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点建议_第1页
对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点建议_第2页
对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点建议_第3页
对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点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点建议一、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县的旅游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还缺乏整体宏观布局及长远规划,各类经营单位存在各自为阵、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多方位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缺少龙头企业和带动性强的产业集团;经营层次低,效益偏差,上档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偏少,市场占有份额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着“散”和“粗”的问题,缺乏“深挖”、“细研”、“出新”。二、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三、对我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议一是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众所周知,我县作为高句丽发祥圣地、清王朝肇兴之地,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公元前37年,北扶余王子朱蒙在五女山建都。这里曾作为高句丽地方政权的第一都城,长达40年之久。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后,仍然每年都有人来此祭祀拜山。纥升骨城伴随着高句丽国走完了她705年的光辉历程。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建州女真首领李满住率众来到桓仁,住在五女山下的瓮村等地,开始成为满族先人的活动区域。李满柱死后,其它部众纷纷逃散,此后时衰时盛。明末,女真人栋鄂部又兴起于桓仁,万历十六年(1588年),该部落一万多人归附努尔哈赤。天命元年(1666年),酋长何和礼被封为五大臣之一。所以五女山又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高句丽民族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别是高句丽坚固的山城、雄伟的陵墓、辉煌的古墓壁画,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句丽人骁勇善战,喜欢依山而居,能歌善舞和死后厚葬等是高句丽人几个突出的特点。再比如,满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满族的服饰旗袍,满族的剪纸,民族曲艺八角鼓,满族民歌摇篮曲等等,都是独具民族特色。二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当中,让游客在不断体验、感受和认知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传播文化,有利于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价值的实现,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才能使旅游产业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实践证明,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内外许多文化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这里我想举几个例子:一是几个城市的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以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壮族刘三姐民歌为素材,把自然山水、经典山歌、民族风情、特色服饰等元素,运用大写意的手法、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乐舞理念加以创新组合,了无痕迹地融为一体,使山野炊烟、漓江浣衣、渔舟唱晚、樵夫放排、顽童牧归等人们“久违了”的景象交织出诱人的田园诗话,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劳作与收成的快乐,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梦幻境界,展示世界名胜漓江及其两岸奇峰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和晴、阴、雨、雾等自然气候环境下的神韵,具有浓烈的原生态艺术效果,视觉冲击力不凡。印象刘三姐赢得赞誉无数的同时,也为当地旅游留住了客人。据介绍,2003年以前,阳朔县宾馆床位仅2800张。游客基本上坐船游漓江到这边就直接返程了,过夜的很少。但印象刘三姐丰富了阳朔的夜生活,游客愿意留下来走走看看,无形中也促进了消费。现在,阳朔的床位及旅游收入较10年前增长了十倍以上。随着印象刘三姐的名声鹊起,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等一系列大型实景演出也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印象系列探讨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之路,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既是艺术欣赏,又是旅游项目,然后最终带来多赢。二是张家界的魅力湘西。这个管理团队每年都会扎根土家吊脚楼和苗寨采风,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民俗文化表演素材,将民间艺人请出山寨、请上舞台,使诸多隐匿深山、濒临失传的湘西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重新展现在世界面前。魅力湘西还先后与古丈县、凤凰县戏剧团、湖南省民族歌舞团合作,在保留湘西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前提下,将民族音乐和舞蹈与声、光、电完美结合,让观众欣赏到一台原汁原味的湘西文化大餐。创办近15年来,张家界魅力湘西接待中外游客800多万人次,影响甚远。现年接待量达100余万人次,2014年门票收入达0.95亿元;目前,每3个来张家界旅游观光的游客,就有1人观看张家界魅力湘西。三是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它用先进的声、光、电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以出其不意的呈现方式演绎了良渚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祝和白蛇许仙的千古绝唱,把丝绸、茶叶和烟雨江南表现的淋漓尽致,极具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宋城千古情创造了世界演艺史上的奇迹:年演出1300余场,旺季经常每天演出9场,推出十余年来已累计演出17000余场,接待观众5000余万人次。宋城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