、受让人、委托人。 2.未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比如电影作品的制片人、拥有职务作品著作权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等。 3.国家:有四种情况 (1)作者生前无偿捐赠 (2)作者遗嘱死后捐赠 (3)作者无继承人和遗赠人 以上主要是著作财产权。 (4)法人或其他组织变更或终止后无承受人的 国家享有的作品的著作权使用,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国家版权局)管理。二、 著作权客体(熟悉) (一)著作权客体的概念 是指在著作权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作品,有三层意思: (1)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仅限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围内的智力创作成果; (2)作品必须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感知,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 (3)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即作品是由作者独立构思完成的。 (二)著作权客体的分类 1.文字作品 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2.口述作品 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即兴赋诗:口占一绝。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1)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2)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3)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4)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第三节 著作权的内容(掌握)一、人身权(4项) 又称精神权利或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作品而获得的与其人身不可分割、不直接涉及财产的权利,包括: (一)发表权 即作者自行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是否发表、何时发表、何地发表、何种形式发表。 (二)署名权 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有权署真名、假名(笔名),也可不署名。(三)修改权: 是指作者对其作品进行修改或者授权他人进行修改的权利。 未发表作品:作者可以任意修改。 已发表作品:要受到一定限制,不能损害他人(如出版社等)的利益。(四)保护作品完整权 是指保护作品不被歪曲、篡改的权利。 丑化作品,擅自删除、变更、增添内容。 简称:发署修保二、财产权(13项) 又称经济权利、物质权利或著作财产权,是作者因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而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或转让这13项权利,并由此获得报酬。 1.复制权: 财产权中最基本的权利。 2.发行权: 发行方式:出售、赠予 3.出租权:只征对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文字作品、美术作品等不享有 4.展览权:只征对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和复制件 5.表演权:分为公开表演、机械表演两种 6.放映权: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 7.广播权 8.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馒头血案。第四节 著作权归属与保护期(掌握)一、一般作品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 不视为创作: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创造性劳动和技术性劳动的区别。二、特殊类型作品 (一)法人作品(另加)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二)演绎作品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 著作权由演绎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三)合作作品(另加) 1.可分割的合作作品 2.不可分割的合作作品 “合作创作,共同享有”(四)汇编作品(原编辑作品) 它是具有双重版权性质的作品。其著作权归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八)美术等作品的物权和著作权(另加)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1)画家画了一幅画送给好友,怎么判断呢? (2)某人写了一封信给对方,又怎么判断呢? 链接:高院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法规73页) 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者讲话人享有。著作权人可以支付执笔人适当的报酬。(13条) 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14条)三、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1.公民作品:发表权、财产权,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 2.法人作品、职务作品(著作权属法人或其他组织)、电影作品、摄影作品:发表权、财产权,首次发表后五十年; 3.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财产权,首次发表后五十年; 4.合作作品:按最后一个死亡的合作作者计算。第五节 著作权的限制(掌握)一、作出限制的必要性 (一)限制的目的 为了兼顾社会公共利益,防止权利被滥用,不使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变成公众获得知识及整个社会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的障碍。 (二)限制的种类 1.地域的限制:一切法即国内法 2.时间的限制:保护期 3.权能的限制: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二、合理使用 (一)合理使用的条件 1.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2.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3.不向其支付报酬; 4.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5.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主要是人身权)。 强调的是非营利性。 (二)合理使用的种类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除了总的条件之外,要注意的是: (1)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 (2)引用数量应适当,即引用部分不能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法定许可 (一)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的区别 前者必须付酬,后者不付酬。 (二)法定许可的种类 (1)中小学教科书使用; (2)报刊转载、摘编; (3)制作录音制品; (4)制作广播、电视节目; (5)网络转载。 6.网络对报刊或网络的转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附录:传播者权(邻接权) 1.出版者权(10年版式设计权): 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 2.表演者权: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 3.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 4.广播者权: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第六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熟悉)一、许可使用和转让的区别 1.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仅仅是使用权的暂时转移。被许可方没有处分权。转让则不同,受让人取得的是所有权,可以成为著作权主体,但一般是有时限的。 著作权买断(卖绝)是著作权转让的极端情况,即著作权中的部分或全部财产权一次性无时限地有偿转让。 2.被许可人只能按照许可使用合同约定的方式、地域范围和期限使用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能将其获得的使用权再许可第三人使用。受让人不仅自己立刻使用作品,也可以将所获得的权利再转让给他人或许可第三人使用,并且无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 3.被许可人取得的如果是非专有使用权,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转让则不同,任何受让人对侵犯其财产权的侵权人均可提起侵权之诉。第七节 法律责任(熟悉)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 是指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或法律允许而擅自使用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以及不支付作品使用费的行为。 (一)对侵权行为的判断 1.被使用的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规定保护的作品 2.是否属于法律所允许的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的范围(二)侵权行为种类 1.直接侵犯著作权行为 未经许可,剽窃、改编、复制。 2.间接侵犯著作权行为 在不知情情况下,协助他人销售盗版产品或为非法演出提供演出场地。 3.违约侵犯著作权行为 不履行合同中有关著作权保护条款,比如未按期出版、不支付报酬等。 出版社未扣缴稿酬个人所得税,则否。(三)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著作权法第46条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 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注意:作者本人处于某种考虑主动要求他人同意在作品上署名,不构成侵权。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 3.赔礼道歉 4.赔偿损失 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如不能确定,赔偿数额在50万元以下。3.数罪并罚的条件: 新刑法司法解释第五条:“实施刑法第217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只定侵犯著作权罪,不实行数罪并罚。 实施刑法第217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又明知是他人的侵权复制品而予销售,构成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第八节 出版单位对著作权的管理(掌握)一、依法尊重作者的人身权 (一)作品上应正确署名 1.擅自将合作作者已商定的排名顺序予以变更; 2.漏署作者姓名; 3.错印作者姓名。 (二)对作品的修改要慎重 (二)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 1999年4月,国家版权局颁布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对以纸介质出版文字作品的付酬方式和标准作了规定。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有三种: 1.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 (1)计算方法: 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向作者支付报酬,再根据图书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印数稿酬。 (2)基本稿酬标准: 原创作品:30-100元/千字; 改编作品:10-50元/千字; 汇编作品:3-10元/千字; 翻译作品:20-80元/千字; 注释作品:只对注释部分按原创作品付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