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现代文阅读解题总体思路.doc_第1页
第一讲 现代文阅读解题总体思路.doc_第2页
第一讲 现代文阅读解题总体思路.doc_第3页
第一讲 现代文阅读解题总体思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现代文阅读解题总体思路【考点透析】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包括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对作品思想的情感体验,对文学内容的深入领悟,对作品语言的品析评点,对写作手法的鉴别欣赏等。主要考点有:1体味作品的意境; 2感受文章的主旨;3体验作者的情感; 4分析人物的形象;5把握文章的结构; 6品味语言的特色;7评论作品的内容; 8表达自己的见解;【知识概括】1从语言的角度:(1)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3)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可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2从结构层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递进结构(论述步步深入)、总分结构(观点明确、内容具体)。3 从文体知识的角度: 记叙文-记叙的要素、记叙的材料、记叙的方法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方法 小 说-小说的要素、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 散 文-散文的线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韵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这样使文章极富表现力) 特别是描写:(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 还有 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文学作品阅读知识答题技巧图谱 插 记叙 情节曲折,或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1. 倒 表 正面达 描写 侧面方 细节式 议论 爱、敬 抒情 恨、思 内心独白 说明 望、语言 肖像(神情) 想象梦幻 人物 心理 环境衬托 喜 动作 言行折射 哀 描 怒 写 a衬托人物心情 盼望 紧张 急切 社会环境 矛盾 环境 b.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自然环境(作用) 喜庆、热闹 C.渲染气氛 紧张、恐怖 悲凉、融洽 用典敬业与乐业 实虚结合沁园春雪 比喻(生动形象) 讽刺变色龙2. 拟人(亲切、有灵性、有人情味) 象征蜡烛修 排比(节奏鲜明,情感强烈,增强气势,加深情感) 对比我的叔叔于勒辞 反复(强调、突出某种意思或情感) 衬托(烘托、反衬)俗世奇人手 夸张(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法 对比(鲜明地突出、表现) 3.表现手法 以小见大走一步,再走一步 对偶(韵律美) 借景抒情春 反问(加强语气、情感强烈) 托物言志陋室铭 设问(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欲扬先抑阿长与山经 引用(语言生动有力) 想象联想天上的街市 设置悬念 卒章显志故乡前后照应口技画龙点睛行道树 动静结合 简洁凝练 准确严密 朴实清淡生动华丽4.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语 节奏明快 艺 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像瑰丽神奇。(李白、岑参)言 清新优美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描写现实。(杜特 凝重沉郁 术 甫、白居易 )色 含蓄委婉 风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辛弃疾、苏轼) 通俗易懂 格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李清照、李煜意味深长 温庭筠、晏殊) 幽默风趣 古色古香 豪放激昂 表现手法(描写、修辞等)5.关键词的含义 感情色彩(步骤)和作用 联系语境 结合中心 例:春中“钻”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草的情态,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抒发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6 1.语言写 2.结构、层次、条理、详略、过渡作 3.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特 4.人称色 5.事例、材料 6.情感 表现手法和基本意思7. 含义 联系人物形象、中心思想、作者情感及上下文等理解词句的语境义关 a.总领全文或总结全文键 b.贯穿全文,是叙事的线索句 c.承上启下 a. 同一意思的两种表述 段 结构上的作用 d.为下文写做铺垫 b.同一句子反复出现 的 c.一问一答 含 e.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义 a.点明主题,突出中心.(并阐述) 作 b.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用 内容上的作用 c.从侧面衬托出 d.深化中心,引人深思 8. 1.分析文章标题 归纳 2.分析点题的关键句、段 中心 3.分析开头、结尾思想 4.串各段大意 时间 9.写作顺序 空间 逻辑 1.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给人以真实亲切感10.人称 2.第二人称:直接与读者交流 3.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空限制 持之以恒 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