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职业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职业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职业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职业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管理 2016 1 主要内容 职业健康管理的概念法定职业病的分类电焊工尘肺事故案例 吸入粉尘造成矽肺 职业性噪声聋中暑电光性眼炎如何做好现场职业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一 职业健康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健康管理是指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 以及法律法规 技术 设备 制度 教育等方面的对策 二 法定职业病分类 目前国家法定职业病分10大类 132种 即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化学中毒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一 与施工企业有关的主要职业病 1 尘肺 电焊工尘肺 电焊工多发 手工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 氩弧焊 碳弧气刨 气焊 煤工尘肺 司炉工多发 石棉肺 保温工 锅炉检修工多发 2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噪声聋 以铆工 密闭空间作业的电气焊工等多发 3 职业中毒 1 慢性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电气焊工 焊条烘焙工多发 一 与施工企业有关的主要职业病 2 苯 甲苯 二甲苯中毒 油漆工多发4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中暑5 职业性眼病 1 电光性眼炎 手工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 氩弧焊 电渣焊 碳弧气刨 气割作业等易造成电光性眼炎 2 职业性白内障 等离子弧焊时的高温 氩弧焊时的高温易造成职业性白内障 1 硫化氢中毒2 二氧化硫中毒3 氨中毒4 氮氧化合物中毒5 一氧化碳中毒 二 与检维修有关的职业病 一 定义1 电焊工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电焊烟尘 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疤痕 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 电焊烟尘是由于高温使焊药 焊条芯和被焊接材料溶化蒸发 逸散在空气中氧化冷凝而形成的颗粒极细的气溶胶 三 电焊工尘肺 3 电焊烟尘的组成电焊烟尘可因使用的焊条不同有所差异 如使用焊条T422焊接时 电焊尘主要为氧化铁 还有二氧化锰 非结晶型二氧化硅 氟化物 氮氧化物 臭氧 一氧化碳等 因此 电焊工尘肺是一种混合性尘肺 10um以上的粉尘被阻留在上呼吸道 5 10um的粉尘到达呼吸道深部 部分能随痰咳出 小于2um的粉尘能通过呼吸性支气管到达肺泡 电焊烟尘1um以下的占90 以上 是最危险的粉尘 三 电焊工尘肺 二 电焊工尘肺发病特点在我们的施工现场 焊接作业的种类较多 有自动埋弧焊 气体保护焊 等离子焊和手工电弧焊 手把焊 等 焊工尘肺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手把焊工中 焊工尘肺的发病工龄一般为10 20年 在高浓度烟尘环境中 3 5年即可发病 而且病程进展也快 总之 发病快慢与焊接环境 粉尘浓度 气象条件 通风状况 焊接种类 焊接方法 操作时间及电流强度等有密切关系 此外 在发病和病程进展上存在个体差异 三 电焊工尘肺 三 电焊工尘肺 三 电焊工尘肺临床表现1 早期无或有轻微症状 可有气短 咽干 鼻干 轻度干咳 少量痰 胸闷 胸痛等症状 咳嗽 咳痰症状除因长期吸入大量电焊烟尘外 焊烟中有害气体 如氟化物 的长期刺激也是原因之一 胸痛多为隐痛和胀痛 阴雨天加重 有并发症时 症状可明显加重 体征也相应增多 三 电焊工尘肺 2 胸部X线表现 早期患者 肺纹理改变较明显 有增多 紊乱 扭曲变形 中断并延伸至外带 特别是网状的不规则小阴影首先在中下肺野出现 并逐渐扩展 类圆形小阴影 小结节 较晚出现 电焊工尘肺的X线表现以类圆形小阴影为主 而且密集度常常较高 此种表现多见于在粉尘浓度很高的环境中作业的工人 少数病例还可出现大阴影 胸膜早期无改变 晚期可出现肥厚粘连 尘肺与正常肺比较 尘肺小结节 严重尘肺 三 电焊工尘肺 四 电焊工尘肺的防治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监督检查落实 2 改善作业环境 搞好作业场所的通风防尘设施 尽量降低粉尘浓度 3 改革工艺 充分利用自动焊接 4 尽量用低毒 低尘焊条 5 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 在焊接操作时 要戴好防尘口罩 如在罐内焊接 应戴送风口罩和送风头盔 6 按公司要求 督促作业人员定期拍胸片检查身体 如果在查体中发现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等应调离作业 7 尘肺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及根治办法 三 电焊工尘肺 特别提示 棉纱口罩不能起到防尘作用国家经贸委2000年印发的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试行 中明确要求 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 因为 一般的棉纱口罩只能挡住部分粉尘 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 也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 经过层层的阻隔 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 但是 对一些微细粉尘 尤其是小于5微米的粉尘 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 进入呼吸系统 而2微米以下粉尘能直接入肺泡 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 多戴几层也不会增强防护效果 因此 棉纱口罩无法起到防尘作用 使用专业防尘口罩 滤毒盒内装有吸附剂 一般为活性炭 四 事故案例 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自1999年底投产以来 从业人员长期受工业硅冶炼产生的粉尘危害 截至2010年7月2日 这家公司先后共有1343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 确诊矽肺患者200例 另外 半年后需复查胸片的职工还有262人 四 事故案例 一 探因 吸入粉尘致矽肺病据调查 恒盛公司这起职业危害事故是一起群发性 社会影响较大的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是公司工业硅冶炼过程产生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 这些物质进入空气中成为可吸入颗粒物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 长期吸入导致矽肺病 事故的发生与公司厂区布置不合理 生产设备较简陋 企业对职业卫生工作不重视 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等有直接关系 四 事故案例 二 赔付 191名患者获赔2914万元在工伤赔付方面 当地人事劳动社保部门按规定对199名矽肺病患者进行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另有1人已与公司自行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患病职工的申请 对191名患者进行了一次性工伤赔付共计2914 05万元 其中工伤保险金2070 39万元 企业支付843 66万元 另外8名患者工伤保险待遇正在协商办理 然而 让人担忧的是 类似恒盛公司这样的高耗能 高污染企业 在黔西南还有许多家 五 职业性噪声聋 一 定义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 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是噪声对人体听觉器官长期慢性影响的结果 表现为感音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 有些作业噪声与毒物 粉尘等有害因素共同存在 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五 职业性噪声聋 二 发病特点1 工人长期接触强噪声 听力明显下降 离开噪声环境短时间内听力不能恢复 如果在该环境下继续下去 就会加速耳蜗由功能性改变发展到器质性病变 表现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2 生产性噪声主要分为机械性 空气动力性 空压机 电磁性等 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与其接触噪声的时间 强度特别是噪声作业工龄有极大的关系 五 职业性噪声聋 3 由于生产性机械产生的噪声均为连续稳态性 因而对听力的损伤是一种慢性渐进式的 一般在一到两年的接触噪声时间内不会有耳聋的情况 我国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 2007 规定是三年 职业性噪声聋症状轻的 脱离工作环境再加对症治疗是可以康复的 听力损伤严重的治愈比较困难 个别病例可以留下终生残疾 五 职业性噪声聋 4 噪声引起听力损失特点 初期表现为高频段3000Hz至6000Hz听力下降 随着接噪时间延长 病情加重 向语言频段500 1000 2000Hz发展 最终导致明显语言听力障碍 鉴于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有暂时性阈移 故应将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后12 48h作为测定听力的筛选时间 复查时间定为脱离噪声环境后一周 五 职业性噪声聋 三 诊断及诊断分级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 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 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 根据较好耳语频 500Hz 1000HZ 2000HZ 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 轻度噪声聋 26dB 40dB中度噪声聋 41dB 55dB重度噪声聋 56dB 五 职业性噪声聋 三 临床表现病人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耳聋 耳鸣 头痛 头昏 失眠等症状 同时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早期听力损失在4000Hz处 因此 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 仅在听力计检查中发现 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 终于普遍下降 此时感到听力障碍 严重者可全聋 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 亦可单独发生 常为高音性耳鸣 日夜烦扰不宁 五 职业性噪声聋 四 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由于噪声聋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因此 关键在于预防 1 对于接触噪声作业者 应加强预防知识的宣教 以便发生急性事故时不至慌乱 平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耳塞 耳罩等 耳塞隔声效果一般可达20 35dB 耳罩隔声效果高于耳塞 可达30 45dB 但使用不便 棉球塞耳可隔声10 15dB 五 职业性噪声聋 耳塞包括反复使用和丢弃式两种 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 不论是耳塞还是耳罩都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 与耳部的密合要好 2 能有效地过滤噪声 3 配戴时感觉舒适 4 使用起来简便 5 与其它防护用品 如安全帽 口罩 头盔等能良好地配合使用 五 职业性噪声聋 2 对噪声环境下作业工人 均应进行上岗前和定期健康体检 以便及时发现噪声敏感者和早期听力损伤者 轻度 中度 重度噪声聋和耳鸣患者均应调离噪声作业场所 重度噪声聋患者应配戴助听器 对噪声敏感者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 对患有明显的听觉器官 心血管 神经系统等器质性疾病者 严禁安排从事接触强噪声的作业 五 职业性噪声聋 3 缺乏防护材料而预知即将遇到爆震 大于140dB 时最简单的防护方法是用棉花球塞于耳道内 在紧急情况下 可用两小手指分别塞入两侧外耳道口内 及时卧倒 背向噪声源 采用张口呼吸可减轻受伤的程度 4 早期如有4000Hz听力下降而无自觉症状者 休息数日或数周常可自行恢复 并服用维生素B1 血管扩张剂 高压氧等治疗 五 职业性噪声聋 综上现场应做到 1 对接触噪声作业者 发放耳塞 耳罩等防护用品 2 做好防护宣传教育与监督检查2 及时组织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体检 3 及时调离有职业禁忌症人员 六 中暑 一 定义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 由于热平衡和 或 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 或 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先兆 观察对象 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 出现头昏 头痛 口渴 多汗 全身疲乏 心悸 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六 中暑 二 分类1 轻症中暑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 出现面色潮红 大量出汗 脉搏快速等表现 体温升高至38 5 以上 2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 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也可出现混合型 六 中暑 热射病 包括日射病 亦称中暑性高热 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 体温高达40 以上 疾病早期大量出汗 继之 无汗 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 伴有收缩痛 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 尤以腓肠肌为著 常呈对称性 时而发作 时而缓解 患者意识清 体温一般正常 六 中暑 热衰竭起病迅速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 头痛 多汗 口渴 恶心 呕吐 继而皮肤湿冷 血压下降 心律紊乱 轻度脱水 体温稍高或正常 六 中暑 三 中暑的防治1 中暑先兆 暂时脱离高温现场 并予以密切观察 2 轻症中暑 迅速脱离高温现场 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3 重症中暑 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 或 药物降温 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由专业医生对症治疗 六 中暑 4 预防中暑饮食保健多喝汤 多饮茶 多吃粥 多吃青菜 多吃瓜果 5 中暑后的饮食四大忌 1 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 多次饮水的方法 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2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3 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4 忌单纯进补 六 中暑 四 管理措施 1 调整作业时间 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施工 2 为保证员工有良好的休息环境 职工宿舍安装电扇 空调等降温设备 3 项目部现场搭建饮水点 为员工提供纯净水 茶叶 绿豆汤 冰糕 西瓜等防暑降温品 4 配备藿香正气水 人丹等防中暑药品 七 电光性眼炎 一 定义电光性眼炎是眼部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角膜结膜炎 电焊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事接触紫外线辐射的作业人员皆可发生 七 电光性眼炎 二 临床表现眼部异物感 灼热感加重 并出现剧痛 畏光 流泪 眼睑痉挛 角膜上皮脱落 上下眼睑及相邻的颜面部皮肤潮红 结膜充血或伴有结膜水肿 七 电光性眼炎 三 治疗原则1 暂时脱离紫外线作业 2 急性发作期 应采用局部止痛 防止感染的治疗 辅以促进角膜上皮修复之治疗 煮过而又冷却的人奶或鲜牛奶点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开始几分钟点一次 而后 随着症状的减轻 点人奶或牛奶的时间可适当地延长 3 还可用毛巾浸冷水敷眼 闭目休息 4 急性电光性眼炎 脱离接触紫外线作业或休息l 2天 重者可适当延长 不超过一星期 七 电光性眼炎 四 预防电光性角结膜炎虽然不致永久性视力减退 但发病颇多 严重影响出勤率 目前患电光性眼炎的最常见工种为电焊工及电焊辅助工 电焊弧所产生的紫外线辐射是致眼紫外线伤最多 最直接的原因 电焊时电焊弧光能产生相当大强度的光辐射 除有一定量的紫外线外 还有大量的红外线 因此 所戴的防护镜不仅能完全防止紫外线的透射 还要能防止红外线的透射 七 电光性眼炎 现场管理措施 1 为焊工配备防护眼罩和防护镜 2 督促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并监督检查 八 如何做好现场职业健康管理 1 设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明确职能 配备专 兼 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 建立 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参考HSE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职业健康管理程序 4 进行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 制定控制措施5 设置岗位操作规程 八 如何做好现场职业健康管理 6 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 设置警示标识 八 如何做好现场职业健康管理 7 配备职业健康防护用品8 做好员工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9 做好现场的职业病防治措施的监督检查10 建立 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根据规定 用人单位应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含临时工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劳动者名册应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