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备解说词.doc_第1页
博物馆设备解说词.doc_第2页
博物馆设备解说词.doc_第3页
博物馆设备解说词.doc_第4页
博物馆设备解说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于2005年建馆,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题词,自成立至今免费向学校及社会开放。共分为整机展区;重要零部件展区;最新医疗设备展区;图书资料展区四个展区。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带来医学革命,从此开辟了现代医学的新纪元。接着介绍诺贝尔奖的得主(博物馆一进门墙上的图片)。自此往北看这一排全是X线机,有摄影X线机,治疗x线机。大家看到的这台铺有红地毯的仪器,是一台诊断用X线机。它生产于1937年,由美国霍夫曼公司建造。就目前来讲,它是我们博物馆最古老的一台机器,也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据我们了解,这个型号的X线机,霍夫曼公司当年仅生产了3台,而另外两台,至今下落不明。说起这台仪器,其实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这台仪器最早由美国政府捐给国民政府用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伤病员检查。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做出了汗马功劳。抗战结束后,内战爆发,国民政府退守台湾,这台仪器被留在了河北省,被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收。这台仪器的成像效果非常好,从1937年生产,一直使用到2002年,前后服役65年。200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门诊启用,在移动过程中,某个零部件丢失,该仪器正式退役。该仪器主要由 X线管装置、高压发生装置、控制台及摄影床等其它辅助装置构成。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屏片检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拍片”。这是一台某年由某公司生产的胃肠X线机,主要用于胃肠部的X线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钡餐”检查。这台仪器与上一台相比较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它更加现代化。其实,他们的X线发生装置是相同的。它的进步在于它配备了X线电视系统,实现了“明室”透视。早些年间,因为受到技术限制,X线“透视”必须在“暗室”环境下进行,容易给病人造成恐惧心理。同时,医生与病人同处一室,在对病人检查的同时,医生也要受到X线辐射。长此以往,给医务工作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X线电视系统出现后,把医生从“暗室”中解放了出来。现在在做透视检查时,病人和医生各自身处一室,有效的保护了医生,避免了不必要的辐射。医生可以通过两室间的铅玻璃观察病人情况,通过操作台控制设备的机械装置,通过显示器观察病灶。这台仪器配有胃肠压迫器,医生不必再用手按压病人检查部位,减少了医生不必要的辐射。影像增强器的使用,使成像更加清晰。我们知道,现在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元凶。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台造型别致的仪器,正是用作乳腺检查的乳腺摄影X线机。因为他的X线管的阳极靶材料多用“钼”元素,因此又称作“钼靶X线机”。使用时,管电压一般较低,产生波长长的软X线,有利于软组织检查。这台带有车轮的仪器是“床边X线机”。当碰到病情严重难以移动或患有传染病(如非典)等不宜到放射科检查的病号时,可由医生推着这台仪器,去给病人做检查。它的优点是:操作台、高压发生器、X线管等合为一体,移动性强。缺点是成像效果不如固定式X线机好。也不利于医护人员的防护。这是一台C型臂X线机,因为它的支持装置形似英文的大写字母C,故形象的称为“C型臂”。正是因为这个装置,它的X线管能多角度运动,方便对不同体位进行检查。它可以配合“高压注射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我们知道,X线摄影成像利用的是不同组织器官对X射线吸收程度不同,从而在胶片上形成不同灰度的影像。而血管由于本身密度较低,在胶片上不能清晰成像。所以需要医生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来提高血管密度。我们在做血管造影检查时,先用普通X线机对被检测部位拍摄一张未注入造影剂的影像,再拍摄一张注入造影剂的影像,通过计算机手段,对两张影像进行减影,从而使被检测部位的血管清晰呈现。这是一台国产深部治疗机,它主要用于浅表体层的肿瘤放射治疗。大家可以与前面的进口仪器做一下简单的比较,国产机在外形上明显要更单调、简陋一些。我们前面所讲的X线机都用于诊断。这台机器虽名为深部治疗机,但相较于最新医疗设备展区中的钴60治疗机和直线加速器而言,它的穿透能力依然较弱。它一般作为钴60和直线加速器治疗的辅助手段。这台崭新的仪器,是由新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捐献给我们的模拟机。它一般与钴60放射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配套使用。我们都知道,放射治疗对人体有很强的副作用。为了尽可能少的伤害健康细胞,放疗前我们需要初步了解一下肿瘤的信息,提前制定一个放疗方案。这台仪器就是用作放疗前对肿瘤位置、大小、深度等相关信息的确定。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台仪器就是我们常说的B超,这是早期的一种型号。现在我们在医院看到的B超,更加小巧方便,功能也更加齐全。因为B超的安全性和检查费用相对低廉,B超被各级医院广泛应用。B超与X线机和CT不同,B超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查。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B超对人体有何危害。因此,它是一种健康的检查方式。在检查血流时,如果用不同的颜色代表血液的流动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彩超”。B超一般用作腹部检查最常见于孕妇的产前诊断。孕期最基本应做四次B超 :1、怀孕早期: 在停经6周后,除了妇科常规检查之外,应通过B超确定宫内妊娠是否正常。2、怀孕中期: 在16周左右需要再做一次B超,可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大体情况。3、怀孕中期:在28周左右再复查一次B超,此时B超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胎儿组织器官发育情况,从而了解胎儿是否存在畸形 4.怀孕晚期: 在36周到预产期前做B超,可以明确羊水多少和胎盘的功能,以及胎儿有无脐带绕颈,如果有羊水过少,胎盘钙化,胎儿脐带绕颈,需结合临床再考虑是否继续妊娠。同时B超可以根据胎儿的头径、骨骼的测量估计胎儿的体重,明确胎儿的胎位,来预测孕妇是否能够自然分娩。(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B超检查胎儿性别)。这台体形庞大的仪器因为有两个C型臂,简称“双C”。相应的, 它也具有两套成像装置。两套成像装置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得三维立体的图像,使医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病灶信息。这台仪器主要用于“介入治疗”。使用时,医生一边通过观察显示器上的图像,一边给病人做手术,所以医生本身必须暴露在辐射中。虽然医生会穿上铅衣、铅围裙等进行防护,但是仍会给医生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做这类手术的医生,一年中只能做一定次数的手术,并且要经常做检查。做这类手术的医生,收入非常高。现在看到的这台仪器就是,我们现在在医院中最常用作断层成像的CT。这是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全身CT。CT是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因此,亨斯费尔德和科马克共同获取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普通摄影所成的图像是组织的重叠图像,而CT所获得的图像是断层图像,它比普通摄影的图像更加清晰,便于病灶的观察。然而,他对人体的辐射剂量也更大。在一次CT胸部断层成像中,人体对X射线的吸收量,相当于200-300次普通胸部摄影人体对X射线吸收量的总和。因此,我们应当尽量推迟做CT检查的年龄。在某些情况下,未成年人必须做CT检查时,应注意对其甲状腺和性腺的防护。这台仪器与我们刚才看到CT非常相似,但是这台仪器并不是CT,而是我们生活中常听到的核磁共振。这是一台国产的第一代核磁共振仪器。通俗的来说,磁共振成像就是水成像。它与CT相比,磁共振密度分辨率高,安全、准确、无射线,对人体无伤害,且对含水器官成像更加清晰。这是一台全封闭是的磁共振,他工作的时候噪音很大,现在医院常使用半封闭式磁共振仪器。磁共振成像时请务必注意: w 1.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角膜、血管术后金属夹、气管插管、避孕环、金属异物及人工关节等,请向医生申明,以确认能否进行此项检查。否则可能会因磁体的吸引力而使金属异物的位置移动,造成危害。 w 2.进入扫描室前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如:手机、传呼机、手表、发夹、手饰、小刀、磁性记录卡、信用卡、金属饰品、腰带、活动假牙、假肢、金属钮扣、 助听器等留在候诊室。 w 3.危重病人请临床医生陪同;燥动、不能配合的病人请临床科室处理后再做检查。 这是一台Co60放射治疗机,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钴60则是金属钴的一种同位素,能释放出r射线,r射线穿透人体,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不过使用时要注意保护,放射线对人伤害很大。放疗前,先通过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