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docx_第1页
《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docx_第2页
《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雪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通过品读关键语句感悟不同的雪所代表的不同人生。3、通过赏析不同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目标2难点:目标3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全课,标出易读错的字词,并归纳文中所描写的不同画面,并从文中找出相应字句概括画面的特点。四、教学设计:(一)导入:在1912年12月,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在美国巧遇一场大雪,他写道:“一切都染白了。楼房倾斜的屋顶敞开胸怀欢迎着漫天大雪:来吧,用素纱遮盖我!凝结的雪河荡涤了路尘的王国,化为无数支流,向四面八方迤逦流去。”这大雪让世界变得静谧而美丽,诗人得以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12年后,鲁迅先生在北京的寓所同样看到了一场弥漫天际的大雪,这引发了他的回忆,让他开始思考不同的人生。鲁迅先生所看到的雪有什么不同?他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生活,并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呢?这就是学习本课的主要目标。(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 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野草:散文诗集,1927年北新书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本文写于1925年1月18日,写作本文的时候,正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祖国的南方已成为革命的中心。北方,尽管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还相当猖獗,但在南方革命形势的鼓舞下,广大人民群众也对北洋军阀反动政府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者当时生活在北京,他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了北方人民的斗争行列。(三)检查预习,学习本课词语磬口(qng)忙碌(l)脂粉奁(Iin)灼灼(zhu) 嘻笑(x)褪尽(tu) 朔方(shu)凛冽(lnli)博识:见识广博。凛冽:刺骨的寒冷。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精魂:精灵,魂灵。消释:消融,溶化。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四)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生活动:朗读全文,依据预习内容描述一下文中出现了几幅画面,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画面的特点)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南方的雪景北方的雪景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南方的雪滋润美艳、粘结;北方的雪如粉,如沙 。3.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由学生概括)第一部分(13):描写“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和记忆中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第二部分(46):描写壮美的朔方雪景,抒发了反抗黑暗、勇猛奋战的激情。(五)课文研析、品析句子含义。(学生分组研析,教师点拨归纳)1.通过作者描绘的江南雪景图,同学们认为要表达的什么样的情感?描写江南的雪与塑雪罗汉,抒发了作者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2.通过作者描绘的朔方雪景图,同学们认为要表达的什么样的情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作者对把朔方雪花变得孤独的冬天的憎恶及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在对朔方的雪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品格和永不停息的倔强精神的热情赞颂之情。 3.如何理解结尾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写出北方的雪的孤独、倔强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勇于战斗的勇士的赞美。(六)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情感。(学生合作探究发言,教师点拨)1.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种雪?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要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地抗争,去创造一个春天般的美好世界的思想感情。教师归纳:本文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景的柔美和朔方雪景的壮美,赞美了在孤独的境遇中独自抗争的朔方的雪的斗争精神,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教学后记:雪是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单元,所选的课文语言优美、哲理性强、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雪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自由灵活,又有诗歌的含蓄深邃,宜于朗读、适于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