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德国 南非 零矿难.doc_第1页
英国 德国 南非 零矿难.doc_第2页
英国 德国 南非 零矿难.doc_第3页
英国 德国 南非 零矿难.doc_第4页
英国 德国 南非 零矿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零矿难:看看外国如何防矿难吴睿鸫:从英国煤矿的零死亡谈起据新华社最新消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遇难人数升至104人,救援工作仍在进行。每逢矿难,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媒体舆论,都纷纷拿出“药方”,来医治我国带血的煤矿。可是,矿难仍频,让人审丑疲劳。基于此,我们不妨放宽视野,把目光转向国外英国的国家煤炭博物馆资料室。资料室里珍藏着令国内煤矿汗颜的一组数据:19世纪60年代,英国每年每200名煤矿矿工中有1人死亡;20世纪初,每600人中有1人死亡;20世纪50年代,每1000人中有1人死亡。问及英国煤矿现在的安全情况,恰好前来博物馆参观的一位老矿工说:“现在,英国煤矿每年死亡的矿工人数为零。2005年为零,2004年为零,2003年为零,2002年为零(据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月25日)在国内矿难频频发生的情况下,我的直觉判断矿难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在一个西方国家英国,已连续多年矿工死亡人数为零,这种结果不能让人由衷感叹和佩服。英国煤矿为何多年“零死亡”,绝不是偶然现象,因为它有一整套严密的管理机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其一,实行严格的煤矿经理管理责任制。根据英国的煤矿安全规定,煤矿经理必须有煤矿井下工作经历,必须通过安全和相关知识考试。如果因忽略安全法规而造成人员伤亡,矿长可能被逮捕入狱。曾经有一位煤矿经理就因为值班期间在家中聚会醉酒被告上法庭,最后入狱服刑。其二,严密的监管制度。英国的全国煤矿委员会还制定了完整的“巡视员”制度。每个煤矿都有一名政府安全巡视员对安全法规的落实等进行监管。政府还向矿区派遣环境巡视员,后者对所在矿区煤矿的粉尘、排水、噪音、矸石以及交通进行管理。一旦巡视员认为某一煤矿有潜在的安全问题,或对矿区的环境造成危害,他们有权勒令煤矿停业整顿。第三,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一些民间机构对煤矿的监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一个公司每年出版一本英国煤矿指南,详细描述英国煤矿的现状,还专门把政府负责安全和环境的部门和官员的名字、电话等一一列出,以便公众有效“监管”。反观我们国内,上至国务院下到基层单位,不是不重视矿厂安全安监部门升格了,安全生产投入加大了,而政策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红头文件接连下发,安监总局局长的眼睛紧盯着各地的煤矿整治,不断怒斥和质问黑心矿主,可惊天矿难,却屡屡发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从英国煤矿“零死亡率”管理制度中,来查找国内矿厂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以完善国内极其脆弱的管理体系。否则,换来的只能是安全工作的一纸空文和矿难悲剧的频频上演。李勇点评治理矿难频发可借鉴美国经验事件23日上午,国务院调查组针对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瓦斯事故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据新华网报道,任此次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的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说,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事发矿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调查组: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是一起责任事故中广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称,该矿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管理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采掘工作面各处多达30多个,夜班下井人数500多人,白班超过1000多人,表现出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李勇作如下李勇:矿难发生以后,及时的弄清矿难原因,总结血的教训,追究相关责任人十分必要,但是应该从更高的制度层面来解决问题,同为产煤大国的美国,它治理煤矿矿难的经验,或许给我们一些启示。美国现在的采矿业,它的死亡率是排在各行业死亡率前十名之外,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行业,但是在100年以前,也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也是矿难频发,每年的死亡人数都达到1000以上,最厉害的一次是1902年在西弗吉尼亚的矿难死了326人。美国用什么方法治理矿难频发呢?他主要运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严刑峻法,用铁腕来抓安全生产,1977年出台的联邦矿业安全与健康法案,对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追究非常严厉,联邦政府动则就受到联邦政府的刑事追诉。第二点是制度上防止利益同盟的形成,煤矿安全与卫生办公室这是主管全国煤矿安全的,它是一个联邦的机构,下设办公室派驻各地,与矿主没有关系,与各州各地都没有从属关系。而且规定,在某个地方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派驻当地的安全检察员是不能参加调查的。第三点,就是发挥工会的作用,大概是在19世纪末,他们的两个矿业工会,最后变成一个全国性的矿业工会,它的弹劾能力特别强,他有自己的安全员,发现了矿井下有安全隐患,他可以阻止矿工下井,而且他可以在赔偿问题上替矿工做主,单个的矿工在矿主面前绝对是弱势群体,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都是一个道理,因为资本家他有钱。这个工会的作用很大,第一可以安全方面提前堵住漏洞,因为人对自己的安全是最关注的,而且工人对自己的主业是最熟悉的,所以工会是很重要的,第二是他在跟矿主谈判的时候他的能力非常强,他有舆论的、法律的各方面的手段,弄不好矿主不但要赔钱,而且要身败名裂。德国咋就没矿难呢笔者今年初访问过德国北部的伊本布伦煤矿。伊本布伦煤矿是一个无烟煤矿,有矿工两千多人,每年生产170万吨高级无烟煤。这里有欧洲最深的矿井,深入地下将近1500米。与国内的矿山不时传出令人揪心的消息相比,德国的煤矿却鲜有事故发生。伊本布伦煤矿是其一个缩影。笔者感到,在欧洲大陆最深处的井下之行,像是一次闲庭信步。下井之前,安全装备的穿戴就花了将近10分钟。矿工服、安全帽、探照灯、氧气袋,一个都不能少,最后每个人还要在腰间皮带上扣上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发射器。陪同的阿豪斯先生解释,发射器的信号跟总部控制中心相连,矿工在地下出现危险的时候,控制中心会立即知道他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并立即采取措施。笔者酝酿很久的想法拍摄德国井下工作的场景落了空。矿山的安全控制人员说,为了保障安全,电池未经过严密的安全检查不能进入井下。他说,只有德国最高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才可以发放这种许可,但是核查的时间会长达数周。进入到深深的井下,笔者首先看到了宽敞坚固的巷道。巷道壁由密密麻麻的粗钢条和水泥层固定。巷道两侧每隔10米左右装有日光灯,能见度很高。阿豪斯介绍说,矿山安全监测人员随时在井下检查。在巷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装有记录安全检查结果的公告牌。上面有当天检测的瓦斯浓度等数据,后面有安检人员的签名。就在笔者跟矿山陪同人员下井的同时,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士一同进入井下。笔者一打听,原来她是德国国家安全生产检查部门的,这次是来进行一次预先没有通知的安全检查。阿豪斯说,这种检查不定期进行。除了矿山自身以及德国国家安全生产部门检查之外,德国煤矿安全生产检查还有一道保险。那就是,矿工们投保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也有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会不定期派员到井下进行巡查。如果矿山的安全生产措施有不足,他们会提出改进意见。瓦斯爆炸制造了国内的许多矿难,然而在德国的煤矿里,这种带着灾难意味的气体,不仅不会造成安全问题,反倒被利用了起来。在巷道的一处,笔者看到几个矿工正在操作一个瓦斯吸收装置。他们介绍说,这个装置延伸到了煤层深处300米的地方,要用4天的时间把附近区域的瓦斯吸收干净,之后才可以开始采煤。阿豪斯说,所有瓦斯通过巨大的管道通向地表。95的瓦斯能被有效利用。阿豪斯说,万一发生瓦斯爆炸,矿工随身携带的氧气袋就会派上用场。另外,在巷道的每隔25米处,还有数量充足的强氧气呼吸装置。阿豪斯介绍了巷道内的灭火装备。除了常规的灭火器之外,在巷道的顶端,每隔数10米还悬挂着许多装满水的塑料篮状物体。阿豪斯说,万一发生爆炸引起火灾的时候,这些装置会被击碎,储存的水会帮助阻止火势蔓延。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矿山装有一个因安全数据超标而会自动断电的系统。比如,瓦斯浓度警戒线为1.5,当浓度到了这一警戒线时,所有矿山的用电会自动脱闸,工作中断。不仅瓦斯超标会如此,就是井下新鲜空气浓度不达标,系统也会自动“罢工”。地下跟地面监控中心保持着畅通的联系。走在巷道里,不时清晰听到从监控中心传来的指令。在监控中心参观时发现,所有监控人员的眼睛都没有离开过面前的电脑或者是电视屏幕。阿豪斯说,地下发生事故的时候,矿山通讯系统会立即把情况报告到监控中心,所有相关的处理人员都会迅速赶到现场。阿豪斯说,这里没有不经系统培训就进入矿山工作的矿工。所有矿工都必须经过至少3年的矿业学校以及矿山实际工作的培训。在正式成为矿山职工之前,必须通过矿山组织的集中的安全生产培训。在工作中,他们还要定期进行培训。长期没有安全事故的矿工还会获得相应的工资增长。种种措施,使得矿工们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矿山经理斯奇格蒂先生说,在伊本布伦煤矿里,“安全”两个字是“大写”的。这个煤矿最近一次大事故发生在5年前,有1名矿工死亡,但原因只是自己操作不当。充分的安全保障,也让伊本布伦煤矿的工人们没有安全的顾虑。笔者跟井下的矿工攀谈时,感觉到他们轻松的心态。问他们是否感到井下工作不安全,他们的回答一概都是否定。这里的矿工们福利也很好,比如,矿山要每年出钱给矿工们做全身体检。(综述:南非矿山安全管理值得借鉴综述:南非矿山安全管理值得借鉴 新华社记者李建民世界著名的矿业大国南非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曾经历过严峻的矿山安全形势,当时每年矿井事故死亡人数都在千人以上。通过长期的严格依法治理安全隐患和大量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矿山安保水平,如今南非在矿山安全管理、安全设备技术开发、矿井救援、瓦斯抑爆、百万吨死亡率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1987年南非组织专家对煤矿矿难的性质、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制订了控制煤矿事故发生的措施:一是对煤矿安全管理立法,依法管理煤矿安全;二是建立煤矿瓦斯治理实验室,对煤矿瓦斯进行研究和探索,加大瓦斯监控力度,制订治理瓦斯的规程和措施,强制煤矿企业严格执行;三是强化煤矿矿工的培训,提高素质,增强遵章守纪的意识;四是加大对煤矿的投入,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开采技术,大幅度提高煤矿开采的机械化程度,尽量减少井下从业人员;五是提高死亡人员的补偿标准,使矿主意识到发生事故赔不起。南非煤矿事故死亡一人,补偿标准30万兰特,当时币值相当于我国人民币45万元左右。目前南非矿井开采深度接近5000米,在开采技术的经济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生命保障系统和地下矿石处理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其矿山救援体系、救援装备系统、矿用安全器材的设计与材料运用等均居世界先进水平。南非在矿山安全设备的研制上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南非研制的高精度瓦斯分析仪、被困人员定位仪、井下救援通讯系统以及阻燃气体灭火系统、井下紧急呼吸机、便携式自救器等一系列矿井安全及救援产品均获国际上广泛好评。南非1996年通过的矿山健康与安全法和2002年通过的矿山与石油资源开发法是两部比较完善的法令,在许多方面值得世界同行借鉴。此外,南非矿产能源部规定,全国所有煤矿在距离每个工作面不超过750米的地方必须建立安全庇护所。在有编号的安全庇护所里,配有通风设备、救援电话、备用自救器和饮用水。在发生瓦斯爆炸、火灾以及其他事故时,矿工可以通过逃生指示装置的指引,在便携式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时间内撤离到最近的安全庇护所,关上密封门,然后用电话向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