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doc_第1页
简论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doc_第2页
简论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doc_第3页
简论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doc_第4页
简论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论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武汉二中 尹从全 (430010)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式展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两个“全面”,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本文将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从教师教学行为角度谈谈个人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师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并且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包含以下内容: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体系综合性开放性;教材资源多样性趣味性科学实用性;教学过程体现学习者的参与性;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性;评价体系的发展性等六个方面。(一)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传承的需要,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新课程则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新课程观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窄的范畴来理解,而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是来自“科学世界”的内容,不能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而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程才真正能够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2.课程实施是学生主动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学生是在动态的反思和创造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创造的对象。新课程观要求我们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有关教育内容的东西或文本,而要把课程动态地理解为学生通过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3.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学生的基本存在方式。新课程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由此可见,新课程在观念上充分凸现了“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的,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程理念,也是课程设计和课堂设计的根本落脚点。 (二)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目标直接制约着学生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传统的基础教育目标指向是单一的认知领域,课程目标的设计忽视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定格在既定的教科书上,学习知识缺乏现实感和实际意义,甚至背离了学习者的健康发展的需求。以历史学科为例,人民日报在对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调查是发现,中学生普遍持以下观点“我们喜欢历史知识,但不喜欢历史课。”其它学科情况也大同小异,令人尴尬。新课改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均体现了新课程在目标设计上,是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这一特点的。第一,新课程重新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即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第二,新课程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新课程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关系中的存在,也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所以,新课程从学生与自我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三个角度定位学生的个性培养目标,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第三,新课程重新定位了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认为,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会议的主题是“为教育过程中的儿童争取生活权利”。“教育即是生活”,教育本身即充满着生活气息。教育中最危险的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感到非常的孤独,体会不到做人的喜怒哀乐。第四,新课程重新定位终身学习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没有忽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只是更要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三)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新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综合化,第一,各学科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课程向儿童经验与生活回归。第二,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生活实际本质,如新设综合学科: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第三,新课程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这是体现新课改的开放性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课程内容:倡导“新、活、宽”传统学科教学模式下的教材内容存在诸多弊端,表现为“偏,难、窄、旧”。新课程提倡的是“新、活、宽”。新课程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强调的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解决问题能力,引进了许多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知识。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五)课程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成为本次课改的亮点。(六)课程评价:重在“发展性”和“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合适教育的儿童”。新课程强调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从评价的方法及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的分析,而是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新的课程评价鼓励个人思考,运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小论文、答辩、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等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评价的作用不是为了甄别学生学习的优劣,而是为了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 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包括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和合法权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间互动方式;应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促进有效教学发展。(一)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当前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如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培养。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以及学生主体性不强和教学质量低下应该说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关。有差异而无差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对待学生的差异,不能完美主义地只用一种尺度去衡量学生,更不能要求学生处处学老师那样,没有失误。事实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不仅年龄不一样,其心理发展表现出差异。即使同一年龄的学生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差异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如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分,成绩有优良中差之别,反映能力有快,有慢,有人内向,有人活泼开朗,有人表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有人表现出很强的学术成就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因材施教的根本前提,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二)改革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 1、教学目标的制定: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了时代要求。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拥有知识更有价值。因此,实施新课程要彻底改革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教学关系的定位: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树立主体意识。新课程观要求就是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达到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家长、社会,从而真正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转化,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做好这样几件事: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实质性的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要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等,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具体教学环节安排上,多一些民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分析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教学过程转。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结论教学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过程。由此看出,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法则、定理、规律的掌握不是通过自己思维过程获得的,那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地机械学习。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知识结论。第二次飞跃是由“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重视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4、构建新式教学结构:由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创造意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超越自我,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首先,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材处理创造性上;其次,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性上;再次,体现在个性化教学风格上。最后,还体现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体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合作学习,研究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兼容并存,构建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 5、健全信息交流渠道: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最佳过程,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方式,即师生之间互相问答;以探究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即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的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好。尤其是多向交流方式为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联系起来,形成了立体化通道,全频道接收,快节奏反馈的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形成信息交流量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和任教师灌输,学生的学习探究主动权被侵占。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识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又要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进而达到师生情感共鸣,知情和谐。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如何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问题。(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间互动方式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党中央提出教育要信息化现代化,我们依据 “主体教育”的模式,在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同时,教师应该着手探索各学科教学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建构学科教学信息化现代化模式。 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