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doc_第1页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doc_第2页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doc_第3页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doc_第4页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编制手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二九年六月目 录第一部分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样表 封面1 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2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3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4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5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5表)6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7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8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8表)9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10机构人员情况表(国管资附02表)12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表(国管资附03表)13对外投资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1表)14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2表)15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3表)16土地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4表)17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18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19交通运输工具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表)20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8表)21其他固定资产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9表)22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10表)23第二部分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4 第一部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样表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2008年度单 位 公 章 单 位 名 称:资产管理负责人:填 表 人: 电 话 号 码:单 位 地 址:邮 政 编 码:编制日期:年月日 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编制单位 : 金额单位:元 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编制单位 : 金额单位:元 对外投资情况表 国管资决03表编制单位: 金额单位:元 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 国管资决04表编制单位: 金额单位:元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5表编制单位 : 金额单位:元 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 国管资决06表编制单位: 金额单位:元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 国管资决07表编制单位 : 金额单位:元 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情况表 国管资决08表编制单位: 金额单位:元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编制单位 : 金额单位:元 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填报单位:单位金额:元项目行次资产分类名称用途分类取得日期座落地点产权形式发证日期证书号码房屋建筑面积使用方向面积()取得方式资金来源原值净值累计使用年限维修费物业费备注自用出租出借危房不能用、拆除其他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小计办公面积业务用面积 附属设施面积其他本单位办公面积所属单位占用面积栏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合计1-明细如下:2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填报单位:金额单位:元项目行次资产分类名称厂牌型号号牌号码车牌号车架号发动机号登记日期品牌性质燃油性质排气量L累计行驶里程km使用性质使用方向车辆类型取得方式原值净值车辆运营情况资金来源备注本年油耗数量单位L本年油耗费用金额本年其他费用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栏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合计1明细如下:2交通运输工具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表填报单位:金额单位:元项目行次资产分类名称型号取得日期原值净值使用方向取得方式资金来源备注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栏次1234567891011合计1明细如下:2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8表填报单位:金额单位:元项目行次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型号取得日期产地原值净值取得方式使用方向资金来源备注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栏次123456789101112合计1明细如下:2其他固定资产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9表填报单位:金额单位:元项目行次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型号取得日期原值净值取得方式使用方向资金来源备注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栏次1234567891011合计1明细如下:2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10表填报单位:金额单位:元项目行次项目编号座落位置投资总额累计投资额开工日期投入使用日期占地面积()房屋用途使用方向(建筑面积)未转固原因备注合计自用出租出借其他小计其中:办公面积栏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合计1明细如下:223 第二部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编制说明第二部分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编制说明一、编报范围二、填报口径三、录入级次四、封面填报方法五、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六、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七、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八、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九、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5表)十、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十一、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十二、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8表)十三、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十四、机构人员情况表(国管资附02表)十五、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表(国管资附03表)十六、对外投资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1表)十七、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2表)十八、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3表)十九、土地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4表)二十、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二十一、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二十二、交通运输工具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表)二十三、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8表)二十四、其他固定资产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9表)二十五、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10表) 二十六、资产管理报告书撰写提纲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编制说明一、编报范围(一)单位范围:本套决算报表编报范围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高法院、高检院和人民团体,以及上述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二)资产范围:本套决算报表编报内容包括各单位的全部资产情况。二、填报口径本决算全口径反映单位资产情况。包括财政拨款和其他资金形成的资产。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或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参照财政部部门决算“会计科目与财政部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设定的口径填报本套决算报表。三、录入级次(一)录入级次凡纳入资产年度决算报告工作范围的财务独立核算单位都应逐户编制和录入本套报表。各单位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建立决算数据的树形结构。树形结构应规范、清晰。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建立本级汇总节点。具体如下:三级以下预算单位可汇总填入三级预算单位,也可逐级填报后逐级汇总至三级;二级单位单独填报决算数据,并汇总二级及以下单位数据;一级单位单独填报决算数据,并汇总本级及以下单位数据。(二)填报要求各部门本级手工填报或导入明细表、附表,汇总表根据明细表自动生成,补充部分项目后形成本单位资产决算数据。其他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报明细表、附表,补充汇总表部分项目后形成本单位资产决算数据;也可选择填报汇总表、附表后形成决算数据。本套报表的填报和分户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各单位上报的纸质报表包括部门汇总表、汇总附表及资产管理报告书;电子数据包括按照树形结构形成的各部门(单位)所有汇总表及明细表。正式上报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决算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装订,封面签字并盖章。四、封面填报方法(一)单位名称:填列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二)组织机构代码:根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码填列。(三)财政预算代码: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填列,二级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其一级预算单位编码,后三位由主管部门从001799依次自行编制。已经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该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可参照上述方法编制预算单位代码。(四)单位所在地区:由“行政区划代码”和“驻外”两部分组成,按照单位实际的情况填写。(五)单位基本性质:依据政府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性质,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三种类型中选择填列。 “其他”:由列入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非事业编制单位或其他单位选择填列。(六)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按单位实际执行的会计制度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五种类型中选择填列。主管单位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不填列本项。(七)上年代码:新报因素不为“新增单位”时,单位应填报上年代码,填报规则为“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单户表上年报表类型代码为0,汇总表上年报表类型代码为7。(八)新报因素:根据各单位实际报送决算报表情况选择填列。0表示连续上报,由连续编报决算报表且报表类型未改变的单位使用。如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1表示新增单位,由新增报表编报单位使用。2表示上年应报未报,由上一年度应编未编决算报表的单位使用。3表示报表类别改变,由编报决算报表类型发生改变的单位使用,包括单位由汇总录入表改单户表编报等情况。4表示其他,决算报表编报单位出现上述以外的情况时使用。(九)事业单位类型:事业单位依据单位实际类型在1、参公管理事业单位、2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3教育事业单位、4科研事业单位、5文化事业单位、6体育事业单位、7医疗卫生事业单位、8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包括食堂等)、9培训中心事业单位(宾馆、招待所、基地)、10其它事业单位十种类型中选择填列。1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指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2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3教育事业单位:指从事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等的事业单位。4科研事业单位:指从事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综合科学研究和其他科技等的事业单位。5文化事业单位:指从事文化包括演出事业艺术创作、图书文献事业文物、群众文化、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编辑、新闻出版和其他文化等的事业单位。6体育事业单位:指从事体育包括体育竞技、体育设施和其他体育的事业单位。7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指从事医疗卫生包括卫生防疫检疫、卫生检验、其他卫生、社会福利、托养福利、康复、殡葬和其他社会福利的事业单位。8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包括食堂等):指为机关(部委)提供后勤服务(包括性质属于为机关提供服务的食堂、车队等)的事业单位。9培训中心事业单位(宾馆、招待所、基地):指包括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基地等的事业单位。10其它事业单位:指除上述9项之外的事业单位。(十)部门级次分类类型:按照“本级”和“其他”两个选项据实填列。本级由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高法院、高检院和社会团体等一级预算单位选择填列;其他指除本级以外的单位。(十一)填报类型:系统生成/手工填报。如果选择系统生成,则附表、明细表须手工录入或Excel导入,汇总表由附表、明细表取数;如果选择手工填报,则可只填报汇总表、附表。当事业单位类型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单位可只填报3张附表。(十二)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单位名称应多于三个汉字;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应多于两个汉字;电话号码区号首位应为“0”,电话号码不应为空;邮政编码应为六位;单位地址、单位所在地区、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部门标识代码、新报因素、补充资料表标识不应为空。当新报因素“0”(连续上报)时,上年代码不应为空,且应为10位(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当新报因素“1”(新增单位)时,上年代码应为空。如果上年代码为空,则新报因素不应为连续上报。2、逻辑性公式无。3、核实性公式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和对外投资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1表)应为空。五、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本表反映单位国有资产年初存量、本年变量和年末存量情况。本表自动生成,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3表)、土地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4表)、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其他固定资产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9表)、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2表)、交通运输工具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表)、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8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本表连续编表时,年初数量等于上年年末数量,由计算机提取。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1行=(34111213)行;4栏=(12-3)栏;4行=(56789)行;19行=11行。2、逻辑性公式9行10行;16行18行; 1行=(15161920)行=(22232425)行。3、核实性公式1行1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1行1栏(5163)行3栏(151161)行7栏;1行4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1行2栏(5163)行4栏(151161)行8栏;4行1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行1栏; 4行2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2行1栏;4行3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0行1栏;4行4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7行1栏;4行1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9行1栏62行3栏160行7栏;4行4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9行2栏62行4栏160行8栏;7行4栏=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2行2栏;11行1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61行3栏159行7栏;11行4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61行4栏159行8栏;17行4栏=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1行(56)栏6行(56)栏;11行1栏=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7行1栏; 11行2栏=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7行2栏;11行3栏=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7行7栏;11行4栏=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7行12栏。 六、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本表反映单位年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本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2表)、土地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4表)、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交通运输工具-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表)、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8表)、其他固定资产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9表)的相关指标中提取。本表1行第一年由计算机自动生成(1710-2)行,连续编表时,年初数等于上年年末数(数量、价值),由计算机提取,不需要单位手工填列。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17行=(12-10)行;2行=(36789)行;10行=(111213141516)行;1栏=(357911)栏。2、逻辑性公式4行3行;5行3行;(45)行3行。3、核实性公式1行1栏= 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9行1栏62行3栏160行7栏);17行1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9行2栏62行4栏160行8栏);17行2栏=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1行3栏;17行3栏=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1行1栏;17行4栏=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6行3栏;17行5栏=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6行1栏;17行6栏=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2行1栏;17行7栏=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2行2栏;3行6栏=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1行8栏;3行7栏=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1行9栏;17行6栏=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1行13栏;10行1栏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5表)7行(246810)栏;3行8栏=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2314)行8栏;3行9栏=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2314)行9栏;17行8栏=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2314)行13栏。七、对外投资情况表(国管资决03表)本表反映单位对外投资年初存量、本年变量和年末存量情况。本表由计算机自动提取,不需要单位手工填列;本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对外投资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1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12栏=(12-7)栏;7栏=(8910)栏;2行=(3456)行;7行=(12)行。2、逻辑性公式2栏(3456)栏;2栏3栏;2栏4栏;2栏5栏;2栏6栏;7栏8栏;7栏9栏;7栏10栏;1行至7行0;12栏(1314)栏。3、核实性公式7行1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1行1栏; 7行2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1行2栏;7行7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1行3栏;7行12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1行4栏;7行1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61行3栏159行7栏;7行12栏=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61行4栏159行8栏。八、固定资产购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4表)本表反映单位固定资产计划采购与实际购置情况。本表1栏第一年根据各明细表手工填写,连续编表时,年初数量等于上年年末数量,由计算机提取;本表2栏至7栏根据年度中央部门预算表中的政府采购预算表手工填写;本表其余部分自动生成,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8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如果选择手工填报方式的,812栏本年实际采购指取得方式为购置的数量和金额。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15行(1234567891011121314)行;4栏(567)栏;9栏(101112)栏。2、逻辑性公式1栏0;2栏0;3栏0;4栏0;5栏0;6栏0;7栏0。3、核实性公式1行1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1行6栏;1行8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3行6栏;(234567891011121314)行1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1行8栏;1行9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3行7栏;1行13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17行6栏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的2行1栏;2行8栏3行8栏4行8栏5行8栏6行8栏7行8栏8行8栏9行8栏10行8栏11行8栏12行8栏13行8栏14行8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3行8栏;2行9栏3行9栏4行9栏5行9栏6行9栏7行9栏8行9栏9行9栏10行9栏11行9栏12行9栏13行9栏14行9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3行9栏。九、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表(国管资决05表)本表反映单位年度固定资产处置汇总情况。本表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不需要单位手工填列;本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2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7行(合计)=(123456)行。2、逻辑性公式(246810)栏(111213)栏14栏。3、核实性公式7行2栏7行4栏7行6栏7行8栏7行10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中的10行1栏;7行1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中的10行2栏;7行3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中的10行4栏;7行5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中的10行6栏;7行7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中的10行8栏;7行9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中的10行10栏。十、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6表)本表反映单位土地及房屋构筑物情况。本表由计算机自动提取,不需要单位进行手工填列;本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土地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4表)和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3栏=(4567)栏;1行=(2345)行;6行=(7891011)行。2、逻辑性公式1栏0;2栏0;3栏0。3、核实性公式1行1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7行3栏;6行1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7行5栏;1行3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7行2栏;6行3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7行4栏。十一、交通运输工具情况表(国管资决07表)本表反映单位交通运输工具汇总情况。本表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不需要单位手工填列;本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交通运输工具-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2行(1-14)栏(34567)行(1-14)栏;11行(128910)行。2、逻辑性公式2栏(34567)栏;8栏(910)栏;2栏(811121314)栏。3、核实性公式2行1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17行6栏;2行2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的17行7栏;2行(15-17)栏(34567)行(15-17)栏。十二、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情况表(国管资决08表)本表反映单位的房屋及构筑物已开始使用但由于各种原因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的情况。本表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不需要单位进行手工填列;本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10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一)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6行(12345)行;4栏(5789)栏。2、逻辑性公式5栏6栏十三、资产负债表(国管资附01表)本表反映单位年初、年末的资产负债等情况。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种类分别对应选择填列,其中:“行政单位”反映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事业单位”反映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反映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民间非营利组织”反映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具体填列要求如下:(一)本表指标填报口径请参见财政部决算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二)行政单位1、外币存款:填列行政单位外币存款按规定折合人民币数。2、财政应返还额度:填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执行财政部财库2004190号关于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规定的单位本年尚未支用结存在国库的累计预算指标数(下同)。3、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填列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情况,根据单位“资金平衡表”(会建01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如单位无基本建设项目或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并已交付使用转入行政事业账资产,则此栏为零;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并已交付使用,部分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金额扣减已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后余额填列。4、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填列单位应发未发的工资或离退休费。单位应根据财政部财库200648号文件有关规定,按照行政账中“应付工资(离退休费)”贷方余额填列。5、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填列单位应发未发的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出台的津贴补贴。单位应根据财政部财库200648号文件有关规定,按照行政账中“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贷方余额填列。6、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填列单位应发未发的除“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和“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核算内容以外的其他收入。单位应根据财政部财库200648号文件有关规定,按照行政账中“应付其他个人收入”贷方余额填列。7、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合计:填列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来源情况,根据单位“资金平衡表”(会建01表)的“资金来源合计”填列。如单位无基本建设项目或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并已交付使用转入行政事业账资产,则此栏为零;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来源合计”填列;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并已交付使用,部分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来源合计”金额扣减已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后余额填列;如有基建借款,则借款金额需按比例扣减已竣工并已交付使用资产应承担的基建借款份额后填列。(三)事业单位1、无形资产:填列事业单位购入、自创、其他单位投资转入或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2、借入款项:填列事业单位从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款项,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3、经营结余:填列事业单位的经营结余(亏损)。4、其他净资产:填列事业单位未分配的基本支出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5、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参照行政单位口径填列。6、财政应返还额度、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合计参照行政单位口径填列。7、累计折旧:填列事业单位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累计折旧数。(四)资产总计:填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合计。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五)负债总计:填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负债合计。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合计”。(六)净资产总计:填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合计”以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所有者权益合计”的四项之和。(七)国有资产总量:填列单位净资产总计以及“行政单位”的“预收下年经费”减去“预拨下年经费”与“事业单位”的“预收下年补助”减去“预拨下年补助”之和。(八)审核公式1、基本平衡公式1行(23578910)行;9行39行;20行48行;22行(11820)行;22行50行;24行(252630)行;38行(3940)行;40行(4142)行;50行(24384648)行;51行(526164656667)行;64行(6263)行;70行98行;72行(516870)行;74行(75777886)行;88行(8991929394)行;100行(74889698)行;100行72行;101行(102110115116122)行(124138140)行;102行(103104109)行;113行(111112)行;115行(113114)行;124行(125133134135)行;125行(126127132)行;140行(141143144145)行;151行(152159162163168)行(174188)行;152行(153154158)行;162行(160161)行;174行(175181185)行;175行(176177180)行;181行(182183184)行;188行(189190)行;196行(151101151)行;197行(2474124174)行;198行(3888140188)行;200行(388814018846189668)行。2、逻辑性公式2至7行、9行、10行、18行、20行、22行、38行、53行、54行、64至66行、68行、75行、76行、100行、113行、141至144行、162行、188行0;3行4行;5行6行;52行(5354555657585960)行;75行76行;89行90行;98行99行;141行142行。3、核实性公式1行1栏(5163)行3栏(151161)行7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行1栏; 1行2栏(5163)行4栏(151161)行8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行4栏; 9行1栏62行3栏160行7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4行1栏; 9行2栏62行4栏160行8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4行4栏; 61行3栏159行7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1行1栏; 61行4栏159行8栏=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国管资决01表)11行4栏;(9行2栏62行4栏160行8栏)=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国管资决02表)17行1栏;当单位选择系统填报时,9行2栏64行4栏162行8栏土地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4表)1行9栏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5表)1行24栏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6表)1行16栏交通运输工具其他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7表)1行5栏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8表)1行6栏其他固定资产明细表(国管资明细09表)1行5栏。十四、机构人员情况表(国管资附02表)本表反映单位年末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及实有情况。具体填列要求如下:(一)人员情况1、在职人员(1)党政机关人员:填列人大、政协、党的机构、政府机构、民主党派以及行使行政职能的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2)公检法司人员:填列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3)老干部服务人员:填列实行老干部服务人员单列编制、专职从事老干部管理的人员。(4)财政补助人员: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财政补助编制人员。比照(依照、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填列单位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工勤人员除外)。(5)经费自理人员: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经费自理编制人员,包括经费自理编制人员和企业化管理编制人员。2、其他人员(1)工人:填列原由政府劳动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内实有工人,不包括行政工勤编制人员和事业工勤编制人员。(2)长期聘用人员:填列编制外的聘用期一年以上人员。3、临时工:填列单位临时聘用人员。4、遗属人员:填列按规定由单位开支抚恤金的烈士遗属和牺牲病故人员遗属。5、编制数: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6、年末实有人数(1)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填列单位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数。(2)经费自理人数:填列单位用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非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数。(3)财政部门实际供给经费方式与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经费供给方式不一致的,单位应按财政部门实际供给经费情况对应填列年末实有人数。(二)机构情况1、独立编制机构数:填列经政府编制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