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手机电池.doc_第1页
废旧手机电池.doc_第2页
废旧手机电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两年废旧电池的危害对环境污染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而废旧电池处理方法也必然成为众多专家的研究科目。有的报道称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那么,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呢?本文拟就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处理问题,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锰、汞、锌,锰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998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上定出汞、镉、锌、铅、铬为危险废弃物。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一、汞 汞即水银,是一种液体金属,汞的挥发温度低,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其蒸汽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七倍。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别显示的有机化合物毒性更大。鱼在含汞量0.01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会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会中毒致死,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当汞进入人体后,即集聚于肝、肾、大脑、心脏和骨髓等部位,造成神经性中毒和深部组织病变,引起疲倦、头晕、颤抖、牙龈出血、秃发、手脚麻痹、神经衰弱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精神混乱,进而病狂痉挛致死。有机汞还能进入胎盘,使胎儿先天性汞中毒,或畸形、中疾呆。汞的毒性是积累性的,往往要几年或十几年才能反应出来,食物链对汞有相当大的富集能力,如淡水鱼和浮游植物对汞的富集倍数为一千,海水无脊椎运动为十万,海洋植物为一百万、海洋动物为二十万。食用被汞污染的水产品,产生甲基汞中毒,甲基汞会进入人的有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头晕、四肢末梢麻木,记忆力减退、神经错乱,甚至死亡。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我国电池行业全年的用汞量,大体上与一个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炼金,或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前述一个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况且电池使用了不锈钢或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废电池分散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危害。日本的水俣病是化工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 二、铅 铅的分子量是278,是一种重金属,重金属元素进入人体会使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也就是使蛋白质正常功能受到损坏,从而使人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食用含铅食物,会影响正常血红素合成,影响神经系统,铅在骨骼及肾脏中积累,有潜在长期的影响。 三、镉 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震惊世界的日本“痛痛病”就是因镉污染而致。含镉的矿山废水污染了河水及两岸的土壤、粮食、牧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慢慢积累,在肾脏和骨骼中。会取代骨中钙,使骨骼严重软化,骨头寸断,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 镉会引起胃脏功能失调节器,干扰人体和生物体内锌的酶系统,使锌镉比降低,而导致高血压症上升。镉毒性是潜在性的,即使钦用水中镉浓度低至0.1毫克/升,也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中积累,潜伏期可长达十年至三十年,且早期不易觉察。资料表明,人体内镉的生物学半衰期为2040年。镉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疗极为困难。因此,各国对工业排放“三废”中的镉都作了极严格的规定。日本还规定,大米含镉超过1毫克/升,即为“镉米”,禁止食用。日本环境厅规定0.3PPm为大米中镉浓度的最正常含量。由于镉化合物具有程度性不同的毒性,用任何方法从废水中除镉,只能改变其存在方法和转移其存在的位置,并不能消除其毒性。因此镉废水的处理应尽量与回收利用结合。 四、铬 铬是一种具有很亮光泽的金属元素,化学性质很稳定,不锈钢中便含有12%以上的铬。常见的铬化合物有六价的铬酐、重铬酸钾、重铬酸钢、铬酸钾、铬酸钠等,三价的三氧化二铬(铬绿)二价的氧化亚铬。铬的化合物中以六价铬毒性最强。三价次之,据研究表明,铬是哺乳动物生命与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铬可引起动脉硬化,成人每天需50100微克。红糖信各类糙米、未精制的油、小米、胡萝卜、豌豆含铬较高。铬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微量铬可提高植物收获量;但浓度稍高,又可抑制土壤内有机物的硝化作用,铬酸、重铬酸及其盐类对人的粘膜及皮肤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并导致伤,接触性皮炎。这些化合物以蒸汽或粉尘方式进入人体,均会引起中鼻中隔穿孔、肠胃病患、白血球下降、类似哮喘的肺部病变,有人认为,六价铬可诱发肺癌。此外,六价铬,特别是铬酸对下水系统金属管道有强腐蚀作用,含3.1417.3mg/L的三价铬废水灌田,就能使所有植物中毒。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产干电池时,要加入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国的碱性干电池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为0.025%,全国年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就达几十吨。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电池的无汞化(含汞量在0.0001%以下)。 对自然界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电池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若将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所以,如何及时安全地处理电池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废电池的处理方法: 处理废电池的处理方法也可以从电池的结构入手,首先是表面的皮,它的主要成分是锌。在初三的实验中也有这样的一个实验: 1、用废弃电池锌皮制取硫酸锌晶体。 实验用品: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 稀硫酸、干电池锌皮。 实验步骤: (1)、把干电池锌皮表面的杂质除掉后把它们放在烧杯里。 (2)、向烧杯倒进适量稀硫酸,以浸没锌皮为度,待锌皮溶解。 (3)、把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过滤。 (4)、把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待蒸发皿析出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用蒸发皿的余热把滤液蒸干,把硫酸锌晶体回收,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第二层的化学物质中的成分很复杂,只有用先进的机器才能从中提取出有关成分,再制成有用的东西。日本也曾经有一间这样的工厂,把废电池回收,从中提取出汞,但一吨废电池最多可以提取几十千克的汞,所以这间工厂最后由于投资大,回收小而破产倒闭。虽然政府鼓励发展这种实业,但很多厂家也不敢以身犯险。最内一层当然是石墨电极啦。 3、电池的最里面的是石墨碳棒,其也有很大的作用,回收后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如果从石墨上削下一些粉末,用手摸一下,有滑腻的感觉。石墨的这个性质决定了它可以被用作润滑剂。有些在高温下工作的机器就用石墨粉作润滑剂,这除了应用石墨粉的润滑性外,还应用了它的熔点高,能耐高温的性质。其实石墨还有另一种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制造人造金刚石,也许很少人知道石墨和金刚石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把石墨加热到 20000C ,加压到 5109 帕11010帕和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可以制造出那闪闪发亮的人造金刚石。人们看到那美丽的金刚石,怎么也不会想到它是由那墨黝黝的石墨制成的。 德国有个科斯玛女士,在中国工作了近20 年,她和她的朋友都把废电池带回德国处理,在中国,她只买充电电池和无汞电池。河南新乡的田桂荣一年来不辞辛劳,自发地宣传环保。印材料,搞演讲,出资数万元收购废电池30 吨。看来我们也应该向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