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doc_第1页
采煤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doc_第2页
采煤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doc_第3页
采煤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招专业人才 上一览英才采煤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通过综采推采底板岩柱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开采期间的采煤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为今后推采底板岩柱提供了宝贵经验。1、问题的提出4210里工作面位于四采区浅部,上邻4208工作面已开采,下邻4211工作面已开采完毕。西邻F15(H=10m65),南邻F8-3断层(H=15m35)。工作面巷道标高-317m-360m。工作面走向长平均228m,倾斜长平均144m。运输大巷位于工作面底板,与4210工作面底板形成02m岩柱。为此如何顺利通过底板岩柱,确保开采期间的安全,成为安全开采的技术难题。2、技术条件2、1地质条件基本顶:中砂岩,厚度平均16m,灰白色,含植物碎片,块状构造。直接顶:粉砂岩,厚度2.4-7.0m,深灰色,含植物化石,层理发育。伪顶:炭质粉砂岩,厚度0-0.12m,薄层状,局部发育。伪底:炭质页岩,薄层状,遇水变软。煤2结构简单,其上部含一层粉砂岩夹石,厚度平均0.03米左右,较稳定,煤2上与煤2间距变化较大从2.4米到7.0米不等。煤2以暗煤为主,呈层状分布,块状构造。4210里工作面煤层总厚1.3-1.6m,煤厚平均1.43米,煤层结构0.35(0.03)1.05。2、2设备技术状况3、开采工艺3.1现场分析(附:工作面与四采二层运输大巷相对位置示意图)从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四采二层运输大巷与4210工作面底板存在02米的岩柱(工作面与四采二层运输大巷由同一个层面上开采逐步过渡到运输大巷的顶板开采),如果运输大巷支护不好,很有可能造成支架或人员“漏”入大巷。因此,开采过程中,一方面在工作面采取防漏措施,另一方面要对运输大巷采取加强支护措施。3.2支护材料托板:0.40.150.04方木:1.20.120.12(m3)木棚:3.00.160.16(m3)木仨:0.250.080.04/2(m3)预制块:0.80.120.15(m3)3.3支护工艺实施“人造假底”工程,主要做法是:在过渡段开采期间,巷道支护采取在原工字钢棚下增支两棵单体的方法加强支护;当工作面底板过渡到运输大巷顶板后,在巷道中支设水泥预制垛的方法进行造假底支护工艺。预制垛沿倾向布置2个为一组,垛间隔0.4米,沿巷道由里向外每间隔0.6米支设一组。预制垛固定为实心水泥垛,四角对正,“井”字型布置,各接触点成直线,预制垛的上方用两层方木,并用木仨或托板塞填实空余处。3.4开采期间的保障措施3.4.1对综架进行防倒、防滑联结,确保支架形成整体结构。3.4.2由于岩柱在0-2m之间,局部超高部分在综架顶梁上架设木垛支护。3.4.3规定具体时间、指定专人对底板巷道进行维护。开采期间严禁其他人员进入工作地点。3.4.4工作面在通过过渡段前,为防止腰巷成为盲巷,须增加局扇加强通风;当工作面通过腰巷过渡段后,撤除腰巷内的所有物料,将腰巷密闭。3.4.5推采过渡阶段,运输大巷必须设置临时风门,防止工作面风流“短路”,确保开采期间工作面安全用风。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自2005年12月9日2006年5 月25日安全开采19.4776万吨,实现经济效益8167.992万元,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