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卓蓝职业培训学校 地址:学前街科技大厦418室 电话:82700839 82704086 HR三级总复习HR三级总复习一、试卷构成概述考试时间课目三级构成二级构成8:3010:00理论卷(125题)0.8分/题职业道德(25)知识部分单选(8)多选(8)同三级个人情况单选(9)基础知识(20)单选(12)多选 (8)(10)单选(6)多选(2)专业知识(80)单选(48)(90)单选(54)多选(32)多选(36)10:3012:30技能卷(100分)专业知识(6题)专业知识(6题)14:0015:30论文书面答辩问答题(3题)二、各部分复习要求(一)职业道德1、 应答要求1) 知识部分有明确答案,答对给分,答错不给分。2) 个人情况表现部分无统一答案,这部分题目的评分方法并不是我们常规熟悉的答对既得分的方式,而是按照各题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综合评分,若关联性不强,有可能导致失分。2、 结构体系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职业道德的基础理论知识,下篇侧重职业道德的践行规范,每一规范按重要性、内涵及其要求分别讲述。3、 重点内容:上篇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1) 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及人与自然之间的 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联系:(1)两者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两者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区别:(1)调节范围上,道德广,法律窄(2)调节主体上,道德靠社会舆论、风格和人们的良心,法律靠国家司法部分(3)调节方式上,道德具有自觉性、事前性特点,法律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3)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性4)职业道德的功能:(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整合功能;(4)激励功能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定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比较:(1)适用范围不同;(2)反映利益不同;(3)存在着相通性既是职业道德要求,又是社会公德要求的是:(1)文明礼貌;(2)勤俭节约;(3)爱国为民;(4)崇尚科学3) 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1)职业化层次: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化行为规范”。2)职业化内涵:德才兼备,职业道德是履行职业责任的必要条件。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1)职业技能的特点:(1)时代性;(2)专业性;(3)层次性;(4)综合性2)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1)脚踏实地;(2)勇于进取;(3)永无止境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1)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2)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3)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2)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1)端正职业态度;(2)强化职业情感;(3)历练职业意志3)“慎独”的含义:“慎”就是谨慎、警觉的意思;“独”是指没人看见,自己独处。下篇 第六章 敬业1)重要性:(1)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2)事业成功的保证;(3)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2)含义:(1)恪尽职守;(2)勤奋努力;(3)享受工作;(4)精益求精3)特征:(1)主动;(2)务实;(3)持久4)要求:(1)强化职业责任;(2)坚守工作岗位;(3)提高职业技能第七章 诚信1)重要性:(1)关系着企业的兴衰;(2)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2)含义:“诚”是真实,不欺骗;“信”是遵守约定,践行承诺3)特征:(1)通识性;(2)智慧性;(3)止损性;(4)资质性4)要求:(1)尊重事实;(2)真诚不欺;(3)讲求信用;(4)信誉至上第八章 公道1)重要性:(1)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2)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3)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4)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2)含义:公正、正义、公平3)特征:(1)标准的时代性;(2)观念的多元性;(3)意识的社会性4)要求:(1)平等待人;(2)公私分明;(3)坚持原则;(4)追求真理第九章 纪律1)重要性:(1)影响企业的形象;(2)关系企业的成败;(3)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4)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2)含义:是人们所必须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道德的底线3)特征:(1)社会性;(2)强制性;(3)普遍适用性;(4)变动性4)要求:(1)学习岗位规则;(2)执行操作规程;(3)遵守行业规范;(4)严守法律法规第十章 节约1)重要性:(1)是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2)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3)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2)含义:节俭、节省3)特征:(1)时代表征性;(2)社会规定性;(3)价值差异性4)要求:(1)爱护公物;(2)节约资源;(3)艰苦奋斗第十一章 合作1)重要性:(1)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2)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3)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2)含义: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就社会生活的某一内容、范围、目的或对象,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通过某些具体方式,彼此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联合行为或过程。3)特征:(1)社会性;(2)互利性;(3)平等性4)要求:(1)求同存异;(2)互助协作;(3)公平竞争第十二章 奉献1)重要性:(1)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2)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由之路;(3)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2)含义:指舍弃个人或本集团的利益,去谋求他人或更大集团、国家、社会利益的自愿行为和精神境界。3)特征:(1)非功利性;(2)普遍性;(3)可为性4)要求:(1)尽职尽责;(2)尊重集体;(3)为人民服务其他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3)企业文化的核心与功能(核心是价值观,功能是自律、导向、整合、激励)4)文明礼貌的要求(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5)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九月二十日)(二)基础知识(各章重点内容)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1.劳动力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P6.P8-9,单3-14)2.失业的类型及度量(P20-21,单25,多14-15)3.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策(P24-27,单28-30,多20-25)第二章 劳动法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P30-32,单1-5,多3-7)2.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P33-36,单6-14,多8、9)3.劳动法的体系(P37-39,单15-19.,多10-16)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P41-42,单27-29,多19)5.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42-44,单30-33,多20-23)6.劳动法律的分类(P44)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1.战略分析的内容与方法(P47-54,单2-6,多2、3)2.战略选择的类型(P54-60,单7-10,多4、5)3.市场营销的4P策略(P84-96,单27-36,多18-24)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1.员工的知觉和归因(P102-104)2.领导行为的三类理论(P123-127,单 19-24,多15-18)3.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P133-134,单28、29,多22、23)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人性的四种假设(P140-144,单2,多2、3)2.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与内容方法(P167-179,单9-11,多13-17)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P183,单12-19,多20)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P191,多27)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与两种技术(P192-198,单21,多28)(三)专业知识1.解题技巧1)选择题:总要求抓住关键,先入为主;区别对待,会跳障碍一见须知(找出关键词,迅速及时)稍想亦知(学会比较,排错,择优,原则有三:辩证对待优于极端对待;本质解决优于表面解决;针对问题优于泛泛问题)忍痛弃之(根据概率,一次解决)2)简答题:要言不繁(宁滥勿缺少解释,编列序号要整洁)3)计算题:书上有计算公式的,要写计算公式不能只有答案,没有计算过程有的题目,计算结果后,还应根据要求作出简要分析4)综合题:总的可参考指南书P22-24补充:“反其道而行之”,即先看提问,再看具体案例两个常见的通用模式a“如何有效实施*管理”:如何有效实施招聘配置统一模式(三步曲)遵循原则(依据)制定制度(保证)培训开发加强管理(核心)前(准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需求分析(确定目标)绩效管理制定计划(编制预算)中(实施)执行计划(5W2H)薪酬管理监督控制(沟通、协调)后(评价)分析总结调整完善改进提高b“*方案”(或“*制度”)的设计:一般参照案例文书的“三则式”: “*方案”“*制度”总则目的,宗旨原则,依据分则(正文)(5W2H)对象,范围时间,地点形式,方法实施者及其要求计划(预算)其他注意事项附则谁批准执行谁解释修订各章重点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6A类1.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P16-18)2.定员新方法中“概率推断”计算(P33)3.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的作用及其程序(P51-57)B类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P1-2)2.岗位规范的内容(P4-6)3.劳动定员与定额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P25-26)4.定员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P28-32)5.制度规范类型(P43-44)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A类1.面试提问时应关注的问题(P76-77)2.“公文筐测试”的含义及操作须知(P79-80)3.员工录用决策的三种方式(P81-82)4.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P83-85)5.员工配置的三种方法(P93-95)B类1.内外招募的特点及其方法(P58-65)2.面试提问技巧的七种方法(P75-76)3.人员配置的原理(P86-87)4.“5S”活动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P101-102)5.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P104-109)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A类1.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及其程序(P116-121)2.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内容(P121)3.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P141)8.培训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各项制度具体内容(P163-166)B类1.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P122-124)2.培训课程实施的过程(P135-137)3.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P143-145)4.各种培训方法的归类及其特点(P145-156,P159-160)7.起草与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P162)第四章 绩效管理A类1.总流程设计中的准备阶段需解决问题(P170-176)2.绩效面谈的种类及提高质量的措施(P184-187)3.绩效考评方法(P198-207)4.防止解决绩效考评偏误的措施(P207-208)B类1.为确保考评公正性的两个保障系统的功能(P178)2.考评使用表格的再检验(P179)3.分析绩效差距的方法、产生原因及改进策略(P188-193)第五章 薪酬管理A类1.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P212)2.薪酬制度制订的基本依据(P214-215)3.单项薪酬与奖金制度制定程序(P217)4.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制定程序(P263)5.住房公积金的计算(P265-266)B类1.薪酬的内涵与影响因素(P209-211)2.涉及国家政策法规的二项内容(P216)3.工资奖金制度的调整方式(P218)4.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制定(P237-238)5.各种岗位评价方法的比较(P242-243表)6.人工成本的构成与核算方法(P252-2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