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空气》学导设计_第1页
《致空气》学导设计_第2页
《致空气》学导设计_第3页
《致空气》学导设计_第4页
《致空气》学导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空气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的对象。在对空气这一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友谊、真情、理想、信念等的赞颂。诗歌的主题比较深刻、含蓄。再学习这首诗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一下人间的真情以及人生中理想、信念、目标等的巨大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学情分析】这一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点滴经验。但是,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加上一部分外来务工子女,程度参差不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较差,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语文素质差距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设计理念】1、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2、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阅读本文,并思考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什么启示。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3、在教学中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交流讨论的互动合作,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构建探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学得合作技能。4、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自己发现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的情感和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2、方法与过程: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途径来理解主题、感悟哲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和人生。【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本诗歌作者及其思想。2、反复诵读,在此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领会主旨。难点:1、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学习用象征手法练习写一首小诗。2、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朗读教学法。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3、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4、提问启发式教学,点拨法。【教学过程】温故知新:一、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既可以 ,也可以 ,还可以 。二、猜猜,引入主题:有一种东西,把天地之间塞得满满的,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可我们又看不见,摸不着它,它是什么?(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板书课题:致空气探索体验:三、自主读诗歌,初步感知,完成下列问题。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摇曳( ) 闪烁( ) 鼾声( ) 厮守( )面颊( ) 窒息( ) 垂拂( ) 姓邵( )2、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再读诗歌(掌握诗歌节奏、情感基调)。五、研读诗歌,讨论下列问题:(首先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展示提升、其他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完后,其他组如有意见不一致可举手纠正。必要时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5、“我”指代谁?“你”指代谁?,为什么把“你”称作“我的朋友”?6、诗人总括了空气的哪些特点?哪些语句让空气变得具体可感了?7、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歌颂的?8、你觉得2、3节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巧妙?这两节紧扣空气的哪种属性来写的?这让你产生联想了吗?9、第4、5两节诗中有哪些意象,诗人用它们想表达什么情感?10、这首抒情诗仅仅是歌咏空气吗?如果不是,那还寄寓了诗人何种情感?1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拓展延伸】1、发挥想象,寻找象征意义的事物,请举出些例子吗?2、用象征手法试写一首小诗。【板书设计】 致空气邵燕祥总括 空气特点分写 赞颂空气 再述空气的特点和与它与人的关系 直抒永不分离的感慨总结 抒写深情 象征手法 直抒胸臆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给“我”以生命给“我”关怀和信心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 质朴到透明 无所不在 难寻踪迹【链接中考】1、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差 别 雷抒雁 久飞的鸟, 想栖于一枝, 歇一歇困倦的翅膀, 学飞的鸟, 想离开树枝, 试一试翅膀的力量。1)、“飞”是鸟儿向往的事情,为什么“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要“歇一歇”“翅膀”,而“学飞的鸟”却又“想离开树枝”要“试一试翅膀的力量”?2)、这首诗诗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从结构上看,前后两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教学反思】1作者经历人事沧桑,诗歌寓意深刻丰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诗歌内涵,尤其是空气的象征意义。2这是一首优美的咏物抒情诗,要求学生多朗诵,体会诗歌的语言艺术。学的反思:你理解诗歌的主题了吗?还有没有疑惑的问题?【达标测试】:1、填空:1)致空气的作者是 ,生于北京,祖籍 。20世纪50年代较有影响的青年诗人,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他是中国 代诗人。这首诗借“ ”这个意象,抒发了诗人对一种“无所不在、 ”的事物的感受,给人以无尽的联想。2)本诗就体裁上看是 诗,主要运用了 的艺术手法写成。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组是( )A、星光/因你/而闪烁B、许我/以/湿咸的/海风C、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D、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3、下面对本诗中心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包含了诗人真诚的希望。B、这首诗以空气的歌颂对象,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C、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