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Z55掘进机说明书3[1].doc_第1页
EBZ55掘进机说明书3[1].doc_第2页
EBZ55掘进机说明书3[1].doc_第3页
EBZ55掘进机说明书3[1].doc_第4页
EBZ55掘进机说明书3[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 6 机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序号故 障原 因处 理1截齿损耗量大截割头不能转动1、 钻入深度过大,截割头移动速度太快;2、 截割过负荷;3、 截割头轴损坏。1、 减少钻入深度;2、 卸载;3、 检查内部。续表 6序号故 障原 因处 理2星轮转动慢或者不转1、 油压不够;2、 油马达内部损坏。1、 调整溢流阀;2、 更换新品;3运输机链条速度低或者动作不良1、 油压不够;2、 油马达内部损坏;3、 运输机过负载;4、 链条过紧;5、 链轮处卡有岩石。1、 调整溢流阀;2、 更换新品;3、 减轻负荷;4、 重新调整涨紧程度;5、 清除异物。4履带不行走或者行走不良;履带过松、脱链1、 油压不够;2、 油马达内部损坏;3、 履带板内充满砂、土并硬化;4、 履带过紧;5、 驱动轴损坏;6、 行走减速机内部损坏;7、 履带过松。1、 调整溢流阀;2、 更换新品;3、 清除砂土;4、 调整涨紧程度;5、 检查内部;6、 检查内部;7、 调整张紧程度。5液压管路及接头处漏油1、 液压管路接头松动;2、 O形圈松动、损坏;3、 高压软管破损。1、 紧固或者更换;2、 更换O形圈;3、 更换。6油箱的油温过高1、 液压油量不够;2、 液压油质不好;3、 溢流阀压力过高;4、 油冷却器冷却水量不足;5、 油冷却器内部堵塞。1、 补加油量;2、 换油;3、 调整溢流阀;4、 调整冷却水;5、 清理内部。7油泵有异常音响1、 油箱的油量不足;2、 吸油过滤器堵塞;3、 油泵内部损坏。1、 加油;2、 清洗;3、 检查内部或更换。8油压达不到规定压力1、 油泵内部损坏;2、 溢流阀动作不良。1、 更换;2、 拆卸检修。9换向阀杆不动作1、 阀杆研伤,或嵌入异物;2、 联接螺栓过紧。1、 检修;2、 调整。10换向阀动作不良1、 钢球有裂纹;2、 弹簧损坏。1、 分解检查;2、 更换弹簧。11油缸不动作1、 油压不够;2、 换向阀动作不良;3、 密封圈损坏;4、 溢流阀动作不良。1、 调整溢流阀;2、 检修;3、 更换;4、 检修。续表 6序号故 障原 因处 理12液压缸不动作1、 内部密封损坏;2、 换向阀泄漏量增大;3、 过载溢流阀动作不良。1、 更换;2、 更换;3、 检修。8.2 油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见表 7表 7 油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序号故 障原 因处 理1吸不上油或吸油不足1、 油箱中油面太低;2、 油的粘度过高;3、 进油管密封处密封损坏;4、 进油口或滤网堵塞;5、 油泵旋向与电机不符;6、 油封损坏吸入空气。1、 加油至规定高度(油标指示范围内);2、 更换推荐用油;3、 更换密封圈;4、 清洗进油管或滤油网;5、 对调任意两根接线;6、 更换油封。2油泵压力上不去1、 溢流阀调定压力不符和要求;2、 压力表堵塞;3、 执行元件高低压串通;1、 重新调定压力;2、 清洗压力表开关;3、 检查执行元件并修复。3产生噪音1、 吸油管或过滤器局部堵塞;2、 吸油管路吸入空气;3、 油的粘度过高;4、 泵与电机轴不同心。1、 清除污垢,使吸油畅通;2、 按序号1进行排除;3、 使用推荐用油;4、 调整泵与电机使之同心。4严重发热1、 轴向间隙过大或密封损坏引起内泄漏;调压太高引起侧板烧坏;2、 油的粘度过低;3、 出油口密封不良。1、 拆检、调整间隙、更换密封圈;更换损坏零件、严格控制调定压力;2、 使用推荐用油;3、 检查清洗污垢、毛刺或更换密封圈。5产生外泄漏1、 紧固螺钉松动;2、 油封损坏;3、 泵体与泵盖间的密封损坏。1、 拧紧螺钉;2、 更换新品;3、 更换新品;8.3 多路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见表 8表 8 多路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序号故 障原 因处 理1滑阀不能复位或不能定位1、 复位弹簧变形或脱落;2、 定位弹簧变形;3、 定位套磨损;4、 阀体与阀杆间隙内有污物挤塞、阀杆生锈;5、 联接螺栓拧得太紧,使阀体产生变形。1、 更换或装好复位弹簧;2、 更换定位弹簧;3、 更换定位套;4、 清洗阀体;5、 重新拧紧联接螺栓。2外泄漏1、 换向阀体两端O圈损坏;2、 各阀体接触面O圈损坏。1、 更换O形密封圈;2、 更换O形密封圈。3溢流阀出故障见表 9见表 94滑阀工作性能明显下降1、 阀体与滑阀间因磨损间隙增大;2、 滑阀位置没有对中;3、 锥形阀处磨损或被污物堵住。1、 修复或更换滤芯;2、 使滑阀位置保持对中;3、 更换锥形阀或清除异物。5工作机构速度低或压力上不去1、 片阀泄漏大;2、 滑阀行程不对;3、 滑阀和阀体间隙大;4、 溢流阀泄漏大。1、 拧紧联接螺栓;2、 拆下端盖检查;3、 更换或修复滤芯;4、 检查安全阀。8.4 溢流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见表 9表 9 溢流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序号故 障原 因处 理1压力调不高或调不低1、 弹簧断裂或漏装;2、 阻尼孔堵塞造成锥阀关不死;3、 主阀阀口密封不好,造成主阀始终开启;4、 阀芯漏装;5、 进出油口装反;6、 锥阀因毛刺或油污卡住;7、 锁紧螺母松动;8、 密封损坏。1、 更换或补装弹簧;2、 疏通阻尼孔、检查油的清洁;3、 配研阀芯与阀座或更换零件;4、 检查补装阀芯;5、 检查油流方向并纠正;6、 更换锥形阀或清除异物;7、 拧紧锁紧螺母;8、 更换密封圈。续表 9序号故 障原 因处 理2压力不稳定,常伴有噪音1、 尼孔太大,或锥阀与阀套配合间隙过大,阻尼作用减小;2、 阀芯与阀座接触不良;3、 锥阀动作不良;4、 弹簧弯曲或太软;5、 油不清洁、阻尼孔堵塞;6、 与油泵共振;7、 与其他阀体共振;8、 出口油路中有空气。1、 更换零件;2、 配研阀芯与阀座或更换零件;3、 检查锥阀与阀套是否被油污卡住;4、 更换弹簧;5、 更换油液,疏通阻尼孔;6、 改变管路连接形状及长短;7、 略微改变阀的调定压力,各阀压力越接近越易共振,应使各阀的压力相差10以上;8、 排除空气。8.5 安全保护装置及事故处理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出现问题及处理详见ELMB-75型煤巷掘进机电控装置使用说明书。9 向井下运输9.1 向井下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从设计和制造的角度上,已考虑到向井下运输时的分解情况。而如何顺利、安全地运送到工作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具体分解情况根据巷道断面实际尺寸(宽和高),决定其设备的分解程度,以下给出两种分解方式,供参考:9.1.1 巷道断面宽敞条件下,机器可分为四部分,即: a 截割部分 b 铲板部 c第一运输机 d其余(本体、行走、后支撑部); 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到用台车运送时,其台车的承重能力、装运货物时要加保护并防止窜动,用钢丝绳紧固时要防止设备损坏及划伤;9.1.2 巷道断面窄小或竖井条件下运输,机器可分解为13部分,如图22所示。注意:a、对于液压系统及配管部分,必须采取防尘措施;b、诸如销子、螺栓类等小件物品,应与相应的分解部分一起运送;c、电气设备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图22 下井分解示意图本机最小解体单件外形尺寸和质量见表 10 表 10 EBZ55掘进机主要解体尺寸及质量序号名 称数量外形尺寸(m)长宽高重量(t)备 注1本体部12.81.11.162.582履带部22.60.370.572.003截割部13.00.980.512.344铲板12.01.60.521.82含星轮5油箱11.550.50.640.246操作台11.30.50.650.137第一运输机14.7810.61.268泵组11.30.50.50.279后支承11.31.60.40.7810电控装置110.60.90.4011铲板升降油缸20.60.20.20.1012截割升降油缸21.20.150.150.2013第二运输机连接部10.40.4410.20选配9.2 搬运顺序一般情况下,按照表 11的顺序分解和向井下运输:表 11 EBZ55掘进机下井运输顺序组件名称分解顺序运输顺序各盖板类112第二运输机(选配)213截割部31第一运输机46续表 11组件名称分解顺序运输顺序铲板本体52泵站69油箱78操作台87液压系统部910电气开关箱1011后支承部115履带部124本体部133注意:运输过程中各部件的方向,防止反向运输给安装带来的不便。9.3井下装配方法 基本的装配顺序与9.2项所述分解顺序相反。下面就几个大件为例,为确保顺利安装,说明其安装方法。9.3.1本体部和履带行走部的安装方法(1). 利用图示的吊钩位置作为起吊位置,用钢丝绳将本体部吊起;(2). 用枕木将本体部垫起,使其底板距履带部的安装面为300mm以上,见图23;图 23 本体的吊装与垫起 (3). 用钢丝绳将一侧的履带部吊起,与本体部相联接。紧固力矩690Nm; (4). 用枕木等物垫在己装好的履带下面,以防偏倒;见图24(5). 用相同的方法安装另一侧的履带; (6). 两侧履带联接完后,将本体部吊起抽出枕木等物。图 24 本体与行走部的组装9.3.2 后支撑的连接方法(1). 如图25所示,起吊后后支承器与本体部的后部连接;(2). 连接螺栓的紧固力矩为882Nm。图 25 后支撑器的安装9.3.3 铲板部的装配方法(1). 如图 26 所示,用钢丝绳将铲板吊起,与本体的机架相联接。(2). 安装铲板升降用的油缸。(3). 安装完后,使铲板的前端与底板接地,或者垫上枕木。(4). 星轮装置是用马达与减速机一体化结构直接驱动,由分流器供给两个液压马达压力油,使其同时转动,在装配星轮时请注意把两个三爪的星轮位置相错,以利于工作。见图27图 26 铲板的安装图 27 星轮的安装9.3.4 第一运输机的装配方法(1). 如图 28所示,用钢丝绳将运输机吊起从后方插入本体机架内。(2). 运输机的溜槽装好后,装入链条,调整刮板链。(3). 将链条的一端用长的铁丝捆住,由上部向前引入,在前导轮处反向,由链条的返回侧拉出铁丝。(4). 在后端的链轮处,将链条向上弯曲与链轮牙相啮合后,用连接环把链条联接好。(5). 用螺栓把涨紧装置与驱动装置和溜槽连接好。然后通过调整丝杠将链条调至规定的涨紧程度。 图 28 第一运输机的装配9.3.5 截割部的安装方法(1). 如图 29所示,用钢丝绳将截割部吊起与回转工作台连接。(2). 装截割部升降用的油缸。(3). 装好后使截割头前端与底板相接、或者用枕木垫起。图 29 截割部的安装9.3.6 连接配管的方法 由操作台换向阀出来的配管,以及横贯操作台的配管,必须由下侧依次排列整齐。另外,当分解或装配时,必须把相连的配管与接头扎上相应的号码牌,以免配管连接错误。9.3.7 装配时的注意事项【安全警示】(1). 当起吊各部分时,必须按吊孔和吊环的位置挂钢丝绳;(2). 当装销子及螺栓时,必须涂抹防锈剂或者润滑脂;(3). 在有防尘圈的部位装销子时,必须注意不要划伤其防尘圈。因此,在插销子时,应边稍稍转动,边插入。 (4). 在调整螺栓的露出部分时,为防止生锈,应涂抹润滑脂。 (5). 紧固螺栓的紧固力矩时,应按所规定的紧固力矩进行紧固。 (6). 更换易损件时,应先用清洗油清洗,然后用压风吹干后装入。 (7). 热装部位,必须确保装配要求。(8). 应均匀紧固,防止由于紧固不均而造成偏斜。10 操作、维护、保养规程10.1 说明 (1). 凡使用 EBZ55掘进机的队组,从事操作、维修等有关人员均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2). 本规程如有与煤矿安全规程新版本不符处,以煤矿安全规程为准; (3). 有关工种除学习本规程外,还应认真学习本机使用维护说明书,熟练掌握操作顺序、维修常识和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知晓该机技术特征、构造及动作原理等; (4). 有关巷道规格、质量、巷道支护、工序衔接、作业图表均应在作业规程中详细规定。10.2 地面试运转与拆卸(1). 地面试运转之前,由专职电工检验电源电压是否与机器要求供电电压 (660380V)相同,然后按要求接通电源; (2). 操作司机必须由专门培训过的人员担任,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3). 开机前检查各部件油量是否适当,冷却水是否充足、清洁; (4). 开机前先点动电动机,看转向是否正确; (5). 开机前照例要信号报警,待无关人员撤离后,方可开机; (6). 机器运转时,有关人员密切注意各部位声音、温度是否正常。司机不准离开操作台,集中精力,认真操作; (7). 地面试运转,必须设专人指挥; (8). 试运转完毕后,各手柄、按钮恢复原位,并将紧急停止按钮开关锁紧并切断电源; (9). 拆卸工作由专人负责,按照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拆卸成部件。各部件螺丝、垫圈、销子等要妥善保管,以防损坏或丢失; (10).拆卸下的部件要轻拿轻放,内螺孔用棉纱填好。柱塞等精密件要加包装,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碰损; (11).重要结合面拆卸时要刻标记,为重新组装提供方便。10.3设备装卸车与运输 (1). 掘进机下井前要按使用维护说明书中的规定。分解成部件,然后装在平车上下井。 (2). 装车之前先检查所用绳扣、鸭咀等挂钩用具是否安全可靠。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3). 装车后必须捆绑牢固,个别机件超高、超宽,另行采取措施。 (4). 重物起吊后,周围3m之内不准人员进行其它工作。 (5). 安排专人指挥吊车司机操作,其它人员不得乱发信号。 (6). 设备车上下斜井时,由专职挂钩人员挂钩,挂钩之前详细检查钩套、绳套是否安全、齐全、设备是否确实捆紧,确认无问题后发信号开车。 (7). 水平大巷运输,需要电机车运送,设备车上不准坐人。运送设备时需专人护送,发现落道或其它情况,立即发停车信号。 (8). 运输时使用的各类绞车,使用前必须详细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a、检查绞车基础、基座、支腿是否安全可靠。 b、检查钢丝绳是否陈旧,有无断丝、断股破损等现象。 c、检查绞车部件是否齐全。 d、各按钮、手把是否灵活、可靠。经以上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绞车。 (9). 挂钩必须牢固可靠,开车司机配备专人,经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者,方可担任。 (10).绞车司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严格按信号开车,信号不清不准开车。b、严禁站在牵引侧开车,严禁放飞车,严禁边开车边扳绳。c、开车时精力集中,随时观察钢丝绳的缠绕和绞车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车处理。d、发现绞车负荷突增,不可强拉,待停车检查处理完毕后,可恢复运行。 (11). 采区运料巷内运送设备,必须设专人警戒,各巷口、风门、交通要道,配备专人警戒,保证行车不行人。 (12). 卸车时仍可用机械牵引,使用时要仍按上述要求进行,严格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13). 运输之前,提前按安装程序排好入井顺序。10.4 井下组装10.4.1组装前的准备工作(1). 该机组组装采用机械牵引起吊,组装前准备一台JM-14型回柱绞车,在顶板岩层中安装两组滑轮。(2). 使用前将回柱绞车固定牢固,不许使用撬杠、压杠固定回柱绞车,安装时必须着实,不许放在浮煤浮矸上。(3). 两组滑轮必须装在特制的滑轮架上,滑轮架间距 7.5m,分别用六根树脂锚杆与顶板固定,锚杆深度不小于1.3m,滑轮架安装后,全部用双螺帽拧紧。(4). 安装前将巷道浮煤、浮矸等杂物清理干净。(5). 回柱车采用7/8钢丝绳,不得有死弯、断丝、断股或陈旧等现象,发现有钢丝绳磨损超过原直径的10%以上时,不准继续使用。 (6). 组装前先备好鸭子咀、绳扣、螺丝等挂钩用具。 (7). 使用手动葫芦之前,应事先检查好吨位是否合适,大小轮、逆止装置是否齐全完好。(8). 备有一定数量的方木,衬板,把机器垫平,防止受力后突然倾翻。 10.4.2 组装程序及注意事项(1). 严格按使用维护说明书指定的顺序安装,原则上执行谁拆谁装的办法,确保组装合格,符合质量标准。(2). 电气装置必须按其各处警示牌“严禁带电开盖”要求进行操作;(3). 液压系统所有液压元件及连接处,严禁在泄漏状态下工作;(4). 回柱绞车司机配备专人,必须操作熟练,了解性能。持有司机操作证者方可担任,其它人员不准操作。(5). 组装工作必须由专人指挥开、停车,升降物料须按信号进行。其它人员不得乱发开车信号。(6). 重物起吊时或起吊后,下面不准站人或进行其它工作,若需进行设备的摆正、转动等工作,需要绳拉或采用长柄工具推。(7). 重物起吊时先慢慢试吊,各连接处、受力处必须严密注视。(8). 司机开车之前必须核实下列几种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开车。a、回柱绞车是否固定牢固、闸和开关按钮是否灵活可靠、牙轮是否安装齐全、挂钩用具是否确实可靠、鸭子咀是否上好、螺丝是否上齐;b、其它工作人员是否离开。 c、滑轮架、导绳轮是否安全可靠。d、开车后司机精力必须集中。随时观察物料升降情况和回柱绞车的运行情况,发现异状及时停车处理。e、司机严格按信号开停车,信号不清不准开车,运行中出现不明信号,均按停车处理。f、起吊重物时。人员必须远离重物2m以上。 g、重物起吊后进行安装时。司机必须压好闸,不得有松动。大型部件除用闸控制外,另加手拉葫芦协助承受压力,以确保安全组装。 h、所有零部件应安装齐全,弹簧垫、螺栓、销钉等都要安装齐全。未经总工程师批准不准随意甩掉任何机构和保护装置。 i、每班设安全组长一人,专门负责本班组安全监护工作,不准任何人违章作业蛮干。 j、连接好的电控系统必须接地,机器在组装好前不准接电进行试运转工作。k、其它规定按煤矿安全规定新版本及本机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l、重物升起后,若必须人员进入下方安装时,要用方木打好木垛,经检查确无问题后,人员方可入内进行工作。m、为保证机组安装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区域队必须设专人现场指挥。10.5 正常操作(1). 开机前的检查a、首先检查周围的安全情况,并且注意巷道环境温度、有害气体等是否符合规定。b、检查各注油点油量是否合适,油质是否清洁。c、检查各电气结合面、螺丝是否齐全、紧固。d、检查各电缆是否吊挂不良或绷的太紧,是否有外部损伤、漏电现象,更要充分注意不要被掘进机压住或卷入履带内。e、所有机械、电气系统裸露部分是否都有保护罩,是否安全可靠,经以上检查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开机。(2). 正式运行前的准备工作a、先按按钮使电机微动,以确定其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b、开机前先鸣响报警,打开照明灯。c、电机空载运行 3分钟,观察各部位音响、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卡阻或异常现象。(3). 正式运行a、操作手柄时,要缓慢平稳,不要用力过猛。b、非特殊情况下,尽量不要频繁点动电机。c、运输机最大通过高度为290mm,因此当有大块煤或岩石时应事先打碎后再运走。d、当运输机反转时,注意不要将运输机上面的块状物卷人铲板下面。e、当起动截割电机时,应首先鸣响警铃,确认安全后再起动开车。f、割煤时必须进行洒水,确认有洒水时方可割煤。g、截割头不能同时向左又向下、向右又向下,而必须单一操作。h、当机械设备和人身处于危险场合时,可直接按动紧急停止开关,此时全部电机停止运转。 i、当油温升到70以上时,应停止运行,检查液压系统和冷却系统。 j、当冷却水40温以上时,应停止掘进机检查温升的原因。k、注意前部的截割头,后部的转载机,不要碰倒左右支架。l、当进行顶板支护、检查、更换截齿作业、,为防止截割头误转动此时必须将机器左侧的截割头控制按钮开关锁紧,防止人员工作时截割头转动造成事故。m、当掘进机行走时,必须将前部铲板和后部支承腿全部抬起。n、其余需按使用维护说明书指定的操作顺序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10.6 日常维护与修理(1). 当对电气设备及机械部分进行维护、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在不带电状态下进行工作。(2). 日常维修应按日检项目内容严格遵照执行。(3). 对于有泥土和煤泥沉积的部位要定期清除,液压系统及润滑部位渗出的液压油和润滑脂要及时清理干净。(4). 维修液压系统时要充分注意煤尘和水的混入而造成液压系统的故障,对液压油的管理务必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a、防止杂物混入液压油内; b、当发现油质不良时应尽快更换新油; c、按要求规定更换过滤器滤芯; d、保证油箱内所规定的油量; e、油冷却器内要有足够的冷却水通过,以防止油温的异常上升。(5). 维修电气系统,在欲打开防爆接触面时必须事先将外部的灰尘、煤泥清扫干净。(6). 为了防止防爆面生锈,可涂抹黄干油。(7). 各处的盖板拆开后,不要长时间放置,特别要防止浸入水。在高温度及恶劣环境下尽量不要打开盖板。(8). 发现零部件损坏,失去原有性能,一定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不能带病工作,以免因小失大。(9). 处理电气故障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先用验电笔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可检查,排除故障。(10). 回转支承的使用与保养a、螺栓 一般工作条件下,安装后运转100小时应检查一次螺栓预紧力以后每运转400小时检查一次,以保证螺栓有足够的预紧力。b、润滑 每工作100小时应加注润滑油脂一次,加注时缓缓转动回转支承,以保证良好均匀的润滑。应经常清初齿面杂物,涂沫上相应油脂。c、密封 应经常检查密封条是否良好,禁止水及其它异物进入产品滚道。d、其他 应经常关注回转情况,如发现有异响,回转受阻等现象,应立即查找原因,排除异常。在质保期内,未经我公司许可拆解回转支承的,我公司将不再承担三包责任。11 随机备件明细表见表 12表12 随机备件明细表序号代 号名 称材料数量备 注11205-002油接头452M221.5-1326104-1-3链轮136104-2-002刮板24Mn2K246104-2-003连接环145023MnVB456401-1-3-001喷嘴H621061343-1镐形截齿3086401-8-013接头451M272-1396401-8-014接头452G113106401-9-4水系统喷嘴576403-3-2-001圆环链24Mn2K4116403-8-012接头452M332-13126403-8-014接头454G3/8-13136403-8-015接头454G3/8-10146403A-5-1-005销轴40Cr10156403A-7-003水接头452166403A-8-4升降油缸易损件1套176403A-8-5回转油缸易损件1套186403A-8-6铲板油缸易损件1套196403A-8-7后支撑油缸易损件1套206403B-1-1-002花键套35CrMo1216403B-4-1-003履带板ZG35SiMn522GB/T10708.3-1989防尘密封圈FA60706.3聚氨脂223GB/T10708.3-1989防尘密封圈FA80906.3聚氨脂224GB/T285-1994轴承NN3024125GB/T288-1994调心滚子轴承22207CCW33126GB/T288-1994轴承23224C127GB/T32.1-1988螺栓M207010.9228GB/T3452.1-1992O形圈755.3丁腈橡胶629GB/T3452.1-1992O形圈11.82.65丁腈橡胶330GB/T3452.1-1992O形圈1182.65丁腈橡胶231GB/T3452.1-1992O形圈1365.3丁腈橡胶1序号代 号 名 称材 料数量备 注32GB/T3452.1-1992O形圈1603.55丁腈橡胶133GB/T3452.1-1992O形圈152.65丁腈橡胶234GB/T3452.1-1992O形圈22.42.65丁腈橡胶335GB/T3452.1-1992O形圈2245.3丁腈橡胶136GB/T3452.1-1992O形圈3555.3丁腈橡胶237GB/T3452.1-1992O形圈451.8丁腈橡胶238GB/T3452.1-1992O形圈501.8丁腈橡胶239GB/T3452.1-1992O形圈533.55丁腈橡胶240GB/T3452.1-1992O形圈54.52.65丁腈橡胶141GB/T3452.1-1992O形圈652.65丁腈橡胶242GB/T3452.1-1992O形圈81.8丁腈橡胶843GB/T3452.1-1992O形圈283.55丁腈橡胶244GB/T3452.1-1992O形圈43.73.55丁腈橡胶245GB/T3452.1-1992O形圈48.73.55丁腈橡胶246GB/T5782-2000螺栓M121108.8647GB/T5783-2000螺栓M1440448GB/T894.1-1986挡圈341049GB/T897.1-2000销6501050GBT3452.1-1992O形圈102.65丁腈橡胶1051GBT3452.1-1992O形圈13.22.65丁腈橡胶3052GBT3452.1-1992O形圈192.65丁腈橡胶3053GB1235-1976O形圈903.1丁腈橡胶254JB/ZQ4606-1986毡圈油封15818212羊毛毡155JB/ZQ7940.1-1995油杯M101556JB1885-77高压胶管6-1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