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 参考书目.doc_第1页
法理学 参考书目.doc_第2页
法理学 参考书目.doc_第3页
法理学 参考书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 一、著作类 n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n 2、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n 3、卓泽渊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n 4、周永坤著: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n 5、赵震江、付子堂著:现代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6、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7、孙笑侠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n 8、乔克裕主编:法理学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n 9、王天木著:法理学精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n 10、徐显明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n 11、卢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n 12、刘金国、舒国滢主编:法理学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13、博登海默美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14、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n 15、谢邦宇等著:行为法学,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n 16、郭道晖、李步云、郝铁川主编:中国当代法学争鸣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n 17、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n 18、陈弘毅著: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n 19、梁治平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20、叶士明葡著:欧洲法学史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n 21、千叶正士著:法律多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n 22、刘星著: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n 23、付子堂著:法律功能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24、黎国智主编:马克思主义法学论著导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n 25、吕世伦主编: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n 26、梅因英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n 27、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28、董茂云著: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n 29、黄建武著:法的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n 30、周旺生著: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n 31、约翰罗尔斯美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n 32、田成有著:传统法文化与法治现代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n 33、吕世伦、公丕祥主编:现代理论法学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n 34、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n 35、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n 36、张志铭著: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37、CC阿列克谢耶夫苏著:法的一般理论(上册),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n 38、何勤华著: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n 39、杨心宇主编:法理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n 40、陈金钊著:法律解释的哲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n 41、王泽鉴著: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n 42、黄茂荣著: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93年版。n 43、勒内达维德法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n 44、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英著: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n 45、棚濑孝雄日著:纠纷的解决和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n 46、哈特著: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n 47、博登海默美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n 49、黑格尔德著: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n 50、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n 51、葛洪义著:法律与理性,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n 52、谢晖著:法的思辨与实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n 53、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n 54、贺卫方著:具体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n 55、江山著:中国法理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n 56、林哲著:法律思维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n 57、陈金钊著: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n 58、梁彗星著: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n 59、葛洪义主编: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n 60、陈金钊、谢晖主持:法律方法(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n 61、陈金钊、谢晖主持:法律方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n 62、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德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n 63、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美著:西方政治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n 64、朱景文著: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n 65、文正邦著: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n 66、川岛武宜日著: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n 67、葛洪义著: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n 68、范忠信著: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n 69、刘星著:古律寻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n 70、张桂林著:西方政治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 71、谢晖著: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n 72、齐延平著:人权与法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n 74、葛洪义著:探索与对话:法律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n 75、刘作翔著: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n 76、卡尔拉论茨德著: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n 77、葛洪义主编,法理学论点要览,法律出版社,2001版。n 78、周旺生: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n 二、论文类n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载于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5期。 n 2、李 龙:经济全球化与法学的演进,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1期。 n 3、约翰、布罗思韦特:社会价值与澳大利亚法理学,法理学、法史学,1999年第4期。 n 4、王晨光:法的经济分析,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n 5、任喜荣:伦理法的是与非,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1期。 n 6、舒国滢: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载于在法律的边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49页。 n 7、缪岚:哈特法律规则说浅析,职大学报,20001年第3期。 n 8、舒国滢:走出概念法学的泥沼: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辩,学术界,2001年第1期。n 9、王学辉:双向建构: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话与思考,法理学、法史学,1999年第4期。n 10、严存生:法的合法性问题研究,法理学、法史学,2002第9期。 n 11、周旺生:法典在制度文明中的位置,法理学、法史学2003第1期。 n 12、黄良军:浅谈影响法律效率的因素,长白学刊2001年第2期。 n 13、秦国荣: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法律特征、存在问题及其法治化研究,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9期。 n 14、于建伟:论公私法的划分与市场经济的演进,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9期。 n 15、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载于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1期。 n 16、张恒山:权利与法律权利概念再辨析,载于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1期。 n 17、张骐:直面社会,打破禁忌:一个反身法的思路法律自创生理论述评,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5期。 n 18、李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立法发展,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1、2期。 n 19、王志强:中国传统法的地域性论略,法理学、法史学,2002第9期。 n 20、美阿伦沃森:法律移植与法律改革,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n 21、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的理论倾向,法理学、法史学,1999年第7期。 n 22、王雪峰、里赞:秩序微言,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1期。 n 23、张骐:论法的价值共识对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个悖论的解决尝试,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1期。n 24、谢晖:客观理性:现代立法的基本原则,法理学、法史学,1999年第3期。 n 25、张妹、董建锴:地方立法秩序的价值分析,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5期。 n 26、袁圣明:司法解释“立法化”探微,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8期。 n 27、于兆波:立法决策主体比较研究,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11期。 n 28、彭秀英:论守法的障碍及其克服对策,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n 29、孙聚高:行政法制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与法,2000年第6期。n 30、(美)高森:发展守法文化的指南,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9期。 n 31、王称心:论当代中国法律解释权的合法性与制约性,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n 32、柴方东:完善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政策建议,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n 33、谢晖:法律诠释与意识形态,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6期。 n 34、季卫东:法律解释的真谛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法理学、法史学,1999年第4期。 n 35、叶传星:法治悖论,中国妇女报,2002年7月20日,第4版。 n 36、魏纯文:上帝、皇帝和人格平等:法治的文化心理初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n 37、高其才: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两难境地,法理学、法史学,199年第4期。 n 38、李权、王太贤,突破中国法治现实难题的一个视角,法理学、法史学,1999年第4期。 n 39、刘贤:法治与道德若干要素的互动关系,云梦学刊,2002年第2期。 n 40、高松元:论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增刊。 n 41、李震山:“复制人”科技发展对既有法律思维与制度之冲击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