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对策.doc_第1页
注塑成型对策.doc_第2页
注塑成型对策.doc_第3页
注塑成型对策.doc_第4页
注塑成型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塑 膠 成 型 問 題 與 對 策 - 塑 膠 Q & A成型品脆弱 ( Brittleness )燒焦 ( Burn Marks )可 能 原 因建 議 改 善 對 策可 能 原 因建 議 改 善 對 策1.原料因過熱而產生分解,分子量降低。(1) 降低熔膠溫度(2) 因射出機的注射量過大,而使材料滯留時間過長,建議採用注射量較小的射出機。(3) 縮短成型週期。(4) 降低背壓。1.射出率太高。(1) 降低射出壓力。(2) 縮短射出時間 ( Boost time )2.模穴內空氣無法排出。(1) 熔膠充填的末期,必須排出模穴內的氣體(2) 降低射出壓力或射出速度(3) 改變澆口位置。2.回收料摻混過多。(1)降低回收料與新料的混合比。回收料的比率因用途而異:一般回收料在2530%之間3.熔膠溫度太高(1)降低熔膠溫度。4.材料含水份(1) 注意材料處理過程,避免吸收水份。(2) 加工前充分乾燥材料(3) 使用料斗式乾燥器。3.在加工過程中材料含水率過高。(1) 注意材料的處理過程以減少吸收水份。(2) 在加工之前充分乾燥材料(3) 使用料斗式乾燥器 (Hopper Dryer)龜裂 ( Cracking,Crazing)可 能 原 因建 議 改 善 對 策1.擠押過多的塑料進入模穴。(1) 降低擠押壓力 (Packing Pressure)。(2) 降低注射量 (Shot Size)4.混入雜物或使用過多色料。(1) 檢查樹脂是否混有雜質。(2) 充分的清機 (Purge)。(3) 料斗必須蓋著。(4) 檢查回收料是否含雜物。(5) 降低填充劑 (Filler) 或色料使用量。2.模具溫度不均或過低(1) 增加模溫。(2) 均勻地冷卻模穴。3.頂出設計不良。(1) 重新頂出系統,使其頂出力平衡。5.熔膠溫度過低。(1)提高熔膠溫度。4.不當的脫模斜角 (Draft Angles )或過大的倒鉤 ( Undercut )。(1)修改模具。6.射出率太低。(1)增加射出壓力。7.澆口位置不當或澆口太小。(1) 將澆口換位置使其離開有應力的地方。(2) 增加澆口尺吋,使其得到理想的充填。尺寸不穩 ( Dimensional Variations )可 能 原 因建 議 改 善 對 策氣泡 ( Bubbles, Voids )1.流道系統不平衡,造成模穴壓力不均。(1) 增加保壓壓力 (Holding Pressure )。(2) 增加射出率(3) 從豎澆道 (Sprue)漸漸增加澆口大小(Gate Size),使充填均勻。可 能 原 因建 議 改 善 對 策1.內部收縮過多(1) 增加保壓壓力(holding pressure)。(2) 增長射出時間。(3) 增加澆口厚度。(4) 成形品肉厚嚴重不均勻,降低成形品厚度過厚部份2.材料喂入不均。(1) 調整加工溫度使材料最適宜喂入。(2) 增加注射量以維持穩定的射出殘餘量(Cushion)。2.熔膠溫度過高。(1) 降低熔膠溫度。(2) 縮短生產週期。3.材料含水份。(1) 注意材料處理過程,以避免吸引水份。(2) 加工前充分乾燥材料。(3) 使用料斗式乾燥器。3.回收料與新料摻混不均。(1) 注回收料摻混過程。(2) 減少回收料百分比。4.套筒溫度不穩定,此起因於不良或有瑕疵的溫度控制器(1)換掉或校正溫度控制器。4.模具表面凝結水氣。(1) 清除模具表面水氣。(2) 增加模具溫度。5.成型加工條件改變(1)檢查成型紀錄确保加工條件相同。怎 樣 修 改 成 型 不 良第二部: 熱硬化性塑膠A.表面缺陷成 型 不 良修 正 方 法備 註成 型 材 料成型機與成型條件模 具 設 計製 品 設 計A2凹塌(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提高射出壓力(2) 提昇射出速度(3) 提昇保壓壓力(4) 降低模具溫度(5) 延長硬化時間(6) 昇高塑膠溫度(1) 加設排氣孔(2) 縮小毛邊溝(1) 厚度變化過大(2) 加大肋線與壁之間的R(3) 減少流動阻力A3燒焦(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對熱不敏感的材料(1) 降低塑膠溫度(2) 降低射出壓力(3) 降低最後階段的射出速度(1)加大澆口A5霧面(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吸濕性小的材料(1)昇高塑膠溫度A7流痕(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吸濕性小的材料(1) 昇高塑膠溫度(2) 降低射出壓力(3) 降低模具溫度(1)加大毛邊溝(1)減少流動阻力A8熔合線(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較慢的材料(1) 降低塑膠溫度(2) 提昇射出壓力(3) 提昇射出速度(4) 降低模具溫度(5) 減少離型劑用量(1) 加設排氣孔(2) 改變澆口位置(3) 修改澆口設計(4) 加大澆口(1)減少流動阻力A10異物(1)不採用污髒材料(1) 模具清除作業要落實(2) 修理射出成型機的損傷(3) 清理頂出銷的異物A11光澤不均(1)改用防止光澤不均的材料(1) 塑膠溫度適正化(昇高或降低)(2) 減少離型劑用量(1) 模具溫度要平均(2) 研磨模具A12顏色不均(1)改用不產生顏色不均的材料(1) 昇高塑膠溫度(2) 提昇模具溫度(3) 減少離型劑用量(1) 改變澆口設計(2) 修改澆口設計A13污點(1) 改用吸濕性小的材料(2) 用不滲出成份的材料(1) 降低模具溫度(2) 減少離型劑用量(1) 研磨模具(2) 增加排氣孔A14擦傷(1)注意取出成形品的操作(1) 增加斜度(2) 改換頂出方式(1)增加斜度A15粘附性(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延長硬化時間(2) 昇高塑膠溫度(3) 減少離型劑用量A16起泡1.成形品有翹曲(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快的材料(3) 改用吸濕性較小的材料(1) 延長硬化時間(2) 昇高塑膠濕度(3) 提昇模具溫度(1)模具溫度要平均2.成形品無翹曲,部分有起泡而起泡大多數破裂(1)改用吸濕性小的材料(1) 縮短硬化時間(2) 降低塑膠濕度(3) 降低模具溫度(4) 降低射出溫度(5) 降低射出速度(1) 模具溫度要平均(2) 模具的加熱部位遠離模具面(3) 加大澆口A17添加劑分離(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使用與添加劑的密著性良好的樹脂(1) 昇高塑膠溫度(2) 降低射出壓力(3) 降低射出速度(1) 加大澆口(2) 修改澆口設計(1)增加壁厚A.表面缺陷成 型 不 良修 正 方 法備 註成 型 材 料成型機與成型條件模 具 設 計製 品 設 計A19表面呈多孔性1.有多孔部的情形(充填不足的初期現象)(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2) 使用均勻的材料(1) 降低塑膠溫度(2) 提昇射出壓力(3) 提昇射出速度(4) 提昇保壓壓力(5) 延遲由射出變換保壓的時機(6) 模具溫度適正化(昇高或降低)(7) 減少缸筒內的塑膠滯留量(1) 加大澆口(2) 縮短澆道(3) 增加排氣孔2.多孔部因空氣壓縮產生燒焦情況時:(1)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2) 降低射出速度(3) 降低模具溫度(1) 加設排氣孔A20白點(氨基塑膠時發生)(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慢的材料(1) 縮短硬化時間(2) 降低塑膠溫度(3) 增加成形材料計量(4) 降低模具溫度(5) 防止塑膠在缸筒內硬化(1) 加大澆口(1)增加壁厚A21造成不穩定外觀的條痕(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吸濕性小的材料(1) 降低塑膠溫度(2) 降低塑膠濕度(3) 降低射出溫度(4) 降低模具溫度(1) 模具表面拋光要落實B.變形與尺寸不良成 型 不 良修 正 方 法備 註成 型 材 料成型機與成型條件模 具 設 計製 品 設 計B1翹曲、彎曲、扭曲(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吸濕性小的材料(1) 延長硬化時間(2) 提高射出壓力(3) 提高保壓壓力(4) 硬化時間適正化(延長或縮短)(5) 模具上形成溫差使翹曲方向相反(6) 放慢成形品冷卻(7) 提高合模力(8) 實施工具冷卻(1) 改變澆口設計(2) 改變澆口位置(3) 模具溫度平均化(1) 設計上避免產生翹曲、彎曲、扭曲的部位。B2尺寸不穩定(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使用吸濕後不影響尺寸的材料(1) 提高射出壓力(2) 提高保壓壓力(3) 降低模具溫度(4) 硬化時間適正化(延長或縮短)(5) 放慢成形品冷卻(6) 提高合模力(7) 實施工具冷卻(1) 改變澆口設計(2) 改變澆口位置(3) 增加模具剛性(1) 尺寸規格過嚴C.龜裂成 型 不 良修 正 方 法備 註成 型 材 料成型機與成型條件模 具 設 計製 品 設 計C1龜裂(1) 改用硬化速度慢的材料(2)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2) 降低射出速度(3) 硬化時間適正化(延長或縮短)(4) 離型速度放慢(1) 改變澆口設計(2) 改變澆口位置(3) 增加頂銷數目(4) 增加模具脫模斜度(5) 修改模具的凹槽或傷痕(1)增加斜度C.龜裂成 型 不 良修 正 方 法備 註成 型 材 料成型機與成型條件模 具 設 計製 品 設 計C4金屬嵌件周邊的龜裂C1的龜裂尚有下列原因(1)避免熔合痕出現於金屬嵌件周邊的強度不大的部位(1)加大金屬嵌件與邊緣的距離C5強度不足(1)改用硬化速度性快的材料(1) 昇高模具溫度(2) 延長硬化時間(1)設補強肋線D.其他成形不良成 型 不 良修 正 方 法備 註成 型 材 料成型機與成型條件模 具 設 計製 品 設 計D1成形品附著於模具(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慢的材料(3) 用吸濕性小的材料(1) 延長硬化時間(2) 模具溫度適正化(昇高或降低)(3) 模具清除作業要落實(1) 模具加熱均一化(2) 模具電鍍加工D2成形品牢固附著於模具(1) 改用成形收縮小的材料(2)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3) 用吸濕性小的材料(1) 硬化時間適正化(延長或縮短)(1) 增加斜度(2) 削除模具的凹槽部分(3) 修復模具上的傷痕(4) 改變頂出方法(5) 模具電鍍加工(1) 加大斜度D3氣泡、洞(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適當的材料(過速或過慢)(1) 延長硬化時間(2) 昇高塑膠溫度(3) 昇高射出壓力(4) 昇高保壓壓力(5) 延長放在模具內的時間(6) 模具溫度適正化(昇高或降低)(1) 加大澆口(2) 增加排氣孔數目D4塑膠流進金屬嵌件(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2) 降低射出速度(1)改換金屬嵌件支持方法(1)修改金屬嵌件的尺寸D5金屬嵌件的位置不良(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2) 降低射出速度(1) 改換金屬嵌件的保持方法(2) 改換金屬嵌件支柱的固定方法(1) 修改金屬嵌件的尺寸(2) 尺寸規格過嚴D6金屬嵌件的損傷(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1)金屬嵌件固定須牢固(1)修改金屬嵌件的尺寸D7剖面厚度變動(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2) 降低射出速度(3) 提昇合模力(1) 對準模具中心(2) 修改模具的導銷(3) 增加模具剛性D8頂出部位凹入(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延長硬化時間(1) 縮短頂出銷(2) 增加模具剛性(3) 增加頂出面積D9頂出部凸出(1) 降低射出壓力(1) 修改頂出機構(2) 加長頂出銷長度D10毛邊(難免有輕微毛邊)(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快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2) 降低保壓壓力(3) 加快由射出變換為保壓的時期(4) 提高合模力(1) 修復模具上的損傷(2) 增加模具剛性E.射出成形特有的不良成 型 不 良修 正 方 法備 註成 型 材 料成型機與成型條件模 具 設 計製 品 設 計E1材料供給量的變動(1) 減少潤滑劑(1) 昇高螺桿背壓(2) 降低螺桿轉速(3) 降低缸筒供給部的溫度(4) 昇高塑膠溫度E2成形材料過度可塑化(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1) 降低塑膠溫度(2) 修復螺桿的損傷E3成形材料可塑化不足(1) 昇高塑膠溫度E4可塑化時間過久(1) 使用粒子較小的材料(1) 提高螺桿轉速(2) 螺桿改為適當形狀E5射出量的變動(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提高螺桿背壓(2) 降低螺桿轉速(3) 修復螺桿的損傷E6射出量減少(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修復螺桿的損傷E7可塑化中會發生雜音(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慢的材料(1) 降低螺桿背壓(2) 降低螺桿轉速E8射出速度變動(1) 使用均質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慢的材料(1) 降低塑膠溫度(2) 提高射出速度(3) 降低模具溫度(4) 修理螺桿的磨損(1) 加大澆口(2) L/t比適當化E9射出時間過久(1) 改用流動性良好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慢的材料(1) 塑膠溫度適正化(昇高或降低)(2) 提昇射出壓力(3) 提昇射出速度(4) 模具溫度適正化(5) 修理螺桿磨損(1) 加大澆口(2) 噴嘴與注道要對準E11硬化時間過久(1) 改用硬化時間快的材料(1) 提昇模具溫度(1) 模具加熱要充分(1) 削減厚度E12注道殘留於模具(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2) 改用硬化速度快的材料(1) 延長硬化時間(2) 延長放在模具內的時間(3) 昇高模具的固定側溫度(1) 注道徑應大於噴嘴徑(2) 對準噴嘴R(3) 注道部加設Z銷(4) 縮小澆口(5) 注道部要研磨E13頂出銷或滑動銷的固附(1) 改用流動性不佳的材料(1) 降低射出壓力(2) 降低保壓壓力(3) 降低射出速度(1)模具構造改為不固附型(讓毛邊容易逸出)E14開模困難除D1、D2的原因外,尚有下列情形(1)成形機開模力不足(直壓合模時易發生)E15頂出困難除D1、D2的原因外,尚有下列情形(1)成形機的頂出力不足(採用肘節式合模而用油壓頂出機構時易發生)塑 膠 性 質 與 加 工 條 件熱 可 塑 性聚縮醛聚乙二醇對苯二甲酸 酯聚丁烯對苯二酸25% 玻璃纖維強化30% 玻璃纖維強化30% 玻璃纖維強化代 號POMPOM-GF25PETPET-GF30PBTPBT-GF30成型條件預備乾燥溫度 120120120120時間 hr4444射出時間缸筒溫度 181230180230265325265310225275225275模具溫度 601206012020:13015013015040804080成形收縮率 %22.50.422.50.20.90.92.20.20.8流動長 L/t500500250600押出加工 2)二次加工性化學鍍金+塗裝、印刷+真空蒸著、陰極蒸著+燙 印+超音波溶著+溶劑接著、接著劑接著-密 度 JIS K7112g/cm31.411.421.611.291.401.551.671.301.381.481.50機械的性質抗拉強度 JIS K7113 kgf/cm25808001250465700140015505509351250拉伸率 JIS K7113 %2575330300275030024拉伸彈性係數JIS K7113 103 kgf/cm22737832740879619298797衝擊強度(埃左德) JIS K7110 kgfcm/cm5.413101.43.88.7113.85.44.98.7硬 度洛氏硬度 JIS K7202M7894M90M94101M90100M6878M90橡膠硬度計 JIS K7215巴科爾硬度 JIS K7060熱的性質融 點結晶融點 175181175181245265245265220267220267玻璃轉移點 73807380負載彎橈溫度JIS K7202(0.45MPa) 155170243195225(1.8MPa) 11012516321382102255085210224線膨脹係數 10-5 cm/cm/8.5106.52.53.06.09.52.5熱傳導率 10-4 calcm.sec.cm/5.53.33.66.06.94.26.97.0其他透明性乳 白透明:乳白乳 白吸水性(24時間) JIS K7209 %0.220.40.290.10.20.050.080.090.060.08(1) 均為一般品級的數據(2) +適、+可、-不可(3) 乾燥品(4) 退火品塑 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