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试验法PPT课件.ppt_第1页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PPT课件.ppt_第2页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PPT课件.ppt_第3页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PPT课件.ppt_第4页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drugallergytest 护理系宛淑辉 1 前提诊断 1 皮内注射的目的 2 皮内注射的消毒方法 3 皮内注射的部位及进针角度 2 课时目标 1 说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2 阐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3 说出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注意事项4 正确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5 阐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3 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 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 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 型 都可以出现 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样反应较为多见 4 杀菌力强 毒性低 孕妇可用 价格便宜人群中3 6 对青霉素过敏 多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 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 任何年龄 任何剂型和剂量 任何给药途径 任何给药时间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青霉素的特点 重点 5 一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 青霉素过敏反应是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 其制剂中所含高分子聚合物 其降解产物 如青霉烯酸 青霉噻唑酸等 均可成为半抗原 6 青霉素 与组织蛋白结合 全抗原 刺激机体 IgE 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 半抗原 进入人体 初次刺激 再次刺激 7 青霉素G 半抗原 体内 组织蛋白 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 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蛋白 全抗原 机体 抗体 IgE 吸附在靶细胞 再次刺激 释放 破裂 组织胺 缓激肽 5 羟色胺 慢反应物 血清素 乙酰胆碱 平滑肌收缩 微血管扩张 cap通透性 腺体分泌 支气管痉挛 组织水肿 血管容积增大 血浆渗出 胃肠道痉挛 皮肤过敏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 8 1 用药前详细询问 三史 已有过敏史 禁止做过敏试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 首次用药 停药3天以上者 注射长效青霉素前 用药过程中更换药物厂家或批号时 均需做过敏试验 3 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 报告医生 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 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注射前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 备好0 1 肾上腺素 氧气及其他急救用品等 注射后观察30分钟 无过敏反应方可离开 5 不宜空腹 过度劳累 昏迷未清醒时做过敏试验 不同时做两种药物的过敏试验 6 青霉素盘要专用 防止隐性接触造成机体过敏 7 皮试液现配现用 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 二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 用药史家族史过敏史 体温单 医嘱单 护理记录单 病例卡 病史首页 床头卡 门诊病历卡 注射卡 服药卡 病区小黑板 重点 9 青霉素G粉剂性质稳定 在室温中保存而活性不减 但其水溶液则极不稳定 室温中放置24小时后其抗菌效能可大部丧失 而且由于青霉素分子的重排 降解产物可成倍加 过敏反应发生率就会明显增高 为什么皮试液要现配现用 观察的过程中要倾听病人主诉 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 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 以4 6小时为好 每分钟以不超过40滴为宜 观察10 2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液速度 10 三 青霉素过敏试验 皮内试验法 1 评估2 计划3 实施4 评价 1 病情 用药史 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2 是否进餐 3 心理状态 合作程度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护士准备用物准备 基础治疗盘 注射器0 1 肾上腺素青霉素 80万u 生理盐水砂锯启瓶器环境准备 11 皮试液浓度 200 500u ml 青霉素 生理盐水含量u ml 名称 步骤 溶解 80万u 4ml 混匀 20万u ml 稀释 抽0 1ml 0 9ml 混匀 2万u ml弃0 9ml剩0 1ml 0 9ml 混匀 2千u ml弃0 9ml剩0 1ml 0 9ml 混匀 200u ml0 25 0 75ml 混匀 500u ml 青霉素试敏液的配制 稀三推二 20 50u 0 1ml 重点 12 皮试方法 1 取青霉素皮试液0 1ml 于前臂掌侧下段尺侧皮内注射 含青霉素20 50u 2 守候20分钟后观察结果 13 试敏结果判断及记录 阴性 皮丘无改变 周围无红肿 全身无自觉症状 三无 阳性 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 直径大于1cm 或红晕周围有伪足 痒感 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有 14 图片 皮试阳性表现 15 记录皮试结果 阴性在医嘱单上记录阴性 一 阳性禁止使用青霉素 同时报告医生 在体温单 医嘱单 病历卡 床头卡 门诊病历上做醒目标记 十 并告诉病人和家属 16 可疑 于对侧前臂内侧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 1ml 以作对照 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 方可使用 17 常用的试敏仪 18 青霉素试验液 每毫升含1万单位的青霉素G注射用水溶液 0 25 普鲁卡因溶液忌用酒精电流需在50 80 A之间电压维持在9 12V之间 19 一 过敏性休克 二 血清病型反应 三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四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20 一 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 型变态反应 发生率约为5 10 1万 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反应 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特点 反应迅速 强烈 消退亦快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 20min内 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 既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 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射时 皮内试验结果阴性 还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 初次注射青霉素也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 很可能与病人在以往生活中 通过其他方式接触过与青霉素有关的变应原成分有关 21 一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1 呼吸道阻塞症状2 循环衰竭症状3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 皮肤过敏反应 因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 肺水肿所引起表现为胸闷 气促 哮喘与呼吸困难 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 冷汗 紫绀 脉细弱 血压下降 烦躁不安 因脑组织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 面及四肢麻木 意识丧失 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 荨麻疹风疹 风团皮肤瘙痒 22 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 荨麻疹淋巴结肿大腹痛 用药后7 12天发生 二 血清病型反应 23 24 三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 皮肤过敏反应瘙痒 荨麻疹 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2 呼吸道过敏反应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3 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 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25 26 27 五 过敏性休克处理 原则迅速及时 分秒必争 就地抢救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 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及急救的准备 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 28 1 立即停药 就地抢救 使病人平卧 注意保暖 同时报告医生 2 立即皮下注射0 1 肾上腺素1ml 小儿剂量酌减 症状如不缓解 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 5ml 直至脱离危险期 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具有收缩血管 增加外周阻力 提升血压 兴奋心肌 增加心输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29 3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改善缺氧症状 4 呼吸受抑制时 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 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5 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 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喉头水肿引致窒息时 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30 6 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 400mg加入5 10 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 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 50mg或苯海拉明40mg 7 静脉滴注10 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 如血压仍不回升 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8 若心跳呼吸骤停 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 心腔内注射0 1 盐酸肾上腺素 及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 31 9 密切观察病情 记录病人呼吸 脉搏 血压 神志和尿量等变化 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 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注意病人未脱离危险期 不宜搬动 32 停药 就地抢救 平卧 立即 皮下注射0 1 盐酸肾上腺素0 5 ml 吸氧 2 对症 呼吸抑制 人工呼吸 呼吸兴奋剂 气管插管 心跳骤停 心肺脑复苏 CPCR 抗组胺类 异丙嗪 苯海拉明 纠正酸中毒 升高血压 4 观察记录 生命体征 尿量 病情动态 3 激素类 地塞米松 氢化考的松 抗过敏 多巴胺 间羟胺 1 四肢厥冷 保暖 喉头水肿 气管切开 重点 33 此外 半合成青霉素 如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羧苄西林等 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用药前同样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34 思考题 1 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 2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3 40万U的一支青霉素你如何配制成500U ml的青霉素皮试液 4 某患者 男 35岁 在青霉素试验5min后突然感到胸闷 气急 面色苍白 出冷汗 血压64 48mmHg 请问发生了什么现象 如何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