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隐态度的测量除了使用IAT以及根据其原理改编的范式之外,还有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提到内隐态度测量的方法估计最容易想到的就是IAT了(虽然说IAT测得究竟是不是内隐态度还有相当大的争议).在心理学对于内隐态度的研究中,除了IAT范式以及和其原理类似的(通过对刺激进行归类之后,测量反应时长一类的)比如GNAT、EAST范式之外,还使用过那区别最大的叫做AMP, 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这个既不测量反应时间,也不测量反应准确率.它先给被试一个有态度的视觉刺激,可能是图片或者文字,然后给一个没有态度的中性刺激,然后让他们打分,这个中性刺激有多令人愉悦.比如,测试一个人对烟酒的态度,就先让他看一些关于烟酒的图片,然后给他看一个阿拉伯字母(假设这人不认识阿拉伯文),然后让他打分,这个字母的愉悦程度,打分越高,就越偏爱烟酒.其他除了IAT,GNAT,EAST和AMP之外的,就是priming task类的测试,同样是测试反应时间的,但是原理有些不同.priming的意思是短时的内隐记忆,就是人不能感觉到的记忆,我种感觉这类东西像是视觉暗示.在semantic prming task里面,先给被试看一个刺激,闪过的非常短,以至于被试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看到了.然后再让他们给一组单词按照“是不是个词”进行分类.这些词语有些是褒义的,有些是贬义的,如果褒贬义的词分类时间不同,那么这个被试就有一定内隐态度.另一个叫做affective priming task,任务是让被试用最快速度来判断一个单词是“好“还是”坏“,但是在这个目标形容词出现之后,会闪现一个prime单词,也是闪现的很快,让人几乎察觉不出来,如果被试对于prime刺激的态度和目标形容词一样,那么反应就会比较快,如果不一样,反应就会变慢.这个测试大多用在临床里,主要用来诊断测试eating disorder,看患者对食物的看法.priming本身的概念也用的非常广,除了用来测试态度之外也用来测试认知方法之类的.以上大概是所有的内隐态度测试方法.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 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 2 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有关内隐态度的研究表明,对评价性的语义内容的加工是一种在视觉基础之上的自动化过程 。内隐联想测验就是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它也是以反应时为指标,基本过程是呈现一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即归于某一概念词)并按键反应,反应时被自动地记录下来。概念词 (如 国产、进口)和属性词 (如 喜欢、不喜欢)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 (国产喜欢,进口不喜欢)和不相容的 (或相反的)(如国产不喜欢,进口喜欢)。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日对被试而言二者有着紧密且合理的联系,否则为不相容或相反 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时,此时的辨别归类在快速条件下更多的为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当概念词和属性词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时,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的辨别归类需进行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不相容条件下的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之差即为内隐态度的指标。这样,概念词和属性词关系与内隐的态度一致程度越高,联系越紧密,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因而反应时越短,而不相容条件下,认知冲突越严重,反应时自然会更长,其间的差就会更大,表明内隐态度越坚定。总之,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当两个概念相似或者在被试的记忆中有联系的时候,比两个概念不相似或在记忆中没有联系的时候反应快。 2.2 基本实验程序 施测分为五个阶段:1 、呈现目标词,比如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让被试归类并做出一定的反应(看到国产品牌按F 键,看到进口品牌按J键) 。2 、呈现属性词,比如喜欢和不喜欢;并让被试做出反应(喜欢F ,不喜欢J ) 。3 、联合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国产品牌或喜欢F ,进口品牌或不喜欢J ) 。4 、让被试对目标词做相反的判断(国产品牌J ,进口品牌F) 。5 、再次联合呈现目标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进口品牌或喜欢F ,国产品牌或不喜欢J ) 。这五个阶段分别做20 次,各阶段之间可以进行短暂的休息。 上述每一反应的反应时及对错情况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按照Greenwald, 3 McGhee和Schwart(1998)提出的记分方法,先把低于300ms的以300记,大于3 O00ms的以3 000记,错误率超过20的予以删除;接下来对所有原始反应时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再对相容组和不相容组(本例中的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计算其平均反应时。最后,把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这样,所得到的分数便为被试相对于不愉快的词而言,把愉快词与自我相联的程度,即内隐自尊的强度。 3内隐联想测验的应用 由于诸多社会认知现象均涉及到评价性联想,故内隐联想测验一经提出,便在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尊等领域迅速得到运用。Greenwald等率先(1998)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黑人、白人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以一些典型的黑人姓氏及白人姓氏和包括积极和消极词在内的形容词作为材料,设计了一个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发现不相容部分的反应时明显长于相容部分,这说明人们更易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而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证实了种族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还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Greenwald等(1998)还研究了日裔美国人和韩裔美国人对日本民族和大韩民族的态度,发现了明显的内群体外群体效应,即他们更容易把快乐的词语与具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的特征的名字相连,不快乐的词语与具有对方民族特征的名字相连,并且内隐态度间的差异比外显态度间的差异要大。 Greenwald等(1999)还运用内隐联想测验研究内隐自尊、组内偏差、社会同一性,发现个体当把自我词和积极的词相联系时比与消极的词相联系时要快得多,女性更为偏好女性,更倾向把自己认同为女性,并且内隐自尊和组内偏差的关系受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Greenwald等还以内隐联想测验及传统的自尊量表为工具,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揭示二者存在低的正相关。 在国内,蔡华俭等(2001)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都显著地把理工科和男生相联,把人文学科和女生相连,并且,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测量间相关很低,二者是相互分离的蔡华俭等(2002)还以内隐联想测验和相应的外显测量为工具,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对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4内隐联想测验的新进展 近来研究者提出了三种IAT 测验的改变形式: Wigboldus IAT (WIAT) Wigboldus 这样用IAT ,他提供一个目标概念和两个属性概念。比如,第一个任务,要求被试看到积极的词和与伊斯兰信仰有关的词(如古兰经) 时揿左键,看到消极的词时按右键。第二个任务,要求被试看到积极的词揿左键,看到消极的词和与伊斯兰信仰有关的词揿右键。如果被试在第一个任务上做得好,说明对伊斯兰有积极的态度,反之亦然。他发现,这种IAT 结果与被试的自我报告正相关。后来用这种方法研究被试对不同食物的态度,发现IAT 研究结果与被试 的行为一致。 Go/ NO - Go Association Test ( GNAT) Nosek 等介绍了GNAT 实验程序,GNAT 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信号) 和分心刺激(噪音) ,如目标概念(水果) 和积极评价(好) 作为信号,将目标概念(臭虫) 和消极评价(坏) 作为噪音,当呈现水果和好时被试按空格键做出反应(称为Go) ,当呈现臭虫和坏时被试不做出反应(称为No - Go) 。GNAT 包括两个实验阶段,在阶段1中,被试对目标概念(水果) 与属性概念(好) 做出反应,对臭虫和坏则不做出反应,在阶段2 中实验者对目标概念(水果)和属性概念(坏) 做出反应,对臭虫和好不做出反应。GO/ NO-GO联想任务 编辑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目录1 概述2 原理 联结原理 信号检测论3 实验程序 主要阶段 实验程序设置4 实验优点概述编辑GO/ NO-GO联想任务( GNAT)是一种 NosekBanaji 在2001年提出的基于IAT(内隐联想测验)的新的测试内隐性社会认知的方式。也有人称该任务为命中联系作业。1 原理编辑GO/ NO-GO联想任务主要是基于两个原理:联结原理和信号检测论。联结原理GO/ NO-GO联想任务(GNAT)是Nosek和Banaji 在IAT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测量方法。GNAT本身并不是对认IAT的否定,而是对IAT的有机补充。所以GNAT的测验原理与IAT的测验原理基本相同。以概念网络模型为基础.认为在人的知识网络中存在着一个社会认知的网络结构,用不同的节点表示各种事物、概念或评价。如果特定的对象和一定的评价相联系,那么激活该对象就会导致活动水平在概念网络上进行扩散.使得有关的评价信息容易被激活.因此就比较容易产生相应的评价倾向。这种现象称作态度的自动激活。利用人们对不同概念的样例作同一反应的难易程度便可获得个体内隐认知层面这两者的联系强度。在CNAT测验中,被试对目标类别和属性类别做出反应,如目标类别(Fruit)与属性类别(Good)。通过比较单一目标类别与属性概念之间的联结程度.从而获得个体对这两者联系强度的内隐认知。2 信号检测论该技术吸收了信号检测论(Singal delect theory,SDT)的思想, 在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 信号) 和分心刺激(噪音)。其中, 将类别和积极评价作为信号,而将目标类别和消极评价作为噪音。考察的是目标类别和属性维度概念之间的联结强度, 弥补了IAT实验设计中需要提供类别维度, 不能对某一对象做出评价的限制。被试对代表目标种类和属性种类的刺激反应 good ( 称为Go) , 而对呈现的其他刺激不反应( 称为No-go) 。在GNAT中, 对噪音刺激不做出反应, 因此需要对刺激呈现间隔加以控制, 称为极累反应(responsedeadline)。 研究发现刺激呈现间隔影响了个体的敏感性, 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 造成d!值的增大,以及被试的反应错误率降低。如果刺激间隔过短则个体的反应水平可能处于机遇水平, 因此刺激呈现间隔以500800ms 较为适宜.实验程序编辑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预试阶段。在这个阶段,被试对出现的目标类别(Fruit、bugs),或者属性类别(good、Bad ),这样的单一类别做出反应,使被试熟悉实验的操作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正式实验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被试对目标类别(Fruit)与属性类别(good)做出反应,对Bugs 和Bad 则不做出反应。第二部分中,被试对目标类别(Fruit)和属类别(Bad) 做出反应,对Bugs 和good不做出反应。第三部分中,目标类别(Bugs)和属性类别(good)做出反应,对fruit和bad则不做出反应。第四部分中,目标类别(bugs)和属性类别(bad)做出反应,对fruit和good则不作出反应。四个部分通过实验程序设置随机呈现。把(fruit+good)和(fruit+bad)这两个阶段的d分数作为考察指标。实验程序设置实验中采用d指标, 将正确的Go反应称为命中率, 将不正确的No- go反应视为虚报率, 将命中率和虚报率转化为z分数后, 其差值即为d分数, 表明从噪音中区分信号的能力, 如果d分数低于0, 表明被试不能从噪音中区分出信号。实验中以两个阶段d分数作为考察指标, 其原理在于, 如果信号中的目标类别和属性类别概念联系紧密, 相较于联系不太紧密或者没有联系的联结, 被试的反应更为敏感, 从而更容易从噪音中分辨出信号。实验优点编辑GNAT范式包含了许多内隐社会认知测量的特征。但也有一些独特之处。相对于IAT方法,GNAT主要具有两个优势:1.GNAT可以对单一类别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考察。2.可以从反应时和错误率上同时更全面的的考虑任务成绩的有意义的信息。 Extrinsic Affect Simon Task ( EAST) EAST 结合了IAT 和Houewer 本人所提出的情绪性Simon 任务的特点。在EAST 中,积极的词和消极的词都用白色,蓝色和绿色呈现。被试依照所呈现的白色词汇的归因属性(积极或消极) 做出判断,并分别做出反应(比如按左键或右键) ,使得原先中性的按键反应获得了积极(左键) 或者消极(右键) 的意义;对于彩色目标词汇(蓝色或绿色) ,被试则依据其颜色反应,看到蓝色(无论是积极词还是消极词) 按左键,看到绿色(无论是积极词还是消极词) 按右键。这样被试对积极的蓝色词和消极的绿色词的反应就会又快又准。The Extrinsic Affect Simon Task(EAST) 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The Extrinsic Affect Simon Task(EAST)也称外部情绪性西蒙任务或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目录1 基本原理2 实验程序3 结果处理4 简单评价基本原理编辑EAST结合了IAT和情绪性Simon任务特点,在Simon任务中,被试在词语的非评价性属性基础上做出积极和消极反应,如当代表“人”的词语呈现时,个体报告“Good”,当代表“动物”的词语呈现时,个体报告“Bad”,实验中代表“人”的实验刺激包括“朋友”和“敌人”,研究发现个体对朋友的反应要快于对敌人的反应,尽管这两个词汇都从属于“人”这一概念。对情绪性Simon任务的报告“Good”和“Bad”改为按“好键”或“坏键”反应得到EAST范式。1 实验程序编辑在EAST中,个体依照所呈现的白色词汇的评价性特征(积极或消极)做出判断若为积极则按“F”,若为消极则按“J”,使得原先中性的按键反应获得了积极或消极的意义,“F”定义为“好键”,“J”键定义为“坏键”。对于彩色目标词汇(蓝色或绿色),个体则根据颜色进行区分,若为蓝色则按“好键”,若为绿色则按“坏键”。结果处理编辑当彩色词汇和白色词汇性质一致,且个体对这两个词汇共同按键做出反应时个体反应较快,据此可以推断出个体对彩色目标词汇的联想与判断。简单评价编辑对于目标任务根据颜色进行按键这一实验安排使得个体不需要对目标刺激做出评价性反应,减少了个体对反应过程的有意识控制从而揭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实质。且EAST可以对单个/单类或多个/多类目标进行评价,可以测试被试对目标中任意词汇的评价,因而使用更广。 5对内隐联想测验的评价 5 反应时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揭示内部加工过程的指标,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范式, 内隐联想测验运用了反应时这一基本范式,保持了反应时方法的许多优点,利用被试的快速反应,有效地降低了意识的监控作用,这使得内隐联想测验具有了与认知启动方法相类似的主要优点,即使被试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内隐联想测验也可以揭示内隐态度和其他的自动化联想。内隐联想测验融合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设置了相容组和不相容组,并且利用反应时的差作为测量指标,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个体本身反应快慢的影响,减少了个体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为纯净地反映了过去经验的强度。设计还使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处于相容或相反的两个极端上,这就在被试反应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大大增加了测量的敏感性,扩大了效应大小。由此可以看出,内隐联想测验一个重大突破就是通过对过程的动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内隐态度的静态测量。表面上看它是对反应过程的记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该方法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测量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静态的内隐特质。和传统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相比,由于内隐联想测验是建立在对内部认知过程的测量之上,能有效地防止意识的干扰作用,因而更具效度:并且,由于它是以反应时为指标,融入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因而也更灵敏;此外,它还极具灵活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从而实现对涉及内隐态度的不同的特质的测量(如,内隐自尊、组内认同等)。 正如其他任何新生事物,内隐联想测验也不是尽善尽美,还有不少有待完善和发展的地方。比如,由于采用反应时作指标,计时精确到毫秒,测验易受测量情境的影响;关于测验的计分程序是否最佳,怎样处理错误反应和极端值最佳:测验结果易受练习和年龄的影响等。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内隐态度的定义来自 Greenwald和 Banaji的对内隐认知的相关概念的定义的样例(参阅内隐认知、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尊等该样例的例子): 内隐态度是无法内省识别(或准确识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它中介着 (medIATe) 对社会上的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认知和反应。 注意,态度和刻板印象是有区别的。态度是对社会事物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宽泛的特征 (characteristic),而刻板印象则是对个体的基于社会群体的喜欢或不喜欢的特征集合。内隐态度 - 内隐态度的类别 Gawronski 等人 (2006) 的一项研究回顾提出了三种类别,这里内隐态度的类别是通过当前的间接测量方式而测量并且以对态度的意识的掩盖而定义的,这三种类别分别是,源意识、内容意识和内隐意识。源意识大致可以描述为“对特定态度的起源的意识”(额外强调)。内容意识区别于源意识在于其缺乏对态度的意识,而非仅仅只是起源。最后,个体即使意识到了态度及其起源,然而态度仍然在意识之外影响了其思考和行为,这就可以认为是内隐意识。内隐态度 - 内隐态度的研究早期对外显态度的关注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众多文献关注的是态度结构里的外显部分。直至近来,对态度的非意识报告的测量已远远落后于对外显态度的测量。这一点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一份研究回顾,回顾发现在 1989 年发表的关于态度的研究中,大致九个实验范式中只有一个利用了态度的间接测量(需要内隐态度的贡献),而几乎全部的研究都使用了如自呈报告等的能为被试所清楚意识到的直接测量。研究方法 在支持内隐态度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存在和影响的文献中有大量的实验范式。以下是对一些范式的关于其适用条件和研究成果的简介和链接。(译注:以下仅仅是粗略的介绍,仅可作为听闻之用,若想稍有了解,或穷其细末,建议阅读相关文献。) 内隐联系测验 内隐联系测验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是一个基于反应时的对相关的两概念间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测量。在实验任务中,被试需要对代表目标概念,诸如种族(白人、黑人),的词语或图片,和具有积极或消极性价的属性概念做出归类(通常是电脑屏幕左右方所提示的两个类别)。每个目标概念的类别将分别与积极或消极的属性概念相配对。对一种配对的更快的归类则表明该配对具有更强的联系或更容易被归在一起(例如,更快地对狗的概念与积极的概念的配对做出归类),因此就对此概念(狗)持相似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完整的 IAT 程序可以在 Project Implicit 和 Inquisit 站点里找到。 对内隐态度的 IAT 的研究揭示了与实验和基于人口研究相一致的在性别、种族和年龄方面的态度。一项最近的由 Project Implicit 的数据库得出的分析发现,在一个国际样本内,科学性别刻板印象可以预测不同国家的在与性别有关的数学和科学的成就上的差异。 顺序启动任务 顺序启动任务 (Sequential Priming Task)(也称情感启动任务 (Affective Priming Task))由 Fazio 等人于 1986 年提出,是另一种基于反应时的测量范式,通过测量被试多快才能认出刺激形容词的积极或消极的含义。所使用的由被试所归类的在含义上具有强烈的积极或消极的性价的形容词将用于态度启动阶段。在这些启动词之后,被试需要根据诸如“好”或“坏”的简单判断对目标词做出归类。若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相同的性价,则其将促进被试对目标词的归类(反应速度)。这即是说,若一个具有积极性价的启动词加速了被试对目标词的反应,则被试对该目标词持有较为积极的内隐态度。 顺序启动任务范式常用于饮食和对食物的态度方面的研究。临床研究上,该范式常用于研究被诊断出有诸如神经性食欲缺乏等饮食失调者的态度。与这里所列的其他范式一样,顺序启动任务范式也用于刻板印象效果的测量,包括对刻板印象缓解治疗的效力的测量。 语义启动任务 在由 Wittenbrink 等人 (1997) 提出的语义启动任务 (Semantic Priming Task) 范式中,将快速呈现给被试一个对意识而言时间极短的启动词(见阈下刺激)。启动词由代表问卷中的概念的两组词组成(即如黑人的名字和白人的名字)。然后被试需要完成词汇判断任务 (Lexical Decision Task, LDT),判断目标刺激是否为词。目标刺激由具有明确积极或消极性价的词所组成。若积极性价的目标词在其中一组启动词(如黑人的名字)下反应较快,则表明对该组启动词持有积极的态度。 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在由 De Houwer (2003) 提出的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Extrinsic Affective Simon Task, EAST) 中,被试需要对由词构成的或含积极或含消极,以彩色、黑白或两种不同的色彩的形式呈现的刺激做出归类。当词以黑白呈现时,被试需要依据词义的积极或消极的性价来做出归类。当词以彩色呈现时,被试需要依据色彩,而忽略词义来做出归类。当被试对该词具有积极的内隐态度的彩色的词呈现时,若归类的正确率和速度得到提升,则反应相似于对有明显积极性价的黑白词的反应。完整的示例可以在下方的外部链接中找到。 EAST 曾用于有特殊恐怖症或焦虑症的个体的态度的研究。此外,该测验近来也用于成瘾者对酒精的内隐态度的测量;并被评价为在物质滥用问题上有高的相关预测值。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霍福尔(2001)设计了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extrirtsicaffectsimontask,简称EAST)。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与内隐联想测验最大的不同在于:内隐联想测验效应的计算依赖于两个联合任务反应时均数之差,而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则是要比较被试在同一任务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差异,因此,对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而言,被试很难将任务的要同达行简化或重新编码,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的实验设计能有效控制被试有意识重新编码对内隐联想测验效应的影响;由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只要求个体完成一个任务,从而有效避免了内隐联想测验中任务顺序对内隐联想测验效果的影响。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的另一个优点还在于它可应用于对多个态度对象的评价。 在花昆虫内隐联想测验中,相容联合任务为对花和褒义词按左键反应,对昆虫和贬义词按右键反应,而被试往往会将任务简化 成对所有褒义刺激(包括花)按左键,对所有贬义刺激(包括昆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循环经济视角下办公耗材组合的共享模式与标准化瓶颈
- 循环经济框架内塑料餐刀回收体系不完善与资源浪费的协同治理难题
- 废旧制糖机械专用链的残值评估体系与模块化再制造技术融合
- 工业级分体式机箱抗震设计标准在移动边缘计算中的适应性重构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质量监测英语试卷附答案
- 美妆集合店门店设计与布局优化报告
- 2025年小学书写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五年级试卷题及答案
- 第七课 ボランティア 课文单词文法部分教案 2023-2024学年初中日语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册
- 中国邮政2025普洱市秋招直播电商专员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
- 丰都县龙兴坝水库工程枢纽及附属工程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课-爱我中华教学课件
- 高纯镁砂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现状
- 做更好的自己+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急性会厌炎护理查房
- 大化集团搬迁及周边改造项目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报告
- 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专业解读
- 智能化公共广播系统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混凝土模板工程验收表(含续表)GDAQ20902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