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期 末 论 文论中日鬼文化差异 专业班级: 日 语 101 姓 名: 沈 晓 桦 学 号: 201010020116 2011年12月11日摘 要:选取以女鬼为题材的影片,比较中日两国在对死亡的理解和“鬼”这一文学形象的创作传统,以及利用这种形象进行创作所反映出的文化心理及其意义。关 键 词:鬼故事 气氛 恐惧 死亡 文化心理中国鬼故事的传统中国因有西游记、聊斋志异、搜神记等被列为名著的著作,加之在其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影视创作,因此即使是在现代,人们对古人脑中的妖魔鬼怪形象也不会感到陌生。在古代的民间信仰中,鬼是人死后所化,是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的一种非物质形式,人死灵魂不死便成为鬼,鬼是与世人相对立的彼岸生存者形象,是死亡恐怖的寄寓形象。文学中的鬼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创造。这种幽冥幻象是全人类共生共有的思想文化现象。中国古代有许多作品写鬼的故事,并且一开始写女鬼的也并不多。从山海经这本上古奇书来看,早先出现的鬼怪应该是当时人类对各种动植物认识不够的基础上加以肤浅的认识想象加工而成的非物质产物。且它们用未知的神奇力量迷惑或帮助人类。在以男性权力为主的古代社会中,话题逐渐转到女性身上。自六朝以来志怪小说写鬼的作品大量涌现,太平广记辑录鬼的故事就有四百多条,写鬼的最高成就者当数短篇小说巨匠蒲松龄了。他的聊斋志异,人们俗称鬼狐史,其中写了百余篇鬼故事,写出了众多各有性情的鬼、千姿百态的鬼。他把鬼大量地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鬼高度审美化,弱化、淡化了鬼身上的鬼气,在一些鬼身上最大限度地表现他们的善美。使鬼有丰富的人情味,获得丰富的人性。聊斋是写鬼的一部杰作,时至今日还不断有电视在翻拍,就可证明其跨时代性及其在反映人的精神实质上的可探讨之处。古代的女鬼通常是那种青面獠牙,有一副吓人的长舌头,但是也不乏长相十分美貌甚至惊艳,而且又十分幽怨的女子。在1987年徐克导演的倩女幽魂系列中,由王祖贤主演的聂小倩是最深入人心的一个模版。剧中她与宁采臣的爱情传奇则被演绎得荡气回肠、酣畅淋漓。日本鬼故事的传统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日本鬼片中的一些形象。传统的故事书有明治妖记,百鬼夜行,百物志,万鬼录,妖怪物语,日本灵异记,玄中记,妖怪百象记等。明治妖记里有一个桥姬,由于痴爱他人又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从桥上跳到水中自杀,如果晚上有男子过桥,就会出现,并把其引到水中溺死,如果有女子过桥,就会强行拉其入水,据说在日本女子不能轻易自杀,只能投河自杀,所以这种妖怪被称为比较可怜的妖怪。在妖怪百象记中有记载,“洛新妇”称其为蛛女,是蜘蛛变为人形,诱惑男子,当男子被诱惑后3日的子时,会被其取走首级食用;百鬼夜行中称为新妇罗,是极危险的妖怪。近年的影片中最有名的影片有贞子系列、咒怨系列。虽然并没有人敢去直视这些女主角的脸,但是她们都是由美女来演的。在片中,她们都是行踪不定、长发,穿着带血白衣的骇人的形象,她们已经完全脱离了“人”的情感的羁绊,因而充满了邪恶的以人为敌、以人为猎物的力量。中国鬼形象创作的意义聊斋通过对女鬼悲惨遭遇的描写,最大限度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如同芥草一样任人作践的低下地位,如同案肉一样任人宰割,成为社会悲剧的主角。因为人们无法消灭这些邪恶的社会现象,因而更愿意用厉鬼索命的恐惧来进行威慑,来获取心灵上的痛快和消解。“惩恶扬善”是许多古代小说中的一贯主题,正是由于人们对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平义愤难当,才把惩恶扬善的美好祝愿寄予在文学创作中,赋予柔弱的女子以超人的力量。聊斋通过众多女鬼形象的塑造揭示封建社会妇女生存环境的恶劣达到一般作品难以企及的深度。另外还说葫自然界的美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客观上启示人们应该要将有限的生命,放在无限的追求“生”的意义上,这于我国古人崇尚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理是相同的。现代鬼片中也保持了这一些特征,虽然其中也有在日本的影响下变的比较不再那么“中国化”。日本鬼片的意义日本鬼片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最为恐怖的。相比于中国影片,日本鬼片传播的恐惧更有张力,更为“深刻”。这是一种情绪和心理上的恐怖感,它不仅会使观众当时觉得恐怖可怕,最为“可贵”的是它能让观众在看完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继续沉浸在恐怖的氛围中。所以说日本鬼片的拍摄手法是有可取之处的。究其原因大概是日本鬼片情节非常贴近生活。此外,片中常会出现无辜的人莫名其妙地死去。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鬼”都基本上体现了一句中国古话“冤有头,债有主”,这些鬼并不是乱杀无辜,而是充满了使命感的有“人性”的鬼,而且报完仇就投胎或者返回冥界去了,整个创作体现了“罪”与“罚”的主题思想。但在日本鬼文化中鬼一旦下了“怨咒”,就很危险。近几年的El本恐怖影视作品大多揭示了这一点:“怨咒”指的是含怨而死的人所下的诅咒,在死者生前的居所或者死亡之地积聚冲天怨气,凡是接触到“怨咒”的人,无一例外地死去。日本鬼片的运作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观众虽然也有产生抵触情绪的,但仍然会忍不住去感受一下刺激。这应该也可以算是一种价值。这大概与大和民族非常态的心理有关。日本之所以能拍出如此恐怖的“鬼片”,也是日本的一代人对于繁复的规矩礼数和压力的反抗,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离开黑暗的冥问,回归人世是聊斋中多数女鬼的强烈渴望。她们大都热爱人生,向往人间生活,依恋于人,渴望人间的情爱,具有强烈的再生之情,千方百计想回归人世。这种安排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生乐生的观念影响所致。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民间世俗文化都主张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和保持人生的幸福与欢乐,视现实生存和人世生活为重为乐。中国百姓对佛教、基督教追求彼岸世界的主张多不信从,不信仰上帝天国,宗教意识稀薄,而对于人间世界极端的留恋,对人间生活极端的执着。大多具有强烈的“人间情结”。女鬼身上反映出的追求世间的情爱,热爱生命等表现还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人为贵”的观念。“人为贵”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观念。日本人对死亡的态度这里不得不提出日本民族对死亡美学的迷恋。日本的死亡态度从其武士道、喜爱樱花、剖腹文化可窥一斑。例如:剖腹作为武最崇高的死亡方式,普遍认为是由于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土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分为不同种类:自刃、自裁、战争失败;引责、对过失承担责任;谏死,为了劝谏主君(如平手政秀);殉死,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追腹、义腹,为了尽士道义理;论腹,为了树立名声;商腹,为了给家族和子孙带来恩惠;诘腹、无念腹,痛饮悔恨之泪的剖腹;愤腹,愤慨于无实之罪的剖腹,等等。武士道精神体现在战争中最突出的是“珍珠港”中的“自杀式攻击”。经常论述到的原因有:日本推崇的是一种“无我”的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日本人的“岛国根性”使人们具有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导致人们对狂烈的“毁灭之美”产生了好感,并且乐于向集团和规则靠拢。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短暂的花期,瞬间的飘落,使人感到高洁而又悲凉无常。追求的是悲壮之美。受到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是说不必拘泥于生死之事,要死时当抛弃一切求生之念,一心一意地活着,每时每刻都要竭尽权力生存。再者日本深受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追求顿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超越生死界限无畏死亡。结论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对生命本质的相似体验,对死和神秘的事物充满了敬畏,但是各个民族对死还是会有态度上的差异。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兰亭集序中也感慨“死生亦大矣”,突出了“乐生好生”,“人为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转让协议范本
- 2025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 葡萄农业植保知识培训课件
- 物体测试题及答案
- 营销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物流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设备租赁合同书
- 物联网题库及答案
- 2025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协议
- 2025年液环真空泵项目建议书
- 邻里公用面积协议书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测试卷:职业指导师职业测评与职业发展
- 中级审计师考前必看试题及答案
- 《颅骨缺损修补术》课件
- 美术馆智能化建设技术方案
- 酒店访客登记管理制度
- 数据中心管理试题及答案要点
- 医保违规处理制度3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讲解
- “匠心杯”班组长管理创新技能竞赛(决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临床思维方法与医患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