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后反思.doc_第1页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后反思.doc_第2页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后反思.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备课大师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后反思224300 江苏省射阳县红旗路小学教科室 王 平邮箱:P_2004 QQ:719814538 露珠迎着和煦的春风,迈着轻快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草长莺飞,绚烂无比的春天,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在盐城教科院蒋院长和陈所长的引领下,2010年盐城市小学语文“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在阜宁实小拉开了序幕。我非常荣幸代表射阳县参加了这样的活动,并喜获一等奖。我执教的课题是欢乐的泼水节,这是苏教版二下第20课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回首这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一、变换形式识字,激发兴趣。书后绿色通道里的5个生字和绿格子里的10个生字,要求必须认识,我设计了“通过读带拼音的词语”和“读去掉拼音的词语”,“读编成词串的词语”,这三个步棸多次再现生字,不仅引导孩子们扎实读准字音,而且形式灵活,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孩子们不知不觉牢牢记住这些生字,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二、引导观察插图,激活思维。学生不善于观察就不善于思考,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引领学生观察,练习说话,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一句“别着急,你会看到更多的东西。”启发孩子们静心观察。第一步:观察到人,引导学生看出图中的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子;第二步:“谁能看得更仔细的?”当孩子回答出“我看到两个阿姨在往一位叔叔身上泼水。”老师一句 “你不光看到了人物,还看到了人们在干什么。”这样富有点拨性的话语引导着孩子看出人们在干什么,从而具体地说,连贯地说;第三步:当孩子回答出“我看到老人的脸上笑眯眯的。”“你还看到了人们的内心,真了不起!”这样逐渐引导孩子们看到人物的表情,看到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高兴、激动的心情。第四步:“透过图画,你还听到了什么?”孩子们纷纷回答出“笑声”“泼水声” “说话声”“追逐的声音”“水泼树的哗哗声” 引导孩子们透过画面想象各种声音。“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如果把你们的话连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看图作文。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谁能找出来读。”这样从图到文,水到渠成,引导孩子们内化书面语言,提高观察、思维、想象、口头表达的能力,又为将来写话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欢乐”。1反复咀嚼,感受欢乐。第二自然段中第一、二两句中我抓住“早早地”、“早已”体会人们的迫切心情,紧扣“滴上香水”,“撒上花瓣”等关键词语,通过“还有更早的呢!”“你是八点钟才准备的”“真是精心准备”这样引领孩子们反复咀嚼,从而引导孩子们理解清水的含义,了解人们准备的用心,感受欢乐的氛围。2以演促悟,体验欢乐。语文课上的表演是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语言,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孩子进行语言实践,让孩子们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最终提高语文素养。第二自然段中三、四句我紧扣“互相追赶”“灌”、“泼” “笑开了花”等动词,通过体会人们泼水时的动作来体验欢乐。句中“灌”“泼”我通过让孩子们演一演的方式,其中一个孩子将“灌”演得不生动,我一句“这不是罐,这是在洒”,然后老师边示范边说:“象这样很多的水使劲往衣领里灌,才叫罐”然后孩子再次在笑声中愉快地体验,在体验中促进理解,从而感悟语言,体验欢乐的场面。3梯度朗读,品味欢乐。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第三句泼水节的场面描写这一句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体验感悟:(1)看图说话后读,通过先看静止的画面,想象欢乐的场面,读出心中的欢乐。(2)看视频后读,直观形象,情感熏陶,进一步体验泼水节的欢乐。(3)带着动作读,这样富有个性化的体验,进一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4)配乐读,通过音乐的渲染,直抵孩子的心灵,带孩子进入情境,激发孩子读出各人内心独特的欢乐感受。这样层次清晰,梯度朗读,引领孩子们对欢乐场面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边播放一幅幅其他活动画面,边生动地解说,并配上月光下的风尾曲,直接刺激着孩子们的眼官和听觉器官,一下子将孩子们带进那热闹欢乐的场面,然后设计了(1)看图后读出欢乐的心情,(2)体会句式的美后读,(3)体会写法的美后再读,(4)诵读体验后师生配合背。这四个层次的梯度朗读,最后使孩子们在浓浓的欢乐氛围渲染下,不知不觉达到熟读成诵。4诵读词串,沉浸欢乐。在课文学完之后,我通过音乐特有的感人语言,配上朗朗上口的词串,渲染欢快的意境,因而更易于激发学生与课文的想像和联想,从而令孩子们心驰神往,和孩子们一起和着节拍,看着滚动屏幕中的词串,齐声诵读词串,徜徉在富有节奏美的词串中,一起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四、通过句式训练,内化语言。儿童的心是柔软的,当其内心被触动时,自然有感而发,我设计了“我想把清水泼在 身上,祝 。”通过这样一个句式的训练,以“如果王老师能亲自参加这样的泼水节,我最想把水泼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学习进步,健康快乐!如果你正在参加泼水节,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设计了一个情感场,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从学生嘴里自然流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我想把清水泼在奶奶身上,祝奶奶健康长寿。”“我想把清水泼在妈妈身上,祝妈妈永远吉祥如意。”“我把清水泼在老师身上,祝老师越长越漂亮。”“我把清水泼在外婆外公身上,祝外婆外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想把清水泼在同学们的身上,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我想把清水泼在全国人民的身上,祝全国人民天天开心。”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内化文本语言。五、积累传统节日,拓展延伸。课文后练习4要求学生说说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学生对少数民族了解甚少,因此我呈现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画面,在孩子们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后探求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欲望。引导孩子们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如果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收集有关其他各民族传统节日,很好的结合课堂和课后之间的学习,就能取得1+12的效果,即“根植课内,延伸课外。”六、重视识字写字,培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的智慧出在学生的指尖上,直立行走,用手劳动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动脑又动手,才会有创造。”语文课堂,理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写字教学要从小抓起,要从一节课一节课做起。即使在阅读课,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 教师要注重范写,给学生做出表率。要及时评点学生写的字,让他们得到有效指导。然而本节课我在安排学生先观察三个生字的相同部分“口”和比较“口”的大小不同后,理应在课堂中范写和让孩子们当堂描红的,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