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知要藏象PPT课件.ppt_第1页
内经知要藏象PPT课件.ppt_第2页
内经知要藏象PPT课件.ppt_第3页
内经知要藏象PPT课件.ppt_第4页
内经知要藏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经知要 天津中医药大学袁红霞 1 感恩的心 拥有一个值得终身追求的伟大事业 2 学完这门课程重要的不是我们记住了什么 而是我们明白了什么 学完这门课程重要的不是我们收获了什么 而是我们改变了什么 3 病案 张玉琴女 80岁 坐轮椅 2010 8 16恶心呕吐三月余 既往高血压 糖尿病 脑栓塞病史 患者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 毫无食欲 偶头晕 大便1 日 质干 舌暗红中小裂纹苔少 脉浮数 柴胡15黄芩10半夏曲10太子参15炙甘草10麦门冬35炒谷麦芽各30木瓜20草豆蔻5 小柴胡汤 麦门冬汤 2010 8 18呕吐止 恶心减轻 食欲略佳 纳渐增 2010 9 1恶心消失 食欲渐佳 痊愈 4 病案 金某某 男 48岁 2011年9月5日初诊患者1个多月前因气候环境 青海省 工作紧张等原因导致腹泻 虽经中西医药治疗 均乏效 后求治于余 刻诊 患者大便稀溏 3 4次 日 肠鸣音明显 甚者水样便 稍遇饮食不慎或偶感寒凉则腹泻益甚便次更多 伴有口干 气短乏力 食纳不香 胃脘痞满 舌淡胖苔薄黄白相间 脉沉滑无力 辨证 脾阳不足 水气不化 中焦斡旋失司 处方 茯苓30桂枝15白术20炙甘草6半夏10黄连5黄芩5干姜10党参15 苓桂术甘汤 半夏泻心汤 1剂而知 当日大便1次 7剂未尽大便已转常 食纳转佳 它证皆消而愈 5 短信 2010Nov 0817 48袁老师 您好 我是您的学生 前阵子在您那看便秘来着 现在汤剂还有一包 大便基本能保证一天一次了 量什么的都可以 手脚也不怎么冰了 效果很好很好 谢谢您 桃核承气汤 2010Nov 1307 39袁老师 您开的方子真好 我现在的失眠情况已经好多了 我已经不再害怕睡觉了 我深刻感到古人组方的严谨 还有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效果 黄连阿胶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6 中医教师临床素质的培养 中医学的经验性决定了中医教学必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 决定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教师 必须要先成为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 如果中医教师不会看病 教学内容与临床严重脱节 对自己所教专业和课程肯定会缺乏自信和热情 那么学生必然也会产生厌学情绪 要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要加快中医教学改革 关键是要注重中医教师临床素质的培养 忐忑不安 充满自信 7 中医的出路在临床 中医临床是其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没有中医临床优势 就谈不上中医学术的振兴 而其优势的发挥 则取决于中医人的素质和水平 造就高明的临床大家则是中医学术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如何造就高明的中医临床大家 8 读经典 做临床 读经典 做临床 首先要在 读 上下功夫 清代医学大师徐灵胎在 慎疾刍言 中说 一切道术 必有本源 未有目不见汉唐以前之书 徒记时尚之药数种 而可为医者 可见 读经典当为学医之根本 是步入中医神圣殿堂的必由之路 一定要带着问题读 带着思考读 如果不接触临床 往往心中空空 不置可否 读经典 要着重领会其精神实质 读古人之书 不得死于句下 9 读经典 做临床 关键还在于一个 做 字 读书贵在 化 一是消化 联系临床实践进行消化 二是化裁 即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变化运用 学习中医经典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要多走向临床 向老师学习临证实际经验 才能更加激起对中医的兴趣和信心 而且只有摒虚务实 治好病人 才是中医发展的硬道理 读经典 做临床 10 读经典 做临床 司马迁说 人之所患在病多 医之所患在道少 临证如临阵 用药如用兵 不知医理 即难辨证 辨证不明 无从立法 堆砌药味 杂乱无章 疗效自然无从谈起 读经典 做临床 之乐在于 一个字义弄明白了 一个问题搞清楚了 一个久治不愈的患者治好了 学以致用 其乐融融 富有成就感 语义实难描述之 11 医案 出處 儒門事親卷七 不寐一百二 一富家婦人傷思慮過甚 二年不寐 無藥可療 其夫求戴人治之 戴人曰兩手脈俱緩 此脾受之也 脾主思故也 乃與其夫以怒而激之 多取其財飲酒數日 不處一法而去 其人大怒汗出 是夜困眠 如此者八九日不寤 自是而食進 脈得其平 內經知要 藏象 其在天為濕 在地為土 在體為肉 在藏為脾 在色為黃 在味為甘 在志為思 思傷脾 怒勝思 木勝土也 12 概说 内经知要 为明 李中梓辑注 全书2卷 上卷有道生 阴阳 色诊 脉诊 藏象5篇 下卷有经络 治则 病能3篇 知要 两字来源于 素问 至真要大论 知其要者 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 流散无穷 意思是明白了 内经 全书的思想体系 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如果抓不到中心 那就散漫复杂 难以理解了 13 概说 本课程主要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藏象 治则 和 病能 态 三篇进行重点讲解 通过学习 掌握 黄帝内经 的基本思维方法 真正领悟藏象学说的精髓 体悟中医学治则的思辨性特点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了解疾病的病因 病机 症状等 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14 内经知要 第一篇藏象第二篇治则第三篇 病机十九条 辨析 15 第一篇藏象 藏象 一词 从字面上就反映了 黄帝内经 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 藏是内脏 象是形象 正如明 张介宾说 象 形象也 藏居于内 形 象 见于外 故曰藏象 所谓 有诸内必形诸外 居于躯体之内的脏腑组织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 而这些都会通过体表的各种可见形象表现出来 是谓 藏象 的实质 16 一 心主神明 主血脉 在窍为舌二 肺藏于右 主气 通调水道 主皮毛 开窍于鼻三 肝生于左 主疏泄 藏血 开窍于目四 脾主运 主升清 主肌肉四肢 开窍于口五 肾藏精 主水 主骨生髓 开窍于二阴 授课内容 17 一 心主神明 心主血脉 在窍为舌 原文 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心主身之血脉 心者 其充在血脉 心气通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主舌 在藏为心 在窍为舌 18 生理功能 1 心主神明 又称心藏神 神的含义有二 其一 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为广义之神 其二 指人们的精神 意识 思维活动 即心所主之神志 为狭义之神 2 心主血脉 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3 心开窍于舌 临证应用 不寐 心悸 胸痹 舌体灼热 19 病案 不寐 2009 11 17失眠心烦 夜寐易醒 夜寐不实 甚或彻夜难寐 手足心热 口干欲饮 夜尿频多 咽干 头晕头痛 大便偏干 舌质红胖大有裂纹 苔薄白前部偏少 脉弦细 美国 加拿大倒时差 处方 黄连15黄芩10阿胶珠15芍药15鸡子黄1枚肉桂3甘草10生姜3片大枣5枚 黄连阿胶汤 交泰丸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4付11 21 昨晚睡了7个小时 10点到5点 中间没醒 继服2付 12 13 睡的不错 无其他任何不适 放心吧 香港 20 按语 失眠 内经 谓之 不寐 不得卧 成因有心肾水火不交者 有心脾气血两虚者 有营卫阴阳不调者 本案彻夜心烦难以入寐 夜寐易醒 乃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而独炎于上所致 心藏神 思虑过度 暗耗心阴 心火偏亢 不能下交于肾 肾水难以上济于心 舌红有裂纹少苔 脉细 辨证为心肾不交之证 选用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加味治疗 以黄连 黄芩上清心火 阿胶珠 芍药 鸡子黄滋养心阴 诸药配伍 滋阴降火 引肾水上升 心火归元 使心肾相交 阴阳和合 心烦失眠得愈 21 病案 心悸 刘渡舟医案 宋先生与余同住一院 时常交谈中医学术 一日 宋忽病心悸 悸甚而神不宁 坐立不安 乃邀余诊 其脉弦缓 按之无力 其舌淡而苔白 余曰 病因夜作耗神 心气虚而神不敛之所致 乃书 桂枝9炙甘草9龙骨12牡蛎12凡3剂而病愈 22 按语 心藏神 心主神明 神志不但需要阴血滋养 更需要阳气温煦 素问 生气通天论 所谓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是也 本案患者舌淡苔白 脉弦而缓 按之无力 则阳气虚象端露 心阳虚衰 神失其煦 则神气浮越而不潜 故病心悸而神不宁 方以桂枝甘草汤振奋心阳 加龙骨牡蛎潜镇心神 标本同治 三投而愈 23 病案 胸痹 刘渡舟医案 杨某某 女 70岁 患者于两月前因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塞入某医院抢救 出院后 因天气突变 寒流来袭 又感胸部闷胀 气短 心前区隐痛 左手臂胀麻 伴有咳吐白粘痰 腹胀 大便干结等症 患者精神紧张 夜寐易发惊悸 诊见舌苔白腻 脉沉弦而滑 四诊合参 辨为心阳痹阻 痰浊凝聚 心胸脉络不通而心痛 治宜宣通心阳 豁痰通络止痛 疏方 瓜蒌30薤白6半夏15桂枝10旋覆花10茜草10红花10丹参20木香10紫降香10郁金10 水煎服 服5剂后 胸满胸痛大为缓解 咳痰减少 夜睡已能成寐 又续服5剂 诸证皆安 24 胸痹 与 心主血脉 功能关系密切 金匮要略 将其病机概括为 阳微阴弦 阳微 指心胸中阳气不足 阴弦 主痰浊凝聚壅盛 胸阳不振 阴邪乘虚犯上 使心脉痹阻 气血不通 则胸痹心痛 本案治以温通心阳 化痰宣痹 通脉止痛 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加减治疗 以复 心主血脉 之功 胸痹得除 按语 25 教育是救人的工作 其实人活着就很美好 活着 每天就会看着太阳升起 每天都会看到太阳落下 你就可以看到朝霞 看到晚霞 看到月亮升起和落下 看到满天繁星 这就是活着的最美好的意义所在 2011感动中国 成功当然并不仅仅是你的成绩所决定的 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 为人处世的能力 但是 假如 你连大学本科文凭都拿不到的话 你未来的生命历程将会充满艰难 我们每个人生都有很多迷茫和痛苦 但只要你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纵然是坎坷 你也要笑着回头看 你的生命就会活得很精彩 因中医而精彩 26 梦想与追求 责任与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大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梦想 追求 即使被人踩到泥土里面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壮大 成长起来 也许两年 三年 你长不大 但是八年 十年 二十年 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你就能给人一片绿色 一片树荫 你就能护佑别人 你就是地平线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7 病案 舌体灼热 李天杰医案 赖某某 男 72岁 一月来感舌体灼热如火燎 伴口干口苦 喜含冷水 诊见 舌边尖红 苔薄黄 脉弦数 处方 黄连9生地30当归12生甘草 竹叶心各10朱砂1 冲服 仅服4剂 舌灼热即消退 半年后复发 又服上方2剂告愈 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8 29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窍 窍 指五脏显露于外的孔窍 心血不足则舌 心火上炎则舌 心血瘀阻则舌 痰迷心窍则舌 此例患者心阴不足 心火上炎 灼其苗窍 舌 是为病 朱砂安神丸中朱砂性寒专入心经 可清 心 热安 心 神 黄连清心泻火 生地滋阴清热 当归补养心血 共能养心阴 清心火 折其火势 其苗窍 舌 不为火所灼 故病愈 按语 30 总结 不寐案 心主 心悸案 心主 胸痹案 心主 舌体灼热案 心主 如何通过以上病案理解 藏象 的涵义 31 心系统 心与脉 舌 喜 小肠等构成心系统 其五行属性为 火 与四时之 夏气 相通应 与南方 暑热 长 赤色 苦味 徵音 五音之一 相联系 如苦味入心 黄连味苦可泻心火 色赤入心 朱砂色赤可安心神 徵调音 如 荷花映日 雨后彩虹 紫竹调 等 加红茶可以养心等 32 原文 肺者 气之本 肺者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肺者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西方白色 入通于肺 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 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二 肺主气 通调水道 主皮毛 开窍于鼻 33 生理功能 1 肺主气 指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总称 1 肺主呼吸之气 即肺司呼吸 吸入清气 呼出浊气 2 肺主一身之气 是指肺有主持 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 2 肺通调水道 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 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 3 肺主皮毛 4 肺开窍于鼻 临证应用 燥咳 胸闷 癃闭 水肿 风疹 喷嚏 鼻衄 34 病案1 燥咳 李某 男 56岁 1982年10月6日初诊 平素体弱经常感冒 嗜烟酒 断续咳嗽2月余 近10天咳嗽加剧 心烦口渴 汗出而喘 痰稠带血丝 胸痛头疼 体温39 2 口服消炎镇咳退热药3日无效 高热反至40 不退 大便旬日未解 小便短少 汤饮不下 头面不汗出如珠 声音微弱 病势垂危 诊之舌红绛 脉细数无力 急予 生石膏30g人参9g桑叶9g麦冬15g胡麻仁9g杏仁9g枇杷叶12g地骨皮15g玉竹30g服用2剂后 热退至39 原方加知母9g川贝9g沙参30g 3剂后体温正常 咳喘未再发作 35 36 按语 肺主气 呼吸之气 若肺失宣降 则导致呼吸不利 胸闷胸痛 咳嗽等证 此例患者为热伤肺阴 津液枯涸 属燥热伤肺之重证 肺失宣降 故致咳嗽 其治宜润肺燥 养肺阴为法 选方清燥救肺汤 使肺气宣降功能正常 方中桑叶杏仁宣肺透邪 炙杷叶桑白皮生石膏清降肺气 以去耗津之热 胡麻仁麦冬玉竹养肺润肺 37 病案 王某某 女 3岁 2012 1 42天来因感受风寒而致咳嗽痰多 鼻流清涕 发热38 5 大便2日未行 纳食正常 舌红苔黄略厚 脉滑数 处方 麻黄5杏仁9生石膏25甘草5芦根30生薏米20桃仁6冬瓜仁151剂后体温反升至39 2 咳嗽亦甚 2剂后体温即降至37 5 咳嗽亦明显减轻 后继服5剂而病愈 感谢信任 38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咳不离乎肺 然不止于肺 39 病案 曹俊英女71岁2011年8月9日初诊顽固性咳嗽5年余 加重3月 既往 冠心病支架术后 肺心病患者咳嗽反复发作 年余 此次已迁延3月 咽干咽痒 干痒则呛咳 无痰 胸闷憋气 夜间时喘 端坐呼吸 气短乏力 心烦 善太息 晚饭后脘胀 喜按 右胁下时痛 纳可 寐差 常因咳而寐醒 二便调 舌暗红 胖 小瘀点 边齿痕 苔薄白 小裂纹 脉弦滑细 柴胡15黄芩10党参10半夏5甘草10当归20款冬花15仙鹤草30紫苑15白术10茯苓15白芍15薄荷6麦冬35姜3片枣5枚 小柴胡汤 逍遥散 8 30咳嗽基本痊愈 剂而愈 40 按语 咳嗽一般认为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侯之一 临床多从肺论治 但从临床实践来看 咳嗽不仅与肺有关 实际与其他脏腑均有关 所以 黄帝内经 日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从喉源性咳嗽的辨治发现 其临床病因有风 火 痰 气虚 阴虚等 表现为寒 热 虚 实 与肺 心 脾胃 肾等多脏腑有关 故而 单纯从肺治疗往往效果多不理想 例如 湿邪困脾或脾虚运化失职 聚湿生痰上渍于肺 可致湿痰咳嗽 肾阴不足或阴虚火旺 金水不得相生 可致肺肾阴虚咳嗽 肝郁化火 火上刑金 可致肝火犯肺咳嗽 热结大肠或大肠津亏 传导阻滞 腑气不通 由腑及脏 使肺气壅塞 也可导致咳嗽的发生 41 按语 第96条 胸协苦满 心烦喜呕 或咳者 小柴胡湯主之 患者反复咳嗽 咽干胁痛 属小柴胡汤证 气短心烦善太息 属肝脾不和 故用逍遥散 服药7剂咳嗽即痊愈 验证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素问 咳论篇 此案久咳不愈 观前医清肺止咳等药皆乏效 反以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之法取得良效 从中得见中医 辨证论治 治病求本 整体思维 之深意 42 病案2 胸闷 陈明医案 男性患者 中年丧妻 悲哀不止 忽一日 觉胸闷 气短 病延至深 觉胸中至喉间如物梗阻 胸腹膨胀 甚至倚息不得平卧 来诊述近感咽喉发紧 声音难出 舌苔薄腻 脉来无力 与半夏厚朴汤3剂未效 更方为桂枝去芍药汤病情依然 细察之 脉来无力 右手为甚 此为忧愁不解 耗伤肺气 气陷不升之故 张锡纯所谓 大气下陷 证也 与升陷汤 生黄芪30柴胡10升麻6桔梗10知母106剂后 其证大减 胸畅息顺 食眠渐佳 继以此方调治半月痊愈 43 按语 肺主气 一身之气 本病愁悲不解 久则耗伤肺气 以气不连续 脉来无力为辨 乃肺不主气 大气下陷不升所致 素问 通评虚实论 所谓 气虚者 肺虚也 临证治疗气虚不足之证 贵在补益肺气 除补脾充源以外 张锡纯由此发明 升陷汤 治疗 大气虚陷证 方中主药黄芪生用 乃执其清纯入肺之本性 堪称补肺益气之佳品 如此 气虚得补 气陷得升 升陷汤正中病情 果获佳效 44 病案3 癃闭 陈明医案 一农村九岁幼女 某晚看完电影回家 途中急欲撒尿 解于路旁 未及撒完 突见路人走来 惊吓之余 小便骤闭 点滴难出 服利尿剂及诱导排尿均无效 次日晨起 患儿小腹胀急 尿意频频 但点滴不出 无奈欲行导尿术 遂邀余诊治 舌象正常 脉来浮大 疏麻黄汤原方 麻黄9杏仁12桂枝6炙甘草3 1剂啜尽 小便即通 继服2剂 小便通畅如常 45 按语 肺通调水道 若肺气失于宣散 水液不得外达 可致无汗或皮肤水肿等证 若肺气失于肃降 水液不能下输膀胱 可引起小便不利 甚或癃闭不通 病儿缘于惊吓之余 肺气郁闭 上窍闭塞而致下窍不通 宜麻黄汤 提壶揭盖 以开宣肺气 肺得宣降 启上闸以开支流 宣肺以利水 水液得以下输膀胱 小便自通 46 病案4 水肿 风水 陈某 男 30岁 夏季酷暑之令 腠理开泄 汗出如洗 复受风雨侵袭 随之畏寒发热 咳嗽咽痛 面目肿甚 胸闷腹胀 纳差便秘 小便短少 遂来诊 但见周身浮肿 脉沉细而数 舌淡红 苔黄腻 予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宣肺利水 麻黄6杏仁10连翘10桑白皮10赤小豆15葛根12泽泻10生白术10车前子10地龙6生甘草3碧玉散10 包煎 上方进服4剂 周身汗出热退 小便清长 浮肿消退明显 脉转弦缓 待肺气得宣 改以五苓散加味善后 随访5年 诸证未再复发 47 按语 肺通调水道 风邪侵袭 肺卫首当其冲 肺失通调水道 水液泛滥于肌肤 风水相激 致头面 周身浮肿 此风水证也 乃以外水道失调为主 治当 开鬼门 而宣肺利水 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使水从外水道而散 待浮肿消退大半 再以五苓散 洁净府 使水从内水道尽去 另 葛根一味使用 乃经验用药 本品味辛而散 有通关开泄利水道之功 于水肿证中应用多可获效 48 病案5 风疹瘙痒 刘渡舟医案 高某某 男 20岁 周身泛起红疹 色红成片 奇痒难忍 以手挠之则画缕成痕而高出皮肤 微恶风寒 小便短赤不利 舌苔白略腻 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 肺气不宣 疏方 麻黄9连翘9杏仁9桑白皮9赤小豆30炙甘草3生姜12大枣7枚仅服2剂 微见汗出而瘥 49 按语 肺合皮毛 外感风湿 肺气不宣 正邪郁遏 发于皮肤而成风疹瘙痒 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轻宣肺气而透疹 皮肤瘙痒之证 凡见脉浮苔白或腻者 皆可考虑使用本方治疗 50 病案6 晨间喷嚏 过敏性鼻炎 张某 女 27岁 患者晨间喷嚏已2年余 每天早晨起床即作喷嚏 连连十数声 甚至数十声 经诊断为 过敏性鼻炎 患者曾因连续喷嚏 腹肌强烈收缩 导致流产两次 多方医治疗效不佳 诊见牙龈紫赤 舌尖略红 苔薄黄 脉象平和 此乃邪热相争于肺窍 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薏苡仁 宣散肺部郁邪 麻黄5连翘15赤小豆10桑白皮6杏仁8甘草6薏苡仁15生姜3大枣5服药3剂 晨起喷嚏大减 继服原方1周而痊愈 后改用玉屏风散巩固疗效 至今随访未发 51 按语 肺开窍于鼻 邪热郁闭肺窍 作嚏不止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辛宣开散为主 能助肺气宣发 透窍达邪 故获其效 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分别治疗水肿 风疹瘙痒 晨间喷嚏 过敏性鼻炎 等均获良效 充分体现中医学 异病同治 之原则 52 病案7 顽固性鼻衄 李某某 男 12岁 近半年来经常鼻衄 量多如涌 填塞之即从口腔吐出 面色潮红 头上冒汗 口渴喜饮 烦躁不安 舌淡红 苔薄白 脉数微洪 辨证属肺热衄血 方以泻白散加味 桑白皮15地骨皮15粳米15甘草6生地20白茅根12藕节10山药153剂后病愈 随访半年未作 53 按语 肺开窍于鼻 肺有伏热 迫血上行 从本窍而出 发为鼻衄 内经 所谓 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 也 用泻白散清泻肺中伏热 加以凉血止血之品 则鼻衄自止 验之临床 每获良效 54 总结 燥咳案 肺主 胸闷案 肺主 癃闭案 肺主 水肿 风水 案 肺主 风疹瘙痒案 肺主 晨间喷嚏案 肺主 顽固性鼻衄案 肺主 如何通过以上病案理解 藏象 的涵义 55 病案 张某 男 50岁 2006年11月22日来诊 咽痛 喷嚏鼻塞 脸面浮肿3天 有黄痰 不多 咽红 出汗 喘咳 饮食可 寐可 纳差 小便不利 大便可 1次每日 舌尖红 苔白 脉浮数弦滑 处方 麻黄汤 银翘散麻黄10桂枝10杏仁10炙甘草6银花10竹叶10荆芥10豆豉10薄荷6 后下 桔梗3芦根30连翘10 7剂 水煎服 日1剂 2次分服 2006年11月29日复诊 服上药3剂后喷嚏 鼻塞消失 喘咳减轻 浮肿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 继服7剂 病愈 56 按语 肺主通调水道 肺主宣发 肃降按语 患者外感 除卫表症状外 尚因肺气失宣 不能 通调水道 下输膀肮 水邪内停 泛滥于肌肤而致脸面浮肿 素问 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肺主行水 通调水道 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治之当以宣通肺气 通调水道为法 麻黄汤通宣肺气 发汗利尿 可堪当此任 57 病案 高某 女 41岁 2006年10月12日初诊 患者身穿羽绒服 裹围巾 时室外温度24 气短声低 面色晄白 平素自汗 常易感冒 鼻塞 流清涕 纳呆 无口苦口干 小便清长 大便可 舌质淡嫩 苔薄白 脉浮缓而弱 处方 玉屏风散 桂枝汤桂枝10白芍10防风6炙甘草5生黄芪30炒白术10生姜3片大枣5枚 5剂 水煎服 日1剂 2次分服 服3剂则感恶风寒减轻 5剂后羽绒服得脱 已不甚恶风寒 继服3剂痊愈 58 按语 肺主气 肺在体合皮毛按语 素问 六节藏象论 所说的 肺者 气之本 肺气不足 会出现咳喘无力 气少不足以息 动则更甚 声音低怯 体倦乏力等气虚的症状 肺气虚损 可致卫表不固 亦可出现胸闷 腹胀等气机壅滞之症 肺主皮毛 是 素问 痿论 肺主身之皮毛 的简称 肺主皮毛的实质应是肺的护卫肌表 抗御外邪侵袭功能 玉屏风散出自中医名著 世医得效方 由黄芪 白术 防风三味中药组成 前两味药 以扶正为主 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 黄芪于内 可大补脾肺之气 于外 可固表止汗 白术健脾益气 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功 防风 解表祛风 本方剂正是 标本兼治 的巧妙结合 它可以提升患者的 正气 以抵御外邪 59 肺系统 肺与皮毛 鼻 悲 大肠等构成肺系统 其五行属性为 金 与四时之 秋 相通应 与西方 燥 收 白色 辛味 商音相联系 如辛味入肺 麻黄桂枝等味辛可辛散解表 色白入肺 梨色白可润肺止咳 商调音 如 晚霞钟鼓 秋月清露 阳春白雪 等 加白茶可以养肺等 60 61 原文 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木曰敷和 其性随 其用曲直 土得木而达 肝者 魂之处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气 肝开窍于目 肝主目 肝气通于目 肝和则能辨五色矣 三 肝主疏泄 藏血 主筋 开窍于目 62 2020 2 4 63 生理功能 1 肝主疏泄 是指肝具有疏通 舒畅 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通而不滞 散而不郁的作用 可以调畅气机 调节精神情志 促进消化吸收 维持气血运行 调节水液代谢 调节冲任二脉 2 肝主藏血生血 1 肝主藏血 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 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2 肝主生血 是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3 肝主筋其华在爪4 肝开窍于目 64 生理特性 体阴而用阳 体 用 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体 是指肝的本体 用 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 1 体阴 肝属阴脏的范畴 位居膈下 故属阴 肝藏阴血 血属阴 肝脏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 肝为刚脏 非柔润不和 2 用阳 从肝的生理机能来看 肝主疏泄 性喜条达 内寄相火 主动主升 属于阳 从肝的病理变化来看 易于阳亢 易于动风 肝病常表现为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 引起眩晕 肢麻 抽搐 震颤等症状 临证应用 脘胁胀满 失眠 气郁发热 胎漏 闭经 小腿转筋 飞蚊症 65 个性签名 中医哲学谈论群 看了几页 素问 发现里面果然是别有洞天 包含了先哲们的思考 时代虽有发展 但万变不离其宗 跳不出一本书 66 病案1 脘胁胀满 杨某 女 57岁 2008年2月20日初诊 一周前因生气致胃脘及两胁胀满 纳少恶心 口干口苦 嗳气不畅 寐差多梦 大便不成形 一日一次 舌尖红 苔后黄腻 脉弦滑 处方 柴胡15白芍15川芎10枳壳10陈皮6炙甘草10香附6当归10茯苓15白术15薄荷6菖蒲10远志10生姜3片大枣5枚 7剂 2008年2月27日复诊 胃脘及两胁胀满基本消失 仍口干口苦 大便基本成形 余可 加小柴胡汤 继服7剂 病愈 67 按语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若肝气郁滞则气机不畅 气滞于肝经 故见胸胁胀满 肝气郁结不能条达脾胃 反致克犯脾土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机 肝气郁结则致脾胃升降失调 故见胃脘胀满 恶心纳少等 肝气犯胃 肝胃不和 的一系列证候 因此治疗必须求本 标本结合 故疏肝理气 畅通气机 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 以柴胡舒肝散合逍遥散加味而愈 68 病案 失眠 低热 英格尔 女 32岁 2008年1月16日来诊 患者低烧 失眠寐差 难以入睡 咽干口燥 口唇疱疹 头目眩晕 心烦善太息 纳差 舌红 小裂纹 边齿痕 苔薄白 脉细弦 处方 炒枣仁30知母10川芎12当归15白芍15柴胡10茯苓15生白术15炙甘草6薄荷6生姜3片7剂 2008年1月23日复诊 患者低烧消失 口唇疱疹消退 唯睡眠改善不明显 原方基础加一贯煎 继服7剂 睡眠转佳 诸症基本消失 改服丸剂2月 痊愈 至今未复发 69 按语 肝藏血 肝藏魂 内寄相火 肝血虚则魂不安 虚火扰心则神不宁 故出现虚烦不得眠 心悸 虚阳上扰 故头目眩晕 咽干口燥 脉细弦 为阴虚内热之象 酸枣仁汤方中酸枣仁养血补肝 宁心安神 茯神宁心安神 知母滋阴清热 川芎调气疏肝 生甘草清热和中 二诊时加一贯煎增强滋养肝阴肝血之功能 故取效 70 病案 气郁发热 陈某 女 36岁 1993年6月2日初诊 患者1年前因高热 全身不适 眼睑皮疹 下肢肌肉剧痛无力 某医院诊断为 急性皮肌炎 收入住院 经治疗肌肉疼痛基本痊愈 但出院后 每日低烧不止 体温在37 38 之间波动 胸胁满闷 心烦口苦 夜寐不安 身体虚羸 频频外感 舌边尖红 苔白 脉弦 证属少阳气郁发热之证 治当疏肝解郁 柴胡16g黄芩10g半夏12g生姜10g党参10g炙甘草10g当归15g白芍15g大枣7枚共服7剂 热退身爽 诸症亦安 71 按语 肝主疏泄 肝气郁滞 则气机不畅 郁结化热 治疗这种发热 既不能滋阴壮水以治阳光 也不能苦寒直折以泻壮火 唯宗 内经 火郁发之 木郁达之 之旨 以疏达发散郁火为法 投小柴胡汤治疗 本方为治疗气郁发热之代表方剂 因久病之后 发热不止 必伤阴血 故加当归 白芍以养血滋阴 兼柔肝气 72 病案 胎漏 陈某某 女 27岁 患者停经2个月 妊娠试验呈阳性 近2天来 阴道少量出血 色鲜红 伴小腹坠胀隐痛 乳房胀痛 心烦易怒 纳呆泛呕 口干口苦 尿赤便结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处方 龙胆草10黑栀子10黄芩8柴胡6生地10当归6木通6车前子10旱莲草15侧柏15生甘草4 服药3剂血即止 余证减轻 继服4剂告愈 73 按语 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藏血 体阴而用阳 由于受孕后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 致使孕妇机体处于阴血偏虚 阳气偏亢的生理状态 此时若肝气郁结 或复感邪热 热扰血海 伤及胎气 则致胎漏 治以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火 泻用阳 则血海清净 养体阴 加以旱莲草 侧柏叶以凉血安胎 妊娠期间 切记中病即止 74 病案 闭经 丁某某 女 28岁 一年前开始经汛延期 量少 经行腹痛而喜按 自3月上旬行经后 至今已4个月未潮 自觉头晕目眩 口干咽燥 腰酸膝软 两胁胀痛 心烦易怒 少寐多梦 舌红苔薄黄而燥 中有裂纹 脉弦细略数 处方 生熟地各9北沙参9麦冬9当归9枸杞子9川楝子9丹参9白芍9龟板15 服7剂经行 唯量少 原方略事加减 共服27剂 经汛应期而下 75 按语 肝藏血 本例患者肝肾阴亏 血海不充 则经血不潮 今按 乙癸同源 之理 用一贯煎加减 滋肾涵肝 养血通经 则经期正常而至 76 病案 小腿转筋 王某某 男 28岁 自诉 3个月来小腿转筋经常发作 轻工作轻发 重工作重发 休息后则不发 发作后小腿酸痛数天不退 近4个夜晚连续小腿抽筋 头昏少力 面色萎黄 舌淡苔滑 脉细 处方 芍药甘草汤 服药1剂 小腿抽筋减轻 2剂后即停 3个月后随访 未再复发 77 按语 肝藏血 肝主筋 本例病案小腿转筋 乃肝血亏虚 筋失濡养 筋脉拘挛所致 为芍药甘草汤之主证 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 柔肝缓急 正切病本 有是证用是方 用是方即获是效 诚信仲景之方 用之不殆 历验不爽 78 病案 飞蚊症 右眼玻璃体病变 白某某 女 18岁 患者右眼前经常有蓝光闪动 目瞬动时蓝光亦随之闪动 伴见头晕目胀 两胁胀满 心烦少寐 大便干结不畅 情志不畅 总疑心遭人诽谤 舌边红 苔腻 脉弦 证属肝火上亢 治以清泻肝火 龙胆草10柴胡10黄芩10丹皮10栀子10通草6泽泻20车前子12当归12赤芍15草决明12白蒺藜10 服7剂 头晕目胀减轻 右眼前蓝光有时出现 精神状况好转 原方加菊花益母草又服10剂 眼前蓝光消失 头晕消失 睡眠正常 79 按语 肝开窍于目 患者长期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不行 郁久化火 乘克脾土 土虚不运 则湿邪内生 湿热随肝火上注于目 发为本证 故治以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火 方用龙胆草清利肝经湿热 丹皮 夏枯草 草决明 白蒺藜清肝火 潜肝阳 服之则使目无邪扰 则其目疾自愈 80 附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所谓 肝生于左 并不是讲肝的解剖位置 而讲的是刚肝的功能特性 左 代表东方 肝应东方 故肝主升 顽固性肝区疼痛 右胁痛 发病已一年有余 经检查排除肝炎 前医以疏肝理气法虽小验 但更医数次皆如此 基于前医之鉴 石师 河南中医学院石冠卿教授 处以 四逆散加杏仁瓜蒌皮旋复花茜草 服药六剂 其痛彻去 81 病案8 右侧面颊红疹 夏某 女 26岁 宋书记同学的女儿 09 2 2患者数年来 每于经前右侧面部红疹明显增加 经后自然减少 月经正常 纳多寐多 嘴唇干 手脚凉 易急 大便2天一次 成形 舌淡红边有瘀点 舌苔薄黄前部少 脉弦细 曾予疏肝健脾养血清热 乏效 逍遥散 犀角地黄丸 养阴清肺 麻杏石甘汤柴胡10当归20白芍10生白术30茯苓10薄荷6炙草6丹皮10水牛角粉 冲 10生地20赤芍10炙麻黄6杏仁15生石膏 先 30玄参30麦冬20大贝10栀子1009 2 18右面部经前已无新起红疹 改作丸剂善后 效果很明显 半个月就根除了 送喜糖 82 按语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即肝气从左升 肺气从右降 该右胁疼痛患者 脉来弦象 乃肝气虽能左升 而肺气不能右降 壅滞于内 故而右胁疼痛 治则于疏肝理气中加入肃降肺气之杏仁瓜蒌皮旋复花 该右侧面颊红疹患者 虽以逍遥散疏肝 肝气得升 但治疗效果仍不佳 后考虑其单单右侧面颊为患 乃肺气不降 故于原方中加入养阴清肺及通宣肺气之药 如此则肝升肺降 气血通畅 其病乃愈 83 原文 脾 胃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者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能化糟粕 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其味甘 其色黄 通于土气 四 脾主运 升清 主统血 主肌肉四肢 开窍于口 84 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 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 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2 脾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 指脾有生血的功能 脾主统血 指脾具有统摄血液 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3 脾主升清 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吸收并上输于心 肺 头目 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 以营养全身 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85 生理特性 1 脾宜升则健 脾胃居中 脾升胃降 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 2 脾喜燥恶湿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 胃为阳明燥土之腑 太阴湿土 得阳始运 阳明燥土 得阴自安 此脾喜刚燥 胃喜柔润也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应用 腹满 水肿 沉睡 痿躄 口干 86 病案1 腹满 汪石山医案 一人 年逾三十 病中满 朝宽暮急 屡医不效 汪诊脉浮小而弦 按之无力 曰 此病宜补 人参二钱 白术 茯苓各一钱 黄芩 木通 归尾 川芎各八分 栀子 陈皮各七分 厚朴五分 煎服 且喻之曰 初服略胀 久则宽矣 彼疑气 胀 无补法 汪曰 此俗论也 气虚不补 则失其健顺之常 痞满无从消矣 经曰 塞因塞用 正治此病之法也 服之果愈 87 按语 腹满 乃中气结聚所为 然引发气结之原因则不一 痰 湿 食 气等邪气阻滞有之 脾虚不运亦有之 本案痞满朝宽暮急 脉来浮小无力 是脾虚也 脾主运化 水谷 脾失健运 则脾转运气机失调 水谷不化 出现腹满之证 辨证准确 则径用补脾消胀之剂 正合 内经 塞因塞用 大法也 然毕竟补药治胀 难免药后胀增 故又佐以陈皮 厚朴 川芎等行气消胀之品 以补中寓消 扶脾气而不留邪也 88 病案 水肿 黄某 男 67岁 2006年11月22日来诊 双下肢浮肿1月余 患者下肢浮肿 胃脘胀满 咽部有痰 色白质粘 纳差 口淡不渴 大便先干后稀 3 4日一行 舌淡暗胖 苔薄白腻 脉沉弦细 处方 实脾饮加减附子6 先煎 干姜6茯苓15白术15炙甘草6大腹皮6木瓜10草蔻6木香6厚朴10生姜3片大枣5枚7剂 2006年11月29日复诊 双下肢浮肿基本消失 胃脘胀满大减 大便成形 质可 1次 日 原方基础加减7剂 药后病愈 随访未复发 89 病案 水肿 李某某 男 50岁 2011Dec 1912 4212 20发热5天 加重1天 中午热甚 最高达39 其余为38 面部及双脚水肿 胸闷憋气 心悸 口苦口干喜热饮 食欲差 腰酸腰痛怕凉 小便数带泡沫 舌暗红苔中白厚腻 糖尿病10年 并发肾病3年 左肺大面积感染 处方 柴胡30黄芩15半夏30党参15炙甘草10炒白术15泽泻25猪苓15茯苓15桂枝10生姜5片大枣4枚 小柴胡汤 五苓散 12 22二诊 面部已无浮肿 仅右脚踝稍肿 仅下午发热最高37 口苦缓 口干甚 仍胸闷 舌质红燥刺 苔薄白偏少 脉弦滑 处方 柴胡15黄芩10半夏10太子参15炙甘草10生白术30泽泻15猪苓25茯苓15桂枝10竹叶10生石膏30 先煎 麦冬35山药15生姜3片大枣4枚 小柴胡汤 五苓散 竹叶石膏汤 12 26三诊 发热浮肿皆已退 90 按语 脾主运化 水液 脾胃虚则土不能制水 水妄行肌表 故双下肢浮肿 用白朮 茯苓 甘草 生姜 大枣以实脾胃之虚也 脾胃虚寒则中寒不能化水 水停肠胃 故口淡不渴 用姜 附 草果 以温脾胃之寒 更佐大腹皮 厚朴 木香 木瓜者 以利气化湿导水 盖气者水之母也 土者水之防也 气行则水行 脾 土 实则水治 91 病案 沉睡 刘某某 女 岁 吉林省人 因女儿婚事不遂而心生郁怒 送走女儿后 便一睡不起 至来诊时已一个半月 此间 除大小便外 一直沉睡不醒 吃饭时须他人唤醒 不过片刻 碗筷便脱手落下而又睡去 虽经医治 举家惊慌 诊见患者睡眼难睁 睡意未消 曰全身无力 疲倦异常 不饥不渴 其他无不适 话犹未尽 即已睡去 查其舌质淡润 脉弱无力 乃脾气虚弱 当以补益为法 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5黄芪20白术15升麻10柴胡10当归15甘草10陈皮15石菖蒲15生麦芽15 剂 二诊 已能坚持 个小时不睡 效不更方 续服 剂 三诊 已能每日 小时不睡 继服补中益气丸 人参健脾丸善后 个月后已能料理家务 如常人 92 按语 此病虽初期生于郁怒 然既病日久 木郁必克脾土 致使脾气虚弱 脾主升清 脾气既虚 脾气下陷 清阳不升 则脑窍失其所养 而发嗜睡 故治疗应以健脾升提为法 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亦反映了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之法 方中重用黄芪 升麻 柴胡等补气升提之品 非此则不足以将下陷之脾气升提至头窍矣 93 病案 便血 直肠癌 胡德云 女 69岁 2011 4 18初诊主诉 便血半年余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 大便前脐周及左下腹隐痛 夜间甚 大便不成形 一日2 3次 时便血 色暗红 小腹畏凉 手足寒凉 便后肛门灼热 头晕 气短乏力 舌暗红胖 苔白满 黄燥 脉沉弦数无力 尺脉沉 2011 4 8直肠镜及病理显示 直肠癌 患者拒绝手术 自愿中药治疗 处方 伏龙肝30附子10 先 焦白术15生地10黄芩炭10炙草10当归10川芎6白芍10熟地10阿胶珠15艾炭10生薏米30败酱草20仙鹤草30地榆炭20茜草炭15 黄土汤 胶艾四物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2011 12 28诸症明显缓解 大便1 2日一行 成形 无便血无腹痛 纳寐可 原方加减丸药善后 94 黄土汤主要用于脾阳不足所致的大便下血或妇女崩漏 以血色暗淡 舌淡苔白 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方中灶心黄土温中止血为君 白术 附子温脾阳而补中气 助君药以复统摄之权为臣 出血量多 阴血亏耗 而辛温之术 附又易耗血动血 故用生地 阿胶滋阴养血 黄芩清热止血为佐 甘草调药和中为使 诸药配合 寒热并用 标本兼治 刚柔相济 温阳而不伤阴 滋阴而不碍阳 95 病案 痿躄 吉益东洞医案 一女子 患痿躄 肢体筋脉弛缓 软弱无力 且因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诸治无效 先生诊之 体肉瞤动 上气殊甚 作苓桂术甘汤使饮之 须臾 坐尿二十四次 忽然起居如常 96 按语 脾主肌肉 脾主四肢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则水饮内停 浸渍四肢肌肉 筋脉失养 久痿不愈 其辨证要点为 肌肉瞤动 水气上冲 故以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 令肌肉中之水饮从尿中排出 而四肢痿躄得愈 97 病案 下利 辛某 男 37岁 2011年10月18日初诊 主诉 泄泻一年余 一年前因饮冰镇冷饮诱发大便9次 日 服抗菌药缓解 现症见 大便2次 日 不成形 呈豆腐渣样 便中有大量泡沫 每于饮凉则胃肠漉漉 时便前腹痛 之后即有便意 平素易急 寐难入睡 舌淡暗边齿痕苔薄白 脉沉弦滑 有肠易激综合症史 肠镜检查示 结肠炎 溃疡性直肠炎 处方 茯苓20桂枝10白术15炙甘草10干姜10党参10陈皮6白芍10防风6 苓桂术甘汤 理中汤 痛泻药方 11 20 药后症缓 大便1次 日 稍不成形 胃肠偶夜间有水声 纳可寐安 茯苓30桂枝15白术30炙甘草10干姜10党参20陈皮6白芍10防风6生姜5片12 16复诊 大便已成形 每日1次 便中已无泡沫 98 2011Dec 1608 58老师 早上好 下面是我给您发的那个病人的现况 肚子很少有咕噜 次数很少几乎没有 大便成形 无泡沫无便溏 每天一次 在早上6 8点之间 很有规律 心里也舒服 胃口也可以 但是再吃夜宵肚子还会咕噜 凉饭凉菜和辣椒等仍不敢吃 呵呵 效果真的很好 谢谢老师 99 按语 以下利为特征的疾病 方用苓桂术甘汤 五苓散 七味白术散 白术所治的腹泻 大多为水样 或稀溏如鸭粪 便溏而不臭 苓桂术甘汤所治腹泻 多为水样或有泡沫 伴有明显的胃肠水鸣音 曹颖甫先生常用五苓散原方治疗水泻 洞泄 非常有效 五苓散常用于下利腹泻 头晕 口渴 小便不利 浮肿 舌胖大有齿痕而舌苔白滑者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五苓散能调节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慢性肝炎肝硬化 脂肪肝 肿瘤患者等见大便稀溏下肢浮肿口渴者 应用本方确有疗效 七味白术散用于小儿脾虚腹泻最灵 100 病案 口干 王某 年逾花甲 教师 患者数年来口中经常干燥 时轻时重 饮食索然无味 近日口干加甚 但不欲饮水 全身乏力 四处迎医 屡不见效 诊之但见患者口中流涎不止 不时以纸擦抹口角 观其形体肥胖 舌苔白中略腻 边稍干 脉浮细无力 观所服处方 皆滋阴增液一辙 此脾胃有湿 津不升发之证 用滋阴增液之法治之 犹如拨雨助湿 焉能获效 当温阳健脾化湿为法 茯苓15桂枝10白术10泽泻12猪苓9益智仁15党参10甘草6姜枣为引 嘱宜温服 6剂啜尽 患者喜颜相告 口干彻愈 101 按语 本例为湿阻脾胃 津遏不升所致 辨证要点为口中流涎 此脾胃湿盛之象 因 脾开窍于口 其经 连舌本 散舌下 脾胃有湿 津不升发 故口干 湿邪反而循经上泛 溢盈于口 则流涎不止 舌脉亦具湿象 前医不识 一闻口干便妄自滋阴 与病相反 故屡治不效 用五苓散加味 意在温阳祛湿 令湿邪从气而化 加党参甘草增健脾之力 益智仁止涎 姜枣健脾引经 如此 使脾胃健 阳气振 湿邪化 经脉达 则流涎自止 口干自除 102 原文 肾者 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为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五 肾藏精 主水 主骨生髓 开窍于二阴 103 生理功能 肾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 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精的生理功能 促进生殖繁衍 促进生长发育 参与血液生成 抵御外邪侵袭 肾主水液 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将水谷精微中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 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 这两方面 均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 肾主纳气 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肾主骨生髓 104 生理特性 肾主一身之阴阳 1 肾精 肾气 肾阴 肾阳的关系 五脏皆有阴阳 就物质与功能言 则物质属阴 功能属阳 2 肾阴肾阳为脏腑阴阳之本 临证应用 不育症 腰痛 水肿 齿痛 癃闭 105 病案 不育症 苏某 男 岁 干部 已婚 患者婚后多年不育 头昏耳鸣 神倦自汗 食少纳呆 面色无华 夜卧少眠 性欲减退 舌淡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 以两尺脉尤甚 平素体弱易感 治以温肾补火 使阳生则阴长 金匮肾气丸加味治之 附片肉桂熟地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锁阳巴戟淫羊藿杜仲 剂后自觉感冒较前减少 饮食睡眠均有好转 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一段时间 精力渐充沛 继用中成药调理 不久女方受孕 生一子 身体健康 106 按语 肾藏精 精能促进生殖繁衍 肾主命火 命火是生命的原始动力 男性以 二八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 本例患者属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 从而影响肾精的化生 不但全身抗病机能明显下降 其生殖功能亦下降 故不育 治疗以金匮肾气丸水火并补 以充养精气 从本而治 故获良效 107 病案 腰痛 张某 男 86岁 患者腰背酸痛 足冷 口干口苦 饮水不解 小便短频不利 大便难 舌淡少津无苔 脉右洪大无力 左沉细无力 辨属阴阳两虚 水火皆不足 治以温肾阳滋肾阴 以八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9g茯苓6g山药6g杜仲9g泽泻4 5g附子4 5g肉桂1 5g牛膝6g破故纸9g服6剂后 腰背酸痛 口干口苦均减 足冷转温 大便溏 小便如前 舌无变化 原方再服3剂 再诊腰仍痛 小便仍频 其余无不适 宜继续健补肾气 以丸剂缓服 连服8剂恢复健康 至今2年未再复发 108 按语 肾藏精 腰为肾之府 肾阴虚失于滋养 肾阳虚失于温煦 可致腰部酸痛不适 肾气丸并补肾中阴阳 为治肾虚腰痛之良方 109 病案 水肿 申某 女 40岁 患者头面四肢水肿 恶寒发热 服西药治疗1周余 未见疗效 后用中药治疗3周 仍未见效 病日加重 来诊 察面色苍白 面浮身肿 腰以下为甚 按之凹陷不起 胸闷气短 腰冷痛酸重 四肢不温 畏寒神疲 小便清白而少 口渴不欲饮 舌质淡胖 苔薄白而滑润 脉沉细无力 辨属真阳衰极 土不制水 处方 附子25 先煎 白术25茯苓25白芍10干姜15上方连服3剂 浮肿消退大半 查其舌体渐小 四肢微温 尿量增多 脉虽沉但较前有力 此乃正气渐复之佳象 按上方加减再服6剂而愈 110 按语 肾主水 是指肾中精气对水液的气化代谢起着关键性调节作用 本案病久不愈 又见畏寒神疲 四肢不温 舌胖苔滑 脉沉无力等阴盛阳衰 土不制水之象 故治以真武汤益火回阳 化气行水 此方治疗水邪为患而不强调用利水药 主要通过振奋肾 脾 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充分体现了 治病求本 精神 111 病案 齿痛 李某某 女 48岁 患者全口牙齿隐痛不休 大小便时齿痛加剧 便已仍转为隐痛 已 月有余 诊见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