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doc_第1页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doc_第2页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doc_第3页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东汉末年著名军阀的名字;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国时间、国号和都城。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影响;诸葛亮的外交政策。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复述,提高学生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复述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分析及三国鼎立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曹操等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及方法。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正确认识一个人的品质与成败的关系。 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把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第一标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难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影响及三国的关系。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课件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同时缓缓出现歌词。学生谈论三国,引出课题。课件显示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新课:师:东汉末年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腐朽的东汉政权无力镇压,便号召各地豪强地主组织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 课件显示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师: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在各支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是哪两支呢?学生回答。 课件显示 曹操画像师:军阀们为扩张势力,彼此争战。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对当时战争造成的社会残破景象的生动描写。公元200年,袁绍发动了对曹操的进攻。官渡之战爆发了。 课件显示 “200年官渡之战”师:下面,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官渡之战示意图,结合教材和你们课前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官渡之战的精彩过程。 课件显示 官渡之战示意图 (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演示课件,或者由学生边讲述边自行演示课件。) 课件显示 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师:(视学生讲述情况进行补充、修正和点评。)那么,下面请大家结合书上第81页的小字内容和旁边的阅读材料思考并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呢? 课件显示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学生讨论。官渡之战后,曹操又用几年的时间肃清袁军的残余势力,到207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打了胜仗的曹操可以说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留下一首豪情满怀的诗龟虽寿。 课件显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全班齐读)师:曹操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3岁了,那么他还有什么“壮心”呢?生:南下统一全国。师:对!这时,南方主要的势力是刘备和孙权。孙权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刘备依附于荆州的刘表,但他不甘寄人篱下,思贤若渴,在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了在隆中草屋隐居的诸葛亮,并接受了这位年仅27岁的诸葛亮为他设计的战略思想占据荆州、益州,联吴抗曹。第二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下面,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赤壁之战形势图,并结合书上第82页到83页的小字内容,给大家讲解一下战争的过程。课件显示 赤壁之战形势图 课件显示问题生:讨论3分钟,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师: 总结学生的发言。 课件显示 曹操:骄傲轻敌;官兵不习水战 孙权、刘备:结成连盟;采用火攻;利用地理条件师: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先据有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后又进入益州。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实际形成。 课件显示 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 (“实际”两字用红色突显,便于和后面的“正式”形成区别开来。)师: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呢?下面请大家看书上第83页到84页的内容,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并思考刚才的问题。 (学生画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老师巡视。)生:(展示自己所画的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师:大家画得都很不错,那么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 三国建立的图表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三国开始于220年曹丕建立魏,正式形式于229年孙权建立吴。(课件显示 三国鼎立图)那么,曹操到底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呢?生:不是!师:对!曹操应该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这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谈论一下自己是如何认识曹操这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的。 课件显示 你怎样评价曹操?生:(各抒己见,可以利用争议性的评价形成冲突展开小的辩论,视课堂情况而定。)师:。那么,下面大家请看大屏幕,看下鲁迅先生对曹操的一个评价是怎样的。 课件显示 (鲁迅对曹操的评价)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尽管刘备都已经破落到织席贩鞋的地步,但因为他是皇族后代,再高举兴复汉室的旗帜,罗贯中就对他和他的下属大加美化,而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曹操就成了戏曲舞台上的白脸奸臣。所以正如我们新课开始的时候说的一样,小说和历史是有差别的,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的!对曹操的评论我们就暂且谈到这里。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蜀、吴三国之间还战争不断,孙刘两国为争夺荆州进行了彝陵之战,结果刘备大败,彻底丢掉了荆州地区。在魏、蜀、吴三国中,魏的实力最强,吴次之,蜀最弱。吴、蜀两国一直奉行联合抗魏的方针。三国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下面就请大家看书上84到85页的小字内容,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体验一下做老师的感觉,结合大屏幕上给出的内容给大家讲授一下魏、蜀、吴的关系。课件显示 (三国关系示意图,并留出空白以便小老师叫学生回答。)生:(小老师到讲台前给大家讲授。)师:非常感谢这位小老师的精彩讲述。我们可以从三国之间的关系,不难总结出诸葛亮的外交策略。那么,用一句话表述是什么呢? 课件显示 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的外交策略生:联吴制魏保蜀。 课件显示 联吴制魏保蜀师:三国关系的实质就是相互利用和相互牵制。正因为这种关系才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维持。那么,这样的局面将维持到何时又是怎样结束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分解”。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的新课就到此结束。下面请一位同学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来总结一下本课的内容。 课件显示 (本课的知识框架)生:(总结本课内容)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混战的结果。官渡之战使曹操打败了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使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三国的相继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