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极肌电图.ppt_第1页
针极肌电图.ppt_第2页
针极肌电图.ppt_第3页
针极肌电图.ppt_第4页
针极肌电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极肌电图北京协和医院汤晓芙 记录用同心圆针收集在肌纤维外的电位 因在有电导体功能的介质中 电流可传导 电流传动时 由正极到负极 由活动点到不活动点 在电流起原点负性 流向点相对正性 电波的自波幅由针与收集电极的距离决定 一肌肉中收集到的电活动 一 插入电位可很快消失 也可长达2 3msec 我们的结果位200 msec 插入电位延长在神经原性别或肌病中多为fib或psv样 在肌强直性病中为波幅和频率不断变化串 插入减小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中见 消失在肌肉完全萎缩时见 二 自发电位针在肌肉中不动时自发出现 一 终板电位在正常人终板部位可见 必须与病理的相鉴别 此电位有两种 一为单相负性高频不规律发放 时限0 5 2msec 波幅10 40uV 于100uV伴有海啸音先响 一为两相负正性波 3 5msec 波幅100 200uV 可能是肌肉电极激发突触前神经末梢引起 后者特别易与fib混淆 注意起始为负性 不规律发放 并病人痛 离终板后消失 二 纤颤波fib是单条肌纤维引起 除在舌外不见肌肉抽动 时限5msec 波幅20 300uV 三相或两相 出现在神经原或肌原性病 后者有称38 在神经原性病中也有1 3 1 5无fib 因为 它可循环出现 再生 肌萎缩 Fib在神经受伤后4 5周出现 神经肌肉距离越远时间越长 寒冷或缺血fib减少 机制还不清 有认为与钾 钠离子通道异常有关 三 正锐波psv与fib同性质和临床意义 比fib出现早 严重失神经肌肉易见 四 束颤fasculation大小同MU伴有肌肉抽动 单个或重复出现 多在下司动神经元病 脊髓 MND 小儿麻痹 脊髓空洞 也见于神经根 周围神经病或甲亢性肌病 束颤出现不规律 束颤起原于中枢 周围尚无定论 有认为起与于末端轴索由轴索反射扩散 二 肌强直放电是高频动作电位放电 频率和波幅不断变化伴有轰炸机声音 其频率为15 150Hz 波幅10uV 1mV 遇冷或受刺激时加强 可量化 是肌强直病的典型所见 但在多发性肌炎 周围神经病 其他肌病都可见 机制不全清 可能与肌膜的Cl和Na离子异常有关 六 复杂重复放电又名奇异高频放电 放电突起突停 频率和波幅无变化 可能起原于肌肉纤维fib 由错位传导引起 多见于慢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 肌营养不良 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和慢性失神经病 注意 有发现在正常人髂腰肌可见 七 自发MU活动束颤是一种 还有肌纤维蠕动 晚间肌痉挛 手足搐搦 神经肌强直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 单个电位与MU相同 但自发发放 而且重复 肌纤维蠕动是成组的电位间断出现 可见于MND 神经根病 多发性神经病 也可见于脑干肿瘤 MS等 机制不明 可能与经轴索的错位兴奋有关 二主动收缩的电位 一 MU电位一个MU电位是由一个运动神经元通过轴索到达的所有肌纤维兴奋集合起来组成的 其峰代表针周围少数肌纤维的峰 其时限2 15msec其波幅200uV 3mV 为两或三相 多相波国外占12 我们占20 35 一 时限测量电位偏离基线到回归基线的时间 受MU支配的肌纤维终板解剖分布大小而定 分布大时限长 时限长短还受 1 末稍神经传导快慢 2 肌纤维传导快慢 3 最主要是终板与针的距离 每一块肌肉的平均时限不同 肌肉中的每一MU时限也不同 一 波幅测量正峰到负峰的值 代表针周围少数肌纤维的峰值 受其与针距离的影响 各个MU的波幅变化大 均值较可靠 三 形状多为两或三相波 而多相波为五相 是电位通过基线的次数加一 负波峰部分是近针少数肌电位造成 而前后的正峰部分是远处肌电位组成 一 上升时间测量正峰到负峰的时间 时间长短决定于针离肌纤维的距离 越小越短 五 面积面积可代表近针极的肌纤维数 半径以及其电位的离散度 六 影响MU大小和形态的因素记录针只能记录到其近处几个肌纤维收缩起始的电位 如不动针 电位不变 1 技术因素用针型号固定 放大倍数固定 如100uV 扫描时间固定 如5 10msec 频通为2Hz 10000Hz 才能计算出平均值 2 生理因素不同肌肉 不同MU可以不同 年龄不同也不同 有研究4岁的肱二头肌时限为5 7msec 70 80岁时为10 4msec 波幅亦然 温度低时时限和波幅下降而且多相波增多 疲乏会增加多相波 3 病理因素1 肌原性病有功能的肌纤维减少 因此时限减小 这与病的严重性有关 如记录电极近处的肌纤维减少 则出现波幅减小 少数时限和波幅增大 与再生使肌纤维密度增加有关 多数肌纤维电位再生时发放同步化减弱 而出现多相波增多 多相波出现是造成电位波峰的肌电位相距过远 不能重合在一起 2 神经原性病有功能的MU减少 电生理的变化与病灶位点 受损时间 有无再生有关 典型的 幸存MU增大 用侧支使失神经的肌纤维重新支配 这就使MU的终板分散 导至时限增长 多相波增多 如针周围的肌纤维增多 波幅也增大 但在神经急性受损后 先出现的是低波幅 短时限 多相电位 以后慢慢随神经重新支配越来越多的肌纤维 电位越来越大 多相的原因还与神经末支和终板传导慢有关 3 MU不稳定不稳定是神经肌接头或神经末梢一过性传导阻滞 在MG 症状性肌无力综合症 周围神经损伤再生 MND等 4 MU晚成分一个MU后15跟着一个小电位 是再生中侧支芽声生 支配一远处肌纤维的结果 在肌原 神经原病中都可见 二 MU的幕集一针电极在肌肉中可收集到10 20个电位 小力收缩时为单个电位不规律发放 加力后变为规律发放 频率5 10Hz 开始锋峰值小 后加大 正常肌肉最大力收缩时 电位重叠 不能分清单个电位 基线完全被电位打乱 波幅2 4mV 为干扰相 在病理情况下 MU减少 最大力时基线不能完全被打乱 峰峰值也可变化 在肌原性病时 虽然每一MU中肌纤维减少 但MU无减 而MU的发放频率加快 同一强度的参加MU加多 因此呈低波幅干扰相 严重后才呈减弱的干扰相 在神经原性病时 MU减少 虽然每一MU发放加快 仍为减弱的干扰相 注意 当病人因痛不合作时 不用力 没有最大收缩 发放只在10 20次 秒 少数MU参加 呈减少的干扰相 临床应用程序一 全面了解病史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 向病人说明EMG检查有痛苦 并在检查过程中解释要做的事 二 仪器设置扫描5 10msec cm 放大100uV cm 看时限 200 500uV cm 看波幅 频通为20Hz 10000Hz 三 决定采用的正常值 他们的方法和限度 四 用主观判断或MU详细测定时限 波幅 多相波等 五 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