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染上不爱学习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说谎任性等坏习惯怎么办耳朵心理工作室.doc_第1页
孩子染上不爱学习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说谎任性等坏习惯怎么办耳朵心理工作室.doc_第2页
孩子染上不爱学习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说谎任性等坏习惯怎么办耳朵心理工作室.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孩子染上不爱学习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说谎任性等坏习惯怎么办? 很多家长谈到孩子坏习惯,马上滔滔不绝。但是,在谈坏习惯之前,我们不得不先讨论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培养一个孩子好习惯”,因为“坏”习惯的字眼往往更能吸引家长眼球,所有我们没有用“好习惯”做标题。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呢?两个方法足以做到,不需要第三个!第一个方法:示范第二个方法:鼓励相信这两个办法,没有哪一个家长是第一次听说,没有哪个家长不知道应该多示范、多鼓励,少指责、少说教。那为什么孩子还是会养成很多坏习惯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位妈妈带着岁孩子逛商场,孩子看到一个玩具很喜欢,非要买。妈妈嫌贵,不买,孩子撒娇,妈妈也不买。孩子哭闹,妈妈还是不买。接着孩子开始在地上打滚,惹得一大群人围观,最后妈妈实在无奈,只好买了那个玩具。从此,孩子学会了一个习惯:只要妈妈不依自己,就在地上打滚。这个习惯是谁教会的?很遗憾就是他妈妈,是他妈妈让孩子打滚的坏习惯变向得到了鼓励。因为他妈妈不得不那样做,她没有更好的办法。那科学的做法是什么呢?家长朋友们可以分享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很多时候,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就是因为:当孩子在遭遇一个又一个挫折的时候,家长在不恰当的时候,做出了不恰当的回应。那是不是说,这就是某个家长的错呢?显然不是!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家长:张妈妈希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但是奶奶心疼孙子,整天帮他洗衣服、帮穿衣服、帮穿鞋,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妈妈没有办法,不好多说什么。方先生想培养儿子勤收捡的好习惯,但是自己每天回家进门就把公文包、外衣、皮鞋扔的到处都是,这种习惯已经有几十年,发现儿子很坚决了继承了这个传统,也整天乱扔东西。林妈妈知道应该多鼓励孩子的好习惯,但是父亲常年不在家,家务、工作、教育所有活儿都由妈一个人承担,看到孩子好习惯也没心情夸奖,看到坏习惯就不停唠叨。黄妈妈是高中老师,懂得一套科学教育方法,对班上学生和蔼可亲、耐心有加,但对自己的儿子,整天挑毛病,处处不如意,结果坏习惯越来越多。.我们看到,上面这些家庭好像都在谈习惯,又好像都不是在谈习惯。习惯培养的背后,其实有太多其它的东西:教育观念的分岐、婆媳关系、外界不良影响、夫妻关系、家长的人格特点、甚至家长的心理问题等等。如果就习惯只谈习惯,很可能牛头不对马嘴,方法毫无效果。所以,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家庭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个家庭成员作用的结果,涉及到自信心培训、规则感建立、家庭角色、互动方式等多个方面。那如何纠正学习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说谎、任性、不做家务等等这些坏习惯呢?也是两个方法:第一淡化、第二惩罚顾名思义,淡化就是大问题化小、小问题化了,惩罚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简单来说,两套方法要结合使用,就好像做加减法,对好习惯做加法:鼓励、示范对坏习惯做减法:淡化、惩罚方法看起来还是这么简单,为什么家长就这么“笨”,孩子还是养成了一大堆坏习惯?家长真的很“笨”吗,显然不是!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小强岁,每次吃晚饭要吃个小时,吃不完全家人不下餐桌,直到吃完为止。怎么淡化?怎么惩罚?我们发现,10个家庭有10种淡化和惩罚方式,有的惩罚效果显著,有的惩罚却让孩子变本加利。看下面三个家庭他们怎么做的:、爸爸是单位领导,在家也像领导。每次孩子吃饭拖拉,就惩罚孩子,找孩子“谈心”,每次小时,结果孩子吃饭还是磨蹭。、妈平时工作很忙,爸又不管孩子,经常出差,每次孩子吃饭磨蹭就唠叨指责,惩罚他不能看电视,结果吃饭变成孩子最痛苦的事。、爸爸常年不在家,每次见到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很会“淡化”孩子的坏习惯,结果坏习惯越来越多。那怎么做才是有效的淡化和惩罚呢?我们想象一下下面这种情境:父母情感生活比较满意,能够处理好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不会把自己的焦虑发泄到孩子身上,不会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父母也不是上天赐予的权威者,他们不会高高在上的命令孩子做任何事,对生活热爱的情感会自然的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充分享受美食。会事先跟孩子商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在遵守约定后,孩子会及时得到鼓励,在孩子多次破坏约定后,家长会“稳定的温和的”执行之前“商定的”“具体的”惩罚办法。当孩子偶尔吃饭磨蹭的时候,家人要做的是平常化,大人吃完就自己去做自己的事,而不是把孩子的行为放大,甚至一直看着他吃完。当孩子吃饭时间不规律的时候(婴儿除外),让孩子体验到,过了吃饭的点儿,是会挨饿的,而不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等等等等。可以想象,如果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至少他吃饭磨蹭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但是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家长也是人,我们总有情感不如意的时候;总有情绪不好,对孩子吼叫、发怒、宣泄的时候;总有孩子破坏约定的时候;总有失去耐心的时候.但是,至少在那个时候,我们能意识到,哪些是自己需要处理的,哪些是孩子的小毛病,而不是把所有这些焦虑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是最重要的。孩子会怎么做,会养成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取决于家长的期望和暗示,而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建立上情感的基础上才有效(有点像盗梦空间的台词哈),情感又由各种关系所建构,而最核心的关系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换句话说,一个家庭如果夫妻关系和谐,有一个很有力量的爸爸始终呵护着心爱的妻子,他们的教育方法自然是科学的,他们的孩子自然身心健康。而一个家庭如果夫妻感情不好或者家庭角色不和谐,而又纠缠在一起,只肤浅的去谈论教育方法,是不济其事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常报怨,听了很多家庭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