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 5XXXX 20XX声屏障结构技术规范Standard for the noise barrier structure20XX XX XX 发布 20XX XX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屏障结构技术规范Standard for the noise barrier structureGB/T 5XXXX -20XX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XX年XX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计划)出版社20XX 北 京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XX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保养与检测,以及相关附录。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地址:上海市东方路3447号,邮编:200125)本标准(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鲲鹏建设集团本标准(规范)参编单位:同济大学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设钢结构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华帅特塑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奥格化工有限公司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周 良 毛晨阳 闫兴非 李方元 袁地宝 顾林华 朱大勇 陈兆林王达磊 邱廷琦 陈科勇 杜 梅 刘学科 刘志文 郭红锋 彭若龙 黄 伟 关炜炜 叶 渊 韦 勇 彭翰泽目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基本规定54 材料65 设计125.1 一般规定125.2 结构设计125.3 构造设计176 施工206.1 一般规定206.2 基础及混凝土结构206.3 金属声屏障226.4 安装277 验收318 维护保养和检测338.1 一般规定338.2 巡查和检查338.4 安全检测34附录A 声屏障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项目37附录B 声屏障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38附录C 声屏障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39本规范用词说明45引用标准目录46附: 条文说明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Basic requirements.54 Material .65 Design .125.1 General requirements.125.2 Structure design .125.3 Constructive design .176 Construction .206.1 General requirements.206.2 Foundation and concrete structure.206.3 Streel barriar.226.4 Construction.277 Acceptance criteria.318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338.1 General requirements.338.2 Quality inspection .338.3 Safty inspection .34Appendix A The safety and function inspection testing items 37Appendix B The visual quality check items38Appendix C The Subentry engineering inspection record3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45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9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1 总则1.0.1为规范声屏障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测,保障声屏障设施的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以及时速低于250km/h的铁路用声屏障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测。1.0.3声屏障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声屏障 noise barrier安装于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配以吸声和隔声材料组成的一种声学障板。2.1.2 声屏障结构 noise barrier structure由包括基础、立柱等支撑构件以及屏体共同构造的结构。2.1.3 声屏障声学构件 acoustic elements of noise barrier声屏障中起隔声及/或吸声等作用的单元。2.1.4 吸声屏 sound-absorbing barrier component由吸声材料组成的,具有吸声效果的声屏障屏体。2.1.5 隔声屏 noise barrier component由隔声材料组成的,具有隔声效果的声屏障屏体。2.1.6 通透隔声屏 transparent noise barrier component由隔声材料组成的,具有隔声效果的通透声屏障屏体。2.1.7 车致风压荷载 wind load by vehicle 由于汽车或列车经过声屏障单元附近,导致声屏障结构表面产生的脉动荷载压力。2.1.8 抗风性能 wind load resistance performance在车致风压与自然风压共同的作用下,声屏障构件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损坏(如:裂缝、面板破损、局部屈服、粘结失灵等)及五金件松动等功能障碍的能力。2.1.9 抗冲击性能 impact resistance 声屏障结构受外界冲击作用下不发生结构整体脆性破坏的能力。2.1.10 热浸镀锌 hot-dip galvanizing将经过前处理的钢制件浸入熔融的锌浴中,在其表面形成锌镀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2.1.11 涂层 coatinga)对构件表面进行高分子粉末静电喷涂,经中、高温度烘烤,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涂层;b)在大气环境下,对构件表面重防腐蚀涂料涂装,使其表面形成配套涂层。 2.1.12 整体式声屏障 integrated noise barrier吸声屏或隔声屏与支撑框架集成一体的结构形式。2.1.13 柱板式声屏障 plate noise barrier with column一种先安装立柱,再将板式吸声屏或隔声屏与立柱固定的声屏障结构形式。2.1.14 声屏障立柱 column of noise barrier柱板式声屏障结构中单元划分中的支撑柱,用于固定吸声屏或隔声屏。2.1.15 声屏障上、下罩板 top and bottom shell of noise barrier声屏障单元中分别固定于相邻立柱顶部和下部用来覆盖吸声屏或隔声屏的盖板。2.1.16 声屏障吸声帽 sound-absorbing cap of noise barrier布置于声屏障顶部用来增强吸声的装置。2.1.17 防坠落装置 preventing downfall device为避免声屏障上罩板、吸声帽或屏体坠落而安装于声屏障结构上的装置。2.1.18 弹簧卡件 swing wedge用于减小声屏障结构的振动,提高其在脉动力作用下的疲劳性能的装置。2.1.19 雨水导流板 rain guide plate安装在屏体下部用于将屏体表面雨水导入到桥面或路面的装置。2.1.20 摆动楔 swing wedge用于减小声屏障结构的振动,提高其在脉动力作用下的疲劳性能的装置。2.2 符号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钢材强度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永久荷载标准值;可变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C混凝土强度等级。3 基本规定3.0.1 新建交通线路在结构设计阶段,应结合沿线所需设置声屏障的形式和荷载进行设计。3.0.2 声屏障的结构应安全合理,方便安装、维护和保养,同时应满足经济和美观要求。3.0.3 声屏障结构形式对屏体吸隔声的影响应满足降噪标准。3.0.4 声屏障结构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应与现有设施有机衔接,不应对交通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3.0.5 声屏障位于电力设施附近时,除应符合安全距离规定外,还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3.0.6 声屏障屏体及构件的表面防腐处理应满足防雨、防潮、防霉、防眩的要求,并应满足所在区域自然条件下的耐久性要求。3.0.7 声屏障主体受力结构用材料的防火等级宜高于声学构件的防火等级。3.0.8 声屏障应定期开展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应定期对声屏障结构的安全进行检查和检测。3.0.9 声屏障宜设置防雷接地装置。3.0.10 声屏障屏体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20年,立柱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0年,基础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50年。4 材料4.0.1声屏障基础及钢筋、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2 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钢筋混凝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3 预埋件钢板材料应采用Q235B及以上钢材。以拉压为主的螺栓可采用普通螺栓,以剪切、摩擦为主的应采用高强螺栓,螺栓等级应高于8.8级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0.2 声屏障立柱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立柱各构件的材质应采用Q235B或以上钢材,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及国家其他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宜采用热轧或高频焊接的H型钢,其质量应满足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或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137)的规定。2 立柱焊接所使用的焊接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其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应与主体金属的力学性能相适应;2)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所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其焊丝的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和焊剂的硫、磷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3)CO2气体保护焊用的焊丝,其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3 立柱等支撑构件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30。4.0.3 声屏障屏体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采用混凝土作为声屏障结构材料的非金属声屏障,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2 吸声屏体采用的冷轧镀锌钢板的力学性能和镀层厚度,以及采用的铝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其他有关规定。3 通透隔声屏宜采用高分子板材,在城市高架等人群密集区不宜采用夹胶玻璃。其中高分子板材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弹性模量不应低于3100 MPa(保证值),拉伸强度应不低于70 MPa(保证值),透光率不应低于90%(保证值),所使用透明材料应通过与使用寿命相当的第4.0.6条中相关耐久性试验验证。4 脆性透明材料在不影响交通安全情况下宜内置加筋条,在城市高架、跨线桥等人群密集区应内置加筋条。5通透隔声屏采用的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6通透隔声屏采用的窗框(或窗扇)主型材及其增强型钢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7 屏体吸声材料宜采用聚酯纤维板、三聚氰胺板、发泡陶瓷、泡沫铝等,不宜采用岩棉、玻璃棉等户外耐久性差、对人体有危害的材料。8有防水要求的声屏障应在声屏障结构内应设计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的憎水性不应低于80%,试验方案按绝热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GB/T 10299规定的方法进行,并应满足相应的防火等级要求,且不影响吸声屏体的吸声性能。9透明隔声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路和市政声屏障透明高分子隔声材料的性能指标宜满足表4.0.3-1和表4.0.3-2要求。表4.0.3-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亚克力板性能指标序号项 目指 标检验标准无色有色1拉伸强度(MPa)7070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GB/T 71342拉伸断裂应变()443拉伸弹性模量(MPa)310031004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111811185最高使用温度 70606维卡软化温度 1001007加热时尺寸变化(收缩)(%)2.52.58总透光率 90-9420nm透光率(厚度3mm)(%)氙弧灯照射前90-氙弧灯照射6000h以后88-10计权隔声量 dB2525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11弯曲强度(MPa)90.2-12燃烧性能等级E-13线性膨胀系数-6.6610-514密度(g/cm3)1.18415弯曲弹性模量(MPa)3620-表4.0.3-2 聚碳酸酯树脂PC耐力板材料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洛氏硬度R11931172拉伸强度MPa803压缩强度MPa804屈服弯曲强度MPa955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506IZOD冲击强度J/m7807热变形温度1308比热103J/kgk1.179断裂伸长率%9010线膨胀系数10-5/6.711热传导率W/m2k0.1912折射指数(雾度)1.581.6013全光线透过率%808614黄变指数(3年)%315共挤UV层厚度m不小于设计值16密度 g/cm31.2017弯曲弹性模量Mpa240018拉伸弹性模量Mpa220019弯曲强度Mpa6020邵氏硬度HA8021紫外线透过率22)高铁、城际、轻轨等轨道交通声屏障应采用具有防撞击、防破损保护措施及防鸟撞标志的加筋亚克力板,性能应满足铁路声屏障声学构件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TB/T 3122中要求。4.0.4 声屏障附件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声屏障使用的紧固件应有防腐措施,防腐寿命不应低于15年,紧固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2 化学锚栓的机械性能、化学锚栓锚固胶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预埋件和化学螺栓使用寿命不应低于25年。3 连接用螺栓如采用高强螺栓,材质及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螺栓等金属连接件宜进行热镀锌处理。4 声屏障采用的弹簧卡件,宜采用经过热处理的65Mn钢,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5 上盖板和下封板所采用的冷轧镀锌钢板、铝合金板的力学性能和镀层厚度应符合本规范4.0.3 第1款的规定要求。6 防坠落装置采用的圆股钢丝绳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7通透隔声屏所采用的其它五金配件、附件及其密封胶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4.0.5 橡胶制品应符合下列规定:各类声屏障结构中使用的橡胶宜选用三元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表4.0.5规定;若选用其他橡胶,性能指标不应低于上述两种橡胶的指标。表4.0.5 声屏障用橡胶性能指标序号项 目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1硬度(IRHD)5555552拉伸强度(MPa)14153扯断伸长率(%)3003504脆性温度(C)-60-605恒定压缩永久变形(20C 24h,%)20206耐臭氧老化200pphm,20%伸长,40C96h无龟裂无龟裂7热空气老化试验条件(Cxh)70C96h70C96h拉伸强度降低率(%)1515扯断伸长率降低率(%)3030硬度变化(IRHD)0100108耐水性增重率(室温13h)%449耐油污性膨胀率(一号机油,室温70h)%454510撕裂强度(kN/m)30304.0.6 其他外露构件的防腐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ISO12944-2中C3以上(C3、C4、C5与C5-M)腐蚀环境进行防腐设置。2公路和市政声屏障钢构件防腐蚀标准不应低于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要求(GB/T 18226-2000)或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中C3以上大气腐蚀种类对于涂装体系和防腐蚀材料的品种、厚度的要求。3铁路声屏障钢构件防腐蚀标准不应低于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中第六涂装体系的要求,并满足铁路声屏障声学构件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TB/T 3122)中关于防腐蚀性能的要求。4.0.7 声屏障各部分耐久性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镀锌构件的锌层均匀性试验应按隔离栅技术条件(JT/T374)规定完成后表面均匀,应无金属铜的红色沉积物。2 涂层附着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满足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0)或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规定试验后附着力达到1级,或按照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5210)规定试验后涂层体系附着力不小于5MPa。 3 涂层构件耐盐雾性试验应按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1771)规定试验时间3000h后,涂层应无起泡、剥离、生锈现象。4 涂层构件耐候性试验应按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1865)规定试验3000h后,涂层不允许产生裂纹、破损现象。5 涂层构件耐化学品试验应按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9274)规定试验72小时后,涂层应无起泡、剥离现象。5 设计5.1 一般规定5.1.1声屏障结构的设计在满足美学设计要求的同时应避免声屏障结构表面存在影响行车安全的眩光。5.1.2 声屏障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安全性能的要求,并应具有抗冲击、防腐、防振和抵抗风、雨、雪、雹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5.1.3路基声屏障高度超过5m时,应对道路基础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专门验算;安装在桥梁上的声屏障,当其顶端至桥面的高度超过4.5m时,应对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专门验算。5.1.4声屏障安装位置不应侵入相应的交通限界,且不得影响行车视距。铁路用声屏障不透明部分不宜超过车窗下沿,特殊地段声屏障高度超过时宜采用透明材料。5.1.5 当立柱安装间距大于设计标准跨度时,其立柱及屏体的强度、刚度及其稳定应作专项计算与设计。5.1.6声屏障结构的耐候性能、抗腐蚀能力应符合相应钢构件防腐技术规范的规定。5.2 结构设计5.2.1 声屏障结构设计应考虑声屏障结构自重、风荷载、雪荷载、车致脉动荷载以及其他荷载;声屏障的设计荷载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作用的荷载进行组合,并应按最不利条件进行设计,荷载组合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5.2.2 声屏障的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5.2.3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5.2.3)式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声屏障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取1.0;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应按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5.2.4 荷载基本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从下列荷载组合值中取用最不利效应值: (5.2.4-1) 第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按第个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第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为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为各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1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5.2.4-2)2偶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5.2.4-3)式中: 按偶然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第一个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第个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2) 用于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5.2.4-4)5.2.5 结构自重(包括结构附加重力)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的重力密度计算确定。声屏障结构常用材料的重力密度可按表5.2.5来取值。表5.2.5 声屏障常用材料的重力密度材料种类重力密度(kN/m3)材料种类重力密度(kN/m3)钢、铸钢78.5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25.026.0铸铁72.5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24.0铝合金26.727.7浆砌块石或石料24.025.0木材0.20.8浆砌片石23.0聚碳酸酯树脂PC耐力板12.0玻璃25.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亚克力板12.0-5.2.6 风荷载(1)作用在声屏障上的水平侧向风荷载宜按下式计算: (5.2.6)式中: 作用在声屏障结构上的风压(kN/m2)。 高度处的阵风系数,按表5.2.6-1取值; 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8.3.1取值;对于墙式声屏障建议取。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表5.2.6-2取值;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C.5重现期为50年的值采用。表5.2.6-1 阵风系数离地面高度(m)地面粗糙度类别ABCD51.651.702.052.40101.601.702.052.40151.571.662.052.40201.551.631.992.40301.531.591.902.40401.511.571.852.29501.491.551.812.20601.481.541.782.14701.481.521.752.09801.471.511.732.04901.461.501.712.01注: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及D四类:A类指近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表5.2.6-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地面粗糙度类别ABCD51.091.000.650.51101.281.000.650.51151.421.130.650.51201.521.230.740.51301.671.390.880.51401.791.521.000.60501.891.621.100.69601.971.711.200.77702.051.791.280.84802.121.871.360.91902.181.931.430.98注:当高度大于90米时,建议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8.2.1取值。(2)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可分别取为0.6、0.4和0.0。5.2.7 雪荷载 当声屏障结构有积雪存在的可能性时,应按下列规定考虑雪荷载的效应。(1)声屏障水平投影面上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5.2-7)式中: 雪荷载标准值(kN/m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基本雪压(kN/m2)。(2)基本雪压重现期为50年,全国各城市的基本雪压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C中表E.5取值。(3)山区的雪荷载应通过实际调查后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当地邻近空旷平坦地面的雪荷载值乘以系数1.2采用。(4)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0.7;频遇值系数可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按雪荷载分区I、II和III的不同,分别取0.5、0.2和0;雪荷载分区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C.5或附图E 6.2的规定采用。(5)声屏障顶面积雪分布系数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形式,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7.2.1采用。(6)声屏障承重构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 1)声屏障定面板和局部加劲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 2)声屏障顶板承重结构应分别按全跨积雪的均匀分布、不均匀分布和半跨积雪的均匀分布按最不利情况采用; 3)声屏障结构承重框架和柱可按全跨积雪的均匀分布情况采用。5.2.8 车致风压荷载应满足下列规定:风压动态荷载应满足结构动力学验算规定,相应的动力学验算的内容包括:(1)单元板和立柱的挠度限值;(2)声屏障系统的固有频率;(3)声屏障系统的疲劳检算。5.2.9 声屏障地基基础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声屏障基础应与路基基础或下部结构协调设计。路基专业设计进行基础处理时应考虑声屏障基础的设置条件,声屏障基础设计时也应考虑路基专业的基础处理方式。5.2.10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进行承载力验算,必要时还应进行结构的抗倾覆、抗滑移及变形验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5.2.11 声屏障立柱与防撞墙等构筑物的连接,其安全性应取不低于正常内力2.0倍的作用值进行验算。5.2.12 通透隔声屏的窗框、窗扇规格应根据抗风压强度、挠度的计算结果选用。5.2.13 通透隔声屏窗框焊接角的最小破坏力的设计值不应小于2000N;窗扇焊接角的最小破坏力的设计值不应小于2500N。5.2.14通透隔声屏的五金配件承载能力应与窗扇重量和抗风压要求相匹配。5.2.15 在风荷载的标准值作用下,结构抗风压性能应满足如下规定:1 立柱的顶点水平位移值不应大于H/100(H为声屏障构件最大自由长度,下同);残余变形不应超过H/500。2 金属屏体的跨中位移值不应大于L/600(L为屏体长度);3 通透隔声屏窗框(或窗扇)的跨中位移值不应大于L/250,且不大于10mm(L为窗框、窗扇受力杆件长度)。5.3 构造设计5.3.1道路沿线声屏障的长度大于1000m时,高铁声屏障长度大于500m时,路侧应设置疏散和检修用出口或安全门,疏散出口或安全门的间距不大于300m。疏散出口应为可启闭的隔声门扇,出口或安全门的设置不应影响结构受力或安全特性。当设置的全封闭声屏障长度大于500m时,声屏障顶部应设置通风装置。5.3.2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或导墙应每间隔30m设置伸缩缝。5.3.3 混凝土导墙或防撞墙伸缩缝处的声屏障,应满足结构的伸缩量。5.3.4 声屏障应设置伸缩缝,并必须作密封处理;桥梁声屏障应考虑摆动楔、阶梯形连接的密封方式;桥梁声屏障的伸缩缝应设置在梁的接缝处。5.3.5道路变化段与匝道段(斜坡)的声屏障的屏体应作专项设计;主线和上匝道交汇处的声屏障应采用透明屏体。5.3.6 声屏障的屏体应设置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的钢丝绳外径不应小于4mm,钢丝绳应留有0.5m的安全余量。5.3.7 应对有大型货车通过的桥梁弯道段声屏障的安装形式作专项设计。路灯杆和接电箱处的声屏障应保证平滑连接,否则应特殊设计。5.3.8 通透隔声屏的单片玻璃厚度应大于4 mm,夹层玻璃的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表5.3.8的规定。表5.3.8 四边支承夹层玻璃最大许用面积(m2)风荷载标准值(kPa)夹层玻璃总厚度(mm)胶片厚度0.38胶片厚度0.768.3810.3812.388.7610.7612.761.254.355.927.684.636.248.031.503.624.936.403.855.206.691.753.104.225.483.314.455.742.002.723.704.802.873.905.025.3.9 高铁、城际、轻轨等轨道交通声屏障的通透隔声屏应采用具有防撞击、防破损保护措施及防鸟撞标志的加筋亚克力板,其最小厚度满足表5.3.9的要求:表5.3.9 轨道交通声屏障采用加筋亚克力板时的最小厚度(mm)序号应用领域最小厚度(mm)1设计时速200250km铁路202设计时速100200km铁路153设计时速100km以下铁路124公路、市政及民用领域105.3.10 采用冷轧镀锌钢板制作的屏体,其框架及龙骨的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0 mm。5.3.11 通透隔声屏所采用的铝合金框架主型材截面的最小实测壁厚,不应小于1.4mm;采用的塑钢框架主型材截面最小实测壁厚,不应小于2.5mm,其内设增强型钢的最小壁厚不应小于1.5mm。增强型钢应以螺钉与型材紧固,其紧固螺钉不得少于3个,紧固间距不应大于300mm。5.3.12屏体及其与立柱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安装在立柱型腔内的金属屏体,应具有缓解振动、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缩胀的结构构造,应采用弹簧卡(或橡胶垫)的顶紧的构造形式,不应采用螺栓(或自攻螺钉)直接与立柱连接固定形式。2在高架桥及人群密集区、轨道交通、铁路禁止采用弹簧卡扣进行紧固。3各类高分子板材制作的通透隔声屏与框架的固定应采用嵌入安装法,不应采用自攻螺钉固定。4屏体在立柱内应有足够的嵌入长度,当屏体一端与立柱腹板内壁贴合时,另一端在立柱内的嵌入长度不应小于25mm。5 通透隔声屏窗框、窗扇所采用的五金件及附件,应采用不锈钢螺钉与窗框、窗扇的内衬增强型钢固定。窗扇锁紧装置(插销)应具有顶紧窗框功能。6吸声屏弹簧卡应以不锈钢螺栓或螺钉与屏体固定,不宜采用抽芯铝铆钉进行固定。通透隔声屏体的弹簧卡应与铝合金(或塑钢)屏框的内衬增强型钢做可靠固定。7吸声屏屏体均应设置泄水孔和雨水导流板。8封闭式声屏障所采用的连接螺栓应采用自锁防松动螺母。5.3.13立柱、屏体等钢结构件整体防腐蚀涂层的设计防腐蚀寿命不应低于15年。5.3.14安装声屏障的防撞墙应满足声屏障支座的构造要求。防撞墙上部宽度不足200mm时,声屏障立柱支座应作专项设计以满足结构抗风要求。6 施工6.1 一般规定6.1.1 声屏障设施的基础及混凝土结构施工、立柱和屏体的制作安装,应符合本规范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6.1.2通透隔声屏窗框(窗扇)的制作,其铝合金框架的转角应采用专用角铝的连接形式,塑钢框架的转角应采用专用型钢或焊接连接形式。框架的转角不得采用抽芯铝铆钉铆固。6.1.3 桥梁声屏障的安装应与桥梁的预埋件相匹配,并符合桥梁专业的定位条件。6.1.4 根据综合接地要求,声屏障应利用结构钢筋或金属构件形成电气贯通,并与综合接结端子进行连接。6.1.5 声屏障在正式安装之前应结合公路声屏障材料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JT/T646)和下列规定基础上,进行结构构件的应力、应变测试。1 将声屏障试件水平方向安装固定两跨,在声屏障正面按规定重量分四级加载,第一、二级加载重量为总荷载的30%,第三、四级加载重量为总荷载的20%,使单位面积压力达到设计规定值。2 采用上述荷载测试构件不同部位应力应变值和位移量,测试部位包括:立柱根部、中部应力应变值;屏框中部(含窗框、扇)应力应变值、挠度值;立柱顶端位移值;锚固螺栓应力应变值,相关数值应满足设计规定值。6.2 基础及混凝土结构6.2.1 桩基应满足下列规定:1 预制桩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 成品桩进场时应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抽检比例应符合设计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 沉桩后应对桩基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比例及要求应符合设计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1的规定。表6.2.1 沉入桩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顺基础中心线方向40每根桩1用经纬仪测量2垂直基础中心线方向50每根桩13桩顶标高100每根桩1水准仪测量6.2.2 基槽开挖与土方回填应满足下列规定:1 基槽开挖的边坡尺寸应根据土质确定,并做好排水措施。2 开挖后的基坑应及时进行验槽,其质量应满足设计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对基槽进行回填、分层压实,回填土土质及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6.2.3 钢筋工程应满足下列规定:1 钢筋进场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抽检比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2 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 受力预埋件的钢筋应采用HRB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理论试题及和答案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道路工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
- 阿里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达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广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Python大模型基础与智能应用(微课版)课件第8章 BERT与机器学习模型融合微调案例
- 2025销售合同格式参考文本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高庄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无答案)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升方案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五)
- 委托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授权书
- 多功能报告厅设计
- 学校生活指导老师面试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