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法制史复习系统表.doc_第1页
司考法制史复习系统表.doc_第2页
司考法制史复习系统表.doc_第3页
司考法制史复习系统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考法制史复习系统表西周 朝代项目西 周立法思想1以德配天(敬天 敬宗 保民)2明德慎罚3刑罚世轻世重主要律典一、周礼:亲亲、尊尊、五礼五礼:吉-祭祀 凶-丧葬 军 宾 嘉-冠婚礼刑关系:礼(积极、正面规范人们应做、不应做之事)刑(消极被动,违礼皆处罚),二者相辅相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1郑国“铸刑书”:第一次公布成文法2 邓析“竹刑”3 晋国“铸刑鼎”: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民事法律内容1、官员:司约(管理契约);质人(管理市场)2、契约:质剂(买卖契约,质-奴隶牛马,剂-兵器珍异);傅别(借贷契约)2 一夫一妻 同姓不婚 父母之命 附别厚远 法律|教育网3 六礼:纳采-提亲、问名、纳吉-订婚、纳征-聘礼、请期、亲迎4 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5嫡长子继承、小宗从大宗、各成一级共事天子司法1、 狱(刑事)断狱; 讼(民事)听讼2、五听 :辞听-言语表达 色听-面部表情 气听-呼吸 耳听-听觉 目听-眼神3、五过: 惟官-畏权势而枉法 惟反-报私怨而枉法 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 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 惟来-受人请托而枉法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项目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立法指导思想1、一断于法2、刑无等级3、轻罪重刑4、法布于众1与民休息,宽省刑法 2礼法并用,德主刑辅1礼法结合2引礼入律3德礼为主主要律典商鞅变法改法为律,强调普遍性不赦不宥、连坐1魏律:18篇“八议”;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2晋律(泰始律)20 :服制;刑名后增法例3张杜律4北魏律:官当5北齐律:重罪十条;定为12篇,名例为首;承前启后,影响隋唐主要罪名1、危害皇权:2、侵犯财产、人身:共盗(5人);群盗(聚众反抗统治)贼杀;伤人;斗伤;斗杀3、渎职:见之不举;不直(重罪轻判);纵囚(有罪不判);失刑(因过失而量刑不当)4妨碍社会秩序:逋事(为逃避遥役而不报道)乏遥(在遥役地逃走)5、破坏婚姻家庭重罪十条北齐律反逆 大逆(毁坏宗庙、宫殿) 叛 降 恶逆(打杀尊亲属) 不道(残忍的杀人) 不敬(盗用皇帝器物或不敬) 不孝 不义(杀长官老师) 内乱(乱伦)刑罚1死刑:具五刑 2肉刑:墨 劓 斩左右趾 宫 3徒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侯4笞刑 5赀刑:赀甲;赀盾;赀戍;赀徭 6赎刑7耻辱刑:髡(全部毛发) 耐 完8株连:族刑;收(为奴婢)封建制五刑初步形成:1死刑:绞 斩2流刑(北周分五等,2500-4500km)3鞭刑 杖刑4废除宫刑刑罚适用原则1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定2区分故意与过失(端/不端)3盗窃按脏值定罪4共犯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5累犯加重处罚6教唆加重处罚7自首减轻处罚8诬告反坐1上请原则 官贵犯罪优待2恤刑原则 矜老恤幼3亲亲得相首匿原则1八议 (魏律)2官当 (北魏律 陈律)3准五服以制罪(晋律)中央机关1皇帝 2廷尉3御史大夫 监察御史1皇帝 2廷尉 3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4司隶校尉 刺史1大理寺(北齐)2尚书台、三公曹、二千石曹3御史台、治书侍御史审判制度公室告:公诉,官府必须受理非公室告:子盗父母,官府不予受理1、春秋决狱 据春秋“论心定罪”:符合忠孝,可减免。2、 秋冬行刑唐 宋朝代项目唐宋主要律典1、武德律:李渊,以开皇律为基2、贞观律:标志唐基本法典定型3、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唐律特点:礼法合一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刑持平 法律|教育网语言精炼明确,立法技术高。影响:后世、周边。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宋刑统宋太祖建隆初年。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内容沿袭唐律,律后附有唐中期以后的敕、令、格、式;(宋律特点)体例上取于大中刑统、大周刑统,“终宋之世,用之不改”编敕:汇编皇帝临时发布的敕令主要罪名十恶 谋反 谋大逆(毁坏宗庙、宫殿) 谋叛 恶逆(打杀尊亲属) 不道(残忍的杀人) 大不敬(盗祀神、御用器物或不敬) 不孝 不睦(谋杀、卖、殴打、告发尊长) 不义(杀长官老师) 内乱1六杀:谋杀;故杀(无预谋,临时起故意杀人);斗杀(斗殴中激愤杀);误杀(杀错了人);过失杀;戏杀2六赃: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暴力获取财物)、窃盗(秘密窃取)、坐赃(非因职务之便收取)3保辜制度:在法定期限内救助,若复原,可减轻处罚。刑罚五刑:笞(5)、杖(5)、徒(5)、流(3)、死(2)1折杖:将徒、流刑折为杖刑2刺配3凌迟:首用于五代,南宋代确立为法定刑刑罚原则1区分公罪与私罪2自首(未被检举)、自新(已被检举):如数偿还的自首可免罪;不实、不尽也可减;重罪或无法挽回的不适用 3类推原则:出罪(应减轻处罚)举重以明轻4化外人处罚原则:同国人向犯,依其本国法;异国人向犯依唐律民事法律内容一、契约制度1、债的发生:合意2、买卖契约:(绝卖-一般、赊卖-预付;活卖-附条件) 3、租、赁、借(房宅); 庸、雇(人畜车马)4、典卖5、借贷:(负债-不计息、出举-计息)二、婚姻、继承制度1、结婚年龄(男15,女13),禁止五服以内结婚、官不与民婚2、3年不归、6年不问可改嫁3、承认遗腹子继承权4、遗产兄弟均分,在室女可得半份,5、“绝户”:在室女3/4,继子1/4;出嫁女1/3,继子1/3,国家1/36、立继:夫亡妻在,立继从妻; 命继:夫妻双亡,立继从尊长中央司法机关部 门职 责官员(正副)、机构1、大理寺2、刑部 3、御史台4、审刑院(曾替大理寺,神宗撤销)1、大理寺中央司法审判:审京师百官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可重审刑部移交的地方死刑正卿、少卿、(正、丞、司职)2、刑部中央司法行政:复核大理寺徒、流案件; 复核州县徒以上案件;受理在押人申诉尚书、侍郎3、御史台中央行政监察:监督以上二部;受理行政诉讼;参与审理重案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台院、殿院、察院)三司推事:重大疑难案件由以上三部门长官会同审判;法律|教育网地方大案派“三司使”: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地方机关1州(法曹参军、司法参军)2县(司法佐、史)提点刑狱司(州县以上)回避制度 唐六典首订1、鞫献分司制:审判与复审分离2、翻异别勘:翻供后换法官(别推)或换部门(别移)重审,不得过三次明 清朝代项目明清主要律典1、大明律以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为构架条文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2、明大诰(明朝特别法)内容为典型案例及朱元璋发布的训令大量使用墨、刖、膑、宫等酷刑充分体现“重点治世”思想3、明会典:行政法典,仿唐六典1、大清律例:乾隆五年颁行中国传统法典的集大成者,充分体现汉唐以来的封建法律精神2、例:条例(刑事单行法);则例(行政法规);事例(上谕);成例(编订的事例)3大清会典(五朝会典)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刑罚1奸党罪2充军:明首创,但不单独为罪4廷杖:1死刑:立决 监侯2充军:可单独为罪原则1、从重从新主义2、重其所重(政治、经济犯罪刑罚加重)轻其所轻(礼教风化犯罪刑罚减轻)司法制度一、三法司(三司会审)1刑部:主审 十三清吏司 法律|教育网2大理寺:复核3都察院:监督(原御史台),全国分13道,设 监察御史 110人秋审 :复审全国斩、绞监侯案件朝审:复审刑部、京师的监侯案件 热审:京师的笞杖案件处理:情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