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分区下水箱有效容积计算.docx_第1页
各类分区下水箱有效容积计算.docx_第2页
各类分区下水箱有效容积计算.docx_第3页
各类分区下水箱有效容积计算.docx_第4页
各类分区下水箱有效容积计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并联分区给水系统1、 引入管内流量不小于整个建筑的最大小时用水量2、 水池容积按全建筑的日用水量的20-25计算3、 各区水泵数均为一用一备两台,区水泵流量按区供水不小于区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区水泵流量按区供水不小于区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4、 区水箱容积按不宜小于区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确定,区水箱容积按不宜小于区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确定5、各区给水管网按设计秒流量进行水力计算串联分区给水系统1引入管内流量不小于整个建筑的最大小时用水量2水池容积按全建筑日用水量的2025计算3低区水泵设两台,一用一备,每台水泵流量按不小于全建筑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 4低区水箱容积应为低区给水管道系统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加上高区给水管道系统日用水量的2025之和来确定5高区串联泵流量按不小于高区给水管道系统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6高区水箱容积按不小于高区给水管道系统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确定7高、低区给水管道按设计秒流量进行水力计算减压分区给水系统1引入管内流量不小于整个建筑的最大小时用水量2水池容积按全建筑的日用水量的2025计算3水泵设两台,一用一备,每台水泵按不小于全建筑的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4高位水箱容积按不小于全建筑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确定5减压水箱容积可按不小于由减压给水系统5lOmin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并应满足安装要求6给水管道按设计秒流量进行水力计算消火栓 - 选用要点1、当建筑物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且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2、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周围均匀布置,并不宜集中在建筑物一侧。 3、人防工程室外消防栓距人防工程入口不宜小于5m。 4、停车场的室外消防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距离最近一排汽车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库不宜小于15m。 5、室外消防栓应设置在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 6、室外消防栓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寒冷地区采用地下式,非寒冷地区宜采用地上式,地上式有条件可采用防撞型。 7、室外地上式消防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8、室外消防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间距不应超过120m。 9、室外消防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什么是干式消防系统干式系统:警戒状态时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的闭式系统。 在干式系统中,传递火警信号的介质, 由有压水转换为压缩空气,因此可消除环境温度对管道内充水的影响。系统启动时必须经过管道排气充水过程后,才能开始喷水。在干式系统延迟喷水的时间内, 火灾将得以继续蔓延,使灭火难度增大,因此导致其灭火效能低于湿式系统。通过控制干式系统配水管道的排气充水时间,可以把握闭式喷头开放后的延迟喷水时间。干式系统应配置干式报警阀组和保持配水管道内充气压力的补气装置(通常为空气压缩机及其压力控制装置)。干式报警阀的加速器,用于保证干式报警阀的快速开启,为了尽快排尽配水管道内的压缩空气,配水管道应设置快速排气阀,并应在快速排气阀的入口, 设置警戒状态时封闭管道的电动阀。干式消防系统包括固定式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和移动式气体灭火系统两种。 固定式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按使用的气体划分为卤代烷灭火设备、二氧化碳灭火设备、氮气灭火设备和蒸气灭火设备等。在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是卤代烷和二氧化碳灭火设备。卤代烷灭火剂具有不导电、挥发快、无残留物、对人类无害等独特的优越性能,在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中得到广泛采用。 移动式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指各种手提或车载的气体灭火装置。移动式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总控制柜、钢瓶控制分盘、声光报警盒、紧急启动及切断按钮贮气钢瓶、电磁阀压力开关反馈装置等组成。根据保护对象和适用场所的不同,系统可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和无管网灭火系统。系统每个灭火区均由烟感和温感共同组成门禁控制电路,两种探测器均报警时,相应部位灯亮,发出快变调音响,总火警灯亮,自动执行灭火功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875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767、768条中规定: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贮藏库、自备发电机房、贵重设备室等场所设置气体灭火装置。薛城区广播电视中心计算机房、配电室、总机室、小演播室、导播室、贵重器材室、编辑室、有线电视机房等都集中在主楼的一、二层,在上述场所安装卤代烷1301全淹没式管网组合分配灭火系统。消防水源与消防水池的利用作者:贺安龙福州精业建筑工论文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74更新时间:2007-12-4摘 要:本文根据消防水源的类型,确定消防水系统,介绍了消防水池容积的计算方法,探讨了消防水池平消结合的措施。关键词:消防水源 消防水池 游泳池 景观池 喷灌池 消防水池在建筑小区常会遇到,因消防水池平时不用、占用空间、浪费水资源,因而综合利用消防水池很有必要。1 消防水源的种类与技术条件 1. 市政水作为水源,不设消防水池的类型:采用两条市政给水管供水,供水管径.供水量均满足消防全部用水量时的情况。 2.由市政给水管网和消防水池共同供水的类型:市政给水管网有两条不同管段引入,水压不小于0.1MPa,但管径较小,消防时供水量不足. 3.消防水池供水的类型:市政给水管网为枝状或仅有一条引入管; 4.采用天然水源的类型:天然水源如河道、塘、湖等。2 消防水源供水水质与消防系统设置 1市政水浊度小于3,溶解性固体250mg/l,完全可适用于消火栓.自喷.水幕及水喷雾系统; 2.采用天然水源时,天然水体有可能水质恶化,细菌滋生,藻类、苔藓类及浮游生物等大量繁殖,水的浊度高,存在生物粘泥和较大的漂浮物,会造成部分控制部件堵塞,如报警阀、减压阀.减压孔板及减压稳压型消火栓,因而通过泵前设置初过滤器.泵后阀前设精过滤器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另外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消防系统: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完全可适用于消火栓.自喷.水幕及水喷雾系统;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浊度小于3,溶解性总固体1000 mg/l, 可适用于消火栓.自喷.水幕及水喷雾系统;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游泳区及景观池;浊度小于3,溶解性总固体2.5m/s,宜调整水表口径和进水管管径。2.2在环网的相应管段上设置必要的阀门,以控制水源和保证管网中某一管级维修或发生故障时,其余管段仍能通水并正常工作。4 消防水池的平消结合 消防水池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因而住宅小区可利用游泳池兼作消防水池,消防储水不足部分可由景观池分担,游泳池及景观池的排水作为绿化喷灌系统的水源,流程图详图1。图1 消防水利用流程图 4.1市政水作为消防水池的水源时,利用游泳池储存消防水. 为满足游泳爱好者的需求,丰富小区的业余文化生活,可对游泳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保证泳池的运营与管理。小区泳池常为室内公共游泳池或露天游泳池,循环方式一般采用顺流式。小区常见的几种消防水池与游泳池规格对应表,详表1。 表1 消防水池与游泳池规格对应表建筑小区类别 室外消防水量 室外 消防 历时 室内 消防用量 室内 消防 历时 自喷 用水 量 自喷消防历时 消防水池 容积 对应游泳池 之规格 LXBXH游泳池 容积 (l/s)(h)(l/s)(h)(l/s)(h)(m3)(mxmxm)(m3)多层住宅(79F)2525230132425101.3325二类高层普通住宅(50 m)15210230128825101.2300二类高层高级住宅(50 m)2022023013962512.51.3406一类高级住宅( 50m)2023023014682512.51.5468商住楼(50m)30340330186425211.7892 游泳池初次补水时间宜为24h,最长不宜超过48h,这与消防水池的初次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是对应的;当泳池容积小于500m3时,兼作消防水池可不分格;当泳池容积大于500m3时,兼作消防水池应分两格,分格冲洗并泄空至景观池;室内泳池及露天泳池每天补水量占池水容积的百分比分别为510及1015,相对消防专用水池放空节约了水量。4.2利用游泳池及浸脚池之溢泄排水作为景观池的补充水 小区水景工程可美化环境,改善小区气候,通过补水循环,水流能起充氧防止水质腐败的作用,水景工程常常具有较大的水池,处理得当可当作喷灌储水池及消防储水池,这样有利于喷泉水池的换水净化。水景工程的水量损失包括喷水风吹损失.蒸发损失.溢流排污损失和水池渗漏损失。水景水池充满时间可按1248h计算。4.3利用景观池之溢泄排水、泳池过滤器反冲洗排水及淋浴废水作为绿化喷灌池的补充水 景观池之溢泄排水、游泳池过滤器反冲洗排水及强制淋浴废水,无色无味,能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不改变原有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而可作为绿化喷灌池的补充水。有条件时,绿化喷灌水池可作大些,旱季时可调节泳池及景观池的排放水量,雨季可储存部分雨水。在绿化喷灌水池中设置潜水泵,通过输水管网和喷头,向绿化区喷灌,以维持土壤水分。 采用市政水游泳池景观池绿化喷灌供水方式,保证了消防水量的储存,实现了平消结合,较好发挥了消防水池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参考文献 刘文镔,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6编写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张耀宗、姜文源、胡鹤钧、张延灿、张淼,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GBJ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