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 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南省教育厅远程教育办公室河南省电化教育馆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河南省联合通信网络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目 录一.项目背景41.1项目的政策背景41.2项目的实施背景51.3项目的重要意义6二.现状分析72.1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状72.2河南省宽带网络覆盖状况(需要同联通公司的同志要资料)72.3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项目需求分析72.3.1教育主管部门的需求分析72.3.2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分析8三.建设目标83.2平台及教学终端站点建设目标83.2.1系统平台建设目标83.2.2教学终端站点建设目标93.2.3河南省中小学分地市学校数量、班级数量统计表93.3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目标103.3运行、管理机制建设目标10四.功能描述104.1教育、教学功能104.2教师培训功能114.3管理评价功能114.4教育电子政务功能11五.建设依据和标准11六.建设内容126.1平台和教学终端站点建设内容126.1.1平台建设内容126.1.2终端站点建设内容126.2资源建设内容13七.建设方案137.1平台总体架构137.2 省级平台167.2.1资源制作平台167.2.2资源调度分发系统297.2.3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347.2.4教学管理平台397.2.5 图文信息服务系统597.2.5综合计费系统717.2.6综合网管系统747.2.7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门户网络887.3市级平台907.3.1资源调度分发系统907.3.2教学备课平台907.3.3教学播出平台937.3.4 EPG管理1117.3.5教学管理客户端1157.4县级平台1157.4.1边缘媒体服务系统1157.5终端站点1217.5.1机顶盒终端1217.5.2 PC客户端1237.6 安全系统1277.6.1内容的安全1277.6.2站点安全1297.6.3管理安全1307.6.4网络安全1307.6.5数据安全1327.6.6服务器安全1327.6.7应急预案132八. 运行维护1348.1网络要求1348.1.1网络拓扑1348.1.2带宽要求1358.1.3协议要求1378.1.4 QoS保证1378.1.5安全要求1388.2 系统运行与维护1388.2.1系统平台的运行与维护1388.2.2终端接收站点的运行与维护1398.3安全运行保障1408.3.1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1408.3.2用户管理的安全运行保障1408.3.3节目运营的安全运行保障141九. 建设进度141十.建设管理14310.1项目管理14310.2招标采购内容143十一. 投资来源及使用计划14411.1项目投资构成144平台建设费用:144教学终端站点费用:采用教育专用机顶盒+电视机+宽带模式145运行维护费:60元/月*站点145培训费: 10元/每个站点14511.2资金来源145十二. 效益分析14612.1经济效益14612.2社会效益146十三. 结论147一.项目背景1.1项目的政策背景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对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深入应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并着力抓好教学光盘的普及和应用,做好教学应用指导和支持服务工作。坚持应用为主,把远程教育与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农科教结合、培训农村党员和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后,优质资源已经进入学校,能够基本满足教师需要,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但在教师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u 新课程实施后,基础教育的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现象,各地使用教材不一样,出现了国家资源和当地教材不配套现象,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国家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教育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u 远教设备进入了学校,满足教师学习和备课,但优质资源无法进入到班级,无法直接作用到学生,教师仍然摆脱不了“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u 由于远程教育资源是单向传输,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无法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管理,资源建设部门无法及时了解资源应用情况和需求情况,无法进一步指导应用和充实资源。u 本地教学资源包括:省级教学资源、市级教学资源、县级教学资源无有效的手段下达到学校、进入课堂,教师备课与教学不能实现本地优势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结合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其实质与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环境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工具数字化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情感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教学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传统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育模式甚至于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实现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要求的素质性人才。因此,在推动远教工程设备和资源应用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师发展状况,结合教师实际,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应用。u 我省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并达到熟练操作水平,需要较长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为教师提供简单、易学、易操作的多媒体授课工具,使教师更快的转向技术应用而并非是技术学习。u 我省学生人数众多,班额较大,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大量根据学生情况制作教学课件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引导教师使用好已有的教学素材,充分利用远教设备优势加大教师培训,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将多媒体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实现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1.2项目的实施背景u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成功实施2004年河南省根据国家三部委的总体部署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三种模式,总计投入10亿多元进行建设,共计建设光盘播放点5171个,卫星接收站点30117个,计算机教室3668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基础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优质资源进入了学校,缓解了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u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河南省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已经从宣传动员、行政强力推动,进入到以研究带动、制度生成、文化建设为特征的巩固、深化、提升阶段,“减负”要求也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得到基本落实。但由于河南省基础教育基数大,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教师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师培训工作必须不断跟进,农村学校课改面临着重重困难,农村学校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u 河南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 河南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系统工程,作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和农民群众素质,经过3年的努力,利用网络运营商宽带网络的覆盖,目前已经建成终端接收站点49020个,乡镇、行政村站点覆盖率达到96.4%。河南省采用的党委政府牵头、企业协作、多方参与的电信模式,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全面覆盖的建设目标,其建设速度快、质量高、投资少、功能多、覆盖广、效果好,取得了双赢、多赢的局面,在建设中摸索出了适合省情的发展之路。同时也被誉为河南模式在全国推广。这项工程,不仅是为党员远程教育的平台,而且也能作为加快推进河南农村综合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宽带媒体服务平台,同时也可为我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推进“班班通”工程提供网络与媒体播出平台的支撑与共享,其将综合利用、节省投资,加快实施步伐而奠定基础。u 新乡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拓展模式试点2007年新乡市成功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信息化总体水平有了巨大的发展,但需要更进一步的推动应用,让这些设备发挥效益,因此在河南省教育厅的支持、领导下,新乡市教育局、新乡市网通公司、郑州威科姆公司共同决定在新乡市实施新乡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应用模式项目试点。该项目以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本地化整合为核心,新乡市网通公司提供互联网络,威科姆公司提供平台建设和终端学习产品,共同为新乡市所有中小学提供一个优质、高效、互动、绿色的网络教学环境,让优质资源进入班级,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此项目经过近两年的试点,目前已有近5000个班级安装,部分学校已经实现“班班通、堂堂用”,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得到了各级专家的高度认可。2008年12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全国的专家组对新乡远教管理与应用模式(远教班班通)进行了考察、座谈、调研、论证。结论是“远程教育管理应用项目工作扎实、技术平台稳定、易用,所探索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应用模式很有成效,是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集成应用的创新,有在河南省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价值。”1.3项目的重要意义u 有利于加快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u 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进一步发挥各类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应用效益u 有利于快速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u 有利于快速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二.现状分析2.1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状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功实施后,虽然缓解了教育信息化设备少,资源匮乏的问题,但仍然存在无法做到优质资源进课堂的问题,国家资源和当地教材不配套,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农村远教设备整体应用效果不佳。2.2河南省宽带网络覆盖状况(需要同联通公司的同志要资料) 河南省网通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固网运营商,下辖18个地市分公司、113个县(市)分公司、2200个乡镇自办营业网点。1998年,河南网通基本实现了全省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电话覆盖率达到了97%以上。 河南网通宽带IP网网络结构分为三层,分别是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河南网通省网出口分别由位于郑州和洛阳的两台CISCO 12816设备构成,分别以4条10G POS电路连接网通国家骨干网(169网),出口带宽达到40G。 核心层网络主要负责IP数据业务的汇聚和快速转发,提供各市宽带IP网的高速IP数据出口。河南网通宽带IP核心层设备共由位于17个地市的41台CISCO高端路由器组成,其中位于郑州和洛阳的两台CISCO 12816不仅作为省宽带网的出口,而且负责对全省17个地市进行网络汇聚;其余39台设备既作为河南省宽带IP网的骨干,也作为17个地市网络的核心层设备。 汇聚层网络负责汇聚分散的接入点,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流量控制和用户管理的功能。河南省宽带网络汇聚层设备主要由Catalyst 7609/6509组成,各汇聚层设备均采用光纤直连的方式通过2条GE中继链路连接到各地市的核心层设备上。 接入层网络主要提供用户接入的功能,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流量控制的功能。2.3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项目需求分析2.3.1教育主管部门的需求分析u 能够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工程和以往配备设备的应用效益u 能够快速、大面积、高质量的实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u 能够为中小学提供实用、好用、够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u 能够在线、实时、科学地实施的教育、教学应用效果管理、评价、指导。2.3.2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分析u 迫切需要远教设备进入班级,能够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摆脱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u 迫切需要符合教材,实用性强、针对性强、方便易用的教育、教学资源u 迫切需要提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免维护的远教设备三.建设目标3.1总体目标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将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础上,并对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进行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河南省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有平台设备,采用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暨宽带多媒体模式进行工程建设,工程以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入学校班级,实现“班班通、堂堂用”为核心,全面推动在课堂教学、教师培训中、学生自主学习、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扩大和提升各类远教设备的应用效益,全面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3.2平台及教学终端站点建设目标3.2.1系统平台建设目标u 平台能够满足全省35621所小学、初中的335294个班级的使用。u 平台建设采用全省统筹设计、统一布局,符合各个地市的教育实际。u 平台采用的软、硬技术稳定、安全,并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平滑扩容。u 平台可以支持多种教学终端设备的接入。3.2.2教学终端站点建设目标u 采用分期、分批地办法为全省35621所小学、初中的335294个班级配备教学终端站点设备,并根据35621所小学、初中的教师数量,按照10:1配套的办法为教师办公室配备教学终端设备,满足教师备课需要。u 教学终端站点的设备采用两种方案,第一是机顶盒+电视机的模式,第二是计算机+电视机的模式,教学终端站点的配备要根据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原则上市区薄弱学校和县所属学校采用第一种模式配备,市直、县支学校采用第二种方式配备。3.2.3河南省中小学分地市学校数量、班级数量统计表学校数(所)班级数(个)小学初中总计小学初中总计全省总计3067749443562125345681838335294郑州市962261122311792513416926开封市1529250177911931365515586洛阳市2315376269118735568724422平顶山市1497246174312142324315385安阳市1612322193413015410617121鹤壁市46082542430213645666新乡市1734383211713925451518440焦作市6752238987911318911100濮阳市1312198151010764368414448许昌市1191230142110511393214443漯河市525106631562617797405三门峡市8761371013579519797774南阳市3349400374923483636629849商丘市2247357260421313754228855信阳市2149259240815993543521428周口市3606467407327299794835247驻马店市2528295282321862640028262济源市1203315313295661895巩义市1344818214516512102邓地市56874642406812045272永城市51282594411014735583固始县39054444313610374173项城市38661447296394939123.3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目标建设省级资源整合、制作中心,根据发展情况逐步建设地市级、县(区)级资源整合、制作中心,充分整合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教育、教学资源,广泛吸纳不同行业先进适用的教学内容,同时采取行政手段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发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用对路、通俗易懂的教学课件,满足教学需要、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培训需要。3.3运行、管理机制建设目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管理机制、教学资源整合机制、日常运行保障机制、教育效果评估等工作机制,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四.功能描述4.1教育、教学功能u 满足学习机教学终端、计算机教学终端都可以调用教育、教学资源u 满足各地市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需要u 满足学校开展专题教育、素质教育需要u 满足教师备课、自主制作教学课件需要4.2教师培训功能u 满足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开展u 满足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开展u 满足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开展的需要4.3管理评价功能u 满足省、市、县(区)、乡、学校五级对所辖地区使用情况的管理、评价u 满足使用点播数据在线统计、分析,能够针对班级个体或区域整体进行点击率、利用率、优秀率等分析、统计、查询u 满足教师、学生等进行资源评价、评分等活动开展u 满足教师、学生等在线提交资源需求4.4教育电子政务功能u 满足各级教育部门召开直播视频会议需要u 满足各级教育部门发布通知、公告等需要u 满足各级教育部门邮件收发需要u 满足各级教育部门政务信息保密需要五.建设依据和标准u 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对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深入应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u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后,优质资源能够进班、入学校,能够基本满足教师需要,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u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2004-2005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u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规范性技术文件工程管理规范u 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六.建设内容6.1平台和教学终端站点建设内容6.1.1平台建设内容u 建设完成1个省级平台,18个市级平台和158个区、县(市)级平台。u 建设完成33万个班级教学终端站点和约8万个教师备课用终端站点。u 省级平台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节目检测系统、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资源调度分发系统、图文信息服务系统、教学管理平台、资源文件服务系统、演播系统、基础资源门户网站、统一计费系统、网管系统。说明:其中与河南省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共用计费系统、网管系统;基础资源门户网站已经建设完毕。u 市级平台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节目检测系统、资源调度分发系统、教学播出平台、教学备课平台、中心媒体服务器、资源文件服务系统、演播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客户端。说明:其中与河南省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共用教学播出平台。u 县级平台包括:媒体服务系统。6.1.2终端站点建设内容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采用的宽带多媒体模式教学终端站点分为基本型和扩展型两种。基本型终端接收站点配置包括:ADSL Modem、电视机和机顶盒;扩展型终端接收站点配置包括:ADSL Modem、电视机、机顶盒和计算机。6.2资源建设内容依照建设目标,建设完整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整合各个地市的优质教学资源,为站点用户提供内容丰富、适用对路、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同步辅导、专题教育、课外知识、学习策略等栏目内容建设。七.建设方案7.1平台总体架构基于电信宽带网络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主要由省、市教学平台、终端接收站点组成。系统体系结构如图7-1-1所示。图7-1-1业务体系结构其中,省级平台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管理平台、资源分发调度系统、基础资源门户网站、教学管理系统、演播系统。市级平台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分发调度系统、基础资源门户网站、演播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客户端。传输网络采用河南联通宽带网。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站点分为基于机顶盒和PC两种,可以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学生家庭学习、教师备课。省、市、县三级平台各系统均托管在网络运营商IDC机房,具体部署如图7-1-2。图7-1-2 系统部署图u 各级电教中心负责:教学资源的组织、审核、管理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制作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师培训与管理终端站点的管理教学资源评价分析站点用户的需求反馈搜集整理u 网络运营商负责: 平台功能开发和平台建设终端站点的管理用户的平台应用的需求调查和反馈教学课件的播发和传输网络和设备的维护终端站点的技术服务与运行维护河南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网络结构图如下图7-1-3所示:图7-1-3 网络结构图 7.2 省级平台省平台由资源制作系统、资源调度分发系统、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图文信息服务系统、计费系统和综合网管系统、基础资源门户网站共8个部分组成。7.2.1资源制作平台卫星接收系统1.系统概述卫星接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中央电教馆的IP课件、IP流媒体、IP信息完整无误的接收并自动生成目录保存在本地,可实时接收和观看IP流媒体节目。2.硬件组成该系统主要包含:卫星接收天线、卫星接收工作站(含卫星接收卡)等组成,系统组成如图7-2-1所示。图7-2-1系统组成图3.软件功能(1)软件组成IP课件接收软件是在卫星接收工作站上安装了卫星接收卡、卫星接收驱动、卫星接收卡工作软件基础上,负责接收卫星上的中央WMV、MPG、DAT等格式教学资源,包括IP课件、IP信息和IP流媒体等内容的软件。本软件包含:节目单接收模块、核心接收模块、计划管理模块、课件和信息处理模块等组成。软件功能如图7-2-2。图7-2-2 IP课件接收软件组成模块卫星接收软件操作界面如图7-2-3。图7-2-3 IP课件接收软件操作界面(2)软件功能通过卫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视频、课件等众多内容。完整无误的接收IP课件、IP信息和IP流媒体并自动生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存储和处理,经节目格式转换系统之后转存到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能够设定接收计划和处理流程,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实时接收并观看IP流媒体节目。可见即可得,方便维护。资源格式转换1.系统概述节目格式转换系统主要功能是把中央教学资源、省级、市级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磁带、VCD光碟、DVD光碟等)的WMV、MPG、DAT等格式资源向H.264格式的转换;支持节目剪辑、声道处理、字幕叠加、海报编辑等功能;支持mpeg1/2/4、H.264、AVS、WMV、asf 、real等格式之间互现转码,支持不同码流、不同分辨率的转换;具有计划管理功能,按计划能够自动进行批量制作和转码。2.硬件组成节目格式转换系统由节目制作工作站和扫描仪组成,非线编子系统为可选,本次不进行建设。节目格式转换系统结构如图7-2-4所示。图7-2-4节目格式转换系统3.软件功能(1)软件组成节目制作转换软件以文件转码为核心、节目剪辑为辅,实现可选按人工、按计划批量制作转码,并且支持开放的DRM接口的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在线收录、离线收录、节目编辑、转码计划管理、转码、审核和节目上传等功能模块。图7-2-5 节目格式转换系统软件组成模块(2)软件功能节目收录模块,支持在线节目收录和离线节目收录两种方式。在节目收录时,可对节目进行解码处理,在存储节目时,可将音频和视频文件合成存储。在文件的收录过程中显示文件属性以及状态进度。解码:媒体格式分析。音频编码层:MP2、MP3、AAC、OGG、WMA、real audio、quik time audio;视频编码层mpeg-1、mpeg-2、mpeg4、wmv、vc-1、real video、h.264、quik time Video,AVS。根据输入的节目源进行索引文件的自动生成。u 节目编辑及转码节目编辑模块及转码模块:支持多种格式。支持“亚太6号”卫星上中央WMV、MPG、DAT等格式IP课件向H.264格式的转换。支持节目剪辑、声道处理、字幕叠加、海报编辑等功能,支持mpeg1/2/4、H.264、AVS、WMV、asf 、real等格式之间相互转码,并支持不同码流、不同分辨率的转换,音频编码层:MP2、MP3、AAC;视频编码层:MPEG-1、WMV、VC-1、H.264。可以对生成文件的制式、码流就行设定,支持批量转换文件的设定,可设置转换计划。在转码过程中可以支持输入输出预览。遮罩处理:遮罩功能是在处理一段视频的时候利用视频叠加等技术进行某固定视频区域的处理。图标叠加:支持在某一特定区域叠加相应的标志,实现对制作节目的版权标识。字幕属性调整:字幕属性主要用于DVD与MKV 类型的内容,字幕的属性包括颜色、位置、延迟时间、字体样式、色度、亮度等属性。简洁方便的界面操作功能编目功能:编目软件主要是对mpg、mpeg、avi等格式的视频节目预览抓图、元信息编辑、生成索引文件、校验信息文件,并上传到服务器上。输入输出预览界面如下图。u 转码计划管理具有转码计划管理模块功能,按计划能够自动进行批量制作和转码,可制定转码计划、计划的更改、批量转码和生成日志记录。支持参数模版的编辑、导入和导出。如下图。制式转换的设定界面如下图。u 审核模块可对文件的基本层、数据编码层和宏块级别进行检测。针对文件封装格式的基本层进行的检测主要检测文件封装是否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参数设置是否完整等。如下图。数据编码层检测:根据不同的文件编码标准进行相关的参数序列集的检测。如下图。宏块级别检测:根据文件数据进行宏块级别的检测以适应制定的PSNR等值标准。如下图。u 节目上传模块能自动或手动将制作转换好的节目上传至设定的存储空间。u 系统管理B/S架构,可通过WEB方式对系统进行管理,对相关的操作都生成日志记录。具有终端播放效果的审核功能。关键技术:u 高效的转码效率,最高达到5:1。u 简单快捷高效的剪辑技术。u 智能海报生成编辑技术。u 智能声道复合技术。u 智能批量转码功能。u 参数模板化、简单化。u 转换输出实时预览、转换状态实时显示。u 可选文件合成技术。节目检测系统1.系统概述检测系统采用B/S模式实现远程管理,支持管理员权限管理功能。节目检测系统对制作完成的课件进行数据检查、视音频编码检查、人工内容检测,通过人工检测,确保课件的高质量和安全性,通过终端机顶盒可以直观的对播放效果进行审核。功能包括:支持多种格式的节目(MPEG1、MPEG2、MPEG4、H.264、AVS等)的检测;输入的节目源自动生成索引文件;具有针对文件封装格式的的基本层、数据编码层和宏块级别的检测功能;终端播放效果审核;支持B/S模式实现远程管理功能;支持管理员权限管理功能。2.硬件组成由节目检测服务器、机顶盒、电视机、管理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组成,结构如图7-2-6所示。图7-2-6 节目检测系统3.软件功能(1)软件组成节目检测系统应用软件由节目辅助文件生成模块、节目检测服务模块、节目传输管理模块、检测终端管理模块、检测结果管理模块组成。用于实现节目文件完整性检测、节目质量监测、节目内容审核等功能。软件功能如图7-2-7。图7-2-7 节目检测软件组成模块(2)软件功能u 节目辅助文件生成具有计划管理功能,按计划能够自动进行批量制作和转码,节目格式转换系统制作的节目符合通用节目标准,但是要用于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还需要增加视频关键帧前向索引、后向索引等辅助文件,以便于更好的支持用户快进、快退等操作。该模块可以判断节目文件是否已经生成,并自动生成相应的辅助文件。u 检测服务支持多种格式的节目(MPEG1、MPEG2、MPEG4、H.264、AVS等)的检测。可针对文件封装格式的基本层检测、数据编码层检测和宏块级别检测,支持检测终端对节目的播放、快进、快退、暂停、声道切换等操作。针对文件封装格式进行的检测主要检测文件封装是否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参数设置是否完整等。数据编码层检测,根据不同的文件编码标准进行相关的参数序列集的检测:宏块级别检测,根据文件数据进行宏块级别的检测以适应制定的PSNR等值标准:u 节目传输管理负责节目检测完成后,自动上传到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即时、定时、批量等方式。u 检测终端管理用于管理检测终端的注册等,支持终端播放效果审核功能。u 检测结果管理用于检测结果的纪录,并根据纪录结果进行下一步流程。如果检测未通过,则返回到节目制作环节;如果检测通过,则自动向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传送。关键技术:u 兼容性强能够支持多种不同格式的节目(MPG1、MPG2、MPG4、H.264、AVS等)的检测,自动生成索引文件。u 流程自动化基于工作流(workflow)的管理模式,实现从节目策划、制作、检测、入库的流程化管理,用户使用更方便。u 开放性好节目入口和出口采用标准的ftp、http协议,与其他系统方便对接。u 安全性高采用B/S架构,可实现远程管理,对检测人员和检测终端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并添加相应的审核程序,保证节目检测结果的可靠。7.2.2资源调度分发系统1.系统概述节目分发系统是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宽带多媒体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省节目分发系统(一级节目运营平台)和市节目分发系统(二级节目运营平台),负责将中央课件、省市级课件逐级下发,直至分发到县区平台的边缘媒体服务器,供终端接收站点用户就近点播。基本功能包括:支持多媒体文件元信息管理功能,支持元信息的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支持文本格式的元信息的批量导入;支持多媒体文件的组合检索功能;支持多媒体文件的审核管理功能;支持栏目管理功能,支持栏目的新增修改和编辑;支持EPG模板编辑制作功能;支持分发计划的制订、修改、删除、查询、监控和审核功能;支持按资源点击率、按驻留时间、按网络负载进行调度的功能;支持管理员权限管理功能;支持ICP内容资源接口功能。为了对分发系统完整的给予介绍,将整个节目分发系统(包括省级分发系统和市分发系统)一并在此介绍。节目分发系统的运行原理如下图7-2-8所示:图7-2-8 节目分发网络2.硬件组成节目分发系统由一、二级节目运营服务器、管理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组成,如图7-2-9所示。图7-2-9 节目分发系统3.软件功能(1)软件组成本系统分为节目库管理、计划管理、统计管理、栏目管理、ICP管理、服务器管理和人员管理几大模块国内如下图7-2-10。图7-2-10 节目运营平台软件模块图(2)软件功能u 节目库管理资源的元信息管理能实现元信息的人工录入、自动导入和修改;资源的元信息采用文本格式进行描述,支持批量元信息的的导入;支持增加、修改、删除每个资源的有关信息;支持文本格式的元信息的批量导入;提供内容资源管理接口,支持对多ICP资源的管理。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支持多媒体文件的组合检索功能资源操作具备资源删除、资源检索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分类、级别、节目的各项元信息、审核状态等组合搜索符合要求的节目。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支持多媒体文件的审核管理功能,节目审核支持对非实时资源的格式、质量等进行人工或自动审核;支持批量设置审核状态。u 栏目管理能将资源发布到指定的栏目;能对栏目进行删除、增加、修改等操作,支持多级栏目设置;栏目内的节目支持多种排序显示方式,如:按名称、按时间、按手工方式排序。省中心能实现对全省各个地市的栏目的管理。支持EPG模板编辑制作功能,EPG 模板管理能按照用户类型分配不同的EPG 模板;能对EPG 模板进行分类存储管理;EPG模板管理支持批量的修改和复制。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能够对模版的元素进行修改,如设置模版的背景、元素坐标、元素大小等。能利用EPG 模板制作工具生成EPG 模板;模板制作工具具备所见即所得的模板编辑界面;能够提供多级菜单的EPG 编排模式。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u 计划管理能根据运营情况制定资源的策划方案,根据策划方案手工制定到各个中心媒体服务器/边缘媒体服务器的计划,能对分发计划进行审核,根据计划来管理中心媒体服务器/边缘媒体服务器上的资源。支持分发计划的制订、修改、删除、查询、复制、监控和审核功能。支持按资源点击率、按驻留时间、按网络负载进行调度的功能,中心媒体服务器到边缘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内容调度计划能自动制定和执行;能向指定的中心媒体服务器/边缘媒体服务器手工制定分发计划。能依据各个边缘媒体服务器的资源点击率、资源的驻留时间、网络的负载情况进行调度。能实现对出错计划的恢复。能实现对计划执行状况的监控。能够根据管理员输入的内容信息及计划安排,自动生成EPG信息。根据发布内容能自动更新EPG信息,同时将EPG信息发布到播出管理系统中,支持立即发布和定时发布两种方式。节目的分发支持多种格式,具体支持的文件分发格式可以配置。u 人员管理支持管理员权限管理功能。用户角色分为:系统管理员、节目管理员、节目调度员、节目审核员、计划审核员、节目运营分析员、地市管理员、ICP管理员几种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权限。普通管理员的角色与权限由超级管理员来指定。管理员能远程登陆,对其管理权限内的栏目或资源进行管理。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u ICP管理支持ICP内容资源接口功能,管理各个内容提供者在节目运营服务器上的FTP空间、目录和在中心媒体服务器上的节目空间。各个ICP可以根据配置向节目分发系统上传节目,通过节目库管理入库后再进行节目的管理。操作界面如图所示。u 统计管理能实现对各个地市栏目/资源的点击信息、内容提供者的资源驻留信息的统计;能根据运营情况给出统计图;具备日志清除和备份功能。支持多媒体文件元信息管理功能。支持多媒体文件的组合检索功能u 服务器存储管理配置系统运行中需要的服务器基本信息、系统支持的节目格式和所属地市,支持对媒体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监测和管理。关键技术:u 支持多种分发调度策略,可以根据节目热度、驻留时长、网络负载状况制定分发计划,尽可能的使用户点播率高的节目分发到离用户最近的节点,减轻骨干网络压力,提高用户服务质量。u 能够动态监测边缘体服务器的节目点播情况,根据空间限制,自动删除点播率低的内容,分发点播率高的内容,更充分、合理的利用县平台存储空间。u 支持灵活的分发方式,支持用户随时将需要的节目分发到需要的节点上。支持同时向多台边缘媒体服务器分发节目,支持单独向某个边缘媒体服务器分发节目。u 支持计划分级,保证优先级高的计划优先执行。u 支持节目信息直接分发到各地市门户信息管理系统中指定的栏目内,不需要进行二次调整,节省大量维护时间。u 支持各地市的节目/栏目信息统一在省中心进行管理和发布,满足了统一管理、分布运行的需要。7.2.3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1.系统概述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对经过节目检测系统检测合格的中央和地方课件进行统一管理,如目录管理、分类管理、元信息管理等信息和存储管理。同时,通过节目策划功能,可以将课件连同元信息和辅助文件一起分发到节目分发系统中。基本功能包括:支持节目编目管理功能;支持节目元信息管理功能,支持元信息以文本格式批量增加;支持内容上载管理功能,可将节目上载到内容转发服务器或者节目分发系统;支持节目策划管理功能,可将多个节目以包的形式按指定时间自动分发到节目分发系统或转发系统;支持服务器管理功能,可远程配置转发服务器。2.硬件组成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由多媒体资产管理服务器、管理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组成。如图7-2-15所示。图7-2-15 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采用FC-SATA接口存储系统,配置15块500G SATAII接口标准硬盘,裸容量7.5TB。3.软件功能多媒体资产管理软件主要分为节目库管理、计划管理、节目策划、用户管理、服务器管理等模块组成。图7-2-16 中心资源库管理软件组成图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管理教学资源,提供教学资源服务,按照教学资源存储和分类规范,对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省市县播出平台和辅助教学网站进行发布。u 节目库管理支持节目的编目,批量入库,批量调整,元信息管理、节目多种视频格式的兼容管理,并可根据配置进行灵活平滑的扩展。节目编目按照国家的编目标准进行设定,与市平台的节目编目保持一致,编目也可以进行自定义的扩充。操作界面节目元信息编辑界面。支持节目元信息管理功能,支持元信息以文本格式批量增加。元信息的管理包括可以对视频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和视频文件进行管理,支持元信息以文本格式批量增加,同时提供WEB方式的磁盘管理功能。在媒体资产库管理中可以进行素材管理。在媒体资产库管理中可以进行素材管理,可以进行灵活的节目组合搜索,操作界面如图:u 计划管理支持内容上载管理可将节目上载到内容转发服务器或者节目分发系统。内容上载管理的功能是将策划的视频节目上传到节目分发系统,通过分发系统将策划好的节目分发到市级的播出管理系统内。内容上载管理支持同时向多个省级分发系统进行分发,并采用了节目分发转发+缓存的方式,提高分发的速度效率。内容上载的管理包括分发计划的制定、删除和状态查看等。转发的模式可以根据配置进行灵活的部署,一个转发服务器可以向多个分发系统进行分发。转发服务器可以进行节目文件的缓存,提高分发的效率。操作界面如图。内容上载计划的制定可以按照系统内的所有资源,也可以按照节目策划方案进行制定。u 节目策划管理支持节目策划管理功能,可将多个节目以包的形式按指定时间自动分发到节目分发系统或转发系统。节目策划人员根据各市节目点播的情况手动制定策划方案。策划方案内包括策划的栏目,策划的节目以及节目的分发时间。策划方案可以将策划好的节目以包的形式直接转化为分发计划,按照策划方案内的分发时间,在分发计划内分发教学节目。操作界面如图。u 服务器管理支持服务器管理功能,可远程配置转发服务器。配置省级节目分发服务器和州(市)转发服务器。并可以获取到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状态和各个分区的使用状态。操作界面如图。u 用户管理对进入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及权限划分控制。系统预设了多种管理员角色,不同的管理员角色对应不同的操作权限和系统功能。添加用户界面如图:关键技术:u 系统实现了节目入库和分发的高度自动化,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也相应的减少了人为造成的差错。u 通过节目策划方案转化为内容上载计划的机制,将策划与节目上载有机的联系起来,减少中间的流程,加快了策划的效率。u 支持通过转发服务器向多个省级分发系统分发和系统直接向多个省级分发系统分发的模式。每个转发服务器可以面向某一种网络类型(如网通、电信、铁通等)的省/市级分发系统分发,增加分发的速度,提高分发的效率。系统可以平滑地增加转发服务器,保证分发的速度和效率。u 可采用SAN方式存储,允许独立地增加存储容量,并使网络性能不至于受到数据访问的影响。u 具备强大的视听内容审核、入库能力,具备在线检索、点播能力。u 具备快速、灵活、强大的内容管理、策划、发布能力。u 支持多种编码格式、节约带宽资源,有利于运营商根据不同带宽提供最优的视频质量。u 易于安装维护,并且具有海量的各类资源。u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解决方案的主要部分,流媒体内容中心使运营商可以快速布置,迅速为用户更新内容。7.2.4教学管理平台教学管理系统1.系统概述教学管理是对教学平台的支撑和辅助管理,支持多区域、分级管理方式,主要是终端站点建设,资源建设内容浏览,教学计划管理,用户对资源评价、需求反馈信息的搜集,帮助,为教师提供课堂辅助教学的支持,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站点建设情况、站点使用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2.系统组成 图7-2-11教学管理系统组成图3.功能介绍图7-2-12教学管理系统功能图(1)终端站点信息u 终端用户信息对终端用户信息的维护、编辑,根据业务,MAC,电话,用户状态,使用性质,TV/PC,时间段(范围),区域、姓名(可选)、帐号(可选)查询教育用户信息。u 站点建设情况能够对各地市、县区站点建设情况按照时间进行查询统计,包括:站点所在区域、站点建设数量。u 站点使用情况统计在已建设的站点数量中统计站点的使用情况,并以百分比的方式进行体现。(2)教学资源信息u 知识体系管理可以分业务建立知识体系结构,并且支持多级管理,围绕知识体系结构建立直播教学课程、学习计划、建立学习资源、建立题库、考试,依据知识体系进行学习行为分析,学员的学习评测。u 教学资源查询可以根据知识体系、栏目查看教学资源,并且可以进行查询、检索。u 教学资源浏览对教学资源内容可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在线点播。u 教学资源评价课程评价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查看分析学生对学习资源和直播课程的评价,教育的评价有四种基本方法:总体分析法、指标体系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本规范基本采用指标体系法,通过一套特定的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评价网络课程的质量属性。1)课程内容:指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除回收施工方案
- 石材门套施工方案
- 烤漆房切割施工方案
- 平南美丽乡村 施工方案
- 泥岩回填施工方案
- 道路伸缩缝施工方案
- 老式混凝土施工方案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阳江混凝土施工方案
- 道路磨盘施工方案
- 银行外包人员管理办法
- 2024年法考主观题刑法真题(回忆版)解析与复习重点
- 招生表彰活动方案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妊娠合并心脏病疾病查房
- 消防安全评价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二手车金融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3年5月7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真题答案解析
- 正念心理治疗
- 2025成人高考民法真题及答案
- 京东校招测评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