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1.ppt_第1页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1.ppt_第2页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1.ppt_第3页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1.ppt_第4页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第一节元前期杂剧作家作品 一 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他和马致远是王实甫之外 以文采见长的作家 白朴作杂剧15种 今存 墙头马上 梧桐雨 和 东墙记 等3种 他的杂剧 主要以历史传说和爱情故事为内容 一 墙头马上 裴少俊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 是一部爱情喜剧 取材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井底引银瓶 其主题在诗的小序中明言为 止淫奔 是为道德教化而作的 墙 的主题与白居易原诗相背 是热情赞美男女间的自由结合 从 止淫奔 变成了 赞淫奔 与关汉卿 拜月亭 王实甫 西厢记 郑光祖 倩女离魂 并称为元代的四大爱情剧 1 李千金 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 勇敢地同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妇女形象 1 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 2 刚强不屈 3 泼辣 李千金和崔莺莺性格有何不同 李千金和崔莺莺都是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小姐 都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并为之进行了反抗斗争 但两人性格有异 莺莺温柔 矜持 性格内向 李千金则豪爽率直 果敢刚强 泼辣奔放 李千金在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中 大胆主动 没有崔莺莺那种犹豫顾虑和忸怩之态 敢于无媒自聘 弃家私奔 敢于与封建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并用卓文君私奔之事来证明自主婚姻的合理性 她对屈服于封建压力的丈夫也予以严正谴责 李千金的形象带有市井女子的特征 而崔莺莺更多贵族小姐的气质 但李千金的形象不如莺莺的形象丰满 西厢记 对莺莺性格的刻画更细腻 更深刻 更合理 也更有典型意义 2 思想意义 积极意义 歌颂了李千金与裴少俊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 局限 剧作还是以门当户对 父母之命解决问题 夫妻团圆 自由结合竟跟封建礼教一致 这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也体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二 梧桐雨 一部描写杨玉环 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 主要抒发一种人生变幻 盛衰难料的沧桑之感 梧桐雨 的意象 白居易 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 更漏子 玉炉香 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 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更苦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二 马致远 汉宫秋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末本戏 马致远号东篱 取自 采菊东篱下 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大都人 汉宫秋 全名 破幽梦孤梦汉宫秋 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 敷演 昭君出塞 的故事 是一出以假定历史为背景的宫廷爱情悲剧 题材的创新 一 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 二 把王昭君主动远嫁改为毛延寿求贿不遂 在画像时丑化昭君 最后昭君被迫和番 三 把毛延寿的结局处理为逃往匈奴 引兵来攻 强索昭君 却被匈奴押送汉朝斩杀 四 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 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 深爱王昭君的皇帝 五 把昭君嫁至匈奴的结局 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 创新的进步意义 表现在昭君自杀后 番邦对汉的和好 再现出民族和睦的愿望 汉宫秋 所表现出来的反抗民族压迫 歌颂民族气节的主题 在元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局限性 作家没有真正理解历史上汉朝和亲的意义 所以对汉元帝过于同情和美化 剧作中把两人处理成为一对一见倾心的爱侣 同时又显示出作者的灰颓 在昭君 才得恩宠 而骤成死别 见红颜之薄命 在元帝 尊为天子 而难保身家 知富贵之无常 作者流露出了极浓的感伤情调 代表了元代知识分子普遍的思想倾向 也是值得注意的 汉宫秋 的艺术特点 全剧结构紧凑 主题突出 并以浓烈的抒情见长 汉宫秋 以 琵琶 和 雁 的意象为线索贯穿全剧 更增加了此剧的悲凉气氛 汉元帝与昭君的初见 即以琵琶为契机 以后的每次幸事都以琵琶为号 最后惨别 也以琵琶作结 而雁的意象 雁口 雁叫 雁声 等意象贯穿全剧 结尾以呀呀的雁叫声 使全剧笼罩了灰暗荒漠的气氛 更显示出北方之地特有的苍凉 这种表现方式既使全剧结构紧凑 也使全剧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 为南 北观众所乐于接受 三 康进之 李逵负荆 康进之的 李逵负荆 是元人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一部 李 与 水浒传 第73回的后半回大致相同 这也是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与 水 故事相符的一个剧本 这是一出用误会法构成的喜剧 这部戏直接影响了小说 水浒传 中李逵形象的塑造 李逵的性格特征 疾恶如仇 见义勇为以及对梁山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核心 既天真憨厚 又粗鲁莽撞 既正直豪爽 又暴躁轻信 在粗豪中显妩媚 于狡黠中见淳朴 四 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 是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剧 是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剧 作品是根据司马迁 史记 赵世家 所载历史传说创作而成 全剧围绕着 搜孤 和 救孤 的矛盾 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 1 思想意义 歌颂见义勇为 舍己救人的崇高品格 表达了一种传统的观念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思想 在当时受蒙古人压迫的现实有一定的意义 2 艺术成就 具有我国古典戏曲相对罕见的悲剧美 具有悲壮感人的力量 1 这是一场忠与奸 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作品热烈歌颂正义 鞭挞奸邪 大力宣扬复仇观念 大义凛然 震撼人心 2 塑造了一系列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 如韩厥为取信于程婴当面自杀 程婴献出亲生儿子并抚育孤儿成人 老臣公孙杵臼舍命相救 他们勇于牺牲 义无反顾的精神 悲歌慷慨 感人至深 3 戏剧冲突尖锐激烈 跌宕起伏 高潮迭起 扣人心弦 赵氏孤儿 具有高度的戏剧性和严谨的逻辑性 事件发展惊心动魄而人物行为皆有依据 如韩厥把守府门时放走程婴三次 又叫回三次 剧情扣人心弦却故弄玄虚 再如屠岸贾盘问程婴出首赵氏孤儿的动机等 屠岸贾逼拷公孙杵臼供出同党等场面 也都兼具舞台气氛和内在的逻辑力量 悲剧 就其经典意义上说 并不仅仅是悲惨情节的表演 除了鲁迅指出的 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还要求表现一种 自觉意志 当程婴 韩厥 公孙杵臼奉献他们自己或孩子的生命时 不是出于无知 不是出于偶然事故 而是自觉地牺牲 清醒地走上死亡或其他悲惨的道路 赵氏孤儿 中这种 自觉意志 的升华 产生了悲壮 崇高的悲剧美 产生了陶冶净化人们感情的效果 影响 赵氏孤儿 问世后 几百年来演出不衰 直至近代 仍有许多剧种演出 同时又是首先流传海外的中国戏曲之一 1735年 有法译本 1762年 有英译本 大文学家歌德 伏尔泰看了 都为之感动 加以称赞 正如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中说 赵氏孤儿 即列之世界大悲剧中 亦无愧色 第二节元后期杂剧作家作品 一 杂剧的南移和衰微的原因 一 大德以后社会安定 科举恢复 一部分文人产生仕进幻想 剧作家中出现脱离现实倾向 作品缺乏前期那种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精神 二 受南方观众欣赏习惯和南方绮丽文风的影响 剧作家偏重于辞藻形式的追求 三 杂剧本身体制上的缺陷 如一本杂剧四折一楔子 由一人主唱的形式 对反映复杂的生活内容和表演艺术 都有一定限制 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 杂剧创作的中心也南移到杭州 元杂剧走向衰微 后期除了郑光祖 宫天挺和秦简夫的个别作品有相当成就外 大部分缺乏前期杂剧的战斗性和现实性 在艺术缺少动人的力量 二 郑光祖 倩女离魂 本事出于唐 陈玄祐的传奇小说 离魂记 是一部爱情剧 与关汉卿 拜月亭 王实甫 西厢记 白朴 墙头马上 并称为元曲四大爱情剧 1 作品用浪漫主义的方法 表现封建社会的妇女遭受封建礼教禁锢的确苦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灵魂出窍 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生活 躯体 是张倩女身心遭受封建礼教禁锢的折磨的结果 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沉重的精神压抑 思想意义 从两个方面叙写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 一 倩女的魂魄 代表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 二 现实中倩女的躯体 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 病体恹恹 既渴求爱情婚姻 又面对礼教禁锢 这便是封建时代女性的真实处境 礼教虽然可以限制青年的行动 却无法拘束她们追求自由的愿望 作品不但以浪漫主义的情节有别于一般作品 而且张倩女所面临的环境也更加艰难 所面临的斗争也非常艰苦 在一般的作品中 争取爱情自由的斗争都是由男女双方共同合作的 但此剧中的王文举却没有给倩女以支持 甚至还对她怀疑和责难 因此张倩女既要与以母亲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 又要与王文举的封建意识作斗争 而她的斗争却是十分坚强的 她一旦察觉母亲的态度有了变化 便立刻表现出反抗的决心 你不拘我可倒不想 你把我越间阻 越思量 在与王文举分别时 他再三叮嘱王文举不要变心 厮随着司马题桥 也不指望驷马高车显荣耀 因此 他魂离躯体去追赶王生 这一浪漫情节 实际上就是由现实情节演变而成的 却不但没有欢迎她 反而说 你怎么直赶到这里来 若老夫人知道 怎了也 并用 聘则为妻 奔则为妾 对她加以责备 张倩女却勇敢坚定地说 做着不怕 我本真情 非为相唬 已主定心猿意马 另一方面 她的躯体在家中与其母斗争 她母亲就要为她请良医 她说 若是他 王文举 来到这里 煞强如请扁鹊卢医 她母亲劝她吃些汤粥 她说 若肯成就了燕尔新婚 强如吃龙肝凤髓 她的不妥协的执着精神迫使其母步步退却 作品在特别艰难的环境中 突出地表现了张倩女的斗争精神 使这一形象突发出夺目的光彩 2 作者善于通过充满诗情画意和抒情气氛的曲词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和状态 如第二折写张倩女魂追王生 小桃红 我暮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 抢映在乘杨下 唬的我心头还那惊怕 原来是响当当鸣榔板铺鱼虾 我这里顺西风悄悄叫沉罢 趁着这厌厌落化 对着澄澄月下 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 春江上晚来堪画 玩水壶潋滟天上下 似一注碧玉无暇 圣药王 近蓼洼 揽钓槎 有折蒲袁柳兼葭 滂水凹 折藕芽 见烟笼寒水月笼沙 第舍两三家 蓼洼茅舍 夜景如画 这有声有色 充满感情的诗的意境和张倩女焦急畏惧的心理 恍惚飘渺的神态融为一体 真切 优美而又动人 3 倩女离魂 曲词清丽秀美 但又不失曲的本色 如第一折写张倩女送别 后庭花 我这里翠希车先挖着 他那里黄主蹬懒去 我泪湿香景袖 他鞭重碧玉梢 望迢迢恨堆满西风左道 想急煎煎人多情人去了 和表湛湛天有情天亦老 俺气氲氲喂然声不定交 助疏刺刺幼羁怀凤乱扫 滴朴簌簌残收粉泪抛 酒细漂漂邑尖暮雨飘 所写景物和所用的词语清秀美丽 但流畅的语言 众多的叠字和象声词 特殊的三句对铺排的手法又是有浓厚的曲味 故使民众 曲改 说郑光祖的曲词 俏丽流畅 语入本色 倩女离魂 的曲词还善于吸收前人诗 词 曲中的语言和民间口语融汇一体 形成多元统一的浑融美 如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李贺 天若有情天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