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首页)教材分析: 本章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是本教材当中极其重要的章节,也是护士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理论讲授需课6时,实训需课2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二、脉搏的评估及护理;三、呼吸的评估及护理;四、血压的评估及护理。通过理论讲解,举例临床例子,演示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让护生熟悉生命体征正常与否的判断,掌握异常生命体征的相关护理措施以及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本节的重点体温的正常范围、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上课过程结合案例、图片、表格等进行讲解,以及演示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难点则是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间歇热的概念,结合体温单的表格及临床的实例讲解这部分内容,最后在归纳总结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年级一年专业、层次护理专业授课类型理论课(新课)学时 1授课题目(章、节)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 第一节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教案的讨论与设计:1. 首先以案例及其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病例:王某,女,35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 院,体温在3940,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 1 以内, 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 王某发热呈何热型? 入院时的发热程度? 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2. 授课过程中结合习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3. 授课过程结合图片、表格讲解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发热分级、临床常见的4种热型2、掌握异常体温的护理措施3、熟悉体温过高的临床表现4、熟悉体温过低的临床分级及表现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复习导入:5分钟2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20分钟3体温过低的评估及护理:10分钟4. 总结:5分钟教学重点、难点:难点:临床常见的4种热型重点:发热的临床分级、异常体温的护理措施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随堂测试教学作业: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学生学习方法: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思维要随老师的讲解而动,适当做些课堂记录,课后及时复习、完成习题集相应的作业。课后记(包括教学目标的测评,教学反馈与矫正等)详见单元续页后(续页)教学过程: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第一节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复习导入:口腔温度的正常范围是多少?王某,女,35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 院,体温在3940,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 1 以内, 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 王某发热呈何热型? 入院时的发热程度? 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体温过高1.定义: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2.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37.537.9 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 超高热:41及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热约为406414,高达43则很少存活。3.临床表现:(1)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疲乏不适,有时伴寒战。升温方式:骤升指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如肺炎球菌导致的肺炎。渐升指体温在数小时内逐渐上升,数日内达高峰,如伤寒。护理特点:保暖为主(2)高热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热性面容(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增快(体温每增高1,心率增加1015次min);头痛、头晕甚至惊厥、谵妄、昏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口干、尿少。护理特点:采取物理或化学降温法。(3)退热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主要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偶然有脱水现象(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下降方式:骤降和渐降。骤降指体温在数小时内降至正常,如大叶性肺炎、疟疾;渐降指体温在数天内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护理特点:补充水分、电解质另外,发热还常有一些伴随症状,如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痛,皮疹等。4.发热的热型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伤寒、儿童肺结核等。(2)弛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在1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3)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很大,可能突然上升数次,又突然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有时还可能间隔数日不发热,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4)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5.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 39以下可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如加强通风、调整被盖,限制活动来使患者感觉舒适。39以上,采取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的方法。(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测体温每6小时1次,高热者每4小时1次,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呼吸、血压的变化及降温效果。记录液体出入量。(3)维持水电质、酸碱平衡:鼓励病人多饮水分,每日至少25003000ml,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4)补充营养: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要求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且能促进食欲,少量多餐。(5)休息:病人应减少活动,适当休息;高热患者应该绝对卧床休息。(6)预防并发症:保持病人清洁和舒适,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7)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尤其对于长期发热的患者,护士一定要注意其心理反应。(二)体温过低1.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当体温低于35时,称为体温不升。2.临床分级轻度:3235中度:3032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3.临床过程 皮肤苍白、口唇耳垂呈紫色、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4.护理措施(1)保暖措施。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以24左右为宜;新生儿置温箱中。给予毛毯、棉被、热水袋、电热毯等。给予温热饮料。(2)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至少每小时一次,直到体温回复至正常且稳定。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3)病因治疗: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4)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随堂测试题】1.以口温为标准,高热的范围是( )A 38.039.0B 38.139.9C 39.039.9D 39.040.9E 39.041.02.高热持续期的特点( )A 产热等于散热B 产热持续增加C 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D 散热持续减少E 产热、散热均减少3.体温高低不一,24h内温度差大于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水平以上的热型为( ) A 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E 波浪热4.流行性感冒呈( ) A 弛张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流分析考试及答案
- 儿科试题及答案
- 批判现实主义科学课件
- 扭矩扳手检定规程课件
- 2025年高级钳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旧厂房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苏州项目)
- 厦门辅警考试题库
- 情景交际引荐与介绍课件
- 数学考试销售题库及答案
- 恐龙绘画课件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主题班会课件
- GB/T 22080-2025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储能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标)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 山地旅馆案例分析
-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口算练习
- 物业公司员工绩效考核表
- SAP BASIS 日常维护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