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机组(上大压小)建设工程达 标 创 优 规 划批 准:张艳亮复 审:毛承慧初 审:许爱军编 制:陈迎顺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四月目 录1.前言 11.1工程达标创优目标 11.2指导思想11.3编制的主要依据12.组织机构 12.1达标创优组织机构12.2达标创优组织机构成员名单22.3组织机构职责43.主要目标 43.1综合目标 43.2 管理目标 53.3设计目标 63.4安健环目标 63.5设备目标 73.6土建施工目标 83.7安装施工目标 83.8调整试验目标 93.9生产考核期目标 113.10生产准备目标123.11工程档案目标134.达标达标创优保障措施 144.1体系保障.144.2各参建单位达标创优规划编写要求.144.3综合目标保证措 144.4工程造价及工期控制措施.154.5设计保证措施 164.6安健环保证措施 164.7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174.8设备保证措施 194.9土建、安装施工保证措施 204.10洁净化安装施工保障措施234.11调整试验保证措施 324.12考核期保证措施 334.13性能试验保证措施 334.14生产准备保证措施 334.15工程档案保证措施345 精品项目 356 创精品项目保证措施 366.1管理措施 366.2精品项目(点)实施细则、保证措施 377 考核与奖励 377.1考核与奖励办法 377.2考核范围 387.3考核阶段 387.4考核评比条件 387.5考核标准 38附:精品项目管理与考核与办法39 国华徐电21000MW机组建设工程达标创优规划1、前言1.1工程达标创优目标: 为实现国华徐电21000MW机组(上大压小)建设工程的各项建设目标,把国华徐电创建成一个“更安全、更可靠、更先进、更经济、更规范、更环保的国际一流水平电厂”,特编制“工程达标创优规划”,以此统一各参建单位的建设目标;明确达标创优项目和责任;通过考核和评比,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实现国华徐电21000MW机组高水平达标投产,确保电力行业优质工程,誓夺国优金奖。1.2指导思想:参照国内外先进火电建设工程已实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确立本工程的综合创优目标,同时确定建设过程安全文明、设计、设备、施工、调试、档案管理、生产准备等方面的达标创优项目。通过明确责任单位,制订、落实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达标创优目标的实现。1.3编制的主要依据:1.3.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1.3.2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电建质监200557号)1.3.3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7/20111.3.4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版)中电建协工20086号1.3.5国家优质工程审定与管理办法(2007版)1.3.6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建协200817号1.3.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号1.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工程部分)1.3.9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建质监200418号1.3.10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1.3.11国华电力管控体系(基建管理系统)(2008)1.3.12关于加强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国华项目部200495号2、组织机构2.1达标创优组织机构:徐州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机组建设工程达标创优领导小组 实施小组土建专业组调试指标组锅炉专业组电热专业组汽机专业组综合、档案专业组安全健健与环境管理专业组2.2达标创优组织机构成员名单2.2.1达标创优领导小组:组 长:张艳亮 副组长: 朱培富 洪鼎华 徐振山 陈国庆 高武军 李劲松 毛承慧(常务) 成 员: 刘光华 张同斌 王传栋 刘 丰 宋慧娟 张奕成 周自辉 杨 可 宋振洲 李洪超 黄 亚 程 辉 华锦贵 黄春贤 杨 光闫长征 许爱军 陈永革 杨光华 叶寒影 高长城 朱建峰 乔玉春 刘振文 潘克坚2.2.2实施小组组 长:李劲松副组长:毛承慧成 员:王传栋 张奕成 程 辉 宋振洲 李洪超黄 亚 徐敬贤 孙中春 宋怀强 许爱军实施小组下设七个专业组:(1)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专业组组 长:宋振洲成 员:张广刚 李 波 韩洪连,监理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2)土建专业组组 长:宋怀强成 员:孙纪庆 陈迎顺,监理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3)锅炉专业组组 长:李洪超成 员:吴新荣 翟建松 周士凯,监理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4)汽机专业组组 长:孙中春成 员:鹿存良 周顺利 朱 君 陈迎顺,监理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5)电热专业组组 长:徐敬贤成 员:杨玉彪 赵永涛 张晓彤 胡 俊 孟 坦 韩洪连,监理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6)调试指标专业组组 长:黄 亚成 员:发电二部、灰硫化运行部、燃料运行部相关人员 陈迎顺,监理和调试单位相关人员。(7)综合、档案专业组组 长:许爱军成 员:常 新 周 骊 胡万青 吴 俣 庄卫华 马雪婷,监理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2.3 组织机构职责2.3.1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达标创优日常领导工作。(2)批准达标创优工程计划,监督达标创优规划的实施。(3)对达标创优过程工作协调、监督、检查、考核。(4)审议达标创优项目复检及考核意见,发布考核评比结论。(5)根据需要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并处理达标创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3.2实施小组职责(1)负责本专业达标创优相关工作。按照工程达标投产、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和国家优质工程奖评定办法的要求,严格执行二十五项反措、强制性条文,落实徐电工程达标创优规划的内容,确保公司达标创优计划目标如期实现。(2)组织执行并按要求完成公司达标创优领导小组和达标创优办公室提出的工作计划。(3)制定本专业的工作计划,完成阶段总结。(4)配合完成达标创优办公室和专家检查组等各类检查,并按要求完成整改。(5)向达标创优领导小组汇报本组工作情况,遇重大问题及时请领导小组协助解决。2.3.3达标创优办职责(1)起草编制工程达标创优规划;(2)对项目公司、参建各单位达标创优具体工作进行指导;(3)定期组织对工程达标创优规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定期召开会议,解决达标投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定期出版下发达标创优工作简报、发布达标创优信息;(6)按工程进展组织达标创优工作的考核评比,向领导小组提交达标创优工作考核评比意见,发布考核结果;(7)组织工程达标、优质工程申报材料的编报和迎检工作;(8)协调达标创优工作中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定期向领导小组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3、主要目标3.1综合目标:3.1.1工程总目标:各台机组均实现高标准达标投产;确保电力行业优质工程;誓夺国优金奖3.1.2工程造价控制目标:静态总投资(含脱硫):724147万元;每千瓦静态造价(含脱硫):3621元/千瓦; 动态总投资(含脱硫):766831万元;单机结算在投产后1个月内,工程决算在最末一台机投产后3个月内完成。3.1.3工期目标:总工期23.5+2个月重要里程碑工期:2008年10月18日 主厂房基础浇注第一罐混凝土;2011年12月20日第一台机组投产;2011年12月31日第二台机组投产;3.1.4工程开工条件符合国华电力公司工程开工管理规定;3.1.5 168小时试运结束,未完工程和主设备系统缺陷为零、无基建痕迹;3.1.6单机竣工资料(包括竣工图)在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结束后45天内移交;3.1.7机组建设质量总评分不低于105分;3.1.8考核期内完成全部性能试验项目;3.1.9按照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7/2011的标准,确保每台机组都实现高标准达标投产,;3.1.10在本期工程最后一台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结束后半年时间内完成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劳动安全验收评价、工业卫生验收、环保验收、档案专项验收、水土保持等验收工作;3.1.11监理单位、主体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调试单位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运行有效;3.2 管理目标3.2.1实行“小业主、大咨询”管理模式,落实工程监理制,在突出做好质量监理工作的同时,履行“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职责,协助项目公司抓好工程管理。项目公司在宏观上总体协调,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在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与监理平行开展工作,使工程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3.2.2在施工现场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要求各参建方进驻现场后及时与项目公司的信息网络互联,网络互联率100%,为实现工程信息和数据共享奠定基础,提高工程管理效率。3.2.3充分利用办公OA系统和内部网站系统进行行政办公、工程文件传递、信息公布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3.2.3所有参建方统一使用项目公司提供的基建MIS系统,实现基建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合同、物资等全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保证竣工决算报告快速、准确地完成。其中,合同文件及技术协议书网上可查阅率为100%,工程联系单等网上流转率95%。3.2.3充分利用网络视频会议、远程监控等系统,提高工程管理效率。3.2.6项目公司与主要参建单位共同使用先进的P3E/C软件,实行工程进度、设备供应等预警控制,实现“日跟踪、周检查、月考核”的过程管理。3.2.7资金计划的准确率95%;投资完成准确率91%;合同付款准确率97%;3.2.8合同结算准确率98%。3.2.9在基建阶段认真贯彻发电企业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系统企业标准及基本要求(基建部分),实现NOSA硬件设施达到三星标准,提高工程移交水平。努力达到移交生产后,NOSA硬件设施不发生返工、改造费用。3.2.10建立健全项目公司组织机构,做到各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每一岗位职责清晰,责任落实;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正向激励机制;紧密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员工培训;主要生产技术骨干人员及时招聘到位,满足工程和生产需要。3.2.11按照国华公司生产管理要求,建立高效率、高效益、高标准的新型生产体制和管理机制,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职工队伍。3.2.12检修管理实行点检定修模式,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建立严细的考核管理制度,达到人、财、物的最佳配置,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良好运行。3.2.13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管理软件,实现企业生产信息化管理。建立以经营为中心,涵盖生产运行、设备管理、状态检修、机组性能优化以及办公、人事、统计、物资的电厂生产管理系统。3.2.14会计核算科目体系健全,会计核算及时率、准确率100%;年资金使用成本低于公司核定的预算指标;按国华公司规定时间和要求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及时率、准确率100%。周末银行存款平均余额200万元;FCM三级;财务各项数据录入率、及时率及准确率100%。3.2.15加入国华物资采购统一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备品备件资源共享。3.3 设计目标 3.3.1确保获得(电力设计协会)优秀设计奖; 3.3.2设计变更费不超过初步设计概算基本预备费的25;3.3.3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比选,力争各项设计指标如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全厂热效率、建设用地、主厂房可比容积等达到国内同类工程先进水平。3.4安健环目标(从开工至机组考核期结束)3.4.1安全目标3.4.1.1不发生人身死亡与重伤事故;3.4.1.2轻伤事故率达到3以下,不发生恶性未遂事故;3.4.1.3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含施工机械事故),考核期一般设备事故小于等于2次;3.4.1.4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3.4.1.5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3.4.1.6不发生重大垮(坍)塌事故;3.4.2职业健康目标3.4.2.1不发生职业病;3.4.2.2不发生员工集体中毒事件;3.4.2.3不发生大面积传染病;3.4.3环保目标3.4.3.1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施工期间生活、建筑垃圾集中存放、妥善处理;3.4.3.2环保设施与主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实现“三同时”;3.4.3.3水土保持工作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审查意见全部实施;3.4.3.4实现废水达标排放,争取零排放;3.4.3.5厂界噪声符合国家标准,主设备和主要辅助(汽轮发电机组、循环水泵、凝结水泵、送风机、一次风机、引风机、磨煤机等)设备噪声争取达到国家标准;3.4.3.6废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工程所在地区的标准(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二氧化硫);3.4.3.7实现灰渣、脱硫副产品的再利用,使其达到当地灰渣再利用的先进水平;干灰利用率达到100%;渣利用率达到100%;脱硫副产品利用率达到100%;3.4.4 168小时试运结束,生产环境安健环硬件设施达到NOSA三星级标准;3.4.5 生产用电梯、全厂起吊设施、全厂特殊消防系统在机组整套启动前由地方主管部门完成验收工作,取得检验合格证书或允许启动的书面文件;3.5 设备目标3.5.1经测试主设备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国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3.5.2努力争取主要设备(含主要辅机)不发生因制造质量的返厂返修;3.5.3主要辅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技术协议要求;3.5.4锅炉部套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技术监督总局颁发的技术分等规定中的优等品要求,受压焊口无泄漏;3.5.5 168满负荷试运结束后7天完成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的移交。3.6 土建施工目标3.6.1质量验评3.6.1.1单位工程合格率 100%;3.6.1.2分部工程合格率 100%;3.6.1.3分项工程合格率 100%;3.6.1.4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检验合格率 100%;3.6.1.5混凝土R28检验合格率 100%;3.6.2 主要项目质量控制目标3.6.2.1地基处理可靠,沉降观测、记录规范;3.6.2.2钢筋材质及焊接实行跟踪管理; 3.6.2.3砼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砼生产质量水平优良级50%,且消灭了差级;各验收批砼强度评定合格率为100%;3.6.2.3直埋螺栓各项允许偏差合格率100%,且最大偏差不影响安装。3.6.3消灭质量通病,施工工艺质量达到良好:3.6.3.1砼结构几何尺寸准确,内实外光、外形美观、棱角平直、埋件正确、接头平整、标号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3.6.3.2屋面、地下室、沟、坑,无渗漏,且排水畅通;3.6.3.3墙面平整、色泽均匀、线条平直,阴阳角方正、垂直; 3.6.3.4地面、楼面、路面,平整、无裂缝、无积水;3.6.3.5沟道盖板平整、齐全、稳定、周边顺直。3.6.4主要单位工程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90%以上(二级标准),力争100%(一级标准)。3.7 安装施工目标3.7.1受监焊口检验3.7.1.1受监焊口无损检验率100%; 3.7.1.2受监焊口检验一次合格率不小于98,且焊道美观。3.7.2质量验评3.7.2.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电气为优良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电气为优良率)100%3.7.3 润滑油、抗燃油清洁度3.7.3.1润滑油清洁度 NAS1638 7级;3.7.3.2抗燃油清洁度 NAS1638 5级;3.7.3.3油系统冲洗后清洁度达到制造商或有关规范标准;不发生部件、轴颈划痕、磨损和系统卡涩现象;3.7.4按期完成主要施工节点,节点的系统、环境等条件符合公司火力发电工程关键节点具备条件规定要求。努力做到锅炉水压、风压、化学清洗、厂用受电、化学制水、制粉系统投入、汽轮机冲转、发电机并网、电除尘投入等项目一次成功(以原始签证、记录为依据);3.7.5制定可行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到位,保证设备的内在质量,努力消除设备的“八漏”(漏煤、漏风、漏汽、漏水、漏油、漏粉、漏灰、漏烟);3.7.6小径管布置合理、规范、整齐、美观;3.7.7各类标识的材质、规格统一,齐全正确,醒目、规范、牢固;3.7.8油漆着色规范、色泽均匀一致,符合设计要求,无流痕、无皱纹、无气泡、无脱落、无污染、不返锈;3.7.9设备管道的保温平整光滑、完整无裂缝,保温外护板规范牢固、搭口良好;保温外护板温度符合规程、规范要求;3.7.10主要辅机的振动、轴承温度符合规程规范要求;3.7.11 KKS编码应用准确、齐全。3.8 调整试验目标3.8.1按原电力部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及相关规程(以下简称“启规”)要求,完成全部分部试运和整套启试运项目,各分部、整套试运项目质量评定均达到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优良”标准;3.8.2调试质量评定 3.8.2.1单体调试合格率100%;3.8.2.2单机试运优良率100%;3.8.2.3分系统调试优良率100%。3.8.2.3主要辅机全部达到验评标准优良级;3.8.2.3其它辅机98%以上达到验评标准优良级。3.8.3 调试技术资料管理3.8.3.1试验方案、措施齐全;3.8.3.2试验技术报告齐全,试验报告内容满足性能试验导则要求;3.8.3.3试验规范、数据真实可靠,结论明确、报告完整;3.8.3.4及时办理规范的分部试运签证,存在的不符合项全部闭环。3.8.4 按启规要求严格控制整套启动及168小时试运的必备条件,执行国华公司颁发的火力发电工程控制节点应具备的条件。3.8.4.1按规定审核、批准整套启动方案;3.8.4.2试验措施齐全,已经过审批;3.8.4.3质监机构已确认同意启动;3.8.4.4有启委会审议、同意机组进入整套启动的书面文件;3.8.4.5启委会审议文件的不合格项全部闭环;3.8.5脱硫设备系统与主机同时通过168小时试运行;3.8.6整套启动主要试运指标3.8.6.1汽水品质汽水品质在机组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试运之前及168小时试运期间,符合验标试761表要求(以进入168小时试运前的汽水品质化验单原始记录为依据);3.8.6.2汽机真空严密性试验 0.2kPa/min;试验时要求关闭抽空气门、停止抽真空设备,记录8分钟数值,取5分钟平均值。有真空下降的曲线记录、试验时机组负荷等主要技术参数记录。3.8.6.3发电机漏氢量 5Nm3/d;3.8.6.4汽轮机组轴系振动 70m3.8.6.5机组补水率 1.53.8.6.6热工仪表投入率 1003.8.6.7热工自动投入率 1003.8.6.8热工保护投入率 1003.8.6.9热工保护正确动作率 1003.8.6.10电气仪表投入率 1003.8.6.11电气自动调节投入率 1003.8.6.12电气继电保护投入率 100 3.8.4.9电气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 1003.8.6.14机组AGC具备投入条件、符合电网调度要求 3.8.6.15电除尘投入率 1003.8.6.16脱硫装置脱硫效率 953.8.6.17高加投入率 1003.8.6.18 168h满负荷试运期间连续满负荷试运时间151h,(16890)3.8.6.19 168h满负荷试运期间连续平均负荷率90 3.8.6.20从首次冲转至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天数45天;3.8.6.21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启动次数3次;3.8.6.22在整套启动试运期间完成50% 和100%甩负荷试验;3.8.6.23在168满负荷试运前完成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试验;3.8.6.24在整套试运期间按相关试验导则完成全部RB试验项目;3.8.6.25厂用电率设计值3.8.7 应在168满负荷试运后1个月内完成以下工作:3.8.7.1由电力质监中心站完成整套启动后质量监督工作;3.8.7.2召开启委会会议,审议整套启动及机组移交工作,办理移交生产签字手续;3.9 生产考核期目标3.9.1按启规要求完成全部性能试验项目,(部分性能试验应在168满负荷试运前完成如:RB试验、低负荷稳燃试验);3.9.2所有技术经济及性能试验指标均应达到设计值(合同值)并达到电力行业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其中:3.9.2.1机组等效可用系数 90%3.9.2.2机组强迫停运率 3%3.9.2.3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 33.9.2.3机组强迫停运次数 23.9.2.3等效降出力停用时间 1小时 3.9.2.6汽水品质合格率 98%3.9.2.7汽轮机真空严密性 0.2kPa/min3.9.2.8供电煤耗(性能试验测试值)设计值(考核期后两个月平均值)3.9.2.9厂用电率在设计条件下的厂用电率初设审定值(参考达标投产)3.9.2.10汽轮发电机组轴振动 70m3.9.2.11发电机补氢量 5Nm3/d3.9.2.12补水率 1.5%;3.9.2.13 DAS模拟量投入率、准确率 1003.9.2.14 DAS开关量投入率、准确率 100 3.9.2.15热工保护投入率、正确动作率 1003.9.2.16热工自动投入率 1003.9.2.17调节品质 满足设计要求3.9.2.18电气仪表投入率、准确率 1003.9.2.19电气继电保护投入率、正确动作率 1003.9.2.20电气自动装置投入率、正确动作率 1003.9.2.21电除尘投入率(按全部电厂平均投入率计算)100 3.9.2.22高加投入率 1003.9.2.23给水温度 设计值3.9.2.24主蒸汽温度 在设计允许偏差值范围内3.9.2.25再热汽温度 在设计允许偏差值范围内3.9.2.26排烟温度 不超过设计值3.9.2.27 AGC 满足电网调度和投运性能要求3.10 生产准备目标3.10.1按公司要求建立生产组织机构,配备生产准备人员。3.10.1.1主要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和主要生产岗位人员在机组投产前一年配齐;3.10.1.2所有生产岗位人员按计划进行相关培训和实习;3.10.1.3所有生产岗位人员经过考试合格,持证上岗.3.10.2按照生产准备规划大纲的时间要求,完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标准、规程、系统图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3.10.2.1生产运行、检修维护、生产技术管理及安健环管理制度编制完成,经审核批准执行;3.10.2.2运行规程、事故处理规程、操作票、工作票、系统图编制完成,经审核批准执行;3.10.2.3检修规程、检修作业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质标准、九项技术监督等编制完成,经审核批准执行; 3.10.2.3建立设备、备件、材料等台帐;3.10.2.3其他生产有关的管理考核办法、制度已建立;3.10.2.6完成KKS编码工作、生产管理系统(BFS)投入运行。3.10.3贯彻国华公司基建生产一体化思想,努力做到关口前移,及时组织生产准备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参与设备选型、监造、试运验收等工作。3.10.3.1根据同类型电厂运行经验,对各专业设备、系统提出改进优化意见,经审批后在基建的设备选型、系统设计等过程中实施,避免投产后发生问题或进行技改;3.10.3.2参与设备监造、试验和验收,记录、积累设备原始技术资料和信息,以利于生产期设备运行和检修维护;3.10.3.3参与机组分部、分系统和整套启动验收工作。3.10.4将设备安全管理和劳动作业环境完善化、人性化工作提前至基建期完成落实,避免在生产期二次投资和返工。3.10.4.1将二十五项反措、安全性评价、技术监督等有关要求在基建阶段的设计、设备选型、施工中落实,避免在生产期的检查和安全性评价中出现不符合有关规定的问题,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避免返工和技改;3.10.4.2将基建NOSA标准及国家和行业有关劳动作业环境的标准和要求在基建中落实,NOSA硬件达到三星级水平,确保人身安全,创造良好的人性化工作环境。3.11 工程档案目标:3.11.1竣工资料在机组移交后45天内移交;3.11.2工程竣工档案验收得分大于90分;3.11.3本期工程投产后一年,档案管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11.4按照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5229-2005规定,按期保质完成竣工文件的校核和编制工作。3.11.5保证移交资料和档案的质量,档案资料目录和内容齐全、规范,图文清晰、准确、规范,签名真实、工整、规范。3.11.6移交资料和档案齐全完整,包括工程建设依据性管理性文件、工程勘测报告、工程设计文件、土建水文工程文件、安装工程文件、设备文件、整套启动及试运阶段文件、工程质量监督及监理文件、竣工图、验收交接资料、未完项目文件、考核期的运行资料等。4、达标创优保障措施4.1体系保障:保持和完善国华徐电工程综合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及时组织各类制度、体系审核工作,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经常性地组织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激励约束并重,严格过程监督。4.2各参建单位达标创优规划编写要求4.2.1各参建单位根据徐电公司达标创优规划的组织机构、主要目标、考核考核标准、实施办法编制各自的达标创优规划,作为徐电工程达标创优的组成部分。4.2.2各参建单位创优计划的具体编写要求:4.2.2.1按照国华徐电达标创优规划编制依据和格式编写。 4.2.2.2徐电公司成立工程达标创优领导小组,下设七项达标创优管理小组,明确各个达标创优小组职责,开展各小组负责范围内的达标创优工作;各参建单位成立相应的机构与徐电公司达标创优机构相对应,组织达标创优的实施、检查、考核工作。4.2.2.3各参建单位针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范围制定达标创优规划,达标创优规划的目标、指标项目要涵盖徐电公司达标创优规划相应项目范围,标准要达到或超过徐电公司达标创优规划。4.2.2.4达标创优规划,主要针对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7/2011及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评选办法要求的内容在不同的工程建设阶段应该完成的指标。4.2.2.5需要编制“达标创优规划”的单位有:华东电力设计院中达联电力监理公司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江苏电力建设第三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4.3 综合目标保证措施4.3.1严格执行国家、电力行业及国华公司有关火力发电工程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4.3.2认真贯彻国华公司“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的方针和“基建为生产、生产为经营、基建生产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在低价、高速和优质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并以此来指导工程建设;4.3.3建立健全项目公司工程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严格执行、监督检查、持续改进;4.3.4坚持“小业主、大咨询”管理模式,明确各方责任,项目公司从宏观进行总体协调,在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与监理平行开展工作,在对监理单位充分授权的同时对工程进行全面监管,必要时进行补位,使工程管理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受控状态;4.3.5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基建MIS系统对主要承包商进行安全、质量、投资、进度、合同、物资等全面的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4.3.6利用P3E/C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建立动态、开放、及时和准确的P3软件管理体系,利用P3E/C软件实现“跟踪,检查、预警”,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推进;4.3.7安全工作是其它一切工作的基础,各单位行政正职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应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引进NOSA(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处于受控状态。4.3.8监督检查设计、施工、监理、调试等单位严格执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结合达标投产、国优和鲁班奖条件,制定措施并加以落实,保证工程内在质量和外观工艺,提高机组投产移交水平。4.3.9按照电力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完成各阶段工作,使之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要求。4.3.10做好生产准备工作。组建一支纪律性强、素质高、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扎实地做好生产管理制度建设、生产技术标准的建立,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高质量地完成试运和生产任务,为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4.4 工程造价及工期控制措施本期工程将通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的优化、择优选择施工、调试、设备保管单位以及设备、材料供应商;严格控制合同外项目,加强合同外项目费用的审核及管理;加强设备监造,保证设备质量,避免、减少施工中的索赔;加强设备和材料的保管、领用,合理安排设备和材料的进场和运输,尽可能地降低二次运输费用,将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执行的概算以内。为使徐电基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合理有序进行,与国际先进工程管理水平接轨,实现在满足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使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及造价内顺利完成投产,并结合现场施工环境等特点,在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应用P3E/C、MIS等软件为管理核心工具,对施工进度做好细致、合理的计划,并进行分解细化,严格控制里程碑控制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奖罚措施,并落实执行,各施工单位要写出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以确保各里程碑节点的完成。4.5 设计保证措施4.5.1设计院认真编制“工程设计创优规划”,制定创优目标及总平面布置和各工艺系统的保证措施;加强设计输出控制、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等内部质量过程控制;4.5.2国华徐电聘请电力行业专家,对重要的设计方案、设计优化、技术问题等进行评审、咨询,加强对设计质量的监督把关;保证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4.5.3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设计监理把好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关,保证设计图纸满足工程现场施工需要;4.5.4现场设计监理认真进行施工图审阅,按每卷册填写“监理审阅意见单”,审阅范围由1、2级图扩大到与1、2级图关联较大的3、4级图;由设计监理组织设计交底,施工监理组织图纸会审,编写图纸会审纪要,并负责监督闭环落实;4.5.5监理认真审核各种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在满足安全、可靠、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合同外的投资增量; 4.5.6设计监理参与设计进度控制,根据现场工程进度计划与设计院落实图纸交付进度,定期向项目公司通报图纸交付信息,对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图纸延误提出预警和相应的措施;4.5.7设计院要在“工程设计达标创优规划”中,明确设计达标创优目标,制订总体布置和各工艺系统的具体措施,加强设计输出控制、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等内部质量保证措施。4.5.8要求设计院按照国华公司发电企业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系统企业标准及基本要求(基建部分)责任分工标准进行设计,做到关口前移。4.5.9加强与设计院、制造厂的协调力度,及时组织召开技术联络会,派遣专人常驻设计院协调设计与图纸催交工作,确保高质量及时交付施工图纸。4.6 安健环保证措施4.6.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项目公司按规定成立建设项目安委会,建立以安委会为核心,以参建单位项目部、工地(专业公司)、班组各级行政正职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以安委会办公室、监理、各施工单位安监科、工地(专业公司)安全员为网络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全面管理。4.6.2项目公司、各参建单位确立本工程及年度安健环目标,并层层签订安健环协议或安全责任状。4.6.3抓好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项目公司建立并发布全现场安健环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参建各方和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明确安全管理流程,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专职安监人员按施工人员的3%加强配置,提高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4.6.4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宣传培训,提高职工“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意识,树立“一切隐患均可消除、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观念,自觉克服各种习惯性违章。4.6.5提高监理在安全管理中的组织牵头作用,认真做好安全例会、安全检查、考核评比、安全台帐等例行工作。4.6.6加大安全设施费用投入,安全设施随施工进展及时布置到位,并努力做到安全设施和文明施工设施的标准化。 4.6.7抓好施工机械的日常管理以及特殊季节如:冬季、雨季或台风季节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抵御突发自然灾害的措施做实做细。 4.6.8加强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杜绝以包代管。各单位都要把分包队伍的安全文明管理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范畴之内,并派人进驻分包队伍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分包队伍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分包队伍人员安全知识和意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范能力。4.6.9加大安全奖惩力度。开展各级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考核力度,对查出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处理,并跟踪闭环处理情况。定期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的竞赛和评比,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促进安全管理工作。4.7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4.7.1组织保证4.7.1.1国华徐电公司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4.7.1.2各参建单位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4.7.1.3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有关工作,认真落实建设部颁发的绿色施工导则,把“四节一环保”(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行之有效、考核认真、奖罚分明。4.7.2 规划管理:各单位应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4.7.3过程控制4.7.3.1各施工单位对绿色施工应实行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4.7.3.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4.7.3.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4.7.4环境保护技术要点4.7.4.1扬尘控制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4.7.4.2噪音与振动控制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4.7.4.3光污染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4.7.4.4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4.7.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4.7.5.1节材措施(1)现场材料堆放有序。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2)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3)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4.7.5.2结构材料(1)建议各施工单位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2)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3)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4)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4.7.5.3围护材料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4.7.5.4装饰装修材料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4.7.5.5周转材料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4.7.5节能要点4.7.5.1节约水资源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4.7.5.2节能措施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4.8 设备保证措施4.8.1设备选型严格选用国内外成熟可靠、并有在电厂运行两年及以上业绩的设备。实行招投标,通过经济、技术、质量、业绩、管理综合比较选择。 4.8.2对主设备和重要辅助设备,通过设备监造进行全生产过程的跟踪监督。组织施工人员和项目公司生产人员参加设备主要工序和出厂的检验,掌握产品质量情况,努力将设备缺陷消除在出厂前。 4.8.3压力容器和机组安全性能检验工作采取在制造厂检验和工地抽检相结合的办法,尽量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玻璃回收再生回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第1-3单元)核心知识点归纳
- 有机硅耐热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宣传
- 装饰施工工装合同
- DB65T 4119-2018 绵羊细管冷冻精液操作规程
- 消费优惠市场分析研究
- 星际尘埃对空间材料性能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窗帘制作安装合同正式版范本2篇
- 培训班租赁合同3篇
- FZ∕T81012-2024机织围巾、披肩
- 作战指挥体制说课课件
- 起重机安全应急预案
- 跨境贸易背景下非遗工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 老年病贫血护理
-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复习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监测与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无线电频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新人教版1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比亚迪汽车车间管理制度
- 《烽火岁月中的木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