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教育案例 学会为人处事 为人处事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修养,得益于后天的养成教育,对于刚踏进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更是一个必要且紧迫的课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尊心、自觉性、独立性越来越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由于自身道德水平、经验阅历的局限,难免出现磕磕碰碰。世界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在不同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特别是现时代独生子女政策下,家庭溺爱普遍存在,孩子受到了来自父辈过多的关爱,形成了许许多多不良的性格,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本篇以一个比较典型的初中生的语言行为表现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一下初中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初一某班王某,瘦削的身材,一张娃娃脸,鼻梁上一副眼睛,略显文气,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个好孩子,老实,勤奋,学习基本处于中上等。第一次小周留校,我值班,带领学生看电影,他主动坐在我身旁,拿着一桶爆米花,笑脸盈盈的,显得对老师特别亲近,我向他了解几个问题,他呢,回答得挺巧妙,话锋一转,说到政治学习上,他说,他政治从来就没考好过,希望我能对他的政治学习成绩有所促进,还说上学期数学老师对他如何如何好,最终期末时,数学成绩考得非常好,我就开始留意他了。后来每次课间,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跟我亲近,但是打招呼的方式和其他同学有些不一样,他总是悄悄地走在我身后,在我肩头拍一下,跟我玩躲猫猫。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看好他,但是一次查寝开始使我产生了怀疑,那天意外地发现,他在另一个宿舍收拾床铺,我就详细询问,他说他换宿舍给班主任交代过了,还说在原来的宿舍没法混了,我心中就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一学期都过去了,一个宿舍的同学之间就没产生感情?问题出在哪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向他原宿舍同学了解,他们也带着失落的口气给我讲了许多王某的表现,说他绝情绝义,说他爱拍老师马屁,打招呼的方式不一样,听不得别人开他玩笑,自以为学习好看不起别人,有心机等等,我就对他们说,运用咱们上课学的知识,他这是什么心理啊,大家七嘴八舌,说自负的有,说自尊心过度的有,等等,我初步得出结论,自尊心过度,有些虚荣。后来的事情越来越糟了。先是一次留校,他跟原宿舍的宿舍长发生冲突,我了解到,是另外一个同学语气带有挑衅性引起的,他性格活泼,爱开玩笑,而王某却说那明显是一种侮辱性的口气,然后用冷言冷语反唇相讥,结果那个同学就把王某的衣服扯了下来仍在地上。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训斥了另一个同学,让他回宿舍睡觉,然后自己给王某把衣服捡起来,就跟他说,你的自尊心太强了,同学之间生活中开玩笑多正常啊,一笑了之,别太当真了,他说同学们经常侮辱他,而他受到侮辱就非常气愤,反应强烈,老是与别人发生冲突。我对他说,初中阶段是人生最最美好的时光,同班同学,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友谊最纯洁,最长久,同时今后立足社会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今天的学校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你学会尊重同学,同学也会尊重你啊,开玩笑本来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你却开不得玩笑,别人自然会疏远你了。他听完默不作声,似乎若有所思。后来春游,我带领他那个宿舍,大家玩得不错,发现他比以前进步多了,主动跟同学分享零食,我在旁边很开心。缺点的纠正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王同学后来有与同宿舍的谢某老是产生矛盾,谢某也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老爱找他茬,开始我的态度仍然是保护王某,后来事情越来越糟,几次查寝的时候,王某和谢某都在口角,甚至恶语相向。我得出结论,这个孩子,不是与一两个同学关系处理不好,而是不会与人相处,我再一次批评了王某,说跟一两个人是是人恩怨,可能是别人的问题,如果你老是换环境,跟每一个人都处不了,你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了,希望你首先学会与人相处。王某身上的缺点非常顽固。又有一次,我与几个女同学一边走一边聊学习的问题,迎面王某走来,带着坏笑说:“老师也泡妞啊!”几个女同学就挂不住了,回击他说,“嘴巴干净点”。我心理猛一震,这个孩子不单为人处事不好,甚至品行也有问题?或者是他想开玩笑,就故意用这些低级趣味的话拿别人开心。我非常气愤,随后就狠狠地批了他的言行,希望他改正这种不良言行。事情并非我所预料的,王某的乱开玩笑不断地惹怒周围的同学,同宿舍的人都向我反映,他嘴太欠,我第一次当众批评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次政治课前,我正在做准备工作,同学向我反映,老师,有同学打架了,我抬头一看,王某的临位正跟王某扭打着,我跑过去,喝住他俩,为了不耽误上课,命令他俩去找班主任,立即离开教室,不用说,肯定又是王某嘴上无德引起的。虽然我也曾做过努力,尽力地想改变他的品行,但单有我个人努力,效果甚微,而且缺点这种东西非常顽固,改好之后会再犯,我建议由班主任插手,跟学生家长联系,学校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对他进行一次大的教育,激起他猛回头。德育教育从来就不是简单地说教,更重要地是生活习惯,行为的改变。家庭教育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山医学院护理复试题库及答案
- 业务外包委托协议书要求
- 大专药师考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体系构建工具
- 美丽的自然我们的责任写景作文8篇
- 企业文件分类与管理标准
- 医疗设备采购申请与审批流程管理工具
- 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公司会议策划及活动执行手册
- 家乡的秋天写景散文(11篇)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河北省特种设备检验收费标准
- 集成电路技术导论课件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试题库带答案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件
- 交通标志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 第二章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 全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考试考核实施细则
- 【课件】《红烛》课件2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申请书模板
- 装备外观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