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5 南极洲学习目标1了解南极洲位置、范围、半岛、岛屿、地形。2理解南极地区烈风、暴雪、严寒的成因。3了解南极地区主要资源及分布。图表落实1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字母填注: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太平洋、E大西洋、F印度洋、G德雷克海峡、H南极半岛、I罗斯海、J威德尔海。(2)给图中各条经线标注度数。(3)用彩笔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上标注东半球、西半球。学海导航一、地理位置(1)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只有南极半岛的北部、乔治王岛位于南极圈以外。(2)南美洲的南端与南极半岛隔德雷克海峡相望。(3)南极大陆周围的大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二、范围读图识记1南极圈;2周围的海峡、大陆;3长城站、中山站位置最南,介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世界第五大洲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重要经线60W:附近为南极半岛,沿顺时针方向向东依次为威德尔海、毛德皇后地、威尔克斯地、维多利亚地、罗斯海、玛丽伯德地0:穿过大西洋90E:穿过印度洋180:穿过太平洋主要纬线南极圈:南极大陆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中国科考站中山站位于(70S、75E)附近;长城站位于(62S、58W)附近。三、地形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1)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2)冰层平均厚度2000米以上,占世界冰体积90,如果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50米70米。四、气候1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暖季:11月次年3月从纬度位置看: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从海拔高度看: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从地表状况看: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从气压状况看: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漂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可见,南极洲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特点是上述因素综合形成的。各要素问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思考(1)有人称南极洲为“白色的沙漠”,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对。因为南极洲降水量大部分为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降水形式主要是雪,由于气温低不消融,气候干燥,其干燥程度如同沙漠地区,所以用“沙漠”来形容南极洲的干旱。因其上覆盖有巨厚冰层,故有“白色的沙漠”之称。(2)世界上极端最低气温不出现在北冰洋,而是出现在南极大陆的原因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多米,比北冰洋高得多;南极大陆为陆地,其比热比北冰洋小,降温快;南极大陆新雪覆盖的面积比北冰洋更广,对太阳辐射反射率更高。一年中南极点极昼的天数比北极点极昼的天数更短。从“最”字入手,掌握南极洲地理特征(1)地球上最南的一个大洲。站在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全都是北,位置特殊,方向辨认不习惯。(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整个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之内,当然是全部处于高纬度地区的一个大洲。(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极点。(5)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6)世界上最寒冷的一个大洲。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一25以下,被称为“寒极”。【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N港启航,此刻正是月日时(北京时间)。(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方向。(3)考察船在向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象真实可信的是(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填、错填均不对)A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C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D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E沿途测得的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F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G发现巨型冰山以及鲸群、白熊、海豹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和时区计算、洋流、世界地理及南极洲的知识。解此题,先看图例,再细看地图,最后找出南回归线,判断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为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时的时间为正午l2时,本地为澳大利亚,位于北京之东,时间比北京早。澳大利亚为东十区,北京为东八区。时间差为2个小时,所以,此时的时间为上午10时。往南极走,方向一律为南(正南、西南、东南)。以南极为中心地图,顺时针方向为东,逆时针方向为西,四周为北,中心为南。所以,正南只能出现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因此,顺时针方向为东,判断出长城站在东南。考察船可以顺着西风漂流航行。考察船途经新西兰时,因新西兰是畜牧业发达之国,可以补充大量肉类、奶酪。考察船越往南走,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但白昼时间缩短。因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中出现极昼现象。德雷克海峡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因此穿越德雷克海峡后就进入了大西洋。【答案】(1)12 22 10(2)悉尼 东南(3)BCFH(3)BCFH五、资源和科研宝地1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1)长城站:位于621259S、585752W,南极半岛以北的乔治王岛上,大西洋的西南。无极昼极夜现象。(不在南极圈内)(2)中山站:位于692224S,762240E,临印度洋。(在南极圈内)2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1)南极洲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一块科研宝地。原因是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惟一的没有受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得不到的科学资料。(2)大气圈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内,其中又以平流层中下部最集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流层中臭氧层的臭氧有不断减少趋势,这种减少趋势随纬高增高而变得明显。在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在每年10月份前后削减最多,出现所谓“臭氧洞”现象。据观测,从1979年到1985年,南极地区上空臭氧含量减少了4050,全球在这6年里臭氧含量减少约3。到1987年,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又宽又深,已经扩大到南极大陆以外,一度引起科学界和公众的深切恐慌。由于人类逐渐认识到南极洲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近几十年来,到南极洲考察的人数越来越多。迄今为止,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其中长城站和中山站是我国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建立的。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的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3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注意极地科考北极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北冰洋突出的特征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北冰洋范围内气候非常低的原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能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我国南极内陆冰盖队已经到达DomeA冰穹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了“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了“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此前,人类在南极仅剩一个点尚未开展科学探测,那就是冰穹A。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是东南极中心,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高点),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例2】读1989年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图,回答:(1)在穿越南极大陆的过程中,考察队员最可能遇到“迎头风”的路段是( )A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南极点B从南极点到东方站C从东方站到和平站D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和平站(2)南极大陆周围附近海域( )A海水逆时针方向流动,为风海流B海水顺时针方向流动,为风海流C冰山自东向西漂移D冰山自西向东漂移(3)当考察队员抵达南极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汉白昼接近一年中最短B亚洲高压一年中最强C南极大陆的风一年中最猛D地球公转的速度一年中最快【解析】(1)南极大陆上吹东南风,因此从南极半岛到南极点最易遇到“迎头风”;(2)南极大陆周围附近海域受极地东风(东南风)的影响,海水向西流动,为风海流,其冰山也随海水自东向西流动;(3)考察队员抵达南极点时为12月1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渐近南回归线,武汉白昼接近一年中最短。亚洲高压最强盛时不是12月,而是1月。南极大陆气压梯度最大应出现于其冬季,因此12月不是风力最强的季节。12月12日地球公转的速度仍然在加快,到1月初到达近日点时达到最快。【答案】(1)A(2)A、C(3)A【例3】南、北两极地区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但是随着“南、北极考察热”和“北极旅游热”的悄然兴起,这片净土也明显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读南极示意图和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朗伊尔城是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一个小镇,它位于北纬78度13分,被称为“地球最北端的城市”。中国科考队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从20世纪80年代发现南极臭氧空洞以来,两极地区就日益面临人类活动的威胁。与南极相比,北极及其周边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1)图中A、B、C、D四点,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其中距北京最近的是。(2)图中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F地冬季气候特点是。(3)如果从南极点沿本初子午线发射一炮弹,有关炮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B位于东经度C位于西半球D位于西经度(4)有关专家预言,南极臭氧空洞五十年后将被填满,这说明( )A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已超过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B人类与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C人们已不再需要关注臭氧空洞的问题D伴随着臭氧空洞的填满,其他的如全球变暖、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也将随之消失(5)人类已经在北极熊体内发现热带地区的农药残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与大气环流有关与洋流有关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关与地壳物质循环有关ABCD(6)北极地区虽远离大陆,但局部地区冰面上的降尘却非常严重,这些黑色颗粒使冰川表面融出一个个小圆洞,这是由于黑色颗粒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作用B散射作用C吸收作用D折射作用(7)为什么说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熟练使用和说明南极洲地图的能力以及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读清题目中的南极洲图和材料是解题的基础。第(1)题:图中A、B、C、D分别为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英国的哈利湾站和南极半岛上的某一科考站。四站中,B处于南极大陆印度洋沿岸,其余三点在大西洋沿岸,只有B与北京同处东半球,距北京最近。第(2)题:图中E位于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F地处于澳大利亚西南角,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当地冬季时F地气候特点表现为温和多雨。第(3)题:由题意知炮弹在南半球沿本初予午线向北运动,由于地转偏向力往左偏,故炮弹要落在本初子午线西侧。第(4)题:反映了人类与大气环境的关系。臭氧层空洞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过量的氟氯烃造成的,只要人类改变自己的行为,许多环境问题还是可以改变的,充分反映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第(5)题:主要说明了环境污染是没有区域限制的,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污染传播。第(6)题: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极强,但由于污染造成的黑色颗粒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使其及周围温度升高造成了附近融成了小圆洞。第(7)题:南极地区四周被大洋所环绕;是相对孤立的;而北极地区四周被陆地所环绕,人类活动频繁。【答案】(1)AB(2)温和多雨温和多雨(3)AD(4)B(5)D(6)C(7)北极地区四周被陆地所环绕;南极地区四周被海洋所环绕,是相对孤立的大陆。【例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提供的信息中,哪一个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并说明原因。(2)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份?(3)该地有世界“寒极”之称,试分析其原因。(4)当人们解剖该地区的企鹅时,发现DDT;格陵兰岛的冰层中,发现含有铅等金属污染,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解析】该题是对南极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原因的分析题。涉及的面广,要求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南极洲气候酷寒的主要原因应从纬度、海拔、冰雪覆盖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煤说明南极洲曾经出现过能生长森林的暖湿气候,纬度要比现在低(2)2月份为南极洲的暖季,温度较高,并且白天时间长,有利于建站工作(3)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海拔高,冰雪覆盖、反射强烈,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少;与北冰洋相比,陆地的热容量比海洋小,冬季气温更低(4)洋流输送和食物链韵传递与富集。热点追踪:经过长达21天、l286公里的艰难跋涉,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17名队员于北京时间2008年1月12日14时45分,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此次登顶,标志着我国从极地科考大国向科考强国迈进了坚实一步。特别关注以下问题: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动物资源分布、自然资源分布、重要的交通和战略位置;我国的两大南极科考站的比较及第三座南极科考站的兴建。【例4】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请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极点(南纬90)B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C冰点(约南纬78)D磁点(约南纬65)(2)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位置会移动高度会变化南极大陆的最高点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ABCD(3)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的依据是( )A方向标B海陆位置C经线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5)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ABCD(6)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解析】第(1)题考查极昼极夜分布规律,只有在极圈以内的地区才会出现,故选D。第(2)题南极内陆冰盖是由于南极温度低,水以冰川的形式覆盖在南极大陆上,其最高点的位置和高度会随着太阳辐射量变化,在冰川冻融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它是覆盖在大陆上的冰,而不是南极大陆的实际表面;南极冰盖下有丰富的煤和铁,南极地区铜矿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南极半岛上。第(3)题考查方向的识别,地球上除南极点以外的所有地方都在南极点的北方。第(4)题注意审题,错误的是C项。第(5)题错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第(6)题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应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B项正确。【答案】(1)D(2)C(3)C(4)C(5)D(6)BA级双基过关一、选择题1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酷寒、干燥、烈风是气候的突出特点B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少C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寒季D南极洲有“寒极”之称,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3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的根本原因是( )A所处的地理纬度最高B大陆的地势高峻,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常年被冰雪覆盖,是世界最大的固体水库D终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的风都吹向四周的海洋4南极洲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可是却有着丰富的煤矿,这说明( )A南极地区曾发生剧烈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煤矿B南极地区原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上面有广阔的森林分布C南极地区原来是广阔的海洋,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后上升为陆地,形成了煤矿D现在的南极大陆曾经处于温带,后因板块运动,才推移到现在南极的位置上5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亚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南极洲6下列几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附近海中的是( )A虎、豹、象B松鼠、兔、熊C企鹅、鲸、磷虾D白熊、鹿、海狮二、综合题7读下图,分析回答:(1)图中字母舢配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其中最早见到新世纪曙光的是。(2)D是我国南极考察站,在图中用标注另一个考察站。如以D点为起点,依次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千米,最后到达( )A原地B原地以东C原地以西D原地以北(3)从昼夜长短状况看,两站在一年中是否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4)图示大陆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受气压影响,常年吹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若不考虑极冰反射因素,从日照的角度分析,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最主要的原因是。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5)每年9月11月该地上空会出现“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市人民医院麻醉记录文书质量考核
- 连云港市人民医院骨关节感染诊疗规范考核
- 青岛市人民医院病案管理员上岗资格认证
- 福州市人民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资格认证
- 舟山市中医院腹腔穿刺操作考核
- 烟台市人民医院复发预防指导考核
- 衢州市中医院DRG分组规则掌握考核
- 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道出血快速决策与团队配合考核
- 芜湖市中医院穴位贴敷技术考核
- 宿迁市中医院专科护理质量提升考核
- 第2课黄河文化网上搜(课件)泰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 《大学课件钻井液》课件
- 资深船长:18天终于把船舶抵达美国加州的注意事项理清了
- 期中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DB13(J)-T 8318-2019 双面沟槽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学习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新收入准则在电商企业中的应用探析-以阿里巴巴为例
- CJ/T 124-2016 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
- EPC项目风险管理培训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
- HJ 1212-2021 环境空气中氡的测量方法(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