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英语教育学》主要参考文献.doc_第1页
《实用英语教育学》主要参考文献.doc_第2页
《实用英语教育学》主要参考文献.doc_第3页
《实用英语教育学》主要参考文献.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 要 参 考 文 献美 B. S.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美 B. S. 布卢姆等. 教育评价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美 C 里德讲授, 中李庭芗等译. 英语测试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美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英 马丁, 英韦德尔, (中) 刘润清. 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1988年高考英语试卷评价组. 1988年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上, 下)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9, (1, 2).Lyle F. 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1).S. F. Heck & C. R. Willianms: 教师角色 M. 台北: 桂冠. 1999.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 论提高中学英语测试的交际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0, (1).程晓堂, 鲁子问, 钟淑梅.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英语教育. 2007, 12.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 (3).程晓堂. 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戴炜, 束定芳、周雪林、陈夏芳. 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范谊, 芮渝萍. 面向21世纪外语教学论进路与出路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8.付克. 中国外语教育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高洪德. 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高兰生, 陈辉岳. 英语测试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龚亚夫, 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桂诗春. 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韩宝成. 语言测试: 理论、实践与发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1).韩高安, 田式国, 段芝芬. 英语学习方法M.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93.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侯光文. 教育评价概论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胡春洞. 中学英语教学法漫谈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2.胡青球. 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07 (1).胡文仲. 大学英语教学的新举措J. 外语界. 1999,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胡文仲. 英语的教与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贾冠杰, 马寅初, 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蒋祖康.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回顾与展望J. 外语界. 1999,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我国高等专业外语教育事业J. 外国语. 1999, (5).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考试题分析Z.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设想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0, (1).李赋宁, 陶洁, 胡壮麟. 英语学习指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李观仪. 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李庭芗. 英语教学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李渝华. 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J. 外语教学. 2000, (1).梁仪. 初中英语教学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刘道义. 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R.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刘道义. 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9, (3).刘道义. 展望21世纪初的中小学外语教材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刘庆思. 谈中级英语能力测试题的设计与命制(上, 下)J. 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9, (3, 4).鲁子问, 王笃勤. 新编英语教学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陆人豪等. 外国文化英马丁韦德与文学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6.吕良环.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吕叔湘. 中国人学英语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罗颖. 利用语料库分析中学英语课堂提问技巧J. 国外外语教学, 1999, (4).马俊明. 高中英语优秀教案课堂实录选评M. 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8.马俊明等译. 英语教师的艺术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梅美莲. 简笔画在外语教学中使用的误区及其对策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8 (5).孟宪恺等. 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戚雨村.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石世杰, 田式国, 王全义. 实用英语测试M.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1995.舒白梅, 黎敏玲.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 (2).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宋学侠. 英语教学概论M. 沈阳: 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3.隋铭才. 学生中心论: 问题与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9).孙黎. 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策略研究与实践J. 教学与管理. 2007年7月20日.唐灵芝, 撒忠清. 语境、语用能力与语法教学.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4, (6).特约评论员. 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 外国语. 1999, (3).田式国, 宋夕宁. 高级英语预科精要M.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1998.田式国. 外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 山东教育. 2000, (21).田式国.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王初明. 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王德春, 吴本虎, 王德林. 神经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德春. 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锦. 基于建构主义的语法听写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 (5).王林哲. 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1).王铭玉, 贾梁豫. 外语教学论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9.王普. 英语教师教学行动研究规律的探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王蔷. 面向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 (上, 下)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9, (7, 8).王蔷.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王少非.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王松美, 林继玲. 英语教育与素质教育M.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9.王知非.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文秋芳. 文秋芳英语教育自选集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吴进业, 花清亮. 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吴庆麟等. 认知教学心理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肖德法, 张积家.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杨连瑞等. 英语教育学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杨玉林, 崔希智. 英语教育学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4.杨忠. 培养技能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 外语学刊. 2007, (6).应云天. 外语教学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袁昌寰. 21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袁昌寰等. 中学英语微格教学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曾葡初.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M.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张国扬, 黄子成. 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8, (1).张国扬, 林任珍. 结构功能大纲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J. 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9, (12).张国扬, 朱亚夫. 外语教育语言学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张连仲等. 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张献臣.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需要处理的几个辩证关系J . 课程教材教法. 2007, (4).张正东, 杜培俸.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5.张正东, 黄泰铨. 英语教学法双语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张正东. 对外语教改的五点看法在“高中英语教材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0, (2).张正东. 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张正东. 外语教育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张正东. 语法教学的再认识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1).张正东.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张正东. 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章兼中. 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章兼中. 中学英语实用教学法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郑红鹰.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难点分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周大军, 高兰生. 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2).周流溪. 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Z. 沈阳: 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5.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朱文英.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技能教学探索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7, (4).朱新梅. 教育公平不是“齐步走”N. 中国教育报. 2008-06-26.Bernard Spolsky. Measured Words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C. Stanley.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D John Mcintyre & Mary John O Hair. The Reflective Roles of the Classroom Teacher M. Belmont: Wo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6.D. A. Schon.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D. 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Prentice Hall, Inc. 1987.D. Freeman. Teacher 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A model of teaching and related 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J. TESOL Quarterly. 23 (1), 1989.D. John Mcintyre & Mary John O Hair. The Reflective Roles of the Classroom Teacher M. Belmont: Wo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6.Diana Larson-Freeman. From Unity to Diversity: 25 Years of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C. English Teaching Forum. 25 (4), 1987.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Gillian Brown et al.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H. D. Brown & S. Gonzo. Reading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95.H. G. Widdowson.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nge as Communication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H. H. Stern et al.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H. H. 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H. Holec.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H. W. Selinger et al.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Hedge, Tricia.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jiaoan/yy/09yy/-4164.html.J. A. Lange: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J. Asher: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 M. Los Gatos: CA Sky Oak Production. 1977.J. G. Gebhard.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Korea J. The Korea TESOL Journal. (1), 1998.J.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J. Harme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 1983.J.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J. Harme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 1983.J. Richards. The Dilemma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ESOL J. TESOL Quarterly 21(2), 1987.Jim Parsons et al. Celebrating School Improvement M. Canada: School Improvement Press. 2006.L. Dickinson: Learner Autonomy: 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ing M. Dublin: Authentik. 1992.Lyle F. Bachman & Adrian S. Palmer.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Lyle F. Bachman et al.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M. Breen & C. N. Candlin. The Essentials of a Communicative Curriculum in Language Teach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2).M. C. Penningto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M. Fullan. Leading in a Culture of Change: Personal Action Guide and Workbook M.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2004.M. J. Wallace.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 Reflective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M. Williams & R.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Mary Finocchiaro. Reflections on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J. English Teaching Forum. XX 3, 1982.N. Bertels. How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Read Academic Articles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 (7), 2003.P. R. Howatt.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Peter Skehan.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R. Elli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Richards & Farrel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 Strategies for teacher learning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Rod Ellis.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