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篇论文.doc_第1页
大学第一篇论文.doc_第2页
大学第一篇论文.doc_第3页
大学第一篇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第一篇论文论成都市清水河立交桥唐浚铭(学号100310912)摘要:清水河立交桥是成都市第一座悬索桥,也是西南地区第一座自锚式悬索桥,下面对成都市清水河立交桥修建的原因、过程及其特点做详细介绍。关键词:清水河 立交桥 悬索桥 脸谱1修建清水河立交桥的原因:清水河立交桥是将清水河大桥拆除之后重新修建的一座宏伟的桥梁。清水河大桥在建成10多年后,从2006年5月开始动工拆除重建,之所以拆除,是因为该桥处在成都市西半环的大件运输线上,是西半环大件运输的必经之路,由于该桥荷载能力不足,每次较重的大件要经过时,都必须对该桥进行紧急加固。为了能承受更大的荷载,清水河立交桥在万众期待中诞生了。建成后的清水河立交桥为双向六车道,二环路拥挤的车流可以分流到桥上,清水河与大石西路交通瓶颈的局面将得到很大改善,将大大缓解二环路的交通压力1。 2清水河立交桥的修建过程:因为清水河悬索桥地处我市二环路与大石西路交汇处,为交通要道。为了在施工期间不切断二环路交通,保证通行,2005年11月到2006年5月之间,在主体建设之前,建设单位先在老桥左右两侧各施工修建了10米和11米的加宽部分,保证了二环路不“断流”。2006年5月该桥宣布正式开工建设,第一阶段为拆除老桥、实施上跨桥梁施工。在今年7月实现通车后,第二阶段将开始修建下层桥中间段。此后将进行第三阶段工作进行桥下绿化等附属工程。在修建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一是地形复杂, 增加了许多施工困难。因为施工地点处于交通“咽喉”,交通流量非常大,场地受限,施工作业面也受到限制,施工组织难度极大;同时该桥也处于大件运输通道上,施工必须配合大件运输也是其难点之一。其二是清水河的存在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许多困难。因为临近清水河河边,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而该桥地下深达40米的基础全靠人工挖孔,尝试过用机械,但因为地质结构特殊,机械作业失败了。而清水河为成都市灌溉河道,流水量大,在部分桥墩施工时正值洪水期,施工桥下的围栏曾多次被冲毁,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但这些困难都没能阻挡施工单位完成施工的决心,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默默的修建着在建设中,建设单位发现悬索桥的受力要件主缆、吊索在省内没有厂家能够生产。怎么办?只有采取全国招标的形式,最终确定由江苏一家知名企业进行加工。而且为了保证质量,主缆和吊索的钢丝全部为进口。因为是成都市的首座悬索桥,在建设工艺上也比寻常桥梁要求高得多:40多米高的主塔,要一节一节浇筑上去;吊索张拉,要一根一根对称进行;每张拉一组,就要停下来测试、监测、调整在修建过程中,桥体最高位置的4个索鞍的吊装非常重要,每个索鞍长1.8米、宽1.2米、高1.8米,重达13.8吨,相当于100多个成年人的体重总和。由于大桥是以主塔为中心,是横跨两侧的4条50米长的钢铁主缆拉起来的,这个索鞍就是用于固定主缆的,比如人骑马要坐在马鞍上才能保持稳定,而索鞍就像马背上的马鞍一样,起个固定作用2。由于吊装高度达到了55米,吊装最长距离达到了61米,所以对起重机的重量要求很高。为此,此次吊装动用了一台吊装重量为150吨的吊车,是迄今为止成都建设史上动用的最大的吊车。由于成都没有符合要求的起重机,施工方是专门到德阳租用了这台吊车。在索鞍安装完成后,104根从日本进口的高强度吊索钢丝(参见图1)将陆续安装到位。在安装吊索钢丝时,将着手悬索施工,届时把整座桥悬拉在空中,该项施工会持续约一个月。由于悬索桥中央的桥梁没有桥墩,桥身的重量全靠吊索来拉。104根吊索的安装工作,标志着整座桥梁的主体硬件工程全部建成。(图1104根吊索钢丝的安装) (图2脸谱的安装)在主体部分的最后工程索塔顶吊装可谓是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因为装在塔顶的是川剧脸谱(参见图2)。川剧、川酒、川菜是四川的三张名片,这三大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而清水河悬索大桥的整体设计理念,正是围绕着川剧诞生的。清水河大桥整个桥身都是悬索结构,是成都市最大的一座悬索结构桥。这张出现在桥顶的巨型川剧脸谱,高宽均为14.55米,脸谱最薄地方为2.8米,最厚3.2米,重约28吨。整个桥高约45米,加上脸谱,将达到到60余米。这张巨型脸谱分两次进行吊装,工程难度相当大,可算是成都市最大的吊装了,这次吊装启用了两台262吨的大吊车,加上另外两台大型吊车的配合,才能将一半脸谱放到索塔顶。吊装完备后,整个清水河悬索大桥的工程主体部分完工。剩下来的就是铺装、油面、伸缩缝等附属工程。2007年07月15日, 市民盼望一年多的成都市第一座悬索桥清水河立交桥正式通车(参见图3)。这也标志着第一阶段的拆除老桥、实施上跨桥梁施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二环路拥挤的车流将被分流从桥上通过,大大缓解二环路的交通压力,以往该路段塞车的局面也将得到有效缓解。由于施工的重点在第一阶段,第二三阶段就做一些简单的描述。清水河悬索桥下面的清水河底层大桥在2008年3月5日完工。第二阶段的施工任务也完成了。随着该桥的完工,清水河二环路节点最终将形成“桥上桥”的交通格局,而此段的交通也变得更加顺畅。此外清水河底层大桥二环路内外侧均进行了拓宽,其中外侧为大件运输车道,拓宽部分为14.75米,内侧拓宽部分为425米。(图3清水河立交桥正式通车)施工的第三阶段是进行桥下绿化等附属工程。2009年7月初清水河立交桥完成了全面建绿的任务。这也标志着清水河立交桥的施工过程圆满结束了。3清水河立交桥的特点:桥梁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按用途、材料、跨越的障碍物、受力方式等进行分类。其中按受力分,有梁桥、拱桥、刚架桥、斜拉桥。悬索桥等3。清水河立交桥中央的桥梁没有桥墩,桥身的重量全靠吊索来悬拉,所以清水河立交桥是一座悬索桥。清水河立交桥是成都市第一座悬索桥,也是西南地区第一座自锚式悬索桥,索塔高度为41米,加上塔顶装饰件,累计高度近60米,是成都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桥顶的巨型川剧脸谱引人注目,是立交桥的标志景观。清水河立交桥横跨大石西路,为双向6车道,上下两层结构,上跨桥为独塔两跨自锚式悬索桥,其中一跨跨越大石西路口,另一跨跨越清水河。主桥全长192米,南北两侧引桥均为3跨25米的连续梁桥,全桥总长度342米。作为西南首座悬索桥,清水河悬索桥在修建过程中就引入了施工监控在桥上埋设了100多个性能各异的传感元件和相关仪器,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时现状进行监测。而为了保证设计寿命100年的大桥在使用期间能健康运行,建设单位也为该桥量身定做了“长期健康监控机制”。这是我市首次对新建桥梁实施长期健康监控。作为清水河立交桥的特色景观,55米高的浅黄色索塔,4根橙色的主缆,104根白色的吊索,这些大气而现代的大桥构件作为清水河立交的特色景点,为大桥增添了十足的魅力。大桥的索塔白天看上去是一座弧线柔和的桥塔,顶端的装饰像一副眼罩;晚上五彩的灯光一开,看上去便是一张颜色不断变幻、绚烂夺目的“脸谱”。除此之外,大桥两侧及内侧花台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蓝天竹、红继木、美人蕉这些美丽的植物也为大桥添色不少。4结束语:清水河立交桥作为成都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修建避免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也体现了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快、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好。这座宏伟的桥梁建筑,让成都市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