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分析.docx_第1页
通货膨胀分析.docx_第2页
通货膨胀分析.docx_第3页
通货膨胀分析.docx_第4页
通货膨胀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业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理论与实例的分析l 通货膨胀理论概述: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情形。即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一般用以下的公式来衡量: =Pt-Pt-1/Pt-1100%上式中,代表t年的通货膨胀率,Pt为t年价格总水平,Pt-1为(t-1)年价格总水平。二、通货膨胀的衡量:价格指数常用的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折算(紧缩)指数。三、通货膨胀的分类(一) 按程度分为三种类型:低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二) 按原因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a) 需求拉上型通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总需求超出总供给引起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现象。 P AD2 AS AD1 P1 P0 0 Y Y0 Y1 Y2如图,设经济原处于(P0,Y0),由于某种原因,总需求扩大AD1变成AD2,总需求Y2超出Y0,表现为多数产品供不应求,引发价格上调以刺激生产抑制消费,至均衡点(P1,Y1),价格由P0到P1的过程就是通胀的过程。 P AD AS1 AS0 P1 P00 Y1 Y0 Y b) 成本推动型通胀:由于某些重要生产投入的价格上升引起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现象。分为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两部分。 工资推动:工会力量的存在使得形成“W-P螺旋上升”的过程利润推动:垄断势力追求高利润(参见:张天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传递效应与中国的通货膨胀动态 南方经济:2014年第9期) P E P3 AS3 D P2 B C P1 AS2 A AD2 AD3 0 AS1 Y2 Y1 AD1 Yc) 供求混合型通胀:如图,设经济原处于AD1与AS1相交的均衡点A(P1,Y1),由于工资上升,使AS1左移到AS2,在P1水平下,ADAS,引发价格上升,至P2,即新均衡点B,产出Y2低于充分就业的产出Y1,此过程为成本推动的过程。由于产出低于Y1,导致失业,政府刺激有效需求,使AD1右移到AD2,新均衡点C,经济回到充分就业,此过程为需求拉上的过程。价格上升,工资不变,导致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于是新一轮开始。d)结构型通胀:指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包括:需求结构的变动,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动,各部门开放程度的差异。(三) 按预料程度划分:未预期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四) 按经济模式市场机制起多大作用分为:开放性的和抑制性的通货膨胀。四、通货膨胀的影响(一) 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使固定收入者受损;借债者得利。(二) 产出效应:温和需求拉动型通胀的刺激产出和就业,成本推动型引发产出和就业下降。(三) 经济增长效应:高通胀对应低经济增长。五、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一) 抑制需求:激进主义以较大失业代价和衰退程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物价的稳定;而渐进主义采用温和的压缩需求政策。PP0P P0 SRAS1 LRAS E2 SRAS2 E2 SRSA1 SRAS0 E1 SRAS0 E1 E3 E0 E0 AD0 AD1 AD0 AD10 YF Y 0 YF Y如果一个经济社会的通胀是由总需求增加引发的,通胀均衡点由E0移到E2点,反通胀政策分为预料中的和未预料的。若为预料到的政策,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学派结论一致,均衡点都由E2移到E1,物价下跌,产出减少。如果是预料到的,新古典学派均衡点由E2移动到E1,虽然物价下跌,但企业知道相对价格不变,企业增加产出,使SRAS1向右移动至SRAS0,经济再次恢复至E0,产出不受影响。凯恩斯主义:当均衡点移到E1,尽管企业预期准确,但受工资与价格粘性制约,短期总供给曲线只能到达SRAS2,实际产出下降,失业率超出自然失业率。传统凯恩斯主义则不论是预料到的还是为预料到的政策,均衡点都将由E2移动至E1。(二) 工资-物价管制的指导线: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曾采取这种指导政策。(三) 收入指数化:建立一种收入调整机制,如劳动合同中附带生活费用调整条款,来扭转通胀带来的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效应。l 结构性通胀的理论模型结构性通胀主要采用Tobin模型和Scandinavia模型,放弃了通胀总量分析,把整个经济体系当作是同质的前提假设,而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上升的差别,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在托宾模型中区别为先进部门与后进部门,在斯堪德纳维亚模型 中区别为暴露(exposed) 部门与蔽护(sheltered)部门。1) 需求结构的变动:需求的变化可以引起一个产品的价格上升,而不会引起另一种产品价格下降(受成本约束)2) 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动(托宾模型):假定A,B分别为劳动力生产率不同的两个部门,二者产量相同。部门A的生产增长率(y/y)A 等于工资增长率(w/w)A ,这时全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会不会因为A的工资提高而上涨。但是,当部门B的生产增长率(y/y)B 较低,而工资增长率(w/w)B 因向A看齐也达到了A的水平,这就是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生产的增长率,即:w/w=(w/w)A +(w/w)B/2y/y=(y/y)A +(y/y)B/23) 各部门开放程度的差异(斯堪德纳维亚模型)斯堪德纳维亚模型是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效果开放经济模型。效果开放经济仅仅是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将非进出口商品归到“庇护”部门以S来表示,将进出口商品归到“暴露”部门,以E来表示。该模型假定,E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快于S部门,即mems, me、ms分别表示E,S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率。由于E部门只是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在固定汇率制下,E部门的通货膨胀率e等于世界通胀率w,公式有:e=wE部门工人的货币工资增长率We由E部门的通胀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即:e=We-me在工会力量的作用下,S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向E部门看齐,S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Ws与E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We相等,从而两部门的工资差距保持不变,即:Ws=WeS部门的通胀率s由货币增长率Ws与劳动生产增长率ms决定,即:s=Ws-ms国内通胀率由两部门的通胀率共同决定,用a,b分别表示E部门、S部门的通胀率在国内通胀率中的权数,则有:=ae + bs 其中,a +b=1综合以上各式可以得到:=w + b(me-ms)由此可知,效果开放经济的通胀率取决于世界通胀率和E部门与S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差。E部门与S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差距(me=ms)越大,国内通胀率越高;S部门的比重b越大,国内通胀率越高;世界通胀率w越高,国内通胀率越高,因而世界通胀率很容易传递到开放的小国。(参考:顾建平,陈瑛:宏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l 结合中国历史通胀现象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通胀。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通胀主要有三次:1) 1978-1981年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期的通胀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期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2) 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经济“过热”1984年,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初期,受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短期过旺,使得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成本上升,物价上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逐步显现。1984年和198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在增长28.2%和38.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8.5%和27.5%,1985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8.8%,涨幅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3) 1993-1995年的通胀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精神鼓舞下,我国经济出现了多年少见的高速增长局面,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但由于经济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解决,我国经济在大步向前中又一次出现过热现象。信贷规模迅速扩大,固定投资规模急剧膨胀,收入支配开始失控,国家财政赤字有增无减。1994年10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达24.6%和25.2%。有人形象的总结为“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引自梁国枝:中国改革开放后历次通货膨胀的比较分析) 前两次通胀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全面放开计划,实行市场经济,农产品及其他产品受到国外市场冲击,出现严重短缺,通胀现象严重。(参见:冯静 苏云: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影响及对策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