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芽类魔芋.doc_第1页
珠芽类魔芋.doc_第2页
珠芽类魔芋.doc_第3页
珠芽类魔芋.doc_第4页
珠芽类魔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芽类魔芋:中国魔芋不应错过的机遇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张东华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能生长叶面气生珠芽球茎的3个独特魔芋种。文中对珠芽类魔芋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作了概括,建议采用开花后无性繁殖方式得到的大量种子以及叶面气生球茎作为独特的育种材料。该类魔芋能满足高繁殖系数、低种植成本、抗病能力强的要求,种植适应面广,可缩短种植周期12年,推广价值高,经济潜力巨大。该类魔芋已在国内6个省试种,长势喜人。亲水胶体是应用极其广泛的高分子多糖的统称,种类繁多。植物亲水胶体占亲水胶体种类及数量的绝大部分,而其家族中的卡拉胶(carrageenan)和魔芋胶(konjac gum)是当今植物亲水胶体中应用最为广泛、最具活力的两大类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纺织、石油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植物亲水胶体可以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但由于我国尚不是一个海洋大国,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的植物亲水胶体产量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微不足道。不过,我国的另一种重要的亲水胶体原料魔芋资源却十分丰富,适宜种植的区域也很广,可规模化种植提取葡甘聚糖。近年来,云、贵、川,湖北、陕西等省皆在大力发展魔芋种植业和加工业,并已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在全球魔芋胶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是完全可能的。全球魔芋属约有130个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可食用魔芋有12个种。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有10余个栽培价值较高的种。目前,国内进行产业化开发的仅限于白魔芋(A. albus)和花魔芋(A. konjac)2个种,南方诸省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是花魔芋。云南南部边境地区有较为丰富的野生魔芋种质资源,开发潜力大。一、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潜在危机1、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周边魔芋生产国进行比较,我国魔芋产业的优势一是政府重视,资金投入大;二是农户种植面积大,人力成本低;三是最近几年来在加工技术及设备方面与日本同行的差距缩小。几项优势的结合导致我国魔芋半成品(主要是魔芋精粉、微粒粉等)具有相对有利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目前国内在魔芋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两个瓶颈也是十分严重的:一是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软腐病、白绢病发病率高;二是魔芋在种植过程中繁殖系数低(一般仅为23倍),这严重制约着国内魔芋总量的增长。人们戏称:魔芋常常是种3亩收2亩,魔芋种植业难以成为地方农业的支柱产业。2、我国魔芋产业潜伏的危机(1)、野生种质资源相对缺乏。(2)、野生新品种研发及种植推广乏力。(3)、竞争对手日本、印尼、印度、泰国等国对魔芋新种的重视力度很大。在东南亚地区,已经可以注意到外国同行在加快野生魔芋的引种驯化工作,特别是重点加快珠芽类野生魔芋的研发及人工种植。如何加快我国野生优势魔芋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步子?要实现短期内大面积种植,大幅度增加我国魔芋总量的目的,除在各省种植的白魔芋、花魔芋品种外,珠芽类魔芋是我们绝对不应该错过的难得魔芋种植品种。它是会令人惊奇的!二、珠芽类魔芋的分布情况珠芽魔芋(A. bulbifer)在文献上已有报道1,也有报道为A. muelleri2,但记载内容仅局限在魔芋种类分类方面,人们对其详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经济意义了解十分有限。事实上,二者被认为是十分相近的近缘种,在印缅边境、缅孟边境及印尼部分亚热带及热带雨林环境有分布,常不易区别。另一个在叶面生长有气生珠芽球茎的种是A.erubescens,其花型与A.bulbifer十分相似,但开花结籽方式与A.bulbifer及A.muelleri 完全不同。A.erubescens开花仍为有性繁殖。生长珠芽类魔芋的生物基因特点:A. bulbifer (珠芽魔芋)及 A.muelleri ,其染色体属于三倍体,即2n=39的极少数魔芋种3,生长繁殖能力突出,这与多数魔芋种源中染色体组多为2n=26或是28的情况完全不同。国内分布情况:珠芽魔芋主要生长在中缅边境一带,境内一般分布于我国云南省德宏州弄岛、盈江县铜壁关原始森林一带。长期以来,珠芽魔芋这一野生种多年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更谈不上产业化开发。 三、珠芽类魔芋的特性及其比较优势珠芽魔芋开花未授粉以无融合性生殖(apomixis)的方式结籽以及在叶面生长有独特的气生“珠芽球茎(bulbils)”是珠芽魔芋生物学繁殖的最大特点。以下是珠芽类魔芋的主要特性介绍,详细介绍可见珠芽魔芋科技新书4。1.地上植株长出众多球茎(bulbils)在珠芽魔芋茎、枝、叶片交叉点上生长出大小不一的棕色扁球形或长形球茎,这是珠芽魔芋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也是其独特繁殖方式和高抗病生物学特性的原因之一。在生长期为34年的植株上,可以观察到秆茎分叉处生长的珠芽小球茎可达2030个,最多得到50个气生球茎。2.无地下繁殖(根)茎珠芽魔芋地下球茎周围无繁殖(根)茎。珠芽魔芋独特的根系特点则更有利于其地下球茎生长迅速,其结果是块茎个头大,产量高,块茎中葡甘聚糖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3.切块繁殖成活率高珠芽魔芋地下球茎虽有顶芽优势,但因球茎表面具有丰富的芽眼,侧芽(潜芽)数量多,侧芽的发苗率亦很高。4.开花进行无性繁殖,结籽成熟率高,繁殖系数大珠芽魔芋开花时,种子生长成熟无授粉过程,为无性繁殖方式完成,这在所有魔芋种中只有(珠芽魔芋)A.bulbifer和A.muelleri两个种具有这一特点。无性繁殖的结果是种子可完全生长成熟,是一种能采用种子进行大规模繁殖的重要魔芋种,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魔芋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5.适宜高温高湿环境,抗病性强珠芽魔芋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及缅甸北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北部等高温多雨地区,气温高达3840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长期以来的生物自然选择使热带雨林气候成为珠芽魔芋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较花魔芋、白魔芋在生长期更耐热、耐水,抗病能力强。这也避免了长期以来魔芋种植在高温高湿的78月间规模化种植发病率高的风险。 6.块茎重量大(产量高)、水分含量低、葡甘聚糖含量高珠芽魔芋在生长过程中其叶片宽大,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加上其根系发达,这是地下块茎生长膨大迅速的主要原因。对于生长成熟的魔芋块茎,其组织致密,水分含量低,块茎单位体积较花魔芋、白魔芋重量大。7.多苗现象多苗现象在珠芽魔芋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可分为多苗同体及多苗异体两种情况。(1)多苗同体现象。多苗同体现象在较小地下球茎的生长比较多见,其特点是在原魔芋种球的顶芽处生长出1棵主苗,当主苗破土生长12个月后,紧挨着主苗周围会生长出1棵或2棵“侧苗”,所不同的是,“侧苗”是从正在生长中的新球茎上长出的,且“侧苗”高度往往超过主苗。在外观上表现为同一块茎会(先后)生长着23棵苗,作者在此将其称为双苗或多苗现象。多苗现象这一特点显著提高了魔芋植株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有利于块茎中葡甘聚糖的积累。(2)多苗异体现象。多苗异体现象主要出现在较大的块茎中。8.花叶同生现象花叶同生现象其实是多苗现象中的一种特例。这是珠芽魔芋花叶基因在特定生长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逆平衡:在不同的生长期间,魔芋球茎其组织中存在一个花芽基因和叶芽基因的相对可逆转换平衡。这为人工诱导育种带来了机遇。9.鲜芋耐储运珠芽魔芋伤口组织特有的“自愈”现象,为远距离调种芋带来极大的方便。“自愈”现象这一特点是珠芽魔芋品种自身免疫、抗病能力强的另一佐证,这为珠芽魔芋的大面积引种种植带来更大的可操作性。魔芋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魔芋高产栽培是指围绕丰产目标而采取的选种、种芋处理、选地、土壤处理、平衡配方施肥、优化种植模式、科学田管、病虫害防治等从种植到收获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措施。 、 地理环境 土层深度达3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微酸性,透气,保水、保肥、排灌方便,地势平坦或坡度小于25,切忌选低洼地,且510月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4-12,7-8月平均最高气温不超过30,空气湿度8085的半阴半阳或光照充足的高山和二高山地区即可栽培魔芋。 魔芋实行轮作换茬和间套作制度。选择前茬为禾本科作物(如玉米)的田块,避免选择魔芋连作田,不要与辣椒、西红柿、茄子、马铃薯、甘蓝、白菜、萝卜、烟叶、茶树等连作、间作或套种。 二、产量目标 每亩魔芋平均产量达到2000千克以上。 三、种芋繁殖、精选、贮藏及处理 1、种芋繁殖(1) 根状茎繁殖将魔芋根状茎收集起来,集中保存,单独种植。(2)小球茎整球繁殖将重量在250克以下一年生球茎或二年生球茎采用整球繁殖。即按球茎大小分类保存,单独种植。2、种芋精选选用较高海拔产地魔芋作种芋。选择无伤害、无病害、大小相对一致,来源相同,成熟度好,表面光滑,形状色泽良好,种脐很小或不明显的魔芋作种芋。且采用两次精选法,即分别在种芋贮藏之前进行第一次精选以及种芋播种之前进行第二次精选,以确保选用优良无病种芋作种源。3、 种芋安全贮藏技术(1)宿地贮藏 在冬季气候温和无霜冻或霜冻轻微的低山地带,对于用于小球茎或根状茎繁殖的种芋,当年可不收获种芋,将种芋采取宿地贮藏。方法是:待魔芋倒苗后10天左右,将魔芋秆拔掉,再将魔芋秆洞穴用泥土密封,并在魔芋田表面覆盖5厘米以上泥土即可安全越冬。 (2)室内架藏对于冬季气温低且容易出现霜冻的地区魔芋种芋采取如下架藏方法。 预处理为了便于贮藏及降低贮藏时期病害发生程度,种芋收获精选后在室外晒10天左右,让其自然干燥,使之重量减少15。药剂处理种芋经预处理后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粉衣处理,为了保证贮藏效果,还可在种芋预处理之前先用硝基黄腐酸盐600倍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浸种30分钟,或用20生石灰乳液浸泡20分钟处理后,再进行预处理。贮藏用木料做成贮藏架,由下至上分若干层,每层间距为3050厘米,最下层不放种芋,每层铺放上下两排魔芋。对于较小种芋及根状茎可适当增加堆放厚度。 贮藏条件贮藏处通风透气,最低温度控制在5以上,相对湿度70左右,在贮藏期间应慎防老鼠危害,到翌年4月上中旬播种时,种芋将再失水15左右。4、种芋播种前处理(1) 种芋第二次精选处理贮藏后的种芋,先按要求进行第二次精选,剔除腐烂病芋;对感染病害较轻但主芽完好的魔芋种,可用锋利薄刀切除伤病部分,用草木灰包裹切面即可。(2)种芋暴晒处理对再次精选处理后的种芋放在太阳下暴晒1-2天,以达到用紫外线杀菌消毒、促进魔芋主芽萌动、提早出苗的目的。(3)种芋药剂处理种芋经暴晒处理后再选用药剂浸种消毒处理,主要药剂配方及方法有如下几种,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其中一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液浸泡30分钟。 20生石灰乳浸泡20分钟。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液浸泡30分钟。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 硝基黄腐酸盐600倍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浸泡30分钟。600倍硝基黄腐酸盐与40杜邦福星800倍混合液浸泡30分钟。 采用“三元消毒粉”粉衣(草木灰、石灰、硫磺粉以50:50:2的比例混合均匀)。消毒方法是:将种芋表面均匀裹上一层三元消毒粉即可;也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做种芋粉衣消毒。 魔芋种芋在浸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受伤害,可先将魔芋种装入竹篮后一并浸种,达到浸种时间后将种芋连同篮子一起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四、整地1、深耕冻土前作收获后,冬前进行深翻,把病菌埋于30厘米以下,第二年春季进行第二次深耕时,撒施适量生石灰(每亩施生石灰50千克)或结合土壤消毒进行。2、土壤消毒处理采用土壤三元消毒粉(配方同前述),按每亩施消毒粉50千克,在播种前撒施,然后翻耕细整,并开厢理沟。五、播种1、播种时间 适时播种。一般采用春播,即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或当地表以下10厘米地温在5日内平均温度达到10、以上,即可开始播种。2、播种方法采取先开沟,施农家肥,再撒施魔芋专用肥或硫酸钾型复混肥(N:P:K为10:8:12),并在肥料上撤施一层薄土,然后放种芋,放球形种芋时将魔芋主芽朝上并向东方微倾,播根状茎时将芋头芽向上且基部插入土壤中,最后盖土起垄。 3、播种规格及播种量 根据种芋大小来确定播种规格及播种量(表1)。表1 魔芋播种规格及播种量参考表种芋重(克)行距(厘米)株距(厘米)密度(株亩)播种量(千克)50克以下4010-158000-12000100-1501006020-254447-5558445-5561506025-303586-4447538-6672006035-382925-3176585-6353006040-452223-2470667-7404006050-552021-2223800-8805006055-601853-2021920-1010注:表1为商品芋生产的种植规格及播种量参考值,为提高单产可适当密植,即株行距分别在上述基础上调减5厘米左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魔芋播种密度一般依种芋球茎横径的4倍为株距,6倍为行距。以根状茎横径的7倍和14倍为株距和行距种植。决定栽植距离时,对于向南斜坡或较低海拔处,宜较密植;在高寒地区,日照较少,宜稍稀植;花魔芋生长势旺宜较稀植;种芋在100克以下的采取密植栽培。六、种植模式对海拔1100米以上地区以及阴坡山地采用魔芋单作模式;对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采取魔芋与高秆作物(玉米、向日葵等)间作或混作;对较低海拔、向阳坡地或光照较强地区采取与玉米等作物套种,可采取1行魔芋+1行玉米、2行魔芋+1行玉米、3行魔芋+1行玉米、4行魔芋+1行玉米等模式。或在经济林下种植魔芋。七、大田栽培管理 1、平衡配方施肥(1)基肥施用 播种时重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500-5000千克、复混肥或魔芋专用肥5080千克。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以达到大量杀死农家肥中的病原微生物及草籽,提高肥效的目的。农家肥采取堆肥办法加以腐熟,即在每年元月份前首先将猪栏粪等农家肥转到魔芋田间地头,呈圆锥形堆放(高15米以上),压实,然后在表面涂满一层约5厘米厚的泥巴,或用塑料薄膜将农家肥盖实,确保农家肥密封,让其自然升温发酵,使农家肥充分腐熟。 必须采用硫酸钾型魔芋专用肥或硫酸钾型复混肥,切忌使用氯化钾型专用肥或氯化钾型复混肥。因地制宜采用先施肥后播种(种在肥上)、先播种后施肥(种在肥下)、边播种边施肥(种在肥间):先施肥后播种(种在肥上)。即整田后先挖深1215厘米沟,然后在沟底施农家肥,再在农家肥表面施专用肥或复混肥,接着再盖3厘米厚的土,并放种芋(主芽斜向上,下同),最后盖土起垄。这种施肥方法适合腐熟不够彻底且用量大的农家肥的施用。在魔芋病害发生流行较重的地区,适宜采取这一施肥方法。先播种后施肥(种在肥下)。即整田后先挖10厘米深的沟,然后播种,接着再将农家肥盖在魔芋种上面,再将专用肥或复混肥撒施在农家肥上,最后盖土起垄。这种方法适合腐熟彻底且肥量大的农家肥施用。边播种边施肥(种在肥间)。即整田后先挖10厘米深的沟,先将魔芋种按要求放人沟内,同时在魔芋种之间点施农家肥,然后在农家肥上或种植行旁撤施专用肥或复混肥,最后盖土起垄。这种方法适合中等农家肥量的施用。(2)追肥施用魔芋出苗后,于7月上旬、8月上旬分两次根部追施尿素,每亩每次追施5-8千克,7月中旬以后每2025天选用颗粒丰(1000倍)或磷酸二氢钾(05)等叶面追肥一次,连追23次,叶面追肥可与防治魔芋病虫害药剂混配施用。根部追肥方法:魔芋出苗后进行根部追肥,方法是将尿素均匀撒施在魔芋株行间,切忌接触叶柄基部、魔芋叶片,或弄伤魔芋植株,否则会导致魔芋叶烧病和其他病害发生。 叶面追肥方法:即在进行魔芋病虫害药剂防治时,配制好药剂后,再将叶面肥按浓度要求与药剂混合均匀,再喷施。喷施时叶面叶背应喷洒均匀,切忌在施药过程中伤害魔芋。2、培土 播种时培土起垄。即采取高垄栽培技术,播种时培土起垄,使垄高达到1015厘米,高垄栽培可达到排水、保墒、增气、防病、增产目的。出苗后培土增垄。出苗后,封行前,结合除草进行培土,将垄增高58厘米。暴雨后培土保垄:暴雨后,进行培土以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垄高。3、除草整田及苗前除草。在种植田耕整前710天及在5月底或6月初魔芋出苗前选用20克无踪水剂600倍或30飞达可湿性粉剂500倍或10草甘膦250倍,选其中一种除草剂进行田间喷雾除草。苗后除草。魔芋出苗后至封行前,进行人工除草,除草时务必注意防止魔芋植株及根系受到伤害。4、覆盖魔芋出苗后,封行前进行田间覆盖草或作物秸秆等,盖草时将稻草、杂草、麦秆、油莱秆等横放并铺放均匀,厚度为5厘米左右。5、排渍 对魔芋田块,特别是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要注意开好围沟、厢沟及腰沟,确保在暴雨和持续阴雨过后,魔芋田间排水通畅、不渍水。6、洁园在魔芋生长全过程,必须保持魔芋田间清洁卫生,对于魔芋病残体及杂草要清除干净,特别是要注意剔除魔芋“中心病株”,即发现“中心病株”后要迅速将其挖除、移出田外,在远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