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详案(省优质课).doc_第1页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详案(省优质课).doc_第2页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详案(省优质课).doc_第3页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详案(省优质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设计青岛二中 张新江教学过程:上课!同学们好!(缓和紧张气氛,师生互动)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以艺术(提前了解)见长,很活跃,修养很高。很高兴能和咱们班的同学一起来欣赏美术作品!希望大家踊跃发言、积极表现,展现个人风采和魅力!一、导课(58分钟)精彩美术作品,往往是以多元的视角、丰富的内涵令观赏者产生无限遐想,同学们一定见过许多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对它们有不同的喜好。下面有八幅作品,你能否谈谈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强化、加重语气)学生:(4名)简要回答,并说明理由。(开放性设计,发散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喜欢雕塑说明对西方造型有兴趣;喜欢齐白石像地说明对中国画有一定素养可能有的同学还有其他的见解,后面还有机会。教师:刚才这些作品有的出自画家之手,有的来自民间艺人,但均为人物题材,体现艺术家对人自身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中西方的艺术家是怎样表现人的!首先请大家来看两幅作品。朝元图和最后的审判(稍作解释)同学们能谈谈两幅由那些相似与不同之处?找的越有细节越好!学生思考回答:线条、真实感、空间区别(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兴趣,目的在于导入正题)。教师:通过比较,中西人物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不同?那么,刚才有的同学留露出比较偏爱西方绘画,也有的喜欢中国绘画,今天通过我们的欣赏课,我相信我们大家会对中西绘画有个比较全面认识!二、新授课题:第三课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一、中西方人物造型手段在绘画上的不同(8分钟)教师:首先,我们一起对比下面两幅头像的异同,了解中西古典人物画在线条、明暗、色彩、空间等造型手段上的不同。(放大朝元图局部和伦勃朗自画像局部)学生:中国主要以线条塑造人物形象,西方主要以明暗表现人物形象教师:中国绘画使用线条和笔墨描绘形象;西方绘画描绘形象的体积、光影。用线造型是构成中国画民族风格的一个要素,是中国美术的独特技巧,它以多变的效果产生极为丰富的绘画美感。有工笔重彩人物画,也有色彩淡雅、墨色丰富的写意人物画。教师:下面我们再看看同为表现多个人物的画面中,捣练图和查布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在空间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教师:抓住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确定因素,合理有效引导。(中西空间上不同扩展:虚实-黑白-联想-戏曲-白布-骑马动作)西方绘画运用透视,模拟再现真实场景。中国人物画背景处理多以空白体现无限空间,不拘泥于对现实空间的模拟。下面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中国重意不重形以形写神的造型特点和西方注重客观写实与理想美统一的特点。欣赏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当时委拉斯凯兹画好这幅肖像画送给这位教皇时,教皇本人都说:“太像了”(可适当讲故事理解写实),其实,这种客观写实的特点主要源自于古希腊。(屏幕显示武士)希腊的武士形象真实、准确、客观的表现了一个健康男性人体;同时其上身和下身的黄金分割比例和1:8的身高比例都完美地展现了一个集众美于一身的理想美的化身。倒牛奶的女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通过模拟现实中的色彩和光影效果,真实刻画了女仆在阳光充足的早上,准备早餐的场面。达芬奇说过:“我们应该拜镜子为师”正是客观写实特点的反映,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正体现了这一主张。但同时她又不仅仅再现镜中的蒙娜丽莎。现在我们看人物服饰并不华丽,技巧也不十分高明,世界上却有那么多地人为她倾倒?她也是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有人说它是达芬奇的自画像,正说明它是将蒙娜丽莎的美和达芬奇的思想完美结合的作品,她的眼神正是达芬奇的看世间的眼神,她的微笑正是达芬奇面对世界展现出来的一丝微笑,达芬奇一生最钟爱的作品,都说明这不仅仅是蒙娜丽莎的一幅简单的肖像画,更是达芬奇一生对艺术、美的追求与理想。哲学家苏格拉低说,你们找不到完美无瑕的人,就将许多人的美(优点)集中到一个形象上,这就是西方的理想美。我们了解了西方的审美特点,我们再来看中国与西方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五代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教师:这是一幅3米多的长卷,画面人物众多,表现的是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景。画面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听乐,第二部分:赏舞,第三部分:休息,第四部分:合奏,第五部分:散宴。请大家考虑两个问题:1、画家是如何刻画韩熙载的?(形)2、歌舞升平的夜宴场面和韩熙载内心世界是否一致?(神)第一部分,听乐教师:请同学们找找哪位是主人公韩熙载。(激发兴趣)学生观察分析:红衣服的人(色彩突出);高帽之人(年长)教师:当时,这个长卷做成奏折呈报给南唐皇帝李昱。皇帝打开卷首,看到在场众人,一一道出姓名,他们是:韩熙载、状元郎杰、太常博士陈致墉、大学士朱铣、教坊副史李加明。这些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明顾闳中对人物肖像的把握是很准确的,达到形似(形象准确)的要求。教师:所有人物都在干什么?有没有你感兴趣的人物?学生:听乐或者看着琵琶女教师:琵琶的旋律统领着所有的人物,特别是陈致墉,双手合握、侧耳倾听,被音乐所感染陶醉其中,这种传神的心理描写和准确的形象把握完美的结合。继续欣赏第二部分,赏舞教师:谁再次出现?有没有特别的人物值得关注?(引导学生观察)学生:韩熙载、状元郎杰、舞者王屋山教师:请大家看看这时的韩熙载表情如何?学生思考回答:目光呆滞,目无表情教师:结合说唱俑,韩熙载在这里击鼓伴奏,欣赏优美的舞蹈,应该十分兴奋才对,可是我们根本看不出他高兴的样子。在回到整个画面,同学们来思考前面的两个问题:1、画家如何成功刻画韩熙载?2、韩熙载与歌舞升平的夜宴和谐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韩熙载先后出现五次,但形象十分统一,说明人物刻画准确。加上听乐部分准确的表现在场人物形象,都说明作品达到了形似的要求。但同时,韩熙载的每一次的出场表情神态也十分统一,总给我们一种格格不入、压抑的感觉,他没有陶醉于酒色,而充满了忧郁之感,它的内心情感被准确传达出来。绘画的审美特点是这样的,再看雕塑上的人物是否具有同样特点。教师:击鼓说唱俑有什么特点?传神么?学生:夸张教师:作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造型夸张,仿佛将我们带到一个满是观众的听书场馆,眼前的说唱艺人眉飞眼笑,正滔滔不绝的讲着精彩的故事,这种极其生动的传神刻画正是中国重神不重形的反映。这种传神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或语言描述,而西方武士表现的是一个科学严谨写实的基础上,表现了对尺度比例造型等的理想化追求,但我们却看不出武士当时的心情或神态,这就是中国传神和西方理想美的不同之处。欣赏泼墨仙人图教师:画面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学生回答:丑陋的颓废的人物,墨块表现教师:梁楷用阔笔横涂竖扫,墨色淋漓的表现一个头额突出、五官拥挤、垂眉细眼、醉态可掬、滑稽可笑的人。正是梁楷本人不拘小节、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即着重分析中国画魅力,又为后面欣赏李白行吟图作铺垫)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朗诵这首李白的将进酒。(高潮部分)师生共诵(渲染气势)教师:通过朗诵李白诗篇,相信我们每位同学心中都会想象出一位诗仙的形象。你认为李白应该是怎样形象气质的人?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奔放、不拘小节、自由(形象思维的锻炼与培养)教师:如果让画家来画边吟边行的李白这种气质,应该如何表现?学生:双眼皮、大胡须、高鼻梁、跑步动态(脚)教师:是细腻写实的方法表现李白的气质好?还是用中国特有的写意表现李白洒脱放达、边吟边行的诗仙形象好?教师:我们看看画家梁楷是如何表现李白的?欣赏作品李白行吟图你认为如何?学生思考回答:越具体反而越不能表现李白的精神气质,通过这种高度提炼、概括的方法,将李白疏放不羁、洒脱放达的诗仙气质传神的刻画!我们通过动画短片,去体验中国画中的笔墨和神韵,以及高度概括的笔墨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表格形式。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五、知识拓展通过比较中西美术人物造型的特点,发现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差异甚巨,到了20世纪“地球村”、“全球化”的概念使得中西艺术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出现了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趋势。下面让我们一同看看在现代艺术当中,中西方艺术是怎样相互借鉴的?学生对比林风眠的仕女和马蒂斯蓝衣少女的作品,体会中西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