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临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doc_第1页
2009—2010学年临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doc_第2页
2009—2010学年临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doc_第3页
2009—2010学年临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doc_第4页
2009—2010学年临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临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属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共同点? ( ) A所有细胞都含有B都是遗传物质 C都能复制 D都存在于细胞核内2.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 A. 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 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3人类21三体综合症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若某一女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后可以生育,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 )A0 Bl/4 Cl/2 D1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4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以及1999年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了贫铀弹,导致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等。近几个月来,一些欧洲国家也 纷纷报道本国参加北约维和行动的士兵因患癌症等病症而死亡,并称之为“巴尔干综合症”。对上述现象的讨论,下列选项不合理的是( )A大多数基因突变是对生物体有害的B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C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可能产生畸形D射线的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是导致“巴尔干综合症”发生的重要原因5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1个染色体组 D、离体培养它的花药,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6转录和翻译是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两个重要步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 两者需要的原料不同 两者所需酶的种类相同 两者在同一场所中进行 两者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只有四种说法正确7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A. B. C. D.8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果蝇的白眼 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人类的色盲 玉米的高茎皱叶 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 B C D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C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10.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工诱变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B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基因重组,就产生了定向变异 C多倍体育种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突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 D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使之更适合人的需要11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相对性状(其等位基因用A、a表示)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为0.64,则杂合子Aa的频率是( )A . 0.24 B. 0.48 C. 0.4 D. 0.612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两个种群在生存斗争中最终适应环境13.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14、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7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1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9下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 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B 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 C释放的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 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20.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 b点2次,c点1次 b点1次,c点1次b点0次,c点1次 b点2次,c点0次21. 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 ( )A.使细胞膜外电位变负,膜内电位变正 B.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C.使细胞膜外电位变正,膜内电位变负 D.抑制细胞兴奋22.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23.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 ) A. B. C. D.24.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 (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25关于激素与酶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有专一性,激素对靶器官、靶细胞具有选择性B酶具有高效性,微量的激素也能对代谢和生殖等过程有巨大影响C激素和酶都不组成细胞结构,都不断地发生代谢性降解,一经起作用就被灭活 D激素是生理调节物质,使靶细胞内原有生理活动加强或减弱,酶则对细胞内生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右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地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1) 从实验结果看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_的结果。(2)曲线下降为什么不可能达到0?曲线回升是通过之间的来实现的.(3)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的产生.(4)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 .(5)针对这种缺点,你认为消灭害虫应采用的较好方法有(至少举一种方法)27(9分)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 ;C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3)图中ad,02浓度最低的是 ,C02浓度最高的是 。试写出人体内利用02并产生C02的反应式 。(4) 一般情况下,b与d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28.(7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 ,原因是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29.(8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 ,称为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 (用字母表示)。(3)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其原因是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 中释放的 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30、(8分)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 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为 _ 。那么参与这类物质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 _ (不得少于两种)。(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1 _ 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 _ 。(不得少于两种)(3)根据C、D可知靶细胞上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种,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位是细胞膜的特性以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下列所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某些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_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呼吸氧化酶(4)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2应该属于 _ 。接受3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_ 物质。(5)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3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2持续性兴奋 B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C2持续性抑制 D靶细胞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31.(10分)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浓度过高,且血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对一组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给老鼠注入胰岛素,血糖浓度未下降;给肥胖老鼠先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再注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是由 细胞分泌,作用是 ,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_ ;在升高血糖时除用到胰高血糖素还要用到肾上腺素,二者的关系是 (2)给肥胖老鼠注射胰岛素,其血糖浓度仍未下降,说明 。(3)你认为阿司匹林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4)该实验的设计不够严密,缺少一对照组,应如何设置对照? 。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BCABC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CDCDABA题号2122232425答案DBDCC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8分,每空1分)(1)自然选择(2)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部分甲虫具有抗药性 甲虫与杀虫剂;生存斗争 (3)选择 定向(4)使害虫形成抗药性;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激素防治(合理即可) (5)采用生物防治;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的农作物(合理即可) 27(9分,每空1分)(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 (2)a b、d(3) a a C6H12O6+6H2O+6O212H2O+6CO2+能量(4)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8(7分,每空1分)(1)内分泌(分泌激素)(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或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