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1页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2页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3页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4页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去年的树(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哈尔滨市呼兰区实验小学校邵晓慧【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这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珍惜友谊,信守承诺。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2.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3.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感悟鸟儿与大树“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的人文精神。【学情分析】这篇童话故事语言质朴,贴近三年级孩子的生活。文中所蕴含的关于重视友情的人文内涵,孩子们一般可以在学文的过程中得到体会和理解。但是对文中蕴含的诚信、奉献、环保这些美好精神未必及时感悟。所以根据学生对童话感兴趣这一特点,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领悟道理,在读中积累语言。【教学策略】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以情激情,以情带读,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加入各种语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品味语言,积淀情感,感受课文所蕴含的友爱和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位朋友,请看(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生:一棵树!2、师: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生:这是一棵粗壮的树。生:这是一棵茂盛的树。3、师:请看第二位朋友( 教师在大树上贴上一只小鸟的图片)生:一只鸟!生:这是一只美丽的小鸟!4、师:下面,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多媒体1)(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读!【设计意图:简单的问题,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无限的遐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看看你有哪些收获。2、师:听到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真高兴,相信你们一定有所收获,下面老师有些词想考考你。(多媒体2)3、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考虑课文讲了什么事?(多媒体3)(生反馈)【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给学生更多的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师:同学们,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美的画面,齐读。(多媒体4)(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2.师:想一想,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什么时候?生:春天 夏天 秋天 早晨 晚上 难过 开心3、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生:天天(指导朗读)4、师:课文一共用了两个“天天”, 同学们,带着刚才的种种猜想,注意把 “天天”的味道读出来。(多媒体4)5、师:是呀,多美好的日子啊!当太阳升起时,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当月亮挂上树梢时,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当原野的积雪融化时,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走过春,走过夏,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鸟儿站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6、师:从“天天”中你体会到什么?生:鸟儿和树是好朋友。7、师点播:鸟儿每天全情投入的为大树唱歌,而大树就是鸟儿的“知音”,天天都不厌其烦的认真倾听鸟儿的歌声。7、师:他们是什么样的好朋友?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生:惺惺相惜的好朋友,互相欣赏的好朋友。不离不弃的好朋友。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友情深厚)【设计意图:以“天天”这个词作为体现鸟儿与大树深厚的朋友之情学习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如品读、齐读、师意境的引读,让学生层层深入,不断感受这种真情的流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爱之情通过文本的读悟得以深刻的体会。】四品读对话,情感升华1、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2、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多媒体5)3、师:说到这里老师想到的一首诗: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相信此时大树要送走鸟儿也是这样难分难舍的心情吧!我们再读这一段。4、师: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鸟儿的心情怎样?(生回答惊讶、疑惑、伤心等)带着这种心情读。“多媒体6”(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树根)5、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鸟儿想:朋友,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多媒体5)引读6、师:朋友,我一定要找到你,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她又向谁询问大树的下落呢?生:门先生和小女孩。(板书:门先生、小女孩)7、师:听了大门的回答。(读多媒体7)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多媒体5 树和鸟儿的约定)8、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多媒体8); 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多媒体8); 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多媒体8); 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因为他们的友谊是深厚的.9、师:鸟儿为什么这么辛苦的非要找到朋友不可呢? (生反馈)10、师:只因为当时的许下的承诺,小鸟遵守了承诺,这叫守信.(板书:信守诺言)【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感悟这种深厚的友情。教师多次强调“约定”,让学生体会鸟儿不断的寻找大树,不仅表现他对大树的深情,更是体现它信守承诺的高尚品质。层层挖掘,步步推进,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价值观诚信的真正意义。】五品读结尾,体悟永恒1.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2、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它想起来了什么?第一个看他会想什么?第二个看他还会想什么?生:鸟儿在看昔日的朋友。她想起了过去他们相处的美好时光。第一个看是想确定是你吗?我的朋友。第二个看是想说虽然你不在了,但我们永远是朋友,你化成了美丽的灯火,我为你骄傲,你点燃了自己,照亮了这个世界。你是伟大的。我为有你这样的朋友而自豪。3、师:这时鸟儿做了什么?(生齐读)4、师:你对鸟儿的做法怎么看?(再次唱歌这是鸟儿信守承诺的体现。)5、师:小鸟唱完了歌,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想对朋有说,小鸟会说什么呢?(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虽然你的身体不在了,但我们的友谊还在,我会每年回来为你的树根唱歌的。祝你永远快乐!)6、师:我的手机短信里有这么一则信息: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看不到你流泪,但我感受得到,因为你在我的心里。”鸟儿和大树的关系多像鱼和水的关系啊!让我们带着深厚的感情再度最后三个自然段。(多媒体9音乐)7、师:小鸟飞走了,带着深深的沉重,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它给大树留下了歌声,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当然不会,因为这是一首永恒的歌。【设计意图:常言道: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经历由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知到抓住重点词句品读,再配乐美读,既品味了语言,还升华了感悟,有机地把读书与创造思维结合起来。这样的扩展想象练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创造思维,把学生对文本的感动推向高潮。】六、拓展延伸,加深感悟课文学到这,其实已经学完了,面对这只鸟,这棵大树,那个伐木人,还有对更多的人,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即将分别的时候,说说吧!(多媒体10)我想对小鸟说:,我想对大树说:我想对伐木人说:,我想对【设计意图: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并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的前提下富有个性、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这样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文本主题得到升华,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七:总结: 孩子们,谢谢你们的情谊,请你记住这个动人的故事吧,记住朋友之间贵在诚信珍惜你拥有的友情,关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吧再见了,我带着一颗真挚的心来了,我即将又带着浓浓的情谊满载而归,让我们再唱起朋友那首歌,再见了,同学们(多媒体11音乐)板书设计: 13、 去年的树 友情深厚 信守诺言 鸟儿大树 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自评】本节课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着力走进文本,以“读”代讲,不断推进。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图文并茂。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读中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